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培养路径研究
Study on Cultivation Paths of Capacity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College Japanese Teaching
DOI: 10.12677/CES.2024.121037, PDF, HTML, XML, 下载: 69  浏览: 11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于 亮, 刘艳伟: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关键词: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大学日语教学培养路径Capacity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Japanese Teaching Cultivation Paths
摘要: 深化国际传播研究、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成为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趋向。大学日语应将其设置为显性目标,通过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搭建与课程相关的中日文化资料库、模拟日语时事新闻播报、热点话题AB面讨论交流、“家乡的骄傲”主题发表、适当引入“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系列教材等路径培养,提高学生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Abstract: Deepen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serv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build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disciplines. College Japanese should set it as a dominant goal, and improve students’ capacity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ultivation paths of digging deeply into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n existing textbooks, building a Sino-Japanese cultural database related to the course, simulating Japanese current affairs news broadcast, hot topic AB discussion and exchange, “the pride of hometown” theme publishing, and appropriately introducing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Japanese series of textbooks.
文章引用:于亮, 刘艳伟.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培养路径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 239-24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37

1. 引言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联系越发密不可分。世界希望了解中国,了解这个东方大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需要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世界,希望更好地融入世界,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让世界了解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然而,中国舆论中的“西强我弱”格局仍然没有被彻底地打破,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面临着“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传了没人信”的窘境。过去的中国国家形象大多都是基于他国自身需要而被塑造出来的,从当年的“东亚病夫”到今天的“中国威胁”无一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给我们的形象标签,所以改变世界眼中“他塑”的中国,由中国自己言说中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加以强调、做出要求。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 。

在此时代背景下,深化国际传播研究、拓展学科发展路径、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成为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趋向。外语人才的使命从过去单纯地翻译世界转向与“翻译中国”并重,从让中国了解世界,转向让世界理解中国,主动向世界“自塑”全面、真实的中国。

2. 基于大学日语教学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外语教学对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关注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始终以外语语言习得、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未能紧密跟踪国内外形势发展、忽视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问题(芦红娟、王亚丽,2022) [3] 。我国外语教育决策长期以来忽视了外语学习对于本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明显不平等,最终受影响的是我国的国际软实力竞争力(王银泉,2013) [4] 。大学日语教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2.2. 外语学习者在中华文化修养方面存在系统性的欠缺

学生在外语学习时习惯性地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目的语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与文明,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因对自身文化了解不系统、理解不深入而造成了“文化失语症”。无法向世界准确地表述中国,展现中国。

2.3. 配套教材不完善

调查发现,学生用日语表达中华文化的主要学习来源为网络媒体和教师补充资料,从教材中直接获取的很少。大学日语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现有教材中关于中国的元素较少。多以介绍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为主,反映日本的风土人情,传递着日本的价值观念。二是缺乏用日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现有的出版物目标读者多为日本人,语言生僻难懂,不适合作为大学日语教材(祁福鼎、于春堂、苏娜,2022) [5] 。

2.4. 大学日语课程的相关实践研究略滞后

围绕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专业英语、大学英语)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创新与改革。与之相比,日语相关实践研究略滞后于英语,而相对于日语专业教学,大学日语的相关改革实践则更为欠缺。

3.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

本文以大学日语中的“日语听说”系列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阶段的不同,围绕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这一显性目标,深挖现有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补充相应资料;设置契合目标的产出任务,优化任务产出的全过程,探索适合零起点大学日语学习者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路径,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具备家国情怀,对中国文化自信,能用日语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具备跨文化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而助力。

3.1. 将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设置为显性目标,提高关注度

《日语听说》系列课程(包括《日语听说(1.2.3)》和《日语听说进阶》)是非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集中在大一、大二4个学期开设,共192课时,12学分。学生零起点学习日语,同时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课,有的学生还必须用日语学习专业课。其培养目标之一:掌握多国语言及文字,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具备跨文化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然而,对标2018年国家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现,无论“素质要求”还是“知识要求”,除了外国语言文化学习以外,都重点强调了对中国本国文化的学习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 p. 92) [6] 。因此,日语听说系列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应相应地调整为:培养日语语言技能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兼具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2. 搭建中日文化资料库,从中日对比的角度侧面加深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大学日语课不等于中华文化课,资料的补充要与现行课程相关,不能硬融入,以免造成“两张皮”的现象。主要包括:① 教材中出现却不详细的中华文化元素相关资料补充,如中国各省、省会、部分城市的日语说法;中国美食相关日语资料的适当补充等。② 课程进行时出现的中日节日、风俗习惯等相关资料。春、夏季:女儿节(上巳节)、清明节(盂兰盆节)、日本入社式,入学式(中日对比)、五四青年节、日本儿童节(中日对比)、端午节、建党纪念日等。秋、冬季: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双十一、圣诞节、元旦、春节等。此板块主要在进入正课前的热身环节实施,教师主导提供相关文字、音视频资料,学生适当补充。课堂即时练习(5~10分钟左右)。目标要求:第一、二学期:单词表达准确,简单描述即可。第三、四学期:能够进行相对完整的表达,并随着学习的推进不断充实表达内容。

3.3. 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

要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以显性目标出现,提高在日常教学中的关注度。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学生不同程度地用日语表达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在第一、二、三学期使用的《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中,第20课(春节)、第26课(握手与鞠躬)、第27课(公园晨练)、第31课(乒乓文化)、第34课(北京烤鸭)、第36课(中国菜市场)、第10单元(北京观光)、第45和46课(现代上海)有大量显性的中华文化元素,此板块要求学生背诵或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中的中华文化元素语句和段落。并在课堂进行部分学生的即时发表练习,而没在课堂进行练习的学生则需要在课后将录音或者录像上传学习平台。

3.4. 适当引入“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系列教材

“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系列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日语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实施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理念。学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可以提高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虽然是日语专业高年级用书,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如“五四”青年节临近的时候,可以选取读解教程中的第一章“中国青年の使命”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在第四学期进行课堂即时练习(10~15分钟)或课后资料拓展,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口头输出练习。

3.5. 用日语模拟时事新闻播报,学习“传播”的基础

在不同学习阶段,尝试用符合该阶段表达能力的日语模拟时事新闻播报,既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日语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对传媒学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还能对当今中国、日本乃至世界时事加深理解,做到与时俱进,动态学习。利用人民网日文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RI日语频道”、NHK、TBS官网等网络资源选取观点正确、事件脉络清晰的时事新闻,通过观看视频,听取教师的讲解,用简洁的语言(5W1H等),客观、真实地播报新闻。此板块主要在第三学期后半段、第四学期实施。

3.6. 热点话题AB面讨论交流,尝试在“传播”中表达观点

在第四学期以现行教材《新媒体日语听说教材》中设置的讨论题为基点,引导学生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参与讨论中外社会热点话题,尤其是自己切身经历过的话题,表达立场、陈述理由。部分同学在课堂即时进行发表,全体同学需要在学习平台讨论区回帖。优秀的讨论会获得学习平台点赞、加分,同时在班级QQ群进行示范展示。

3.7. “家乡的骄傲”主题发表,初步完成一次完整的“传播”

在第四学期围绕“家乡的骄傲”主题,通过PPT进行5分钟以内的汇报发表。学生要搜集材料,选材、制作PPT,最终用日语汇报展演。教师会在发表前进行适度指导和预期调查,发表后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4. 结论

本文以大学日语中的“日语听说”系列课程为例,探索了7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该路径扎根教材,适当延展,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动机,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润物细无声地融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路径,因材施教,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不挤占课堂时间,高效高质。同时,也高度重视参与者的个体性,也注重统合分散的资源;鼓励学习者以学者、指导者、评价者的思维探究有深度的问题。营造兼具开发性、动态性、交互性、共享性的教学生态。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日语 + 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G22DB149);大连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大学日语教学中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以‘日语听说’系列课程为例”(YB2023108)。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 新华社. http://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 2021-06-01.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话[EB/OL]. 新华社.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022-10-25.
[3] 芦红娟, 王亚丽. 国际传播理念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途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 38(2): 85-89.
[4] 王银泉. 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J]. 中国外语, 2013, 10(2): 13-24+41.
[5] 祁福鼎, 于春堂, 苏娜. 大学日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外部教学实践为例[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 10(3): 28-37.
[6]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