“需”字构形及其意义探微
A Study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aracter “Xu” and Its Meaning
DOI: 10.12677/ML.2024.121020, PDF, HTML, XML, 下载: 86  浏览: 119 
作者: 王 瑾: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管理学院,广西 钦州
关键词: “需”构形本义通假“Xu” Word Configuration Original Meaning Interchangeability
摘要: “需”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离不开“需求”、“必需”义,还可以作名词组成“民需”、“军需”等,我们对于它的古文字构形及其意义已经相当疏远。“需”字在许慎《说文解字•雨部》,同其它雨部字相比联系微妙,值得推敲。通过梳理“需”字字形演变及其含义延伸,做到对“需”字的新认知。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xu” in modern socie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meaning of “demand” and “necessary”.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noun to form “people need” and “military need”, etc. We have been quite distant from its ancient character configuration and its meaning. The character “xu” is in Xu Shen’s “Shuowen Jie Zi∙Yubu” has a subtle connection compared to other Yubu characters, which is worth pondering.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 “xu” character and its extension of meaning, we can achieve a new cognition of the character “xu”.
文章引用:王瑾. “需”字构形及其意义探微[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 130-13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20

1. 引言

“需”字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像生活的“必需品”,彰显着“必需”、“急需”之义,但是我们对于“需”字溯源,却发现其在古文献中记载的意义参差多样又相互关联,不仅如此,对于“需”的构形也是没有定论,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揣摩论证,从而对“需”字有新认知。

2. “需”字构形

首先我们对“需”的字形演变进行了查询收录,《甲骨金文字典》中“需”字构形如下:(小篆)(父辛鼎)(孟簋)(白公父簠)。

父辛鼎“需”字与孟簋、白公父簠以及小篆的“需”字差别还是明显的,少了“雨”构件,像人沾湿身体或者是汗液流下,但还是清楚表现出与“水”关联。此“水”是雨水还是其它并不明显,除父辛鼎中“需”字,其余都是清晰表现出与“雨”联系。

《甲骨金文字典》对“需”的析形是:殷代甲金文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为“濡”之初文。周代金文讹作从雨,从天,至《说文》篆文则讹作从雨,从而之需,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须沐浴斋戒,以致诚敬,故后世以“需”为司礼者之专名,“需”本从象人形之大,因“需”字之义别有所专,后世复增人旁作“儒”。根据字典分析,“需”字初文为“濡”,“需”字本从象人形之大,也就是父辛鼎中象人沐浴濡身之形。孟簋、白公父簠及小篆中,“需”字已经是分离为两个部分,明显的是“雨”部件,另一部件似“天”、似“而”,有争议存在。

《金文常用字典》中对“需”析形:金文需从雨而声,与小篆同。金文所录“而”字中画均不出头,可证白公父簠字所从确为而字。或将此字释为“”,与铭意不合,当以释“需”为是。《金文常用字典》对于金文所收录的“而”字进行收集,确认“需”字下部构件为“而”。也就是说,“需”字是“雨”和“而”两部件构成。但是它提到“需”字从雨而声,是在说明它是形声字。“需”字是否为形声字,还需进一步求索。

对于“需”的构形,我们根据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定义以及段玉裁的注解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许慎《说文解字》中对“需”的说解:䇓也。遇雨不进,止䇓也。从雨而声。《易》曰:“云上於天,需。”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䇓也。䇓者、待也。遇雨不进,止䇓也。从雨而。遇雨不进、说从雨之意。而者,䇓之意。此字为会意。各本作而声者,非也。” [1] 我们对于两种观点总结如下:

(一) 形声

许慎认为“需”字“从雨而声”,认为“需”是形声字,“雨”是形符,“而”是声符。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需”是由两个构件“雨”和“而”构成的。“雨”具有表义功能是表义构件,所谓的表义功能是指构件以它在独立使用時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来体现构意,这就是构件的表义功能”,说明“需”与下雨、雨水、雨天等有关系。“而”具有示音功能是示音构件,所谓示音功能,是指构件在构字時体现示音的构意,我们就说它具有示音功能。“而”字段玉裁注是如之切,一部。“需”字段玉裁注是相俞切,古音在四部。如果说是从而声,那么“需”字古音要同“而”字接近,这就得运用音韵学知识求证。

(二) 会意

段玉裁认为“而者,䇓之意。此字为会意。各本作‘而’声者,非也”。他认为“需”是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段玉裁的分析做得很详尽:䇓也。䇓者,待也。以叠韵为训。易彖传曰:“需,须也。”须卽䇓之叚借也。左传曰:“需,事之贼也。”又曰:“需,事之下也。”皆待之义也。凡相待而成曰需 [1] 。段玉裁肯定“需”字“待也”义,举《左传》中例句:“需,事之贼也。”又曰:“需,事之下也。”因为迟疑不决会导致事情的不利结果。《左传》说“需”是对事情有害处的,又或者说是使得事情落入下乘,都是等待迟疑的意思。但凡需要等待或者有等待意义的都叫“需”。

接着,段玉裁又讲:“遇雨不進止䇓也。从雨而。遇雨不进,说从雨之意。而者,䇓之意。此字为会意。各本作而声者、非也。” [1]

公羊传曰:“而者何。难也。”穀梁传曰:“而,緩辞也。”而为迟緩之辞、故从而。而训须。须通䇓。从而犹从䇓也。春秋经:“已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是从雨而之证也。相俞切。古音在四部。

这段非常明晰表达出自己对“需”是会意字的判定原因,首先是从雨,遇到雨天的情况。“而者,䇓之意。”同时举《公羊传》、《穀梁传》中例子,证实“而”字,《公羊传》用“而”是因为表示“困难”的意思,《穀梁传》“而”是缓慢的意思。从“而”的意义,“而”是等待、迟缓之意。

《公羊传·宣公八年》:冬十月已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顷熊者何?宣公之母也。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

冬十月已丑,埋葬小君頃熊,据《毛诗正义》曰:“夫妻一体,妇人从夫之爵,故同名曰小君。”所以应该是,埋葬顷熊夫人。下了雨不能下葬。只有等了到庚寅,天晴了才能够下葬。这个是“而”从“雨”义的证明。

最后,段注引出《易》曰:“云上于天需。易需卦象传文。此偁易以证从雨之意。云上于天者,雨之兆也。宋衷曰:云上于天、需時而降雨。”《易经》说,云在天上是需,以及《周易·彖传》中对“需”卦卦象的解释:“需,須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云在天上,是下雨的征兆。宋衷在《周易注》中说,云在天上,等待一些時间就会降雨。这个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的避雨,躲雨,等雨停再行路或涉水办事情等等。

我们再看“而”字之义“而者,䇓之意”,《说文解字》中对于“而”的解释:“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从而。”象形字。段注:“而訓須。”对于段注的解释还是有些模棱两可,是否为同音假借,还需要进一步推敲。而“須通䇓”,如果是通假的话,那么意义是没有联系的,这就更难以证明是否合理。因此,还需要我们考证。但总体来讲,根据文献实例,“而”字解释为“䇓”意,是讲得通的。总言之,“需”字是会意字还是较为信服。

3. “需”字字义探微

《甲骨金文字典》对于“需”释义有四种:

1. 通“濡”,濡身之礼。“濡”字从水,沾湿义。

《诗·曹风·候人》:“维鹈在梁,不濡其翼。”《礼记·祭义》:“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

2. 后作“儒”,儒人。“儒”字,从人、需声。本义是术士。

3. 子需(儒)、無需(儒)均人名。《前》六·一九·五:“癸卯卜协御子需于父乙。”《孟簋》:“朕文考罪(暨)毛公遣仲征無需。”

4. 通“糯”,糯稻。《伯公父簠》:“伯公父簠:“用成(盛)䊒稻需(糯)粱。”

《金文常用字典》释义:

对“需”解释:通“稬”(糯、穤),读(nuò,诺),黏稻也。伯公父簠:“用成(盛)䊒稻需(糯)粱。”“需”字文献中可假为“懦”。《左传·哀公六年》:“需,事之下也。”杜预注:“需,疑也……音须,一音懦弱持疑也。”孔颖达疏:“正义曰:是懦弱之意,懦弱持疑,不能决断,是为事之天下者。”文献中尚有将“懦弱”迳作“需弱”者。《战国策·秦策·秦王谓甘茂》:“其需弱者来使,则王必听之。然则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懦、穤(糯)音同,需假为懦,故亦可假为“穤(糯)。”

综上所述,在《甲骨金文字典》中,“需”字① 通“濡”,沾湿义;② 通“儒”,儒人;③ 通“糯”,糯稻;④ 通“懦”。《金文常用字典》举例文献例句直接说明“需”通“懦”,通“糯”义。

我们发现,“需”字通“濡”、通“儒”、通“糯”、通“懦”都是跟其与“需”所组成构件是有着很大关系,加“三点水”是“沾湿”义,加“单人旁”是“儒士”义,加“米字旁”是“黏稻”义。加“竖心旁”是“怯弱”义。而所谓“通假”是古人记录语言,有本字不用,而用音同、音近字来代替,而重要的是意义之间是没有联系的。我们联系到“需”所通之字,那么,“需”字只是与它们的音相近,而起表义作用的就是上文提到的表义的偏旁构件。“需”字只起到示音功能。

但是,我们根据古文献的查询,发现“濡”不止是有“沾湿”义,还有“缓慢”之义,如南北朝诗人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中“云精无永滞,水碧岂惭濡?”此外,“濡”还通“软”,柔顺义。《国风·郑风·羔裘》:“羔裘如濡。”《庄子·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其次,对于“儒”字,《说文》:“儒,术士之称。”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这是我们常见的用法。除此之外,“儒”字通“懦”,懦弱义。《荀子·脩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愚昧无知义。《广雅》:“儒,愚也。”通“濡”。缓慢义。《管子》:“儒,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取与之必因于时也。”

“濡”字有柔软义,“儒”通“懦”,懦弱义;通“濡”,沾湿义,可见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它们是相互之间“通假”现象常见,所以,在对这些文献典籍的查询当中,“需”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我们对于它真正意义的理解,在“柔弱”、“缓慢”之义中徘徊。张贺坤(《黑龙江教育学报》,2012年第2期)讲到:从字源演变来看,《说文》:“需,䇓也。”,“䇓,待也。”故“需者,待也”。“须”有等待之义,这个意义下的“须”写作了“䇓”,由于汉字的简化,使许多用以区分意义的字合为同一个字,于是字义就发生混乱 [2] 。试想,儒家何以取名为“儒”,难道真是“怯弱”、“迟缓”,要取得“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吗,应该不能这样去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怀疑为:1. “通假”现象导致“需”字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属于混用;2. 汉字发展简化也使得字形合并为一个字,从而字义通用。

如此,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对“需”字的本义,王宁先生在《汉字构形学导论》中提到:“有些书上把由字形分析出的意义称作‘本义’”,其实,前人所说的本义包含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构意(造意),这属于文字学的概念,是结合语言意义分析字形构造图的;另一个我们称作实义,是从文字构形意图推导出词或语素的某一个义项,设置这个概念是用来区别引申义和假借义的,所以是文献词义学的概念。我们一般把后一个概念称作本义,前一个文字学的概念称作构意。” [3] 在训诂学中,本义指的是与字的构形结构相联系的,在文献中出现的最早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回归字形分析,且查询文献中出现的最早释义。

许慎与段玉裁都提到了《周易》“需卦”的解释,下面又搜寻了部分“需卦”记录:

1.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二”是阳居阴位,不正却居中位,有中也不错。“需于沙”这沙与郊又靠近了一步,到野外了,而且到水边。坎为水,沙就是水与岸的交界处。“小有言”是说相互之间有点埋怨,有点指责,互相议论,是在沙地停留等待,出了一点小过错,最后结果是吉利的。

2.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在旷野等待,利于保持恒心,必无咎害。君子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停止前行,没有违背常理。因为君子弘毅,任重道远,持之以恒,终必完达。

我们结合对于“需”字字形演变分析中许慎、段玉裁所举文献实例以及《易经·需卦》的例证,还是较容易得出其本义为“等待”。李娟在《〈说文解字·雨部〉字研究》(《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中通过对《说文》“雨部”中各字的系联。“认为‘雨’向上承接字形相近的水与水流,向下系联事类相关的气象名词。” [4] 故得出“需”指与气象有关的人事活动或人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大致推演总结:“濡”之初文,像人沾湿,那么接近的即遇雨——淋雨——等待雨停三个过程,符合《需》卦中虽有曲折,终重见天日。

综上,“需”字在许慎《说文解字·雨部》,其构形有形声和会意两种阐释,结合“需”其它雨部字相比,通过梳理其字形演变及其含义延伸,对“需”字及背后文化寓意有了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3.
[2] 张贺坤. “儒”字识小[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1(2): 109-110.
[3] 王宁. 汉字构形学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4] 李娟. 《说文解字∙雨部》字研究[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1):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