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话语中的中国形象特征及其成因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hina’s Image in Diplomatic Discourse
DOI: 10.12677/ML.2024.121072, PDF, HTML, XML, 下载: 55  浏览: 10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俸振海: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 桂林
关键词: 外交话语中国形象海外署名文章批评话语分析扩展意义单位Diplomatic Discourse China’s Image Oversea Signed Article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xtended Units of Meaning
摘要: 本文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以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为研究框架,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从节点词“China”的搭配词和典型类联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的角度切入,分析2018~2022年海外署名文章英译文本中塑造的中国形象,并阐释其内在成因。研究发现,海外署名文章英译文本塑造了独立自主、积极有为、和平友好、自信开放、守信负责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的成因不仅与中国外交政策、中国文化观念有关,还与话语建构策略密不可分。
Abstract: In light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using the model of Extended Units of Meaning and corpus tools AntConc, studies China’s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se-mantic prosody about both the collocations of the note word “China” and the typical lexical colliga-tions in the oversea signed articles (2018~2022) and interprets the causes behind it. The study re-veals that China’s image is independent, peaceful, friendly, confident, responsible and down-to- earth. It is argued that China’s image is greatly attributed to the foreign policy of Chinese govern-ment, the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use of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文章引用:俸振海. 外交话语中的中国形象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 513-52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72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政府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外交话语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中国外交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署名文章为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和认识中国政府提供了重要窗口,并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以往有关海外署名文章的国家形象研究多从外交学 [1] ,传播学 [2] 等视角展开,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多聚焦于翻译 [3] 和隐喻 [4]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匮乏。鉴于此,本文自建海外署名文章语料库,借助语料库语言学中扩展意义单位模型EUM和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分析海外署名文章的语言特点及其塑造的中国形象。此外,本文还将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探索中国形象的成因,阐释海外署名文章如何在当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运用话语手段让更多的海外受众认识和理解中国。

2. 理论基础

(一) 批评话语分析

1989年,Fairclough在其著作《语言与权力》中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这个概念。此后,批评话语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话语的分析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通过分析话语中的语言形式,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隐含的关系,阐明统治阶级如何运用语言来控制意识形态,进而维护其权力地位。根据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世界,而且能够说明、组成并建构现实世界。Ruth Wodak (2008) [5] 指出,“话语成为一国国家身份的重要标志,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在塑造国家身份以及身份表达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话语是国家身份形成的关键变量,即话语能够建构一国的国家身份。身份是理解国家形象的核心概念,因此可以借由话语建构一国的国家形象 [6] 。

(二) 扩展意义单位模型

共选理论是新弗斯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中形式与意义是共选的,揭示了词汇与词汇、语法以及型式与意义、功能之间的密切关联 [7] 。基于共选理论,Sinclair于1996年提出了扩展意义单位(extended unit of meaning,简称EUM)分析模型,该模型由节点词、搭配、类联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这五个部分构成 [8] 。其中,搭配和类联接体现了节点词与搭配词、语法结构的共选;语义倾向指的是节点词在跨距内的搭配词的特定语义特征,体现了词汇、语法和意义之间的共选;而语义韵则指向的是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或话语态度,体现了词汇、语法和功能的共选 [8] 。作为对共选理论系统的、集中的阐释,扩展意义单位模型是语料库驱动的短语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和描述机制 [7] 。

3.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中国外交部网站、新华网及中国日报网上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海外署名文章21篇,共计29614词。采用EUM模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运用AntConc 3.5.7,统计语料库中的高频词汇,确定节点词,并对与节点词共现的显著搭配词进行归类和分析;其次通过AntConc 3.5.7观察节点词所在索引行的类联接模式,总结这类语言形式所蕴含的语义倾向,结合索引行语境进而分析出其呈现的语义韵,揭示海外署名文章中构建的中国形象。最后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结合社会政治背景阐释中国形象的成因,揭示中国政府如何选择语言形式来表明中国立场和原则,提出中国方案并传递中国声音的。

4. 结果与分析

(一) 节点词

节点词是居于节点位置的关键词项。研究者可以对所选语料进行词频统计,从中发现语言的显著特征,进而确定适用于其研究内容和目的的节点词。笔者利用AntConc 3.5.7 wordlist功能统计出本语料库的高频词汇,剔除功能词之后,得到频率最高的前10个实词(见表1)。

Table 1. High frequency content words

表1. 高频实词

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海外署名文章的特征及所构建的中国形象,且“China”作为名词位于高频实词列表的第一位,因此笔者确定“China”为节点词,由此展开搭配词、类联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分析。

(二) 搭配词

Firth认为,搭配是词语之间的“结伴关系”。以节点词为中心,跨距内每个位置上出现的词即为搭配词。对数似然比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搭配强度计算方法 [9]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在log-likelyhood统计方法中排在前面的名词(国家名称除外)、实义动词和形容词作为China的显著搭配词。笔者在AntConc3.5.7输入节点词China,设置跨距(span )为左右各5,提取前20个显著搭配词(见表2)。

Table 2. Typical collocations of “China” (Top 20)

表2. China的显著搭配词(前20)

表2中China的显著搭配词可归纳为三类:动词类、名词类和形容词类搭配词。通过索引行分析发现,动词类搭配词如supports表明了中国坚定支持出访国的发展道路以及其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work描述了中国致力于与出访国在各领域之间的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两国间新型国际关系。hopes则体现了中国对未来与出访国进一步合作发展的期盼以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美好追求。

名词类搭配词如relations、cooperation、development、friendship、partnership,一方面表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与出访国家之间的友谊和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海外访问的核心议题是合作与发展。import、expo、people、countries、growth等词表明中国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愿意打开国门,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与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形容词类搭配词如good、new均为比较正面积极的单词,new通常与chapter,era等词搭配,描述与中国与出访国间进入到新时代和新篇章,good则经常与friends、neighbors、partners等词搭配,体现中国与出访国间良好的关系。

(三) 类联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

类联接是词类在语法层面的互选,而语义倾向和语义韵都与句法结构密不可分 [10] 。通过检索,全库包含China的索引行共有563条。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语料中节点词China的类联接主要型式有三类:China + N.、China + V.和Prep. + China。

1. China + N.。“China + N.”这一名词类联接型式共248条,其中“China-N.”、“China + and + N.”的搭配结构分别出现了138次和110次,主要涉及中国与有关国家地区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在这两个并列结构的类联接中,China位于语序较前位置,一方面打造出一种平等信任、休戚与共的语义倾向,另一方面突显了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这样的类联结呈现出的语义韵为中国在国家关系中倡导平等互信、互利共赢,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动性和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2. China + V.。“China + V.”这一动词类联接型式共121条。中国形象充当主语地位,其更多展现的是中国作为主动方所采取的行动,描绘了中国积极有为的姿态。通过观察索引行发现,“采取行动”类和“表达观点”类动词的语义倾向较为明显(见表3)。。

Table 3. Collocations and semantic preference of “China + V.”

表3. China + V. 搭配词及语义倾向

(1) 采取行动类动词

这类动词比较丰富,从语义倾向上看,可以分为中性和褒义两类。中性的动词有continue、remain、keep up、work、implement等,另一类动词enhance、promote、increase、deepen、expand、strengthen、achieve等则蕴含积极的语义倾向。通常用于China has + V. -ed、China is + V. -ing和China will + V.的结构中,表明已经采取、正在采取和将要采取的行动。从三个小句结构出现的频数来看,China will + V.出现的最多,远多于China has + V. -ed (21条)和China is + V. -ing (9条),所以海外署名文章更加注重对未来中国行动的陈述。比如,

① China will continue to assist Brunei in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ensure the success of key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explore with Brunei possible cooperation in energy,

② China will remain committed to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will always stay as an anchor of peace and stability for the Asia-Pacific and the wider world.

以上两例中,continue和remain的语义倾向均为中性,意为“保持现状”。通过扩展语境发现,其右侧搭配的动宾结构都具有积极语义色彩,表达出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注重与世界各国深化交流、互信与合作,通过进出口贸易等多种方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多元化经济,积极维护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含义。其构筑的语义韵为中国在外交关系中保持一如既往的立场,构建了一个言行一致、恪守信用的国家形象。又如,

③ China will increase input in the BIMP-EAGA initiative ……and assi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ndanao and other regions in the country.

④ China will enhance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Spain in international and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G20.

以上两例中,动词increase和enhance的语义倾向为“增进”,蕴含着强烈的积极语义色彩,与右侧同现的名词一起,表明中国愿意承担国际责任,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维护多边主义和公平正义,其语义韵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努力解决问题,塑造了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中国形象。再如,

⑤ China has carried out reform and opening-up for 40 years, and will only open wider in the future.

⑥ China is seek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⑦ China is working for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以上例子陈述了现在及未来中国政府正在做以及将要做的事情,动词carried out、seek、work for语义倾向为“实施、探索、致力于”,与后面的名词短语搭配充满了积极色彩,表明中国正在扩大对外开放,寻求高质量的发展,为两个百年目标而奋斗,构建了一个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大国形象。

(2) 表达观点类动词

表达观点类动词主要通过认知类和情感类两种心智模态词表现出来 [11] ,如believe、hope、want、wish和support、welcome、appreciate等,通常用在一般现在时China + V.中,展现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事态判断和情感倾向。从语义倾向上看,认知类动词语义倾向为中性,情感类动词则明显带有褒义的感情色彩。比如,

⑧ China believes that all countries are equal, regardless of their size.

⑨ China firmly supports Argentina in exploring a development path suited to it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as every confidence about its future.

以上例子中,believes和supports的语义倾向为“认为”和“支持”。扩展的语境充分表明了中国的外交立场,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依照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判断,充分尊重各国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语义韵可归纳为中国尊重他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构建了独立自主、和平友好的国家形象。又如,

⑩ China hopes to work with Italy to strengthen 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⑪ China welcomes Panama's continued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and hopes to see more exports of quality Panamanian goods and services to China.

以上例子中,hopes 和welcomes的语义倾向为“希望”和“欢迎”。扩展的语境明确地表达了中国的外交期望,即中国希望与各国加强联系,加深合作交流。语义韵可归纳为中国倡导开放合作和共建共赢,构建了自信开放、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

3. Prep. + China。“Prep. + China”这一介词类联接型式的情况较为复杂和零散,通过索引行数据观察发现,between China结构出现了27次,具有较为明显的语义韵(见图1)。例如:

⑫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ties,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audi Arabia have maintained robust growth.

⑬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our two countries have worked closely as co-chairs of the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CAC) to adv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and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⑭ In the 16th century, Euclid’s Elements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paving the wa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igure 1. Concordance lines of “between China”

图1. between China结构索引行

观察上述例子可知,between China关注中国与出访国/出访国地区之间的关系,扩大between China左右两侧观察范围,可以得出,其语义倾向为中国与出访国/出访国地区的交流合作(partnership,relations, exchanges),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即“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robust growth, advance, paving the way)”。语境总体呈现出积极语义韵,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

5. 海外署名文章中的中国形象成因阐释

上文以扩展语义单位为框架,分析了海外署名文章的特点及其塑造的中国形象。下面笔者从中国外交政策、中国文化观念以及话语建构策略三个方面阐释中国形象的成因,说明海外署名文章如何在社会情境下有意识地选择语言措辞来表明国家立场与态度,从而构建中国形象。

首先,中国外交政策是构建中国形象的助推器。作为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海外署名文章通过反映政府外交举措与方针,进而构建中国形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被正式提出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目标。在海外署名文章中,主题词China搭配的高频名词“friendship”、“development”、“cooperation”、“growth”反映出中国政府所坚持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理念。此外,主题词China在语句中频频与采取行动的动词使用,表明了中国政府主体自身的行动,反映出中国政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身体力行合作共赢理念。China与表达观点的动词使用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政府主体自身的态度和立场,即中国政府秉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其次,中国文化观念是构建中国形象的思想源泉。中国文化观念对中国外交理念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在国家观上,崇尚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追求独立人格;在道路观上,尊重差异性,追求和而不同,主张兼容并蓄;在交往观上,推崇以心相交,礼尚往来,亲仁善邻;在价值观上,推崇立己达人、兼善天下、和谐共生的精神 [12] 。作为中国外交理念实践的产物,海外署名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些文化观念,并在以China + V.为代表的类联接话语中塑造了积极的中国形象。此外,中国文化权力距离较大,尊重权威,强调集体主义,在语言表达上含蓄委婉 [13] 。高频词表里中量值情态动词“will”的频繁使用,委婉含蓄地彰显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责任的态度。这种礼貌得体的表达更加契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

最后,话语建构策略是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话语建构主义者认为,话语可以潜在地建构社会关系。高频词表里人称代词“we”的运用可以建构群内成员关系。在外交场合,中国通过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的使用,在提出建议、要求与主张时,把自身和出访国合为一体,与指向积极正面意义的词汇一起,表达了中国政府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愿和决心。此外,扩大语境观察,我们发现we和隐喻搭配使用可以建构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的身份关系。比如在“we are good neighbors, good friends, good partners, and good brothers”中,国家被隐喻成人,人与人之间常用的身份关系“邻居”、“朋友”、“伙伴”和“兄弟”,被隐喻性地用来建构两国间友好的身份关系。正面评价性词语“好”的修饰使整句话弥漫着积极的语义韵,刻画出了中国睦邻友好的形象。

6. 结语

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研究模式,运用语料库方法定量分析了2018~2022年间海外署名文章,总结并归纳了以“China”为节点词的显著搭配词及典型类联接,探究了中国外交话语的语义倾向和态度语义韵,以及由此构建的中国形象,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形象的成因。研究发现,China的显著搭配词及典型类联接蕴含了积极的语义韵,塑造了独立自主、积极有为、和平友好、自信开放、守信负责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的成因不仅与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文化观念有关,还与话语建构策略密不可分。因此,我国要充分利用各种外交场合通过有感召力和公信力的话语表明中国立场,分享中国成就,传递中国方案,构建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习近平外交演讲中的中国形象构建研究”(2022KY003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隐喻话语研究”(2022KY0035);“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语同族字音义关系及派生理据研究”(2020KY0201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五位一体’治国理政的比喻话语及其英译研究”(22BYY001)。

参考文献

[1] 江涛, 陈剑煜. 公共外交视角下领导人文章探悉——以习近平主席海外署名文章为例[J]. 对外传播, 2016(2): 18-20.
[2] 张树军, 贾亮. 在当地主流媒体刊发署名文章: 彰显对外传播新理念新方法——习近平主席海外署名文章特色解读[J]. 中国记者, 2017(12): 53-58.
[3] 范武邱, 胡健. 我国领导人海外署名文章及其英译研究[J]. 中国外语, 2017(5): 101-107.
[4] 李晨曦, 陈洁. 习近平总书记海外署名文章的隐喻架构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 71-75.
[5] Ruth, W. (2008)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6] 杨巧燕. 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探析——以《纽约时报》为例[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5): 30-56.
[7] 卫乃兴. 共选理论与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单位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1): 1-6.
[8] Sinclair, J. (1996) 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 Textus, 9, 75-106.
[9] 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语料库应用教程[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10] 卫乃兴. 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7): 300-307.
[11] 赵琼. 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下的中国外交话语分析及意向性阐释[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86-92.
[12] 孙吉胜. 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4): 1-31.
[13] 胡开宝, 田绪军. 中国外交话语英译中的中国外交形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中国外语, 2018(6):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