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以意大利和中国为例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Taking Italy and China as Examples
DOI: 10.12677/SD.2024.141025, PDF, HTML, XML, 下载: 71  浏览: 176 
作者: 苑欣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 保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意大利保护与发展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China Ital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摘要: 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我们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日益普遍化,逐渐单一化的现在看来尤为紧迫,保护历史地区能够维护和发展每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也能够从建筑上丰富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迭代更新的实物象征,是人类珍贵的民族精神文化财富。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和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特征和保护问题进行梳理,并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
Abstract: Since the 1920s,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niversal in our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gradually simplified now it seems particularly urgent.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reas can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values of each country, and also enrich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physical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and it is the precious nation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wealth of human being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China’s cities are fac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How to solve and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needs to sort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problems of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matur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文章引用:苑欣雨.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以意大利和中国为例[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1): 185-192.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1025

1. 引言

自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经过去40个年头,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已从最初的24座,扩充为现在的141座。1996年建设部城市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历史文化保护区”又在2002年的《文物保护法》修订、200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8年的《历史文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提出了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总体要求。多年来既有政策法规的逐渐健全,也有新问题的不断涌现。

2. 研究区概况

2.1. 我国历史街区概要

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街区,是融合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有着较长久的历史,保存有大量传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巷弄、庭院、百年老店等等,这些元素展现了过去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同时,在这些街区中,人们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价值,包括风俗、民俗、艺术、建筑、文学等多个领域。

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非常广泛,可以看到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包括顾村老街(上海市)、清明上河图街(开封市)、狮子山老街(镇江市)、平江路古街(苏州市)、南锣鼓巷(北京市)、金阁寺街(兰州市)等等。这些街区不仅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见证,也是吸引游客和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同时结合现代的城市规划和旅游需求,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和谐共存。

2.2. 意大利历史文化街区概要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该国拥有许多不同的地理区域,包括丘陵、山脉、平原和海岸线等。这些地理特征为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背景和环境。其次,意大利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使得该国的风土民情独具特色。意大利人以其热情好客、热爱生活和注重传统而闻名于世。他们对于美食、艺术、音乐和体育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热爱和追求。同时,意大利历史文化遗产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性建筑,这些建筑类型多样,包括古罗马时期的公共建筑、中世纪的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别墅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还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见证。并且意大利历史文化遗产街区的城市规划独特,体现了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如棋盘式街道布局、广场空间等。这些城市规划不仅使街区看起来更具秩序和美感,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意大利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密不可分。意大利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是意大利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制定法律和法规、加强管理和维护、促进旅游业发展等。不仅如此,意大利还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艺术品和历史遗迹,如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萨的斜塔等。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设立博物馆、加强维护和修复、保护遗址等 [1] 。

以意大利为例,该国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为了有效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出台了《文物保护法》。该法规定了文物保护的范畴、责任主体、修缮资金来源等多个方面。在保护措施方面,意大利采用了多种手段,如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文物保护基金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该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私人建筑的保护规定不够明确、修缮资金分配不均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意大利政府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存的问题

虽然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和困难。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建筑修缮、设施维护、环境保护等。然而,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许多街区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资金的缺乏导致许多历史建筑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和维护,街区的整体环境质量也在下降。保护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政策支持。这导致在保护过程中无法可依,执法力度不够,许多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

其次保护意识淡薄。尽管历史文化街区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社会大众对它们的保护意识仍然较为淡薄。人们往往只关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导致许多历史建筑被拆除或改建,街区的文化特色也在逐渐消失 [2] 。

紧接着还存在城市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在一些城市规划中,为了追求现代化的建设效果,往往会牺牲历史文化遗产。新建项目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历史街区被破坏或拆除。此外,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

目前还出现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导致历史街区被商业化项目所取代。这不仅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

此外也存在着建筑修缮不及时。由于保护资金缺乏和保护意识的淡薄,许多历史建筑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逐渐破败,甚至可能成为危房。不及时修缮不仅会影响历史建筑的安全性,也会导致其历史价值的丧失 [4] 。

加之环境质量下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合理的城市规划,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质量正在下降。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健康风险。

更进一步存在着人口结构失衡。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老年人和少数群体的聚居地,他们对于街区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情感依恋。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人口流动和结构变化导致了这些街区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和富裕阶层更倾向于居住在现代化小区或城市中心区域,而老年人和其他群体则被边缘化或忽视使得这些街区的未来发展面临困境人口结构的失衡不仅影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导致其文化传承的断层。

最后是文化特色消失。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尽管一些街区进行了所谓的“改造”或“更新”但这些改造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新建的建筑和设施往往与原有历史风貌不协调导致街区的整体文化氛围被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独特性和魅力。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也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意大利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4.1. 意大利与中国文化遗产横向对比

意大利和中国的文化遗产各具特色,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下表1是挑选出的十五个最为代表的两国文化遗产,对它们进行的横向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fifteen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districts of the two countries

表1. 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两国历史城区进行对比

续表

注:表中资源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org)整理。

4.2. 现存历史文化遗产

尽管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不同,但它们都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将其作为国家和民族身份的重要体现。意大利和中国在文化遗产方面都有世界级的代表作品,这些遗产资料不仅展示了两个国家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尽管意大利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相对较多,但中国在文化遗产方面的多样性也具优势,涵盖了多种的类型和领域。

4.3. 意大利的成熟经验

4.3.1. 法律层面

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文物古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与意大利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法律制度。本段将对文物古迹保护法律制度进行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文物古迹保护提供借鉴 [5] 。

文物古迹保护法律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历史建筑物、古遗址、古代艺术品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如下表2,法律体系还包括了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在保护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类保护、修缮、迁移、复制等多种手段。

Table 2. Comparing some protected historic cities in China and Italy

表2. 中国及意大利部分保护历史名城列举对比

注:表中资源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org)整理

经过查阅法律资料,意大利在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法律和实践,有一些可供中国借鉴的地方:

意大利的《文物保护法》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保护措施、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这种全面而严谨的法律体系为中国提供了可效仿的范例。中国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保护措施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意大利设立了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文物的修复和维护工作。这种专业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集中力量,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中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设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对文物修复和维护工作的监管。其次意大利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这种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做法,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城市规划和改造中更多地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意大利的文化遗产旅游业较为发达,但一些旅游开发行为过于商业化,导致文化特色消失和生态环境破坏。这提醒中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平衡商业利益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加强游客管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3.2. 技术及理论方法层面

意大利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技术手段及理论观念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贡献都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例如:应首先建构保护的理论框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首要应该依据其建构背景和历史演变,意大利在此方面已有成熟的理论框架。1981年出版的《意大利古迹》一书提出了“保障–呈现–补救”三条保护原则,即保障古迹的完整性、呈现古迹的独特魅力和通过补救手段恢复对破坏的古迹进行保护。这一保护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意大利的古迹保护和改造工程中。

其次应注重细化保护措施。意大利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更注重具体措施的实施。例如在保护古建筑物方面,不是简单地进行修缮和保养,而是根据不同的古建筑物,制定具体的保护方案,采取零碎修缮,并根据不同时期的风格和手法,巧妙地将新和旧建筑相融合,以达到恰到好处的保护互补;紧接着要强调修复的历史性。意大利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注重修复的历史性。在进行修复工程时,不是简单地对遗产进行修复和“现代化”,而是尊重原有的历史背景,保留和展示历史魅力,以体现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最后在当今时代上重要的是加强科技应用。意大利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也十分重视科技应用。例如使用高端科技设备进行塑胶、化学清洗等工艺,以保证古建筑物不会受到更多的损害。此外,利用3D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可以精确地复原历史图像和建筑物,以帮助进一步研究和保护 [6] 。

综上所述,意大利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技术手段及理论观念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这些措施的采用,不仅能保证古迹文化的传承和保存,更能发挥其在城市发展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4.3.3. 人民群众认同感及政府层面

意大利在修复及保护文物及历史文化街区方面,非常注重呼吁群众的参与和赢得人民群众对于文物古迹的认同感。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加强宣传和教育:意大利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公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认知。政府还加强了学校教育,将文物保护纳入学校课程,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公众参与修复项目:政府鼓励公众参与修复项目,包括资助和志愿者活动。一些修复项目会邀请公众参与其中,如志愿者清理古建筑、市民捐赠资金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也增强了他们对文物古迹的认同感 [1] 。

增强与社区的联系:意大利政府注重与社区的联系,通过与当地居民合作,共同制定保护和修复计划。政府还支持当地居民参与修复项目,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遗产。

举办文化活动:意大利政府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音乐会等,以吸引公众对文物古迹的兴趣和了解。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他们对文物古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意大利政府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也注重其合理利用。政府支持将历史建筑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教育机构等公共空间,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文物古迹,也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6] 。

总之,意大利政府在修复及保护文物及历史文化街区方面,注重呼吁群众的参与和赢得人民群众对于文物古迹的认同感。反观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借鉴和学习。例如,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维护;注重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只有不断学习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好中国的文化遗产。

5. 结论

意大利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规范和标准,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借鉴意大利的保护思路和意大利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继续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2] 。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保护机构、开展考古研究等。

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对文物市场的监管,并逐步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中国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等。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保护体系,让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去。

致谢

承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克勤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NOTES

*表中资源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org)整理。

参考文献

[1] 王晶.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比较研究——以肇庆和意大利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 16(2): 80-81.
[2] 单霁翔.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J]. 城市规划, 2007, 31(5): 9-23.
[3] 王景惠, 阮仪三, 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4] 孙翰伯. 1948~1966年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制度及实践[D]: [博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2021.
[5] 单霁翔. 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6] 胡娟.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