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路径与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I: 10.12677/VE.2024.131045, PDF, HTML, XML, 下载: 64  浏览: 15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姜国强, 徐 峰, 林钰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 衢州;姚彬启:衢州市川慧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专业化发展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Research Talent Cultivation Teaching Qual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加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强调教学研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其次,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关键重点,包括研究学生学习特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常规管理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最后,提出构建支持体系的建议,如建设教学研究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研究项目支持、建立评价机制等,以推动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strengthen teaching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kills training. Firstly,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econdly, it specifies key focuses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ing studying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s, researching teaching routine management, and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building a supportive system are proposed, such as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research platform, enhancing teacher training, increasing research project support, and implementing evaluation mechanisms, to facilita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文章引用:姜国强, 徐峰, 林钰珍, 姚彬启. 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路径与支撑体系建设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1): 273-279.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1045

1. 引言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的步伐,教育部发布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强调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 。

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路径和支撑体系建设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亟需认清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构建起有力的支持体系,以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事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及支持体系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行的战略和实践建议。首先,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的战略地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更是适应现代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通过深入研究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能够更好地调整课程设置,使之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契合。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能力,也需要建立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机制,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不同学校的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2] [3]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行业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的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支撑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关键途径 [4] 。相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教学研究能力不足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有助于推动教师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升整体水平。建立教学研究的平台,不仅促进教师对教学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教师之间、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经验 [5] 。

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路径选择及支持体系建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6] [7]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有效路径,探讨构建支持体系的关键要素,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供战略性的指导。通过科学的研究和管理,我们有望在培养出更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 充分认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一)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为了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需要为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职业教育白皮书》,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鸿沟。因此,通过深入研究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必经之路 [8] 。

根据中国招生与就业调查数据,截至2022年,有超过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初期遇到技能不匹配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调整课程设置以确保与企业需求的匹配是当务之急。通过与行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双向导师制度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9] 。

(二)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不同职业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中有30%的学生认为教学质量一般,这与职业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有关。因此,建立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机制,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仅有15%的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了近三年的教学研究,而这一数据在一流职业院校中有望提高至30%。通过与企业技术团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引入行业专家进行课程评估,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0] 。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相关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教学研究能力不足,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因此,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有助于教师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水平,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解企业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因此,建立教学研究的平台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教学研究平台,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经验,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许多成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经验证明,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成长的重要途径 [11] 。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数据显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且仅有20%的教师拥有海外学习经历,这与当前产业升级迅速、技术更新较快的背景相悖。因此,构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支持体系迫在眉睫,特别是建立教学研究平台,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国内一项调研,有60%的职业院校教师表示他们在教学改革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在这方面,可以建设在线教育资源库,整合高质量的学科课程和案例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此外,通过搭建在线研讨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形成合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12] 。

3. 把握好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重点

职业院校的生源差异较大,教学资源条件不一致,教学管理规范度不够,这给育人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每一名学生成为人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关键方向。

(一) 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

根据学科发展现状,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相对较低,这与普通教育阶段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职业院校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缺乏浓厚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科脱节的原因之一。因此,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十分必要 [13]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机制。数据表明,约有30%的职业院校学生表示对实际工作感兴趣,而对课堂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浓厚兴趣。相关数据还显示,有超过60%的职业院校学生认为学习动力不足,这与当前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有关。通过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机制,可以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制定良好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重视对培养方案的研究。首先,应组织开展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以及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教学问题。其次,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为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14] ,研究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最后,结合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教育部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基于教育部颁发的相关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研究构建教学标准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规定的目标要求。

(三) 重视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教学常规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根据教育部门的监测数据,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文件管理不规范、课堂教学难以有效管理等。通过研究教学常规管理,可以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如教学文件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通过深入调查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随着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改革。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调查,可以发现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如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环节等。数据显示,只有10%的职业院校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而这一比例在国际上相对较高。因此,加强对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适合不同专业的项目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按照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将教育部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要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在实施“项目式”及“理实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方法时,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具体而言,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研究项目式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施项目式教学,学生可以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研究如何设计和组织项目式教学,使其更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关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与实际操作相分离,导致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难以运用所学。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注重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研究如何在课程设置中实现跨学科教学,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5] 。这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最佳实践。

(4) 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4. 构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支持体系

为深化职业院校教学研究,构建科学严密的支持体系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有力的支持体系,我们才能够确保教学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系统、可持续。以下是构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支持体系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 建设创新型教学研究平台

搭建一流的教学研究平台(表1)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核心。这不仅包括物质基础,如实验室、技术装备,还应注重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的研究平台 [16] 。这样的平台不仅能够提供数据支持,还能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跨学科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定位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方案,推动教学研究朝着更加精细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在线课程设计工具、虚拟实验室等,以提升教学资源的创新性和互动性。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在线社群或论坛,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并结合数据分析工具,追踪教学成果的效果。

Table 1. Teaching and research platform functions

表1. 教学研究平台功能

(二) 深化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教学研究的深入离不开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的教师队伍 [17]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强调行业专家与教师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可包括行业前沿技术、教学方法更新等,以确保教师具备最新的实践知识和教育理念,如表2所示。更进一步,可以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进行长期指导,使教师更好地融入国际教育前沿。同时,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行业进行调研,不断提高他们对实际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able 2. Teacher training content

表2. 师资队伍培训内容

(三) 设立激励机制支持教学研究

为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研究项目支持(表3)方面,可以引入更具体的数字,如提供一定比例的项目经费,并设立评审机制以确保项目的实质性和创新性。同时,建立成果奖励体系,对在教学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教师给予嘉奖。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在全体教师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推动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Table 3. Research project support measures

表3. 研究项目支持措施

(四) 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

为了更好地贴合行业需求,职业院校应当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机制,通过行业合作项目引入实际问题,激发教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兴趣。这样的深度合作不仅能够提供实践场景,还能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 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监测机制体系,对教师和课程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表4) [18] 。数据显示,目前只有20%的职业院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估和监测机制体系,而这一比例在一流职业院校中则更高。通过强化教学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议、行业专家评估等多层次的评估手段,全面了解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数据分析显示,有80%的职业院校教师认为学生评价对于改善教学非常重要。因此,应该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学的不断优化。

构建支持体系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教学研究工作进行定期评估。这不仅包括对项目成果的评价,还需要考量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建立一个完善的反馈系统,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Table 4. Contents of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表4. 评估和监测内容

5. 结束语

构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支持体系,需要全面推动教学改革,充分认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把握好教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建设教学研究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研究项目支持、强化教学评估体系等措施,可以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坚实支持。

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推动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由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校级人文社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研究、立项编号:QZYRWY2307),2023年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课题(项目名称:以黄炎培思想推进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立项编号:ZJCV2023A18),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级专创融合课程(群)建设项目(项目名称:《电机电气控制》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立项编号:ZCRH202202)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科丽, 吴雪萍. 高职院校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管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20): 24-31.
[2] 黄金贤, 陆瑾. 基于教学管理数据库的个性化选课需求系统开发与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高教职教, 2009(11): 33-36.
[3] 冯建军. 试论个性化教育的原则[J]. 江西教育科研, 2004(5): 3-5.
[4] 吴华溢, 蒋坤洋.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治理有效性评估标准的质性探索——基于NVivo12.0的编码分析[J]. 成人教育, 2021, 41(9): 57-64.
[5] 陈向明.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4): 58-63.
[6] 张科丽, 陈悦. 课程超市: 新发展形势下高职教育课程组织模式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16): 29-34.
[7] 金劲彪, 刘斌. 大学生专业选择权保障的若干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6): 163-166.
[8] 杨雪, 姜强, 赵蔚. 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4): 71-78.
[9] 周晨栋, 郝天聪. 现代学徒制发展为何困难重重?——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总结报告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 43(36): 15-20.
[10] 卢凤, 许定远, 刘电芝, 朱传林. 青年夫妻冲突应对方式性别差异的扎根理论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1): 109-117.
[11] 丁喜纲.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对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升级改造的适用性研究——以高职专科电子与信息大类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23): 62-69.
[12] 吴琦. TPACK框架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23(1): 68-71.
[13] 郭晶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3(4): 110-112.
[14] 杨朝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 25(2): 53-57, 63.
[15] 张迪.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3, 39(2): 83-86.
[16] 周立烨, 李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业财一体化平台框架构建研究[J]. 商业会计, 2023(8): 89-92.
[17] 李红, 姜欣彤, 任锁平, 李海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路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6): 73-78.
[18] 靳华伟, 闫方正. 学科评估背景下的机械仪器类专业评估监测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13): 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