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agn)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具有较好医疗保健效果,原产于我国南部和东印度,是我国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也有种植。冬瓜栽培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爬地栽培和搭架栽培两种类型,搭架栽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条龙和人字架。搭架栽培由于冬瓜产量高、果实商品性状好,在冬瓜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粉皮冬瓜作为冬瓜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口感细腻甘甜,相比其他类型冬瓜,更耐日灼,在全国各地被广泛种植,其中华中、华南、西南各地种植规模大,是我国粉皮冬瓜的主要产区 [1] 。粉皮冬瓜育种及生理机制研究较迟,农家种、常规种在生产中有一定规模。粉皮冬瓜新品种的选育在关注产量和抗性的同时,对其耐储运性和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推广应用的粉皮冬瓜品种存在种腔大、果肉薄,肉质疏松、耐储运性差的特点 [2] ,同时果实蜡粉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因碰触而擦掉部分表面蜡粉掉粉,从而影响商品外观。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按照目标性状优选亲本,选育出了综合性状良好的冬瓜新组合宏粉佳盈。该组合综合抗性强、耐储运性好,品质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对粉皮冬瓜新品种的需求。
2. 选育经过

Figure 1. A new wax gourd cultivar Hongfenjiaying
图1. 冬瓜新组合宏粉佳盈
宏粉佳盈的母本F23B-BH4432-2是从长沙本地市场收集的一个粉皮冬瓜材料,经连续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的具有相应目标性状的粉皮自交系,主要表现为中晚熟,生长旺盛,植株健壮,株形紧凑,抗逆性强;果实圆柱形,果形大,表皮绿色被白粉,光滑无棱沟(或浅棱沟)。父本H19-BH4332是从长沙本地收集一常规粉皮品种,经多代自交提纯而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系,该自交系生长势较强,果实长条形,表皮绿色、果面光滑被白粉,果肉紧密,种腔小。
根据育种目标,优选亲本,2017年上半年在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试基地试配系列组合,2017年冬季和2018年夏季分别在三亚南繁基地和长沙中试基地进行组合比较试验,其中组合F23BBH4432-2 × H19BH4332配合力特佳,以果实商品性好、果肉厚、食用风味佳、产量高而当选(图1)。2018年~2020年在常德、醴陵、怀化等地开展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栽培,该组合在产量、抗性、耐储运性等方面表现突出。2020年8月通过本院专家委员会内部认定,定名为宏粉佳盈。2022年8月通过安徽省园艺学会的园艺作物品种认定(皖认瓜202220)。
3. 选育结果
3.1. 品比试验
2017年冬季和2018年春夏季分别在本院南繁试验基地长沙中试基地进行组合比较试验,以长沙粉皮为对照,小区面积26 m2,株距90 cm,行距100 cm,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采用“一条龙”搭架栽培,田间管理按常规生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宏粉佳盈果肉厚度为超过5 cm,明显厚于对照,横径低于对照,果实的种腔更小,耐储运性更好。果实的平均单果重较对照高2.6 kg以上,两次比较试验宏粉佳盈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14.7%、16.6% (表1)。
田间试验中宏粉佳盈平均首雌节位约为19.2节,雌花节位更低。两个品种果实都是圆柱形,但宏粉佳盈果形整齐,果面平滑,棱沟不明显,瓜底色较浅,上白粉较厚,且白粉附着力强,不易掉粉,商品性较对照好。田间表现耐肥、抗病,果实耐高温日灼,强光不易灼伤果肩。

Table 1. Combination comparison test result
表1. 组合比较试验结果
3.2. 多点比较试验
2019年至2020年先后在湖南省怀化、郴州、株洲、常德开展多点试验。以长沙粉皮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包沟2.1 m作畦,双行定植,株距0.9 m,小区面积30 m2,定植30株,四周设保护行,采用“一条龙”搭架。试验过程中各地均未发现明显病虫害,植株生长旺盛,田间表现良好。据4个区试点产量结果统计,宏粉佳盈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折合平均每667 m2产量为11468.5 kg,对照为1068.2 kg,平均增产约13.9% (表2)。
田间表现宏粉佳盈植株健壮,没有明显病虫害,耐肥、抗病,果实耐高温日灼,强光不易灼伤果肩。其座果节位约为19节,低于对照21节。宏粉佳盈果型均称,上下通直,果面平滑,棱沟不明显,上白粉较厚,不易掉粉,商品性较对照好,且具有较大的单果重,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Table 2. Multiple point comparison test result
表2. 多点比较试验结果
3.3. 生产试验
2020年在醴陵市、长沙县、三亚市等地以长沙粉皮为对照品种进行了生产试验,主要测定田间产量,并对其外观品质和其他性状进行观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宏粉佳盈在各试验点产量都高于对照,宏粉佳盈平均产量为11382.3 kg/667m2,对照为9822 kg/667m2,比对照增产约15.95% (表3)。各地生产试验反馈结果表明,宏粉佳盈植株健壮,果型顺直,果实腔小肉厚,果面蜡粉厚且不易掉粉,综合性状优良。
4. 品种特征特性
宏粉佳盈中晚熟杂交一代粉皮冬瓜品种,主蔓长5~6 m,茎粗1~1.2 cm,节间长16~17 cm,第18~21节出现第一雌花,播种至开花55~70天,雌花间隔节位4~6节,全生育期110~130天。种子扁子有棱,黄白色,千粒重约55克。
果实呈圆柱形,表皮光滑,绿色,成熟果外被白色蜡粉,耐日灼。果长80~95 cm,果粗18~22 cm,肉厚5~5.5 cm,单果重18 kg左右。果形好,不束腰,肉质致密,贮耐运,商品性佳。
5. 栽培要点
5.1. 播种育苗
冬瓜耐热喜温,宜把生长旺盛期置于高温季节,长江中、下游一般选择春季3~4月份播种,其它地区参考当地习惯确定播种时间。
冬瓜芽率较低,浸种前可选晴天晒种1~2小时,将种子倒入55℃左右的热水进行温汤浸种,搅动约15 min~20 min水温降至30℃左右,这时用手反复揉搓种子,洗掉种子表面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几次,放在室内浸泡10 h左右,然后捞出沥干,用湿布或湿毛巾铺盖好,放在30~32℃的环境中催芽,待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育苗。
育苗时加强苗期温度、水分管理,创造适宜种苗生产环境,培育健壮冬瓜种苗。
5.2. 整地施肥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6.0~6.5的壤土或砂壤土 [3] [4] 为宜。在进行育苗的同时,及时开展整地工作,深耕扒平,开沟取垄,一般垄宽2 m (包沟),垄高20 cm。垄上铺设地膜,有条件可增设滴管设备,以利于后期的追施水肥。整地时可每667 m2施腐熟好的农家肥800~1000 kg或饼肥15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40~50 kg,10 kg过磷酸钙。坐稳果后,每周追肥一次,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 kg左右,采收前停止追施水肥。
5.3. 适期定植
宜选择晴天下午定植,一般采用搭架栽培,每667 m2定植700~800株左右。“一条龙”搭架栽培株距90 cm左右,双行定植;人字架搭架栽培株距50 cm左右,单行定植。
5.4. 整枝搭架
在冬瓜藤蔓根部附近立桩搭架,横杆离地面1.5 m左右。当瓜蔓伸长到1.5~2 m时,先绕立桩盘地一大圈后,再引蔓上桩。可选用稻草进行固定,绑蔓时防治损伤藤蔓,并及时清除侧蔓,保留主蔓结瓜。
5.5. 定瓜吊瓜
一般选留主蔓第二雌花座瓜,每株一果。遇不良气候,应辅以人工授粉以利座瓜。在横杆附近选留1个瓜形正、无病虫害的瓜(选留的幼瓜质量大约0.5 kg),摘除其余幼瓜。冬瓜长到2 kg左右时,用布条、纤维绳系住瓜柄部位并吊在横杆上,防止瓜下端触地弯曲。瓜蔓绕横竿旋转前进,使之互不遮阳。随时抹掉所有侧枝、卷须和无效花蕾。高温炎热时,冬瓜瓜柄部可覆盖报纸防治日灼。
5.6. 病虫防治
栽培过程中注意防治疫病、枯萎病、白粉病和潜叶蝇、蓟马、蚜虫、瓜绢螟等病虫害。
疫病发病初可使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1500倍液、72%克露8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等药液交替防治,7天1次,连续2~3次。枯萎病发病初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0~1500倍液倍液全株喷雾。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株灌药300 mL,每隔5~7 d灌1次,连灌2~3次。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醚菌酯悬浮剂1800~2000倍液喷施防治,5~7天喷1次,连喷2~3次。虫害可用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5%啶虫脒1000~1500倍液或70%艾美乐15,000~20,000倍液每隔4~5 d喷1次,连续喷3~4次。
5.7. 适期采收
冬瓜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摘前7~10天停止灌水,防止冬瓜水分含量过高,不耐储运。采收时可选择在晴天上午用剪刀采收,果实留2 cm左右果柄 [5] ,防治损伤果皮,减少病菌侵染。采收后应堆放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通风,防止霉变及病害发生。
6. 结论
粉皮冬瓜新组合宏粉佳盈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佳,产量高;果实耐储运性佳,货架期长,食用风味佳,是一个优秀的粉皮冬瓜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各地推广种植。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