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1083, PDF, HTML, XML, 下载: 76  浏览: 12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郎伍营*, 胡选生, 王 静, 李 伟, 贾 丰: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商洛学院,商洛市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商洛;梁旭华: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赵永平: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关键词: 劳动教育应用型高校评价体系Labor Education Applied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System
摘要: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一项基本的教育活动。要想完整的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全面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保驾护航。本文从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校企协同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势、地方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和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阐明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 basic educational activity in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completely, the premise is that there must be a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can escort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labor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advantag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he shortcomings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a complete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文章引用:郎伍营, 梁旭华, 赵永平, 胡选生, 王静, 李伟, 贾丰. 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育进展, 2024, 14(1): 541-54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083

1. 引言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1] 。到目前为止,通过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地区和学校坚持在实践育人方面成果显著。另一方面,在青少年中也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以及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反应出现代社会正在淡化、忽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因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并且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在教育方面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价值。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2]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价值,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再一次把劳动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3] 。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检索相关数据库,有关专家、学者对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十分关注,并进行了很有成效的研究。他们提出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因此,亟需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即使目前众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劳动教育,但其效果不显著,并且有的只是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实行劳动教育,无法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然而,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协同育人,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应用融为一体,对建立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2. 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2.1. 积极响应与贯彻国家政策号召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是高等学校学生克服成长环境、认知水平、劳动习惯等因素造成的身心困难的重要过程。2020年7月,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必修科目 [4] 。教育评价关系到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生个体已经形成了扭曲的劳动价值观,其劳动实践整体上带有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征,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选择方面出现心理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奖励和激励作用,重视教育的引导价值,定期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落实学校德育建设的教学任务。

2.2. 利用劳动教育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国家培养人才是高校的责任。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育人。面对转型的重要历史机遇,劳动教育研究是劳动教育及其价值选择的理论表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提高劳动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高校劳动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价值意义,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掌握技能,发展才能,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锻炼良好品格,培养劳动情感体验,使当代大学生将人生价值追求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相结合,将个人抱负、家庭幸福的美好期望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美好发展相结合。目前,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红”达人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轻松带来高价值回报,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误导人们形成“读书无用”的想法,进而影响学生们对劳动观念和就业的消极认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世界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2.3. 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的快速且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标准、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离开校园到达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而言,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是职业素养两个维度的主要体现。当今社会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在报考专业时都是听从他人的建议,他们对自己所学知识缺乏认知和兴趣,因此导致大学生缺失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等到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短时间内频频出现“跳槽”现象以及从事和专业无关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果本科生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增强职业责任感,在毕业之后进入工作单位就拥有了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内在动机。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结合学生未来工作需求开展劳动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使同学们在实践教学基地提前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对同学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意义重大。

3. 校企协同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势

3.1. 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各个高校都重新制定了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到企业进行参观与交流等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脑力劳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脑力劳动,尤其是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的过程中,通过脑力劳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动性的发掘。此外,开展容易完成的体力劳动,存在重复劳动教育内容的现象,单纯的体力劳动缺乏劳动教育的创新性,也与大中小学各阶段学校应差异化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相矛盾。因此,单一的体力劳动不能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也不能简单将专业实践替换或等同于劳动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新的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该了解企业切实需求,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使学生在毕业实习时能够顺利过渡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毕业实习或者就业。

3.2. 配套的实践教学平台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当地企业经济发展,与当地企业都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不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一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停留在简单体力劳作上,限制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丰富资源,深度开展专业实践和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 + 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4. 地方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

4.1. 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评价主体是指在评价过程中依据评价指标、标准及流程对评价客体进行综合评价的个体或群体 [5] 。虽然学校与当地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也参与到了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中,但是到了最终评价阶段基本没有参与进来,主要的评价主体还是相关任课老师,导致评价主体结构单一、人员较少、实践技能知识不足等问题。以上情况表明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更多的是停留在专业技能培训、校企项目合作等方面,忽视了劳动教育同企业和产业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由于任课教师长期在评价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导致在评价过程中过于片面,或者不能客观的评判,容易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对立面,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参加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从而阻碍了其在劳动课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 。

4.2. 评价方式缺乏多元化

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缺乏多元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评价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不足等方面。传统的劳动教育评价过多关注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知识积累,评价内容较为单一,多数局限于以打分制和考勤制量化得出结果的评价方法,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掌握、劳动技能的表现等更为显性化的劳动教育成果,忽略了学生在劳动水平技能上的差异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差异。此外,大多数高校通过“理论考试 + 实践学分”的静态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性的监测与评价薄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足。目前劳动教育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和辅导员,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的参与度不高,家长、同伴等群体也缺乏参与,自我评价未能有效实施。劳动教育评价过多关注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掌握,而对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不足,无法形成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方位评价,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引导不足。为了提高劳动教育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改进评价标准和方式,加强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加以改进。

4.3. 评价内容过于空泛

劳动教育评价内容过于空泛可能是由于评价标准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或者评价内容过于笼统、没有具体到学生的实际表现。这可能是由于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缺乏具体指标,或者评价内容过于抽象、没有具体到学生的实际表现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定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同时要确保评价内容具体、明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例如,可以将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分为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实践、劳动知识掌握等方面,每个方面再具体到学生的实际表现,如参加志愿活动、参与实习工作、完成某项任务等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引入企业、社区、家庭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总之,要解决劳动教育评价内容过于空泛的问题,需要制定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同时要确保评价内容具体、明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5. 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5.1. 加强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不同的评价主体会基于自身看法给出评价结果,这就可能存在主观、片面的问题。为了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真实,应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考虑多种评价视角,构建多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7] 。评价主体主要考虑校内和校外两大主体。校内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校外评价包括由合作对接的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成,每种评价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例如,学生自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同学互评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评价可以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企业评价则可以提供更直接、实用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反馈。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认可。

5.2. 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设计应做到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方式相结合。量化评价是通过数值和量化的方式来描述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如分数、等级等。在劳动教育中,量化评价可以用于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知识水平等客观方面,例如学生的劳动成果、作业质量等。通过量化评价,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趋势,方便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质化评价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劳动教育中,质化评价可以用于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主观方面,例如学生的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的创新性、劳动精神等。通过质化评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5.3. 加强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

加强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对于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可以指导其改进学习和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评价反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评价反馈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定期评价制度: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劳动教育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改进。2、设立评价反馈渠道:学校可以设立多种评价反馈渠道,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3、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和教师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例如,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训练和练习,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4、跟踪改进效果:在制定改进计划后,学生和教师需要定期跟踪改进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改进策略。同时,学校也需要定期检查改进效果,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6. 结束语

应用型高校在实际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发展实际及各领域人才需求新标准,科学地构建实践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施劳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教与学,同时将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纳入教学质量体系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突出学校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的概况,体现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情况,发挥评价教、评价学的导向作用。从而实现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积极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如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不足,根据评价结果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逐渐形成责任感。最后,促进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就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

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SGH23Y2599),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jyjx109)。

NOTES

*第一作者。

参考文献

[1] 何妃霞. 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热点与未来趋势[J]. 教育导刊, 2022(5): 18-24.
[2] 李英霞, 焦丽梅.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76-78.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020-03-26.
[4]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Z2): 2-11.
[5] 王军胜. 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J]. 学园, 2023, 16(5): 72-74.
[6] 郑胜男.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2021: 15-18.
[7] 刘新民. 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轻工教育, 2022, 25(2): 1-7+35.
[8] 羌毅. 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 2021, 42(4):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