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伦理学及其对当代大学德育的启发
On Socrates’ Rationalist Ethic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DOI: 10.12677/ACPP.2024.131034, PDF, HTML, XML, 下载: 67  浏览: 160 
作者: 杨 娟: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苏格拉底德性知识德育理性主义伦理学Socrates Virtue Knowledge Moral Education Rationalist Ethic
摘要: 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出现,改变了探索哲学问题的转向。研究苏格拉底就必须理清他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同时理解其伦理学思想的核心——“德性即知识”。他认为德性是指过好的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知识实际上是对善的认识,通过知识来指导行为,才能够获得更多或者真正的幸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知识”与“德性”的关系进行客观和辩证的评价。文章力图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基础上,寻找到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伦理学对当今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这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运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借此来改善我国目前道德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 The appearance of Socrates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changed the direction of exploring philosophical problems. To study Socrates, we must clarify his rationalist ethics and under-stand its core—“virtue is knowledge”. In his opinion, virtue refers to the art of living a good life and doing good deeds. Knowledge is actually the knowledge of good. Only by guiding behavior with knowledge can we obtain more or real happiness. However,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 of society and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bjectively and dialectically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virtue”.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statu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rationalist ethic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study and apply Socrates’ philosophy and improve our mor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杨娟. 论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伦理学及其对当代大学德育的启发[J]. 哲学进展, 2024, 13(1): 222-22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1034

1. 苏格拉底理对智者学派伦理观的反思与批判

普罗泰戈拉曾经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

(一) 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他们要使人成为自然,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和道德意义上的价值准绳。这种程度上的思考已经使得智者学派的哲学家陷入了感觉的漩涡里,从而冲淡了人的理性本质。黑格尔说:“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因此人是所有事物的主体,所以事物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我们的知觉而感知的。” [2] 他在普罗泰戈拉那里看到了“主体是活跃的、能动的规定者”,这对于命题无疑不是一个相当深刻的理解。“尺度和逻各斯只存在于人身上,人完全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逻各斯来描述和衡量一切事物存在与非存在。这不仅标志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是人类所追求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 [3] 这个命题中的核心词语——“尺度”,在传统意义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和欲望或者说是依据自己的认识来衡量自然万物,即事物或者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这种观点在现如今看来是缺乏理性分析的。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一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并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论,但他的思想与智者所论述的相反,他主张认识是可能的、有客观普遍的真理。在他看来,真理并不在于单独存在的个人或者感觉,而在于人类的一般和具体的思维。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道德的普遍定义,柏拉图曾经这样解释过普罗泰戈拉的命题:“我们每个人都是衡量事物是或不是的标准,而世界上的每一件事对于另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向一个人显现的东西与向另一个人显现的东西是不同的。” [4] 总而言之,认为命题者们不可能真正了解自身的说法,违背了当时哲学家们热爱智慧以及追求知识的初衷。尽管智者学派的思想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开明的,但它的破坏性明显掩盖住了它的积极作用,无论是感觉还是理智都不能够告诉人们确切的真理。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命题理解为:“实际上是说正在认识或正在感知的人,因为他们有各自的感觉或知识,所以说知识和感觉是对象的尺度。” [5] 对于这个命题的进一步解释就以某种食物或者辣椒的辣度为例,不同的人在吃这一种食物或者同一个辣椒的时候,有人觉得辣,而有人却觉得是刚好合适,因此不可以说这个食物或者辣椒本身的性质就是辣的,而只能说辣椒对于食用它的感受者来说是辣还是不辣。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而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最终的“善”才是它的内在目的。“善”是告诫人们在世界中如何妥善存在的最终的真理,“我们自己”才是应该被不断探索的对象。“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够去认识万物存在的根据和缘由,才能获得确定的、可靠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6]

2. 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抛弃了本质,苏格拉底则通过强调“认识你自己”重建本质。当一个人发现自身的本质时,他把自身看作理性的思维主体,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以理性为基础来生活,而不只是依靠感情来进行思考和行动。

(一) 认识你自己——找寻真正的自我

苏格拉底曾借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题词“认识你自己”来表明他的哲学主张,在这一问题上,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思想家。“认识你自己”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如西塞罗所说的他已经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回来置于雅典城邦的市民生活中,使之成为探求生活、道德、善恶所必需的东西。他完整自身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认识你自己”的提出,这个思想同时也在时刻警醒着我们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告诫我们要反省自身、要关注灵魂,不能只是一味地在盲目生活。

苏格拉底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摆脱智者学派的影响,一些前苏格拉底学派的发展在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格拉底以人类生活的公共利益作为哲学追求目标,抛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考。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善”,而不是自然万物,他的道德观和柏拉图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他的思想一直都是局限于对人类道德实践领域的研究。事实上,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同于古希腊第一次出现的哲学家智者学派对自然的研究,我们清楚地知道,他把哲学的研究主题从神学转向了关于人类的种种事务,提出人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因为上帝是智慧的对象,倘若没有对于自己的清晰认识,人就很难掌握对神的认识。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对于这些学问的看法即是认为人必须首先通过考察自己的精神来研究自己和自然,毕竟在他眼里,人类的思想已经包含了与世界一致的原则。他建议,我们应该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这些内在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原则再去定义外部的世界。如果要使一个人的灵魂不盲目,这一些内在的原则必须转向人们灵魂中的原则,以此来发现一切的真理。如果一个人声称知道某件事是好的,但如果他不去做这件事情,这只能表明他真的不知道它的好,实际上也可以说他对它是一无所知的。相反,知道什么是善的人会行善。知道善而不实践善是矛盾的,因此是不可能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邪恶都是人们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产生的。

(二) “德性即知识”

道德哲学中的命题“德性即知识”中的知识概念是单纯的思维中的东西,是与感觉中的特殊东西相对立的普遍性概念,也就是理念的意思,苏格拉底认为只有不灭的灵魂才能够把握它。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在人类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努力然后一步步逐渐培养出来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恶行仍源源不断地发生着,其根源就在于人的愚昧无知,没有得到适当的、亲切地指导和善的教育。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此看来并不同于知识的授予,德性的善恶不是一瞬间的念头或者是感觉意义上的东西,而是在于理性的判断,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优良品质的形成以及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实现,更关系到社会整体的未来进程地发展。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们只有在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我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的基础上才可以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种看法显然是理性主义的” [7]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清晰确定的知识。又因为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善良的概念在苏格拉底眼中是上帝平等地分配给所有人的,所以所有人都是有德性的。知识是从属于善的,人们只有通过知识来指导行为,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真正的幸福。但人并非生下来就符合他的本性,一个人如果要想表现自己,只有在理性的引导下努力塑造自身才能而达到真正的善。然而,由于历史的限制和时代的变化,把美德等同于知识在认为这两者不相同的哲学家来看,明显是有偏见的:这种观点它过于强调两者的相似之处,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一个不了解自己的理性自我本质的人显然是罪恶的、而一个了解自己本质的人显然是一个心中有德并且身体力行的人的观点便顺理成章了。

(三)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关键在于德性的可教性,“德性即知识”的论述也包含了道德主体的自我认识,即对道德智慧的追求和实践。在道德教育中,它强调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迫使他不断地质疑、学习和思考,依靠自己的思想来实现对道德的理性认识。这种道德智力的研究和形成的视野,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美德是相对于那些有感觉、有思考和有灵魂的人而言的,所以人们的智力属性决定了美德是可教的。然而,美德的可教性在于,现代教育工作者通过生动的问答对话和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回忆起已经存在于他们心中的美德知识。教育者是德性的实践者,是可教的实践者,通过生动的问答对话和与学习者的交流,帮助学习者保持德性知识在他或她的头脑中。同样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其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承认他是一个无知的学习者。参与的双方只能在对话中提问,而不去关心他们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回答,这也因此使对话成为一个积极的、活跃的过程,不断从中得到启发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对苏格拉底方法的解释是,在这个语录的范围中诞生了苏格拉底哲学和苏格拉底方法,它本应是自然的辩证方法。教育方法的概括如下列步骤: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引导对话者提出问题,等待答案的不仅仅就只是一个对应的问题。正好相反,这个答案是随机的、是具有开放性的,苏格拉底把这个步骤称为“接生术”;第二步,按照学生回答,判断答案是否合乎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进行推理可以揭示对话中所包含的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东西相互矛盾”,并迫使对话者承认存在与原来提出的内容相冲突的但实际上是真理的答案。如果这两个相冲突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革之后,我们继续这一观点:“苏格拉底是把具体实例演变为普遍的原则,并在人们的意识中明确阐明隐含的概念。思想所倡导的原则往往受到普遍认可,直接在思想中实践,却与具体的例子背道而驰。” [8]

总结上述的内容,从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命题,具体到寻求事物的理性主义精神,这都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理论内核和精髓,苏格拉底认识事物的具体方法也进一步验证了苏格拉底哲学中的理性主义精神。

3. 理性主义伦理学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发

大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遵守公共秩序,懂得处理好校园里或社会上地人际关系。然而由于有些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较为低下,有许多不文明现象出现在校园里,这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高校必须意识到德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

(一) 理解“问答法”对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将苏格拉底问答法中涉及的教学和德育的思想运用到德育课堂教学和相关工作中,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被动输入知识和僵化德性培养方式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提升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鼓励学生崇尚道德生活、提升精神追求。

1) 由精神“助产术”反思德育课堂的“填鸭式”教学

古希腊人的真理观的一个特点是让对话者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果。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方法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一步促进他们对所提问题的积极思考,而不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只知道强迫那些受教育者被动地去接受新知识。这和当代学校教育中一些令人反思的“填鸭式”教育截然不同,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包含真理,但由于人们接受了不少的偏见和谬误,又并没有对其进行审查,就会使已经存在地一些真理变得盲目。因此就需要我们提出反诘,其目的就是要揭开蒙眼的那一层面纱。一旦摘下来蒙住双眼的“眼罩”,真理就会瞬间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回到现实的课堂教育中,我们就可以说,要想使学生成为真正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人才,教师就必须善于启发和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已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现如今依旧风靡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由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明,这种教育方式被后来的苏联人民彻底唾弃,但当时新中国因为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只能借鉴苏联的这个方法,故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一开始沿用的都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9] 。“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只知道把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读懂文章不靠理解而纯靠死记硬背,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明白意思。只告诉学生一个概念或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根本就不告诉你或没说清楚“为什么”,教师只知道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不仅仅会造成学生对知识只有抽象的了解,印象并不深刻。以此下去,学生对于“怎么做”的想法也就不牢固,完全靠脑海里对知识残存的记忆去巩固之前的内容,所以说所“学”到的知识一考完试基本就全忘光。

第一,在德育的过程中,苏格拉底问答法能给学生以尊重并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进行知识的探讨,推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深入理解。它的方法启示我们要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在面向学生进行道德引导的时候,应该树立学生主体自我教育的理念。毕竟,德育的本质就是受教育者即学生在教育者即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道德自主选择,使受教育者进一步实现主体性的自我发展。学生通过参加教师事先加以安排或准备好的答疑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学习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德育学习中找到自我完善的满足感。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将德育过程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将消极的学习态度也转变为积极的,赋予了道德教育丰富的内涵和吸引力。但即使教育者的素质再高,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也只是外界因素,受教育者正视自身的道德培养、以受教育者的自我接受为前提,这是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与苏格拉底的母亲所从事的助产士专业一样,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分娩,对话者否认自己先入为主的看法,这就类似于分娩时所需经历的痛苦,是每个通往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

第二,“精神助产术”的方法同时要求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要建立起互动教育的理念。这一方法的拓展如果运用在当今的教学课堂上,就是主张由学生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可以把问题的走向直接引导到结论的得出。在当今社会教育过程民主化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双方应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交流、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教师作为主体,应当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放低知识的权威姿态,与学生共处平等的地位,为学生接受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我们将学生作为客体,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有情感、有思想的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应当赋予他们一定的主动性,教师注重双向互动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多实践,到社会中去探求真知。只有主体和客体同时发挥主动性,道德教育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2) “认识你自己”对德性规范失当的调控作用

随着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快速发展,对名誉和利润的追求日益增长,大学生在社会上都希望争夺一些有声望的工作。但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初识社会、没有阅历的大学生往往容易贪图眼前那点一时的利益,而被物欲轻易地蒙蔽了双眼。如苏格拉底所说,“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会选择犯错,想要尝试注定失败的事情的人,不仅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受损失,而且会被羞辱、嘲笑、指责,甚至名誉扫地。过着受人鄙视和揶揄的生活。” [10] 这很明显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很多时候都不敢直接承认自己的缺点,也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盲目地去择业或者是就业,但现实往往是无情的,社会就是轻易就把那些没有突出本领的无名之辈轻易地过滤掉,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待业在家。

时代造就人才,我们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公民的理想理应就是为他们国家的事业作出贡献,努力让自己的国家跟上时代的脚步并且引领时代的发展,而不是把理想和希望仅仅就是寄托于成为一个靠着拍段子、去取悦镜头后的观众赚钱谋生的网红或者是明星这些流量密码上。这一些迹象就意味着人们对于自身的价值的认知以及衡量一件事情的好坏的能力亟待提高,正如苏格拉底所告诫我们的那样,人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自己,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获得成功。这些理论的形成,不仅帮助他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还因为他给当时雅典城邦焦虑的社会一种启示。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引起轰动的翟天临造假学位证书事件被曝光之后,许多人的假学历、假论文等都被揭露出来,其中不乏一些像翟天临一样有名气的公众人物。“很多明星试图利用自己的金钱或者是关系去解决他们所犯的错误以及面临的问题,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11] 。这些不当行为都意味着他们不能很好地审视自己、不能认清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性。由此可见,他们并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不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而人们应该引以为戒,避免这些错误行为的出现。人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身的人品,正确的三观才能保证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动摇,才能够做一个正直的人。

(二) 当代德育中“德性”和“知识”的内在关系

教育,其实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多维度的互动过程。知识是外在的,需要德性的引领。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必须继承的精神都要求人们不仅要通过知识,而且要通过精神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对生活的相互理解和人类共同精神的培养。因此,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遗产,更是人在人的精神指导下的自由本性的文化,进而是人的美德的文化,是人的本性的开放。知识教育是知识与美德的有效结合,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美德的培养是追求纯知识的道路,而美德的教育是追求纯知识的道路。社会其实是由人凑成的一个集合体,只要你的心脏还在跳动,就必须与其他人接触。而道德上教育或掌握知识是追求个人生活的一种可能选择,它以自然生命为基础,在长远意义上延长了人类的生命。自然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基本点,知识教育是考察生命与教育关系的一个维度。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在注重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同时不能忽视德性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可以具备道德,而一个有知识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即有了“知识”不代表就有了“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是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行为,以促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准则。苏格拉底时代所缺乏的是人们对知识追求的意识,因此他重视掌握知识来提高人的素质。现如今的社会,任何有用的知识,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得到内化和升华。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德性”也已经提升,相反,人们已经达到了破除“德性即知识”这一误区的地步了。高校内有不少学生由于担心考试失利、或者为取得好成绩拿到奖学金而利用手机搜查答案、和同学商量一起作弊的例子,诚信的缺失也同样表明道德素质的下降。有的大学生开始利欲熏心,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不做有实际意义的事,产生了“知识增加,公共道德却日益败坏”的不良影响,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更好的社会地位,被财富或者物质蒙蔽了双眼,不惜铤而走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综上所述,苏格拉底的各种道德命题都与他独特的灵魂观密切相关。对苏格拉底来说,灵魂是人最重要的东西,它的本质是理性。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理性本质,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由此分析不难推断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色彩,即在求知过程中降低了人生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尼采称他为“第一个堕落的天才”。我们知道,其实在伦理学的历史上,任何伦理体系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的。苏格拉底有同样的意图,即让“知识”为“美德”服务。苏格拉底的知识说成为综合的、客观的和一体的,弘扬“德性即知识”的哲学意蕴,促进了我国道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加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编译. 古希腊罗马哲学(西方古典原著选辑)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138.
[2] 武建峰. 论苏格拉底的理性伦理学[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103-105.
[3] 邓晓芒, 赵林. 西方哲学史(修订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30.
[4] 叶秀山.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85.
[5] 汪子嵩.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87.
[6] 叶秀山.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316-317.
[7] [德]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M]. 罗达仁,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289.
[8] 陈红. 苏格拉底方法的复兴: 一种新的哲学践行范式[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8(3): 22-26.
[9] 余维武. 德育的可能与方法——苏格拉底与先秦儒家关于道德教育问题的对话[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0] [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M]. 贺麟,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68.
[11] 林鹏.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9(28): 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