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影响下的英国洛可可风格研究
A Study of English Rococo Sty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tyle”
DOI: 10.12677/CnC.2024.121011, PDF, HTML, XML, 下载: 82  浏览: 136 
作者: 岳佳昕, 胡国锋*: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新乡
关键词: 中国风英国洛可可艺术 Chinese Style British Rococo Art
摘要: 从17世纪始,欧洲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这场中国风发端于11世纪,得到了马可•波罗、圣鄂多立克等曾旅行中国的冒险家们、传教士们的有力助推,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从17世纪开始全面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众多的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它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中国风更是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在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起源和特点进行分析,以及探讨这种融合对英国艺术风格的意义。
Abstract: Since the 17th century, a strong “Chinese wind” has blown in Europe. This Chinese wind originated in the 11th century, and was strongly promoted by Marco Polo, Saint Eduard and other adventurers and missionaries who had traveled to China. After several centuries of development, it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European life since the 17th century, such as daily items, home decoration, garden architecture and so on. Many Chinese-style architecture, artworks and crafts have recorded and preserved its profound traces across the European continent. The Chinese wind has directly shaped the famous Rococo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fashion. In Britain, Rococo Chinese style has become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which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British society at that tim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British Rococo Chinese style in order to reveal its position and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culture.
文章引用:岳佳昕, 胡国锋. “中国风”影响下的英国洛可可风格研究[J]. 国学, 2024, 12(1): 67-72.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1011

1.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起源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当时欧洲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和洛可可式的优雅与奢华,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1] 。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法国,当时法国贵族对中国的艺术品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 。他们开始收集中国的瓷器、织物和家具,并将其带回法国。这些物品的精致和独特之处引起了欧洲艺术家的注意,他们开始模仿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1.1. 贸易往来

18世纪,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使得大量的中国商品进入英国市场。这些商品包括瓷器、丝绸、茶叶等,深受英国民众的喜爱。同时,一些关于中国的书籍和艺术品也开始传入英国,为洛可可式中国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英国的贵族和富商也开始收集中国的艺术品和文物,并将其带回英国。这些物品的引入激发了英国艺术家的创造力,他们开始将中国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这个时期,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大量的中国商品涌入英国市场。这些商品的流行使得英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洛可可式中国风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1.1.1. 茶叶贸易

在18世纪,随着茶叶传入欧洲,特别是英国,这种东方的饮品迅速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而洛可可式风格,作为当时欧洲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与茶叶贸易的结合,更是为这一文化现象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在中国,茶文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文化的象征。当这两种文化相遇时,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化学反应。

英国的茶叶贸易始于17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茶叶开始被引入到英国。最初,茶叶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只有上层社会的精英才能享用。但随着茶叶价格的逐渐下降和口味的普及,茶叶逐渐成为了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8世纪是茶叶贸易确立为中英贸易的重要时期,茶叶的输入量已超过丝绸的输入量 [3] 。为了获取茶叶,英国商人不得不通过与东印度公司的合作,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东印度公司在当时控制着整个英国对华贸易,为了达到垄断茶叶贸易的目的,东印度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排斥了英国私商贸易,其次严格限制公司内部的私人贸易,最后完善了对华贸易的管理制度,通过了一系列的手段,东印度公司加强了茶叶贸易和对华贸易的控制能力。这一贸易往来使得中国的茶叶在欧洲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英国的茶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洛可可式的装饰风格与中国风的结合,使得英国的茶室和茶具都充满了东方的魅力。茶室的设计往往采用了大量的金色、红色和绿色,这些颜色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茶具上常常绘有中国传统的图案,如龙、凤、花卉等,这些图案不仅美观,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茶叶贸易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它反映了两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学习,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1.2. 丝绸贸易

中国丝织物引起西方世界的无限倾慕,罗马帝国自西汉末期以后便成为中国丝绸的最大主顾。据说公元前48年,在罗马一次祝捷盛宴兼演出的会场上,恺撒(Julius Cesar)突然脱去外套,露出他的丝绸长袍,令在场所有人惊讶羡慕,甚至目瞪口呆。这种轻柔舒适又光彩夺目的纺织品随即风靡整个罗马帝国 [4] 。

中国作为丝绸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丝绸制造技术和丰富的丝绸资源。而英国则是欧洲最大的丝绸消费国之一,对丝绸的需求量大且持续增长。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丝绸贸易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这条贸易路线从中国的广东、福建等沿海港口出发,穿越印度洋,最终抵达英国的伦敦等港口。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丝绸产品经过多次转运和交易,最终到达英国市场。丝绸贸易不仅促进了中英两国的经济交流,还推动了两国在纺织技术、染料等方面的技术交流。

1.1.3. 瓷器贸易

在18世纪,中英两国之间的瓷器贸易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而英国则是全球最大的瓷器消费国。因此,中英之间的瓷器贸易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世纪的中国瓷器,无论是工艺还是设计,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英国则是一个热爱艺术和品味的国家,对于中国的瓷器有着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因此,英国的贵族和商人纷纷来到中国,大量购买中国的瓷器,使得中英之间的瓷器贸易日益繁荣。这个时期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初期,大量的商品需要出口到全球各地,以获取利润 [5] 。而中国的瓷器,由于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了英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通过瓷器贸易,英国不仅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然而,18世纪的中英瓷器贸易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瓷器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导致了大量的损失。此外,由于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限制,中英之间的瓷器贸易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总的来说,18世纪的中英瓷器贸易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历史。瓷器贸易不仅促进了中英两国的经济交流,还推动了两国在陶瓷制造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的技术交流。

1.2. 文化交流

随着欧洲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英国开始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派遣了众多的使者和商人来到中国,希望能够打开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的市场。这些英国人在中国学习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艺术,他们将中国的茶文化、瓷器制作技术、书法艺术等带回了英国。同时,他们也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两国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许多著名作家和艺术家都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例如,18世纪的英国诗人威廉·柯利尔就曾经在他的诗歌中赞美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他的诗歌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英国文学创作。此外,18世纪的中英文化交流还体现在建筑艺术上。英国的建筑师们从中国的古典建筑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在英国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英国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许多英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文化交流为洛可可式中国风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特点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特点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欧洲洛可可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美学效果。这种风格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当时英国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1. 装饰风格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装饰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家具、陶瓷、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这种风格的特点是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图案繁复,充满了东方的神秘韵味。

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装饰元素非常丰富,它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如对称、平衡、重复等,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的艺术理念,如曲线美、动态美等。这种融合使得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装饰效果既有东方的神秘和优雅,又有西方的浪漫和动感 [6] 。其次,洛可可式中国风的色彩运用也非常独特。它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暖色调,如红、黄、绿等,这些色彩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同时,它也融入了西方的冷色调,如蓝、紫等,这些色彩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这种色彩的运用使得洛可可式中国风既有东方的热情和活力,又有西方的冷静和深沉。再次,洛可可式中国风的图案设计也非常独特。它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如龙、凤、花鸟等,这些图案给人一种吉祥、美好的感觉。同时,它也融入了西方的图案,如几何图形、花卉图案等,这些图案给人一种规则、秩序的感觉。这种图案的设计使得洛可可式中国风既有东方的灵动和变化,又有西方的规整和秩序。

洛可可式中国风的结构设计也非常独特。它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结构,如榫卯结构、斗拱结构等,这些结构给人一种稳固、坚固的感觉。同时,它也融入了西方的结构,如梁柱结构、拱券结构等,这些结构给人一种轻盈、空灵的感觉。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洛可可式中国风既有东方的厚重和稳重,又有西方的轻盈和空灵。

2.2. 艺术形式

英国洛可可式的雕刻工艺是一种独特而精美的艺术形式,它在英国文化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洛可可式雕刻工艺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来逐渐传播到英国,并在那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特点还体现在其对细节的关注。无论是家具的设计还是艺术品的制作,都注重精细的工艺和细致的雕刻。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使得作品更加精致而富有层次感,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洛可可式雕刻工艺以其华丽、精细和繁复的特点而闻名。它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运用曲线和弧线来创造柔和的形态,给人一种优雅和浪漫的感觉。在雕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精致的花纹、雕花和浮雕,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洛可可式雕刻工艺在英国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被用于建筑、家具、雕塑和艺术品等领域。在建筑方面,洛可可式雕刻工艺常常出现在宫殿、教堂和庄园等建筑物的装饰中。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辉煌;在家具方面,洛可可式雕刻工艺为英国的家具设计带来了独特的风格。家具上的雕花和浮雕常常以花卉、动物和神话故事为主题,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技巧。这些家具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是一种艺术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

此外,洛可可式雕刻工艺也在雕塑和艺术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艺术家们通过雕刻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雕塑作品,如雕像、纪念碑和装饰品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才华,也成为了英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英国洛可可式的雕刻工艺是一种充满魅力和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精细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展现了英国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无论是在建筑、家具还是雕塑和艺术品领域,洛可可式雕刻工艺都为英国的艺术创作注入了独特的风格和灵感。

2.3. 题材内容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风俗等。这些题材反映了当时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向往,也为英国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

洛可可式中国风的题材通常以中国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和华丽的色彩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画家们常常运用水墨画的技法,以黑白灰的色调勾勒出山水的轮廓,再运用淡墨和重墨的层次感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和水的流动。同时,他们还会加入一些洛可可式的装饰元素,如华丽的花纹、曲线和对称的结构,使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动感。

除了山水画,洛可可式中国风的题材还包括花鸟画和人物画。花鸟画通常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画家们通过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将花朵的娇艳和鸟儿的灵动表现得栩栩如生。人物画则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神仙为主题,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华丽的服饰,将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意义

3.1. 促进中英文化交流

“中国风”的热潮对当时的欧洲来说不仅仅带动了贸易往来,更多的是将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引入欧洲的过程。当时的西方人对中国神州有着神秘的幻象,他们对中国的各种元素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和向往之心。随着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出现,使得更多的英国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国文化,他们不断模仿具有中国元素的绘画、建筑、陶瓷器皿、园林、雕塑等,这些无疑都是欧洲人对东方神州的热切喜爱和无限憧憬,他们认为具有中国元素的事物都是非常珍贵的,归根结底来说这就是一种被西域化的异国风情。这种通过艺术风格的文化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得英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有助于增进中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3.2. 丰富英国艺术领域

“中国风”是对中华美学精神总的体现,传入西方的总物品中都饱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使得西方人沉迷于中国元素的不是那些具有中国元素的物品,而是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物品所散发出来的中华美学的韵味。洛可可式中国风具有浓厚的中国元素符号,它具有东方独特魅力的线条、色块、色彩、图案、装饰等等美学文化精神,所以才使得洛可可风格成为一种典型华丽柔美又有独特中国韵味的装饰风格。

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的流行,为英国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许多著名的英国艺术家,如威廉·肯特里奇、詹姆斯·霍尔斯等,都曾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东方韵味的作品。

4. 结语

英国洛可可艺术体现出来的中国趣味,是欧洲人基于自身大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需求对于中国风物的诠释和表达,它是异国情调和欧洲趣味的结合体。欧洲人凭借一些东方的描述和器物上的形象,融合了欧洲人自身的形象和想象而幻想出来的。这个“东方”或者中国与真实并无关联,是想象中的第三种存在,根本上满足了欧洲对东方和中国的想象。如东方的主题往往是描绘了帝王、贵族的形象,场面奢华,生活闲适。这是与洛可可的“快乐”情调相适应的。外销瓷对中国瓷器的改造,也是在材质、纹样上尽量满足欧洲人的需要 [7] 。如英国公司定制的瓷器多以英国银器为模型,或镶饰金边,或用玫瑰色、花朵、蝴蝶进行装饰,使其具有华美的效果。这都是将中国艺术进行改造,从而适应本地需求的结果。“中国风”作品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下法国,以及欧洲对“中国”与“东方”概念的误读下的产物,“中国风”无论是兴起还是衰落,其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时代的审美意志与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 中国文化在欧洲历史上的境遇 评《中国风: 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J]. 检察风云, 2017(9): 82-83.
[2] 张页.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西方设计界的运用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3): 194-198.
[3] 郭文浩. 刘勇著《近代中荷茶叶贸易史》评介[J]. 海洋史研究, 2021(1): 426-431.
[4] 李玉铭. 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交通、通讯工具变革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J]. 太平洋学报, 2016, 24(6): 89-99.
[5] 罗元胜. 从崇敬到蔑视——从瓷器看17~18世纪欧洲对“中国”认知的转变[J]. 形象史学, 2023(3): 298-321.
[6] 李贞仪. 女性审美视角下欧洲瓷器的“中国风”设计[J]. 山东陶瓷, 2022, 45(3): 37-44.
[7] 胡洋. 洛可可: 一种柔性力量创造的艺术风格[J]. 文化学刊, 2023(5): 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