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念视域下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建构
Realistic Survey and Path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Concept
DOI: 10.12677/ASS.2024.131051, PDF, HTML, XML, 下载: 69  浏览: 18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孙珺艳, 赵晓强, 王 翔: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关键词: 系统观念国防意识培育现实审视路径建构System Concept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Realistic Survey Path Construction
摘要: 国防是国家的根本,国防意识是关系国家之本的精神动力,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在系统观念视域下重视国防意识培育是大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军事强国的现实需要。然而,不少高校忽视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系统整体性、协同性与开放性,导致国防意识培育理念不新、国防教育专业程度不够、国防教育资源不足,国防意识培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从系统观念出发,在高校形成系统全面的国防意识培育理念、构建系统协调的国防意识培育机制、形成系统开放的国防意识培育氛围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Abstract: National defens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is the spiritual driving for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country, and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maintaining the long-term peace and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social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The strength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greatly affects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concept, is the necessary mea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nherit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and it is the realistic need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military power. However, many universities ignore the systematic integrity, coordination and opennes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resulting in the lagging concept of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the disconnec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ystem, the shor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into an unprecedented dilemma.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system concept,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form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concept of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 a systematic and coordinated mechanism of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and form a systematic and open atmosphere of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defense consciousness.
文章引用:孙珺艳, 赵晓强, 王翔. 系统观念视域下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建构[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 364-37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51

1. 引言

国防意识是以祖国安危为特征的理性思维, [1]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2]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优秀群体,在系统观念视域下重视其国防意识培育对强大国防起着关键作用。但当前高校国防意识培育理念不新、专业程度不够及设施投入不足等使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举步维艰,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当前国防意识培育过程中系统观念的缺失。系统观念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事物,争取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组织管理重大工程、重大事业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系统观念”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方法论,首次完整明确地将“系统观念”写入全国性代表大会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系统观念”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六个坚持”之一,为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提供了思想方法和路线指引。因此,在系统观念视域下厘清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现状及实践路径,运用系统方法优化其培育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系统观念: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内在逻辑

国防意识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国防的巩固不仅以国防物质力量来衡量,还与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即国防意识密不可分。如今,国防的巩固不仅以山溪险要与兵革之利来衡量,还与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即国防意识密不可分。如今,大学生是国防的后备力量,其国防意识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生动力,系统观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 [3] 。

2.1. 系统观念是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理论遵循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重要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3] , p. 11)。这里的系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认为世界是由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成的整体 [4] ,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可见,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总体,系统观念则是依据系统的结构特点,厘清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机制和作用脉络,以实现对系统属性和功能的根本性认识 [5]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整体观与系统论,从部落统领至中央集权、从中医整体观到阴阳五行说,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东方朴素系统哲学的指引下砥砺前行。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系统观念为原则观整体、谋全局、干实事。新时代的系统观念正是对党百年来系统思维的继承发展,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上的统筹运转。党中央统筹规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协调有序推进,在多重目标中追寻诸要素的动态平衡,从各个方面、多个层次积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军梦凝心铸魂。因此,系统观念是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理论遵循,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指导全民国防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的一环,理应遵循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掌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进而推进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

2.2. 系统观念的原则是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行动向导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看,系统观念既是认识世界的本质论,也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既是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理论遵循又是行动向导。系统观念主张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此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系统观念的全面掌握及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工作的进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观念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系统哲学最基本的概念。该原则明确整体对部分的统领,同时也重视各个要素的重要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中的各项要素同样需和其他要素保持紧密联系,在联系中完成相应的国防教育教学任务,不可孤立、片面看待问题。整体性原则为统筹国防意识培育全局提供路径指引。其次是协同性原则。由系统的整体性可知,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各个要素之间优化结构和协调统一即为协同性。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理应保持内部各要素即学生、教师、高校与国防理论、军事实践、世界形势同向同行,保持合理的国防意识培育结构,这不仅能够保证高校国防课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使大学生整体国防意识与素养实现整体优化,培育高素质国防人才,助力新时代强军梦。最后是开放性原则。系统具有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 [6] 。开放性体现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以此达到有利于系统整体性发展的效果。在国防意识培育过程中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开放性原则是结合国防形势与国防意识培育现实需要迈向新征程、新阶段的方法论遵循。基于以上,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只有以系统观念为工作方法和行动向导,以系统观念的原则为依据把握大学生国防培育工作教与学的关系、形成全面系统的教学协同体系、适应变化发展的国防发展局势,才能促进国防意识培育深入开展,从而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水平。

2.3. 系统观念为大学生成为强军新人指明战略方向

在系统观念指导下开展国防意识培育工作对于明确新时代国防教育为谁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强军新人指明了战略方向。一方面,系统观念下的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工作为富国强军、民族复兴储备强军新人。系统论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系统为对象,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以把握系统整体,达到最优目标 [7] 。高校是国防后备人才的保障基地,大学生是国防基础建设的后备队伍。在系统思维指导下,高校应将思政元素与国家安全观融入军训实践和国防理论讲解,把握好国防教育、思政育人、师生沟通与系统思维的内在耦合,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实践水平,以此来培育富国强军、民族复兴的强军后备新人。另一方面,系统观念指引高校培育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与尚武精神的国防人才。我国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最为密集的群体之一,是高素质国防人才的重点培养对象。国防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属于军事学科体系的范畴,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培养高水平国防人才。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的精髓,在系统观念下推动大学生国防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育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国防后备军。另外,国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建立具有尚武精神、规模庞大的国防后备队,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军事素养和爱国情怀,有助于培育朝气蓬勃的新型国防和军事人才,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中奏响强军赞歌。

3. 系统观念下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现实审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强军战略,国防与军事体系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的伟大成就。然而,在赞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仍存在滞后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国防意识培育的工作理念、教学专业程度、教学资源配置缺乏系统性。

3.1. 国防意识培育的工作理念不新

国防意识培育理念是国防行动的先导,是国防系统思路、系统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工作理念是否科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系统工作的成效乃至成败,国防意识培育的理念对国防教育整体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系统观念强调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基于此高校应使国防意识培育保持与其他课程、教育主客体的联系并体现整体性。然而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国防意识培育理念比较滞后甚至存在偏差,对国防意识培育工作整体性推动产生困扰。一是高校未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的严峻性。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部分地区冲突不止、热战不断,甚至威胁我国国防安全。然而,我国大学生因国家的强大而萌生太平盛世之感、缺乏捕捉时政信息的意识和居安思危的前瞻性思维,难以统筹全局、认清复杂的国际局势。在此情形下,高校未能整体兼顾及时调整国防意识培育工作理念,大学生国防意识状态始终未得到明显改善。二是部分高校认为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向国防意识培育倾斜将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各学院专业课程的有序进行,缺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思维。在这些滞后理念的指导下,国防意识培育工作就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配角,无法同变化发展着的国际国内局势相联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始终处于报告上讲起来很重要、规划时看起来不重要、工作中做起来可要可不要的境地 [8] 。三是高校将新生入学军训作为磨练意志的实践,却缺少对应国防理论的讲解。高校入学军训作为最重要的国防实践,仅借军训的艰苦以磨砺学生的意志,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并且缺乏科学有力的理论指导,难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国防意识,这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军训结束后将所学到的国防军事要求抛诸脑后,军训的长效性目标难以实现。总体呈现出国防理念与当代国防培育的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缺乏与时俱进的契合性,仅仅将各个要素和部分简单分割或堆积,未能服务于国防教育整体,阻碍了大学生国防意识全面提升。

3.2. 国防意识培育的专业程度不够

高校是开展国防教育、培育国防意识的重要基地,教师是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专业引领者、思想传授人,高校理应坚持协同育人理念,保证国防意识培育工作有序展开。系统观念认为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上、从要素的联系中探究事物的变化发展,发现规律、建立秩序,才能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高校内部应保持系统协调性推动国防意识培育工作,然而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和国防教育教学却出现与国防意识培育整体性脱节的现象。首先,高校国防意识培育存在大纲落实的滞后性。部分高校对国防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国防教育实际与国防教学大纲相脱离、国防课程专业教师配比严重不足、将国防意识培育寄托于简单的入学军事训练等。这一切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部分高校对教学大纲解读不深入,甚至脱离《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且缺乏符合本校国防意识培育的具体教学目标,致使国防意识培育脱离实际、具有严重滞后性。其次,国防师资队伍选聘具有盲目性。由于高校缺乏系统的国防专任教师选拔培育机制,国防教师在从事军事理论教学活动前研究领域各不相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专任教师自身的国防专业素养未能与全面发展的国防意识培育能力相适应。高校教师队伍内部系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本身国防意识不高的教师走上学术讲台,影响整体的国防教学专业化程度,使国防意识培育工作难以走深走远。最后,国防意识培育模式呈现单一性。大多数高校国防意识培育的手段仍然以军事理论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模式较为表面且单一,未考虑到大学生整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长此以往,学生疲于听讲,最终军事理论课程成为了学生眼中的“水课”,无法传授正确的国家安全理念,更难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目的。总之,高校在国防意识培育大纲、专业课教师选聘以及国防意识培育模式忽视系统性、专业性、多元性等,导致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

3.3. 国防意识培育的资源匹配不足

系统向外部环境开放是系统内部得以向上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使得系统稳定存在的重要条件。从唯物史观的层次分析,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国防意识能否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防教育资源的投入。国防教育系统的协调有机运行需要与外界环境实现能量交换,保持国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与资源的先进性。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缺乏国防意识培育的基础设施,一方面表现为军训的物力、财力不足而难以支撑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高考综合试验改革,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这意味着国防意识培育将面向更大的教学群体。然而军训的保障需求不断提高与高校基础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相当一部分高缺乏专业的军训场地,将军训场地设在学校的体育场,导致军训活动无法正常展开难以进行常规的项目训练。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国防意识培育工作未能与寓教于乐的多元化国防活动相结合。国防意识培育工作仅局限于国防基础项目训练和课堂灌输式教学,未能与高校系统外部其他要素相结合,缺乏国防训练实战演练、国防主题园参观活动等沉浸式感受国防氛围的活动。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外来思想和西方文化充斥着网络信息空间,大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极易受多元西方外来文化的干扰,有关部门却对互联网平台的管制不够严密,社会国防安全氛围相对淡薄,高校国防教育的系统开放共享面临各方挑战,难以保证国防意识培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系统观念下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的路径建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校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努力强化系统全面的国防意识培育理念、构建系统协调的国防意识培育机制和形成系统开放的国防意识培育氛围,真正在系统观念下为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探索出路。

4.1. 强化系统全面的国防意识培育理念

系统的各要素需同内部其他要素保持密切联系,在互动中完成必备的各项任务,形成系统全面的整体。这要求高校在国防教育工作中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对国防教育各要素进行解构,理清各要素发展的脉络,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转变片面的国防教育理念,以实现国防意识培育的整体功能优化。首先,改变浅薄化的国防认知水平。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等外交场合多次提到世界的“变乱交织”以及大国间的责任担当。基于此,高校应积极关注国防时政,认识国防的严峻形势,并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真实的大学生国防意识水平,把握好国防意识培育的全局,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要素出发做好国防意识培育工作,保证国事天下事入耳入心,逐步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水平。其次,转变片面化的课时分配理念。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将资源按照其课时比例进行合理分配,要严格按纲施教、施训和考核,严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调减、占用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 [9] 。同时,转变“唯成绩论”的观念,以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的提升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后,更新一元化的军训培育结构。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军训作为提升学生国防意识与军事技能的必要途径,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在军训方面的优缺点并把握其思维特点,将定向越野、野外生存、军用枪射击、防空逃生及紧急救援等实用性训练作为军训的主要科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国防意识培育的长效性。同时,要普及全国国家安全日、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国防基础常识,使学生对军训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全局上,要协调好各种矛盾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代军训与强军梦战略目标的紧密结合。

4.2. 构建系统协调的国防意识培育机制

协同思维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国防意识培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同选聘育人主体、整合各方国防资源形成目标一致的“协同效应”,才能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协同培育便需要协同国防教育的各个部分,形成系统的国防意识培育体制、专业的课程教师引导和全面的课程结构设置。正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0] 首先,高校应系统谋划国防专业课教师的选聘机制,破除专任教师选拔的盲目性。高校要提高国防专任教师的选聘质量,保证踏上讲台的是真正关心热爱国防、具有专业国防知识、拥有过硬国防本领的全能化教师。同时,通过开展国防专任教师定期培训、进行阶段性国防专业素养考核等,使国防教师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逐步改善国防教育体系。其次,教师应全面落实国防教学大纲。高校国防意识培育要准确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切实保障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效果。国防专业教师需按照学校制定的针对性大纲进行教学,以大纲为指导消解原有教学的盲目性,找出发展规律、建立教学秩序,形成科学的课程任务设置、完备的教学科研手段和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最后,高校应建立系统全面的课程结构体系。在国防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坚定国防课程教学目标,确保以国防新形势新内容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在培育形式上丰富国防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系统全面地推进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工作,如定期组织国防教育讲座、参观国防科技展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大学生强国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使国防课程成为专业化、多元化、情景式、全方位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育学生的国防意识。

4.3. 形成系统开放的国防意识培育氛围

从系统开放性出发,高校在国防意识的培育中,不仅要使学校教育体系内部协同有机运行,而且要坚持开放性原则,统筹内外部环境,实现国防教育资源、平台等在校内外的共建共享,以实现系统内外部的耦合联动。首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国防意识培育环境。国家教育部门应统筹国防教育内部发展条件,弥补因资金不足造成的国防教育场地缺失问题,确保国防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够全面展开。经费可用于改善体育场地,确保军训等国防基本活动有序展开,建设专业化国防教学主题园并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宣传教育有机融入。同时,理应加大经费对经费使用的规划、监控、追踪和评价的工作力度,从政策、经费和学科协同上提供了有效引导。其次,利用校外资源创新国防意识培育形式。系统要得到有效统筹,就需要在审视事物内部、处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根据系统自身状况以及外部环境全面展开活动。换言之,高校国防意识培育不应只限于自身教学的协调运转,同时也要加强同外界的交流合作,促进整个国防教育大体系的蓬勃发展。其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与共享性,定期开展省际校际国防专业教师经验分享会,展现学习各学校的教学亮点,借鉴教学经验。另外也可以邀请为强国兴军楷模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解真实的家国故事,以及到国防实践基地体验军旅生活等,以实现优质国防意识培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最后,形成文化氛围带动大学生国防知识学习热情。国家有关部门应实时监控现代网络传播媒体,加强主流价值观引导,打造国防意识培育的新阵地。在全社会营造国防意识教育的舆论氛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全民国防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全民忧患意识,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系统集成的国防意识培育合力。广大青年学子也应积极利用各方协同创造的国防安全氛围,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辨别能力,转变对现代国防的认知提高国防意识。总之,开放性是系统存在的必要前提,高校国防意识培育只有坚持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强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融合,才能维持系统内部的发展活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3年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3BSH202):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共青团青年政治引领实现路径研究、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3ZSY029):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艾跃进, 朱旭. 增强“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10): 105-107.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3] 中央宣讲团成员,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 深入理解“坚持系统观念” [J]. 大社会, 2020(11): 10-12.
[4] 张雷声.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J]. 教学与研究, 2023(1): 14-22.
[5] 张晓琳. 系统观念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整体优化探究[J]. 怀化学院学报, 2022, 41(2): 22-25.
[6] 魏宏森. 系统论: 系统科学哲学[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228.
[7] 萧浩辉. 决策科学辞典[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03.
[8] 赵海琳, 吴松, 乔兰波. 新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探析[J]. 煤炭高等教育, 2009, 27(5): 88-90.
[9] 教育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19(Z1): 55-60.
[10]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 人民日报, 2023-0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