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Rural Grassroots Cadres’ Academic Degrees Improve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DOI: 10.12677/CES.2024.121022, PDF, HTML, XML, 下载: 45  浏览: 7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海力: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
关键词: 乡村基层干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资源更新Rural Grassroots Cadres 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 Construction Resource Update
摘要: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弹性教学模式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数字资源建设不够、资源形式丰富性有所欠缺和运营、更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high-leve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under the flexible teaching mode of academic degrees improve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rural grassroots cadr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academic degrees improve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cadres, finds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lack of richness of resource forms and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operation and renewal,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ies for the problems.
文章引用:黄海力. 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 143-14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22

1. 引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1] 。持续加强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先手棋,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

2. 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是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该市农村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之举,是培养村级后备人才队伍的积极尝试,对于带动全市各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破解农村基层选人用人难的问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示范性。2018年4月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展开首届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招生,至今共有1213名学生已经顺利毕业,现在校生共有612人。北京现有的3964个行政村,每个村的村两委都有3~7名委员,再加上各村在农村务农的村两委后备人才,未来五年计划继续招生为京郊培养大量乡村基层治理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引导他们提升学历,将所学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2.2.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互联网 + 职业教育”推动三教改革的重要形式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互联网 + 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重要支撑,更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关键基础。

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的课程建设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质量稳步提升,完成教材梳理,逐步调整、扩充、完善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结构,形成全面专业的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够辅助教师授课,帮助学生包括已毕业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2.3.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弹性教学模式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

针对学生主要来自乡村基层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特点,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教学实施“半农半学、农学结合”的弹性教学模式,即:三分之一教学内容学生到学校教室集中上课;三分之一课时利用网络学习通平台和企业微信等媒体手段完成线上学习;三分之一带领学生下村学习;最后一步是第三年带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称为顶岗实习。其中,三分之一线上教学中尤其需要将难以向学生描述清楚和讲明白的知识点通过用信息化技术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保证教学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能有效促进互联网技术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实现对课堂集中授课的优化和补充,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 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现状问题

3.1. 数字资源建设不够,满足需求度不高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在全国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因此市面上真正适合这批乡村基层干部的教材较少,专业教师都是针对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为学生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相关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就更加匮乏。学院于2021年专门出资建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乡村治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四门课程的数字资源,其余课程的数字资源完全是由任课教师收集、利用课件资源、自行录制的视频资源,无论是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对于人才培养水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3.2. 建设周期过长,建设成本较高 [2]

当下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条件有限,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需要高昂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农村新型经济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一门课程学时最少48学时,通常64~72学时,最多的核心课程还是96学时,一门课程的数字资源建设对于单个专业教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同时,需要花高价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在两个团队的合作下通常需要经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完成整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

3.3. 前期建设经验不足,没有遵循统一标准

2021年四门课程数字化建设时,专业老师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与,日常教学工作量繁重,都是按技术团队通知要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知识点,并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过程缺乏目标指引,也缺乏标准给予指导和控制。

3.4.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课程制作预期效果不理想

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因此在和技术团队沟通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把课程的真正设计意图和技术团队有效沟通,一直处于被动接受通知的状态,因此录制出来的视频资源不能够达到主讲教师的预期期望。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时,技术团队没有按照教师的真正意图进行修改完善,导致课程制作出来的数字化资源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师对已完成的数字化资源自身使用意愿非常低,因而就更不愿对外推广应用。

3.5. 资源形式丰富性有所欠缺

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中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录制出的视频也通常只是单向地从教师传递给学生。数字化资源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不够丰富,极少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个性需求,缺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互动。学生长期忙于乡村基层一线工作,业余时间较少,资源的单一性和单向性都可能造成学生使用课程资源丧失积极性 [3] 。

3.6. 学习平台运营、更新均投入不足

学习平台网络维护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网络运行速度慢、媒体视频效果总是卡顿,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使用。课程设计侧重辅助教学功能设计,忽视自主、协作学习方式支持;侧重内容呈现,忽视教学氛围营造。学校对数字化课程资源持续建设和应用重视程度不够,鼓励教师开展后续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政策机制也尚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推广应用。

4.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策略 [4]

4.1. 加强培训,引导教师更新观念

数字化教育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学院应该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数字化教学意识,包括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育资源的获取、创新教育和信息技术等,鼓励教师开发电子教材、制作微视频,支持多形式的数字化教学等。学院还要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例如开展数字资源教学竞赛、交流讨论、校际活动以及观摩借鉴等。学院全方位引导教师明确数字化课程资源和教室同等重要,都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4.2. 加强课程教学设计缩短周期,优质高效完成

课程团队成员能力直接决定资源开发的进度与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之初,组建好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团队,由任课教师、专业教师、乡村领域研究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及部分学生等组成制作团队,以学习情境为载体、实际工作任务为核心,搭建课程设计体系,通过“真实 + 虚拟”,设置学习情境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块。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接轨,学习任务与工程实务对接,提前设计既有效缩短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周期,又能确保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

4.3. 明确采用在线精品课程要求作为建设标准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 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 2号)精神,教育部于2012年出台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就要以此标准作为统一建设标准,团队教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相关素材建设、整理和完善,夯实数字化课程资源的质量基础,力争提高共享程度和辐射范围。

4.4. 主动沟通,并建立稳定的长效沟通机制

在明确标准的前提下,专业教师要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牢牢占据主动地位,在课程建设之前和技术团队提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期望达到的效果和需要技术人员配合的主要工作,随时主动和技术人员沟通当前建设过程是否存在问题,遇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完善。整个课程建设团队建立例会制度,培养稳定的长效沟通机制,共同协作建设高质量资源。

4.5. 按学习情境设置多种资源,增加互动性提升使用率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按学习情境或任务引领,鼓励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数字化课程资源按任务导读、相关理论知识、任务实施、知识回顾、任务评价的模式进行多种形式的素材资源的内容设计,帮助学生做学结合,增加互动性。课程资源建设同时还为师生互动与在线答疑提供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使用课程数字资源。

4.6. 加强数字课程的跟踪管理,促进课程资源更新

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中,组织支持是保障,平台和技术是条件,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是核心。教育技术人员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为激发他们参与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为数字化课程建设和应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学院可以通过组织教学跟踪听课、师生座谈交流、实效评估听取专家、同行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加强对数字化课程的跟踪管理,了解课程实际应用的动态,健全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使用和推广,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和广泛应用。

5. 结语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于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和服务。它不是资料的简单存储与使用,而是紧跟乡村基层干部职业能力要求不断变化。利用综上所述的策略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师、学生、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类型用户都可以高效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课题(BDEC2022619024)《村务管理专业〈乡村发展与规划〉课程优质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永智.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N]. 人民日报, 2023-10-13(9).
[2] 何力, 杨建琼, 吴桂先.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字化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J]. 颂雅风, 2020(11): 152.
[3] 杨陈慧.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设思路——以房地产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5): 270-271.
[4] 杨陈慧. 高职院校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设策略——以房地产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3):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