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姓氏的民族融合史实研究——以宣城邓氏为例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Ethnic Integration Based on Surnames—Taking the Deng Family in Xuancheng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OJHS.2024.121016, PDF, HTML, XML, 下载: 94  浏览: 22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邱清华*, 邓绍云#: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 百色;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 百色
关键词: 宣城邓氏鲜卑拓跋民族融合Xuancheng Deng Tuoba Xianbei National Integration
摘要: 文章由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金联村邓氏和东郭村邓氏几百年来相互通婚及却与江西省新干县城上乡大坑村李氏八百多年从不通婚的事实,似乎有悖于同姓不通婚而异姓通婚的中国汉族基本常识和习俗的现象和事实出发,详尽揭示了这个事实和现象的原因和由来,并由此出发展开了本文的研究。详尽细致地追溯了宣城邓氏的由来历史,由南唐宣城侯李友信避难逃逸以其父李天和的封号“邓王”为姓,解开了宣城邓姓的由来,并上溯李天和的“李”姓由来,揭示了鲜卑拓跋李的由来历史,衍射了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王室和贵族及平民全盘汉化的历史事实,继而上溯了我国汉朝时期鲜卑拓跋部族的来历及演变历史,再往上溯到匈奴拓跋部族的由来历史及演变史实,最后追溯到宣城邓氏的父系祖先乃汉飞将军李广长房长孙李陵将军这一史实,并通过这近两千多年宣城邓氏的来历见证了我国民族融合的这一史实,文章最后强调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演变是极为复杂的,在演变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融,互相通婚,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中华民族大融合提供了历史案例。
Abstract: Based on the fact that Deng and Deng in Jinlian Village, Qiqin Town, Xinj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have married each other for hundreds of years, but they have never married Li in Dageng Village, Chengshang Township, Xinj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for more than 800 years, this paper seems to contradict the basic common sense and custom of Chinese Han people, and reveals the causes and origins of this fact and phenomenon in detail. From this,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carried out.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y of Deng Dynasty in Xuanxeng in detail, from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when Li Youxin, Marquis of Xuanxeng, fled to the title of his father Li Tianhe, “King Deng” as his surname, untangling the origin of Deng Dynasty in Xuanxeng, tracing the origin of Li Tianhe’s “Li”, revealing the history of Xianbei Tuoba, and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overall Sinicization of the Xianbei royal family, nobles and civilians in Northern Wei during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 China. Then it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Xianbei Tuoba tribe in the Han Dynasty, then 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Xiongnu Tuoba tribe, and finally to the fact that Xuancheng Deng’s paternal ancestor is General Li Ling, the eldest grandson of General Li Guangchangfang of Han Fei. And through this nearly two thousand years of Xuancheng Deng’s history to witnes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s ethnic history of this fact, the article finally emphasizes tha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 ethnic groups is extremely complex,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the ethnic blend, intermarriage, blood, you have me, I have you,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provides a historical case.
文章引用:邱清华, 邓绍云. 基于姓氏的民族融合史实研究——以宣城邓氏为例[J]. 历史学研究, 2024, 12(1): 100-106.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4.121016

1. 引言

位于中国江西新干县七琴镇有个金联金堆村,全村村民除外村嫁来的女人可能不是姓邓之外,基本姓邓,其往东北方向大概三公里地有个叫做东郭村,同样一般来说,全村村民除外村嫁来的女人可能不是姓邓之外,基本姓邓;中国汉民族千百年来基本奉行同姓不通婚,但这两个村的邓姓完全不同,这两个村庄几百年来一直相互通婚。然而,金联村的东南方向大概四公理之外的城上乡有个叫做大坑村如下图1所示,全村除嫁过来的女人外基本全姓李,然后这李姓的大坑村和邓姓的金联金堆村八百年来从来没有通婚一对过,但两村关系非常好,经常相互往来,祖上修谱,村上庙宇修缮相互往来,其原因为何?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的金联金堆村的邓姓和江西省新干县城上乡的大坑村的李姓其实是同一个姓“李”,这两村的男性基本是南唐宣城侯李友信的后代。本文的研究由这两个村庄八百年来互不通婚说起展开。

2. 此“邓”非彼“邓”,此“李”非彼“李”

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金联金堆村的“邓”姓与该省该县七琴镇东郭村的“邓”姓不是同一个“邓”姓。前者是“宣城邓”后者是“南阳邓”;两者决然不一样。而江西省新干县城上乡的大坑村的“李”姓跟中国汉族的普通“李”姓不一样,它这个“李”姓其实就是跟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金联金堆村的“邓”姓的“宣城邓”一个姓。“南阳邓”的“邓”姓和普通“李”姓本文不再陈述和展开,这里专门介绍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金联金堆村的“邓”姓的“宣城邓”的来历。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Figure 1. Location map of Jinlian Village and Dakeng Village, Chengshang Township, Qiqin Town, Xing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图1. 江西新干县七琴镇金联村及城上乡大坑村位置图

这个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金联自然村,紧靠七琴街,原名金堆,古称紫荆堆,其开基祖是十一世祖子澜公,从乐安招携徙居于此,至今八百多年。因开基时,遍地野草成堆,紫荆映日,遂称紫荆堆,荆与金同音,后又雅化成金堆,表达了一方百姓向往财富、追求幸福的良好意愿。

江西省新干县七琴镇金联自然村的“邓”姓这个“宣城邓”,又称“一夜邓”。打开《金堆宣城邓氏族谱》,南唐列祖李昪、南唐中主李瓂、南唐后主李煜、邓王李从镒等南唐皇帝与封王的文字及图片赫然跃入眼帘,原来金堆“邓”姓子孙出自堂堂南唐世家,是南唐李氏皇族血脉。

北宋开宝年间,宋太宗赵匡胤攻下南唐,南唐后主李煜奉表出降,其弟邓王李从镒的长子——南唐金紫光禄大夫、宁国公李天和携带家眷和财物,乘船星夜潜逃到新淦金水渡,寻得新淦登贤乡桃花溪旁(今江西省新干县桃溪乡桥背村),并疏散隐蔽改姓,以其父之邓王封号易李为邓,命其子宣城侯李友信携次孙李琳、三孙李紭、四孙李珄远避吉州军庐陵县云盖乡之招携茅宅(今江西省乐安县招携镇坪头村),长孙李球留守桃花溪,自己则改姓邓名衡字惟静,削发为僧,南游闽越,以避戒行。南唐宁国公李天和家族从此姓邓,所谓“一夜邓”,就是一夜之间由李姓改为邓姓,这是为保全家族性命而不得已之举。

其后代子孙修谱时尊宁国公天和公为一世祖,宣城侯友信公为二世祖,球公、琳公、紭公、珄公为三世祖。为了区分南阳邓氏,又为了不忘南唐李姓渊源,将这一支邓姓命名为宣城邓氏,这就是“宣城邓”的来由。

宣城邓氏后裔繁衍昌炽,分散在新干、乐安、宜黄、永丰、樟树、丰城、兴国等地,并向闽粤、湖广、云贵、川渝等地迁居,开枝散叶四面八方。新干县境内桃溪、金联、路东、楼前、塘头、花园、乌塘、浒坪、上洲等地,这些邓姓都是宣城邓,出自南唐世家。

七琴金堆的宣城邓,并不是三世球公的后裔,而是三世琳公的子孙繁衍。三世琳公的七世孙,亦即十世公国珍世居乐安,在宋淳熙己酉(1189年)科举时携子子澜公由乐安上严坑卜居于淦东之紫荆堆,即今七琴镇金联,又称金堆,十一世子澜公成了金堆的开基祖。而江西省新干县城上乡大坑村李姓是从江西省新干县桃溪乡桥背村“宣城邓”氏子孙搬迁过去的,所以,江西省新干县城上乡大坑村李姓和七琴金堆的宣城邓姓同是南唐宁国公李天和的子孙后代,故两村数百年来都不通婚,其原因就是血脉相近不能通婚,从遗传角度优生优育来说。这个“李”姓是中国后唐宣传侯李友信的“李”是鲜卑拓跋“李”姓跟中国其他汉族“李”姓是非同一个“李”姓,这个“李”氏是鲜卑汉化的李氏,而非中国南北朝之前的汉族的“李”氏。

3. 隋唐贵族“李”姓的来历争论

南唐开国之君李昪(南唐后主李煜的祖父,宣城侯李友信的太祖父)的祖先经有关文献:《新五代史》、《宋史》、《南唐书》、《玉壶清话》、《江南录》等诸多史料均记载了南唐以建王恪之后自居,烈祖李昪乃唐宪宗后裔——唐宪宗李纯生建王李恪、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志、李志生李荣,李荣则是李昪的亲生父亲。可见,中国宣城邓氏原姓“李”乃是大唐李氏王朝的“李”姓,也就是说中国汉族宣城邓氏的祖先往上追溯为大唐皇族李氏,而大唐皇族李氏的先祖是中国北魏时期的关陇集团的李氏大族。唐朝皇室李氏也出自关陇集团,陇西人,是陇西成吉(今甘肃泰安)人。大唐李氏王朝为了维持自己的祖先的血统的纯正,曾指使有关史家记载认为:李渊家族是五朝十六国时期统治河西、建立西凉政权的李浩后裔。李浩共有十个儿子,长子李秉,次子李信。李信是西凉的皇后主。李信有八个儿子,老三名叫李重耳。北魏攻打刘宋,李重耳随城投降,于是在北魏做官,李重耳的儿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军,后改吴川镇(今内蒙古吴川西南)。李熙的儿子叫李天熙,李天熙有三个儿子:长子李七头,次子李虎,三子李七斗。次子李祜的儿子是李宗,李渊的父亲,李世民的祖父。但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研究否定了这一记载,认为李渊先祖不是李浩,这个李重耳与李楚古拔(原北魏弘农太守)有着同样的“事迹”。也就是说,这个李重耳极有可能是李楚孤拔,因此,李唐皇室更有可能是李楚孤拔的后裔,而不是西凉李浩的后裔。李楚孤拔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也就是说李渊的祖先是鲜卑族,另外从关陇集团基本是鲜卑,加上李渊和杨坚的夫人都是鲜卑人,可以证实李渊和杨坚都具有鲜卑血统,只是隋唐两朝皇族都为了皇位的稳固,千方百计与鲜卑撇开关系,往正统汉人血统上靠,以求得到占绝大多数的汉人的支持,稳固皇位,便于传位给其子孙后代。大唐皇家李氏自标其先祖为汉飞将军李广之孙李禹,在其子孙的繁衍过程中长期与鲜卑通婚,所以大唐皇族李姓是母系鲜卑血统,与鲜卑拓跋李姓虽同根于汉飞将军李广,但其演变的历史完全不同。

4. 鲜卑的汉人血统

4.1. 北魏鲜卑主动全盘汉化

上文阐述到大唐皇族李氏的先祖是北魏鲜卑拓跋部族人,一方面,鲜卑拓跋不断汉化,鲜卑拓跋王室成员不断汉化,同时不断与汉族通婚,血统不断混入汉族血脉,北魏的前身是代国,代国最后一代王拓跋什翼犍的母亲王皇后是汉人。北魏开国道武帝就有汉族血统,暂时忽略不计,算纯鲜卑人。北魏开国之后,王室以实际行动率众汉化,并鼓励子女与汉人通婚,其子孙血脉不断汉化,融入汉人血统。

北魏开过道武帝拓跋珪的刘贵人属于匈奴独孤部族人,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桂贵妃是汉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已经占百分之五十的汉人血统,其贺夫人是鲜卑或汉人史料无定论,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占百分之二十五的汉人血统,其夫人郁久闾氏是柔然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拥有12.5%的汉人血统,其李贵人汉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拥有56.25%的汉人血统,其李夫人及潘氏和孟氏三位夫人都是汉人,并生有子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拥有78.125%的汉人血统,所娶高夫人(汉人)生广平王元怀,所娶袁氏(汉人)生京兆王元愉;北魏宣武帝元格拥有89.0625%汉人血统,所娶胡皇后是汉人;北魏孝明帝元翊拥有94.53125%的汉人血统,此后,北魏拓跋王室基本汉化,血统越来越为纯正汉人,且从全鲜卑族视角来分析,在北魏后期,鲜卑皇室和鲜卑贵族的汉人血统比例已经到达90%以上,且北魏文化上全盘汉化,基本全部融入汉人血统,从而北魏王朝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汉人王朝。

4.2. 鲜卑拓跋祖先的汉人血统

中国历史一般记载认为鲜卑拓跋部是鲜卑的一支,也称别部鲜卑,拓跋鲜卑,应该包括建立中国代、魏两个政权的拓跋部族,而建立中国南凉政权的河西鲜卑秃发部,习惯上被中国学者指的仅仅是北部鲜卑。鲜卑拓跋部族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1]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拓跋鲜卑的发源地为“大鲜卑山”(位于今天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2] 。鲜卑拓跋部属于鲜卑族的一支,而鲜卑这个民族的起源,中国古代史书和中国现代学者都有不同说法 [3] [4] [5] ,但普遍存在五种认同的说法:1) 认为鲜卑是由东胡分化而来,东胡用中国汉语的解释“东胡就是东部的胡人”。支持这种说法的有中国的《后汉书》和《三国志》及《晋书》等正规史书,并记载东胡人长期栖居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带,而中国史料认为东胡的一部分人的先祖是太昊伏羲氏,中国商朝时期,伏羲氏后裔被商王武定讨伐攻灭后,一部分残存伏羲氏后裔为了逃命北迁,与当地的胡人(中国古代对中原外地居民的称呼)融合成东胡部族,所以在商朝时期,东胡就已流入华夏血统。2) 认为鲜卑是源自中国东夷部族,支持该观点的学者是根据中国三国东吴史学家韦昭的《国语》的相关记载,现代有中国学者 [6] 考证认为:鲜卑部族是东夷支系的邾娄部族。3) 认为鲜卑源自中国华夏族,持有该观点的依据在于中国《魏书》的相关记载,说鲜卑是中国黄帝的少子昌意的最小儿子受封地中国的北方,因为该国中有大鲜卑山,故该部族称为鲜卑。4) 认为鲜卑源自中国秦人(中国秦朝时期或中国战国时代秦国人),持此观点的人依据中国唐朝时代著名史学家所撰写的《史记索隐》相关记载。5) 来源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山戎部族,执此观点的中国学者依据中国南朝时代著名史学家所撰写的《史记集解》的相关记载。这五种观点,本文笔者认为都有道理,也可以说都正确,但有所偏颇,其原因在于这五种说法都是中国鲜卑族部分部落的来源,而非全部鲜卑的来源,且只是部分鲜卑部分部落男性血脉的来源,而史书之所以会如此记载,其原因在于这些从中华中原所在地的太昊伏羲后裔或华夏族人或秦人因文化和智力及能力较所融入的当地部族中男性更强而迅速崛起作为部落首领的缘故。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所称呼的周边少数民族的狄、戎、夷、蛮各族与华夏族源远流长,之间是关系密切而非决然区别。例如,据中国《山海经》有相关记载:中国黄帝之孙叫作始均,始均是中国北狄部族的祖先。可见在中国周王朝时期所说的周边少数民族狄、戎、夷、蛮各族就已经融入了华夏血统,甚至部分部落华夏血统男性已经取得首领地位,换句话说在中国周王朝时期所说的狄、戎、夷和蛮少数民族部族已经部分融入中华汉族的血统,这是因为中华汉族的祖先就是华夏族。

另一方面,据中国著名史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演义》和《宋书》及《南齐书》与《汉书》等中的相关记载,且最近有的学者研究发现 [7] ,鲜卑拓跋部族是汉武帝时期李广之孙李陵的后代,中国汉武帝时期,公元前99年,李陵将军奉汉武帝刘彻之命,率五千步兵孤军直入匈奴腹地,配合当时的大将李广利征战匈奴,结果遭遇匈奴主力十余万骑兵,鏖战十余场,最终粮尽矢绝,兵败被俘,含怨被刚愎自用,凶残暴戾的汉武帝诛灭家人,而愤然归附匈奴之后,匈奴单于尊敬李陵是陇西李氏后裔,又是飞将军李广长孙,就把自己女儿拓跋公主嫁给李陵,并被匈奴单于封为坚昆国王(在如今的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带,当今吉尔吉斯坦国,如今该国国民认为自己是汉将李陵的后代)。因匈奴以母亲之名为姓,李陵的子女遂姓拓跋,而李陵与匈奴拓跋公主所生子女为匈奴贵族,李陵与匈奴妻所生的长子素有李陵的军事遗传素质,骁勇善战,被尊为乌籍都尉(保留一定的汉朝官位习惯)在当今中国的吉林省长白山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当匈奴五单于争斗混乱时期,因李陵的这个长子先拥立昼藉都尉为单于,后自立为乌籍单于,最后兵败,被呼韩邪单于捕获斩杀。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6年的事情,李陵死后的第18年,从历史记载推断李陵的这个儿子被杀时大概40岁,那个年代身为匈奴拓跋部落首领,应该不止一个妻子,从常理推测也应该儿孙满堂,其被杀后,子孙后代为了逃避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追杀,往北迁移。这里解释一下,呼韩邪单于南迁投汉,李陵之子也许应该是跟大汉皇室仇恨极深不愿拥立准备投汉的呼韩邪而与之发生战争,而之所以李陵子乌籍单于的子孙能够逃避呼韩邪单于的追杀,一方面当时匈奴五单于混战,呼韩邪单于力不从心,也顾不上剿灭其他单于的余部,其二在于匈奴部族在这方面不如中原王朝的斩草除根的凶残,往往只杀头目,不深究余党的习惯有关。李陵与匈奴拓跋公主之子乌籍单于在争斗整个匈奴单于之位的战争中被杀后,公元前36年,其家族和部族余部部分逃亡西迁,融入所到之地的鲜卑部族,先后被称为“本东胡别部鲜卑”、“鲜卑之索头别部”,最后演变称呼为鲜卑拓跋部落,这一演变历史,中国有史书记载详细,直接指出“拓跋鲜卑乃匈奴种也,李陵后也”,最后不断繁衍发展越来越壮大,形成拓跋鲜卑,拓跋鲜卑是李陵与匈奴妻拓跋公主的子孙后代与鲜卑通婚后形成的部族,已经是汉族和匈奴及鲜卑的混合血统形成的新的民族。李陵与匈奴女拓跋公主的后代在繁衍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因为鲜卑遵循母姓,所以,中国史书《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拓跋部七代始祖拓跋邻“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己立为拓跋氏,鲜卑拓跋部就这样形成。

部在中国晋朝八王之乱,中原大混乱之时,抓住时机南迁进入中原地带,并逐渐壮大建立政权,后建立了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又名李珪,后来这支鲜卑拓跋也就是李珪的后代恢复李姓,这支拓跋鲜卑就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陇西李姓先人之一,中国南北朝时代的陇西李姓的另个先人是李广之子李敢之后。也就是说陇西李姓世族的先人都是汉飞将军李广。但此“李”拓跋鲜卑李和彼“李”(大唐皇室李氏,李广之子李敢的后裔)不是同一个李,但两者同根于李广,同源于中国汉人,中国华夏族。

5. 结论与讨论

根据上文的陈述与分析,对中国宣城邓氏的来源可见其源于中国华夏族,其原因在于中国汉朝时期的汉族和匈奴与东胡及鲜卑等均源于远古时期的中国华夏族,中国宣城邓氏是中国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长房长孙李陵将军与匈奴拓跋公主所生子孙,在其子乌籍单于为争夺匈奴最高领导权兵败被杀之后,逃避匈奴呼韩邪单于打击而西迁北遁与所到地域原始居民鲜卑部族融合而形成的拓跋鲜卑,拓跋鲜卑的一部分在中国晋朝八王之乱时期南迁中原,并建立了相应的鲜卑拓跋政权北魏,北魏鲜卑全盘汉化,拓跋鲜卑李珪后代恢复李姓,后来其后代中的李昇的孙子邓王李从镒的长子——南唐金紫光禄大夫、宁国公李天和为了逃避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追杀,带来子女逃至中国江西省的新干县并疏散隐蔽改姓,以其父之邓王封号易李为邓。在整个演变过程中,与汉人血统从来就没有断离过,期间以汉人血统为基础,流入匈奴血统,东胡血统和鲜卑血统,成为鲜卑拓跋,后建立北魏政权又不断汉化,让子孙中流入汉人血统。中国汉族宣城邓氏的演变历史是华夏族演变汉族,汉族又广泛融纳中国众多少数民族血统的典型案例,可见今日的中国汉族的血统也绝非单一纯正。

可见,从汉族起源和发展历史可见,任何民族没有绝对的概念和绝对的内涵及绝对的外延,民族的概念和内涵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浮不定的发展演变,中华各民族汉族和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绝对的区分和差别,血脉相容,同根同源,同祖同宗。是故,从汉族的演变历史折射中华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融合为一体,统一为同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或称华族)理论充分,证据确凿,完全可行,且非常必要和重要及迫切。

基金项目

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暨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22年度开放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JDB01)。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2%9C%E5%8D%91%E6%B1%97%E5%9B%BD/10331607?fr=ge_ala
[2] 胡芳. 鲜卑 统一中原的第一个北方少数民族[J]. 中国国家地理, 2007(10): 262-277.
[3] 杨懿. 鲜卑起源三说与“东胡后裔”的身份建构[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7, 38(1): 51-56.
[4] 刘宗铭. 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J]. 学理论, 2013(9): 145-146.
[5] 杜成辉. 鲜卑族的起源与分布浅论[J]. 民族史研究, 2005(1): 105-126.
[6] https://www.douban.com/note/635004423/?_i=4134492ztpwAOG
[7] 张书城. 拓跋魏系李陵之后小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18(2):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