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テモラウ」句式和汉语“请”字句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ese “Temorau” Sentences and Chinese “Qing” Sentences
DOI: 10.12677/ML.2024.121023, PDF, HTML, XML, 下载: 52  浏览: 11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谯俊凯: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重庆
关键词: テモラウ动词搭配语态语义特征Temorau Qing Verb Collocation Voice Semantic Features
摘要: 本文通过语料库调查抽取例句,针对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从动词搭配、语态、语义特征三方面对日语「テモラウ」句式和汉语“请”字句的相关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两者的异同点,有效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分析两者的使用功能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ample sentences are extracted from a corpus survey, and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stud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temorau” sentence pattern and the Chinese “qing” sentence is conduct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verb collocation, voice, and semantic features,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are drawn, which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two uses.
文章引用:谯俊凯. 日语「テモラウ」句式和汉语“请”字句的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 148-15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23

1. 引言

迄今为止的研究中,除了奥津敬一郎、徐昌华(1982) [1] 之外,杨凯荣(1989) [2] 、王婉莹(1998) [3] 和中岛悦子(2007) [4] 在中日对比研究中也提到了日语「テモラウ」句式和汉语“请”字句的比较,但都没有对两者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对比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在本论文中,我们将通过语料库中的实际例句,以「テモラウ」句式和“N1请N2V”的句子结构和语义为重点,试图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吕叔湘(1980) [5] 的研究,类似“N1请N2V”这样的结构属于所谓的“兼语句”。他将其描述如下:“这类兼语句形式上由一个名词插入前后两个动词之间。这个名词既是前面动词的宾语,也是后面动词的主语,所以叫兼语”。在“N1请N2V”的句式中,N1语义上对N2执行“请”的动作,N2受到“请”这一动作的影响并执行动作V。在本文中,将“N1请N2V”结构的句子称为“请”字句。具体例子如下。

例:

老王请别人帮忙。(王さんはある人に助けてもらう。)

2. 语料库调查

本文首先对现代日语「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的对应情况进行了调查。在中日对译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200句「テモラウ」句式,得出的结果表1所示。

Table1.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emorau” and “Qing” sentence

表1. 「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的对应情况

通过表1可看出,「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的对应远远高于其他兼语表达形式。虽然这表明了二者在语义存在相似性,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テモラウ」和“请”不对应这一事实表明,「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们将从搭配的动词、语态和语义特征等方面对「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进行对比。

3. 「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的对比

3.1. 动词语义的限制

奥津,徐(1982:94) [1] 将「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的句子结构都描述为兼语结构,还提到了两者人称限制的区别。指出与「テモラウ」句式不同,在“请”字句中,主语既可以是与说话人关系紧密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不过,都没有提及这两个句式中的动词V2的性质。

杨(1989) [2] 也比较了「テモラウ」句式和“请”、“让”在人称限制方面的差异,但也没有提到与之搭配的动词的性质。不过,他提到在只有在尊重动作主体的主观性的情况下才能使用「テモラウ」句式。例如,如果动词表达的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不是人的有意识动作,那么使用「テモラウ」句式不自然。比如下面的例句。

例:

a *彼に驚いてもらう。

b *彼に怒ってもらう。

但是以下句子尽管动词是表示“惊讶”“喜悦”“愤怒”的人的非意志性行为,是不收人的意志所控制的。但都可以出现在「テモラウ」句式中。而且可以解读出说话人可以从这些动作中得到某种恩惠和利益的语义,这说明这些动作行为的出现是说话人愿意看到的现象。

(1) 子供は親にこそ怒ってもらったり褒めてもらったりしたい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います。(中纳言)

(2) 玉之助は何より「お客さんにおおーって驚いてもらうこと」そして「楽しんでもらうこと」に重点を置いています。(中纳言)

(3) サポーターに喜んでもらうことをするのはプロとして当たり前のことなのです。(中纳言)

由此可以说明,杨(1989) [2] 关于「テモラウ」句式的论述不全面,忽略了非意志性动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在「テモラウ」句式中的出现情况,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补充说明。此外,和日语例句(1)-(3)对应的“请”字句如下所示。其中中译(1)、中译(2)不成立,中译(3)则很不自然。

(1) ×孩子想请父母生气。

(2) ×请客人惊讶。

(3) ?请支持者高兴。

而与之相对的下列“请”字句则是成立的。请看以下例句。

(4) 她自己也常常请人写信来,每信都问荣官功课如何,定婚了没有。(中日对译语料库,以下简称中日)

日译:彼女自身も人に代筆してもらって手紙を寄越した。栄官の成績はどうか、結婚は決まったかと、いつも聞いてくる。

(5) 婚礼将完全是中国式的,他们的“生辰八字”已经请“先生”看过,完全适宜,上上大吉。(中日)

日译:婚礼は完全な中国式で取り行い、二人の「相性」も占師に見て貰ったが、上々大吉だった。

(6) 请村长张金发讲话。(中日)

日译:張金発村長にあいさつをしてもらった。

在(4)、(5)、(6)的例句中,“写信”、“看”和“讲话”(问候)都是由动作所有者有意引起的,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受动作所有者意志的控制。在“N1请N2V”的句式中,N1对N2进行某种动作,从而使N2执行动作V。如果动作V是N2无法有意识控制的,那么无论N1如何操作,N2都不会执行V这一动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请”字句中出现的动词只能是由人的意识控制的动作,但在「テモラウ」句式中既可以出现有意识的动作,也可以是人无意识的动作。这体现了「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在选择动词上的差异。

3.2. 和语态的关联

以前的许多研究都注意到了「テモラウ」句式和语态之间的联系。奥津,徐(1982) [1] 认为「テモラウ」句式是一种表达谦虚语气的致使句式。杨(1989) [2] 认为「テモラウ」句式既可以是致使句,也可以是被动句,两者具有连续性。仁田义雄(1991) [6] 也认为「テモラウ」句式在语义上呈现出“被动”和“致使”的相辅相成关系。益冈隆志(2001) [7] 也指出,「テモラウ」句式可分为“被动”和“致使”两种类型。由此可以看出,前人的研究都根据是否具有致使义来对「テモラウ」句式进行分类。但是如何从语义上来区分两者,前人的研究却没有提及。因此,本节对此问题进行说明。首先,看以下例句。

(7) 喜助に見えぬところで流産してしまうならともかく、医者にたのんで処置してもらうには、武生の町などでは不可能だと思われた。(中日)

中译:要想在不让喜助知道的情况下流产,去武生镇这类地方拜托医生进行手术这条路无论如何是不行的。

(8) 重松おじさんに見てもらうと、「やっぱり焼夷弾の油脂かもしれん。敵は油脂爆弾を落したのかな」と仰有った。(中日)

中译:我请重松姑父看了看,他说:“可能还是燃烧弹的油脂。敌人真的扔了油脂炸弹吗?”

(9) それは山うどです。それも田舎から送ってもらったものです。(中日)

中译:“这是山独活。也是乡下送来的。”

(10) 東洋会館のグリルヘは梶大助に一度連れて行ってもらったことがある。(中日)

中译:梶大助曾带她去那里吃过一次简易西餐。

在(7)、(8)中,动作主体对他人施加某种动作,致使他人去进行“处置”“看”“带路”等有意识的动作,表达了一种“致使”的语态。如果把「テモラウ」和「させる」进行互换,语义上没有区别,只是语气上没有了“恩惠”语气,而出现的是一种“强制”语气。而把(9)(10)的「テモラウ」用「される」来替换,表达了一种“被动”的语态,语气上由“恩惠”变成了“麻烦”。但是“致使”和“被动”完全是根据前后文的语境来判定,单纯从句子意义上是很难判断的。所以,前人的研究认为「テモラウ」句式本身就具有“致使”和“被动”的语态是从语用上来进行判断,并非是来自语义本身。

而与之相对,“请”字句则只是一种表示“致使”的句式,请看以下例句。

(13) 她便站起来请瑞珏替她打牌,说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中日)

日译:彼女は立ち上ると瑞珏に替って貰って、ちょっと用事があるから行って来るという。

(14) 那就太好了,请您帮助倪先生与史太太联络一下,可以吗?(中日)

日译:それは良かったわ。倪さんのために史奥さんと連絡を取っていただけますか?

(15) 校长,您别开玩笑。还是请您给我想办法。(中日)

日译:校長先生、からかわないでください。なんとかお力を貸してもらいたいんです。

在(13)、(14)、(15)的例句中,无一例外的是说话人对他人进行某种动作,促使其发出“打牌”“联络”“想办法”等有意识的动作,表达了“致使”的语态。由此可以看出,“请”字句只能表达“致使”语态,不能表现“被动”语态,从而呈现出与「テモラウ」句式的差异。

3.3. 语义特征

关于「テモラウ」句式的语义特征,松下大三郎(1928) [8] 就指出「テモラウ」句式主要表达“说话人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获得,促使他人进行某项动作”。奥津,徐(1982)也指出“「テモラウ」句式就单纯表达一种利益的获取”,益冈(2001) [7] 也持这样的观点。这就说明,前人研究承认「テモラウ」句式的基本语义就是“说话人从他人行为中获取某种利益”。但经过语料库的检索,发现「テモラウ」句式表达的“利益”也存在不同类型。请看以下例句。

(16) とうとう痛みにたえられなくなって、歯医者に抜いてもらう。(中日)

中译:终于在忍受不住时,请医生给拔掉。

(17) 矢須子はふだんから、二人に可愛がってもらっておったんでの、あの世へも一緒について行ったものとばかり諦めて来たんじゃ。(中日)

中译:你们俩平常就喜欢矢须子,我是抱着她已跟着你们到阴间去了的心情来的。

(18) 御苦労だが、勇気を出してもらわなくては困るんだ。(中日)

中译:你还得辛苦一趟,不拿出勇气来是不行的

(19) 僕はすぐには大森へ帰りませんよ。とにかくどこかで食事させてもらいますよ。

中译:“我不马上回大森,总得找个地方吃饭才行。”

在例句(16)中,说话人对“牙医”发出“促使”的动作,让其拔掉坏掉的牙齿,因此说话人是受益者,“牙医”是施惠者,两者的利益关系在句子中表现的很明确,是一种客观的利益。

在例句(17)中,根据前后文,可以发现说话人没有对他人发出任何的“促使”动作,只是单纯地接受了他人对自己的动作,从而获得某种利益,进而对他人表达了感激之情。在例句(18)中,说话人也没有对他人发出任何的“致使”动作,而且他人的动作也没有作用于说话人,说话人只是单纯从主观感觉出发,认为他人的动作对自己有利,从而你表达出对他人动作的感谢。这很难说是一种现实具体的利益获得,完全是说话人的主观感受。可以说,(17)(18)表达的是一种说话人的主观利益。

在例句(19)中,只有说话人自身的动作,和别人无关。但是说话人为了顾及听话人的感受,主观上把听话人当成对自己施加恩惠的存在,从而增强了听话人的尊敬之意,这可以看成是一种“想象的利益”。

因此,根据对以上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テモラウ」句式所表达的“利益”语义呈现出“客观的利益”–“主观的利益”–“想象的利益”这样三个类型。

与此相对的是,“请”字句中表达的“利益”只能是“客观的利益”,而且利益的获取者除了说话人,还可以是其他人。请看以下例句。

(20) 我来只是想告诉小林——我过去错怪了她,想请她宽恕我。(中日)

日译:ただ道静に会って話して――これまで誤解していたことをあやまって、許してもらおうと思って。

(21) 我想还是去请一个西医来,好得快一点。(中日)

日译:やはり西洋医者にきてもらったほうが、はやく治ると思ってね。

(22) 哎呀,我一高兴都忘了请你坐下了。(中日)

日译:あ、ごめん、うれしくて椅子をすすめるのも忘れてた。

在(20)~(21)的例句中,说话人对他人施加动作,使他人发出“宽恕”“来”等动作,而说话人可以获取“原谅”“治疗”这样的利益。在例句(22)中,说话人对他人发出“促使”的动作,他人进行了“坐”的动作,受益人明显不是说话人,而是他人。所以,在“请”字句中利益的接受者不一定是说话人,也可以是其他人。

4. 结语

本文结合语料库实例,从动词搭配、语态、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对日语的「テモラウ」句式和汉语的“请”字句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如表2所示。

Table 2.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emorau” and “Qing” sentences

表2. 「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的异同点

根据表2可以看出,「テモラウ」句式和“请”字句尽管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其差异性远大于共性,这也就是表1所呈现出的两者对应比例较低的原因所在。今后,将对于两者在使用功能上的差异作进一步的讨论。

例句出处

本文中的例句来自本文中出现的例句来自于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日对译语料库”(2003版)、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KOTONOHA“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2008版) https://shonagon.ninjal.ac.jp/search_form。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汉日机器翻译中恩惠表达的语义补偿规则研究”(项目编号2018BS27);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句的日中翻译规则”(SWU201709638)。

参考文献

[1] 奥津敬一郎, 徐昌華. 「テモラウ」とそれに対応する中国語表現―“请”を中心に[J]. 日本語教育, 1982: 92-104.
[2] 楊凱栄. 日本語と中国語の使役表現に関する対照研究[D]: [博士号論文]. 筑波: 筑波大学, 1987.
[3] 王婉莹. 「せる∙させる」「~てもらう」「~ように言う」の日中語対照研究-中国人学習者の習得面から-[J]. 日本語教育, 1998: 36-47.
[4] 中島悦子. 日中対照研究ヴォイス-自∙他の対応∙受身∙使役∙可能∙自発[M]. 東京: おうふう, 2007: 53-62.
[5]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0.
[6] 仁田義雄. ヴォイス的表現と自己制御性[J]. 日本語のヴォイスと他動性, 1991: 251.
[7] 益岡隆志. 日本語における授受動詞と恩恵性[J]. 月刊言語, 2001, 30(5): 26-32.
[8] 松下大三郎. 改撰標準日本文法[M]. 東京: 紀元社, 1928: 3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