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躺平”现象的表征、成因及应对策略
The Characterization, Caus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Young People’s “Lying Flat” Phenomenon
DOI: 10.12677/ASS.2024.131065, PDF, HTML, XML, 下载: 71  浏览: 498 
作者: 郑禹池: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躺平现象亚文化策略“Lying Flat” Phenomenon Subculture Strategy
摘要: “躺平”现象是当下在青年人中流行的亚文化,“躺平”现象的逻辑生成有着深层的历史形态和时代缘由,是当代青年面临的时代困境的群像反映,这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斗争精神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透视“躺平”亚文化表征背后是社会环境下劳动价值观的偏离、思想领域中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个人语境里的自我意志的消解。如何克服现代性中消费主义带来的异化,纠治亚文化思潮泛滥的价值观念,重塑青年心理舆情,基于此,将从制度健全、环境营造、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矫正,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将自我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建设中。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lying flat” is a popular subculture among young people at present. The logical gener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lying flat” has deep historical forms and historical reasons, and is a reflec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contemporary youth. This has formed a huge impact on the struggling spiri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youth. Behi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lying flat” lies the deviation of labor valu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multicultural trends in the field of thought, and the dissolution of self will in individual contexts. How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brought about by consumerism in modernity, correct the rampant values of sub-cultural trends, and reshape the psychological public opinion of young people? Based on this, correc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from aspect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reation, sound systems,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o that young people can integrate themselv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modern strong country.
文章引用:郑禹池. 青年“躺平”现象的表征、成因及应对策略[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 463-46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65

1. 引言

当前,世界风云变幻,政局波诡云谲,正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期;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现在正处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群众的社会心态也随之进行解构与重构。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1] 青年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晴雨表,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青年人的社会心态变化在整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尤为重要,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躺平”现象作为亚文化现象在国内广泛传播,这并非青年人的无病呻吟式的行为,它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所以这是观照洞察当代青年舆论的重要窗口,也是引导青年发展舆论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现实研究意义,值得思考背后的动因和做好应对的举措。

2.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概念界定与现实表现

“躺平”从一个词语变为一种社会现象,再变为亚文化在青年人中流行,其概念有一定的社会变迁样态与现实表现症候。

2.1. “躺平”现象的概念流变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变革激发了许多新媒介的出现,并催生了多元化的青年文化形态,青年群体对亚文化有着身份认同与集体归属。美国学者弥尔顿·戈登在其作品《亚文化的概念及其应用》首次提出“亚文化”的内涵外延,亚文化既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非主流的边缘文化,“躺平”也就是亚文化圈子里的其中之一,在青少年中广为流行。在汉语词典里,“躺平”最初只是一个动补短语,而不是一个词,并且通常在特定场合下使用,近年来使用词频高度增加,原意逐渐消退,引申意义日渐凸显。“躺平”一词开始受到中国年轻一代关注是在日本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第十三集《被绑架的步美》里的一句台词:“这家伙已经躺平了。”2016年中国网民斗图热潮兴起,电视剧《我爱我家》里面的“葛优躺”的表情包被偶然挖掘,作为当代青年在竞争压力极大的社会一种自嘲形式散见于各种网络平台上。“躺平”一词在网络上流行,最迟是在2019年被流行文化平台开放现代汉语词典《小鸡词典》所收录,并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榜单。但是真正引发全社会讨论的时间节点,要追溯到2021年骆华忠的一篇帖子《躺平即是正义》,大致表述了不用工作、不用努力、不用奋斗的人生也可以过得很惬意。文章大火,在青年人群使用的微博、贴吧、QQ中大量讨论,相关文章的阅读量也突破千万次点击,“躺平”已经变为“躺平学”,隐喻为放弃拼命工作和学习焦虑的心态,选择过上一种与世无争的低欲望生活,而作者也被称为“躺平学大师”,青年人纷纷效仿,随之而来的是主流媒体的批判与呵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光明日报》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去批判“丧文化”,这与主流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值得深思。

2.2. “躺平”现象的现实表现症候

“躺平”文化已经演变为当代青年复杂的社会心理符号,这与“佛系”、摆烂等泛亚文化相似。躺平者又具有四种样态:第一种是积极的“躺平主义者”,即精神乌托邦者。他们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为了实现财富自由最终能顺理成章的享受精神生活。但是他们通过早年努力学习和奋斗打拼达到一定目标后,就不再追求思想和行动上的进取,选择放弃与避世的心态,过上乌托邦式的得过且过的生活。就像古希腊时期犬儒主义代表人物第欧根尼的主张一样,强调个体的自由,追求精神世界的乌托邦。现代犬儒主义逐渐大众化,德国学者斯洛特戴克把犬儒主义概括为“启蒙的虚假意识”,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把犬儒主义称为“利维坦哲学”,这已俨然成为当代犬儒主义者包装利用、愤世嫉俗的借口,并非精神解脱之道,能够真正具有反思意识的犬儒主义者们并不多。第二种是伪装的“躺平主义”者,即躺赢主义者。大多人拥有良好的物质基础、教育经历和家庭背景,在学业事业上早就取得了超过同龄人的成就,这些伪装的躺平主义者看起来是独善其身的达者,表面上他们以令人羡慕的幸运儿与成功者身份出现,躺赢演变为在社会、工作、学习上躺尸心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实际上是他们对自身责任感认识和理解的缺失,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表现为“躺赢式干部”。第三种是消极的“躺平主义”者,即摆烂式躺平者。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所著《低欲望社会》描述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出现的一种消费低迷的社会现象。当代青年在各种社会压力之下,往往出现了许多抑郁、焦虑、内耗等精神困境,又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对抗”,比如不婚不育、宅文化、躺平躺赢、摆烂生活等行为,无法改变现状,只好通过非暴力的形式被动地把自己包裹起来,就好像新时代的“卢德运动”。表现为降低生活欲望,消解“物”的包围,以极简主义的方式进行反消费主义抗争。在消费上,以满足自身生活刚需为主,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在社交上,缩小自己的交往圈子,封闭自身来躲避社交。在婚恋上,保持“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三不原则,以保持自身利益不被侵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表现为“丁克族”。第四种是虚假的躺平主义者,即躺而不平者,面对社会的压力虽然他们向往“积极的躺平主义者”和“伪装的躺平主义者”的生活,因为没有物质基础支撑,他们一旦想要“躺平”就会出现身心焦虑的状态,行为自发的开始陷入内卷之中,表现为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

3.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理论基础与成因分析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与亚文化思潮,理论界有着各自的研究基础,并从相关理论基础中分析出深层次的原因与实质。

3.1.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理论基础

在众多的青年社会学研究理论中,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社会失范理论、群体心理学传播理论进行“躺平”现象理论基础性研究。

3.1.1. 马克思主义奋斗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奋斗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唯物史观又是能动的、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能静止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中学时期就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形成了劳动成就幸福人生,个人目标应与共同目标一致的奋斗理解。马克思又在对现实发展与市民社会的深刻理解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奋斗观。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全人类斗争的历史、奋斗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想推翻旧社会的剥削制度,必须为自身利益作斗争,青年是无产阶级的未来,青年的奋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无产阶级中的青年群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当代青年的“躺平”现象虽然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但是归根到底存在着社会经济的现实困境,所以不能片面的批判青年“躺平”现象,而是应该通过了解当代青年的社会生活,分析找到社会生存困境的原因,帮助青年从现实实际出发,重塑奋斗的信念。

3.1.2. 社会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默顿发展了社会发展理论,意思是缺失社会规范,这是由于处于历史转折点和社会转型期,社会劳动引起社会分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社会道德规范没能跟上转型的步伐,使正常的社会调节出现故障,最后导致个体缺乏约束性和规范性而心态失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键期,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结构与分工发生调整的时候,旧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许多青年在社会转型真空期面前产生迷茫和困惑,生出了不想奋斗、坐享其成的心理,需要社会大众辩证看待及时加以引导和思想教育,对社会价值观念进行重构,加强思想文化制度的改革,更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基础的发展。

3.1.3. 群体心理学传播理论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在他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预言:“我们就要步入的时代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2]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和共同诉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想法观念会互相传递感染,个性化的理性思考反而会隐藏起来,做出与单个人行为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最后会造成强大的心理舆情和行动后果。“躺平”族群和亚文化就是在社会群体的互相影响下,借助网络媒介的传播,时空界限被打破,为了合群与逃避压力形成了“躺平”现象。芝加哥学派罗伯特·帕克提出了“越轨青年”理论,对都市边缘的青少年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因自身因素,无法跟上时代,逐步被甩出社会结构进行研究。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理解为一种抵抗和反叛的形式,比如英国“朋克青年”、“流氓青年”,就是边缘群体对主流文化的挑战,后亚文化时代理论突破了伯明翰学派重点关注的青年无产阶级,而忽视了其他青年的特征,为亚文化研究拓展了许多新路径。所以应该重视群体社会心理效应的交往与传播,防止被非主流文化引导和操控。

3.2.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成因分析

“躺平”现象之所以存在,有着青年面临的社会生存困境,本文将从劳动价值观的异化、泛亚文化思潮的冲击、个人身份建构的偏差来分析青年人“躺平”背后的原因。

3.2.1. 劳动价值观的异化

从经济消费层面来说,青年人追求“躺平”,主动降低物质消费欲望和水平,这与日本低欲望社会有所不同,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社会结构调整影响所致。同时也投射到社会关系和心态观念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例如现实中的不谈恋爱、不婚不育,社交媒体上交往更密,例如抖音、小红书、豆瓣上的趣缘社交,就逐渐厌倦了熟人社会的关系社交。当代青年的职场压力升迁难度大,阶层流通固化,上升空间小,生活成本与薪酬成反比,学业朋辈压力竞争大,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付出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消费主义社会营造出的幻象让青年群体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拉大。所以青年人主体意识觉醒,“躺平”实则是对内卷的非暴力抵抗的外化机制,也就是经济学上“边际效益递减”。“想躺平”到“能躺平”也少不了个人收入、家庭支持、社会保障。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认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 [3] 世界历史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在现代化体系下各个国家不断发生科技革命,AI机器应用开始取代大量人类劳动,导致大量岗位不需要工人。人工智能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资本增殖通过更隐形的剥削占有生产要素“数据”,通过数字媒体等营销形式植入大脑,创造出大量的人们不需要的需求,无产阶级依然是资本家攫取利益的对象,消费异化目前在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下日渐凸显,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全新景象。在工业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猛烈冲击下,青年人开始转向低欲望和极简生活方式,厌倦了消费主义和盲目物质追求带来的自我满足和身份伪饰,只能通过“躺平”与“佛系”逃避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寻求自我内心的平衡与统一。

3.2.2. 泛亚文化思潮的冲击

从文明共同体层面来说,自从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殖民掠夺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各民族从自己自主、闭关自守的状态,生产与消费扩张到了世界性的范围,各国家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共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各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全过程,“正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不断深化,交往日益成为必要并不断实现由内部交往向外部交往乃至世界交往的跨越。” [4] 世界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西方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流传到了国内。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与经济、政治联系得日益紧密,文化全球化让中国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时期,文化多元性也使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形态、运行机制、影响效益更加多元化,欧美、日韩等地区亚文化对青年群体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呈现出了后物质主义的倾向。青年群体在大量空闲时间不加辨别地接受了网络中多样化、碎片化、复杂化的亚文化,因为缺乏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网络会无限放大家、社交、消费、享受、心态等方面的差距,媒体还会不断营造和贩卖焦虑情绪和制造恐慌,并且现实生活又充满了攀比和竞争,就会造成精神的空洞和信念的迷失。内卷与焦虑是“躺平”的来源,青年群体生在这种环境下于是形成了消极避世、重在当下、快乐至上的温和与退避式风格的“躺平”文化,也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交锋的一种妥协形式。

3.2.3. 个人身份建构的偏差

“躺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表现为部分青年对自身努力、奋斗的性价比降低的失望心态,以及对社会层面人文关怀的期待。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给青年带来了丰厚红利,也给青年带来了沉重压力。在社会“内卷”裹挟和环境规训下,这是青年释放压力、对抗焦虑的情绪宣泄。“自我身份认同是青年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群体身份认同是青年身份认同的逻辑中介,文化身份认同是青年身份认同的逻辑旨归,也是青年身份认同的本质体现,三者层层递进、相互联系。” [5]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的兴起,为青年意见表达提供了平等、开放、便捷的平台,网络“躺平”现象,正是青年关注现实、表达诉求、希望得到社会关怀的表达方式。所以“躺平”并不是个人现象,这是青年为了追求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去边缘化的试探过程。青年在自我建构中核心是寻求价值认同,如果存在错误的身份认同,那就会造成自我建构的偏差,那就无法缓解焦虑、抒发情感、表达所求。

4. 青年“躺平”现象的诊疗策略及效果

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综合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年正生活在物质丰裕、精神富足的时期,新时代中国青年获得了更优越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所以将从制度健全、环境营造、心理疏导三方面对青年“躺平”现象进行诊疗。

4.1. 健全制度:让青年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青年座谈会上殷切寄语,“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6] 青年的未来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的拼搏奋斗,青年要将“小我”的愿景融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我”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才干和梦想。青年人选择“躺平”根源之一在于社会结构转型期间不适从的心理,要想要改变“躺平”现状,就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分配制度,保证社会公平运行。缓解青年人对未来的焦虑,还要优化社会结构,畅通青年人上升的渠道和途径,扩大内需,给青年人提供更多施展抱负的就业机会和岗位。面对社会存在的不良竞争和无效内卷,例如“996”等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就应该遏制于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不能打消青年人的劳动积极性前提下处理好劳动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维持劳动投入时间和收入形成正比,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秩序。同时也要关心青年群体的社会情绪和保障措施,让青年获得更多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分配,提高内心的满足感和安全感。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国家切实关注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之路,体现在教育机会公平、职业多样化选择、流通渠道长畅通等方方面面上,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超过2500万的青年摆脱贫困,让更多的青年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同步赛跑,缩小城乡区域之间教育水平差距,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播。新行业的出现,让许多青年不再局限于传统就业方式,社会不断涌现多种身份、多种生活体验的灵活就业渠道,让青年能够根据个性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城市与乡村不再二元对立,而是相互融通,让许多青年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跃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在不同赛道都能赛出人生的精彩。

4.2. 营造环境:树立青年正确价值追求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指出,“在指导思想上,要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利益,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服务青年紧迫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7] 青年亚文化转向后现代思潮,价值观里透露出的“功利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不断解构当代主流文化的权威性。网络是文化繁衍传播的主渠道,主流文化如果一直边缘化,无法和青年亚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就无法真正解决青年“躺平”问题。首先,打破主流文化–亚文化之间的壁垒,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包容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与关心青年群体的文化生活,不断创新和打造符合青年人群体的新鲜文化元素吸引大家重回主流文化的怀抱。其次,坚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规范亚文化中不利于青年人的成长的消极内容,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追求。最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养分滋养青年人的精神心灵,防止内心空虚精神坍塌,促进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助力青年人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下成长成才,担当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党和国家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出台了和青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并对青年的价值观进行思想指引,表现出社会对青年发展的关心和重视。在新冠疫情爆发之际,90、00后青年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青春力量挽救生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为了巩固胜利的果实不再返贫,许多青年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下,下沉到乡镇,争做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走向更好的生活。

4.3. 心理疏导:培养青年健全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 [8] 。青年群体正值三观形成时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培育,很容易出现动力不足、信心缺失、信仰迷茫、精神缺钙、行为偏离等倾向。首先,就要创新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着力点。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充分认识历史和科学的规律之上,防止好高骛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年明白人生道路具有曲折性和前进性,成功与失败、挫折与磨难相伴随行。要建立起正确的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涵养“志气”、“骨气”与“底气”,变“躺”为“起”,那就需要青年磨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与品格,破解当代青年时代困境的精神力量在于:发扬斗争精神,理解“何为斗争、为什么斗争、为谁而斗争”这一系列具体的人生命题。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专业能力、奋斗本领,这样才能使青年摆脱“躺平”思维,找到人生的意义。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教育的各个过程,共青团中央在寒假暑假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拓展青年的创新视野,增加了解社会的经验,将所学知识用在实践中去解决生活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从实践中找到克服挫折的方法。

5. 总结

现当下流行的“伪奋斗”、“伪心灵鸡汤”、“躺平”等颓丧文化泛滥,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内生动力和理想信念。此时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关键时期,幸福是通过一代代人接续奋斗而取得的,所以斗争精神在今天仍不过时。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未来的动向都寄托在青年身上,如果肆意被“躺平”文化侵蚀,只会陷入思想困境,所以要分析青年人“躺平”现象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传承中变为现实,所以要引导青年一代勇担时代使命,主动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青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Stuart, H. and Paddy, W. (1964) The Popular Arts. Beacon Press, Boston, 156.
[2] [法]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M]. 杨森, 译. 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6: 2.
[3] 让•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 全志钢,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13.
[5] 葛彬超, 孟伏琴. 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J]. 中国青年研究, 2020(6): 107-113.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54.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N]. 人民日报, 2017-04-14(001).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