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播中学术工作者的实践与态度调查研究
A Survey Study on Scholars’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in Scholarship Communication
DOI: 10.12677/JC.2024.121017, PDF, HTML, XML, 下载: 43  浏览: 257 
作者: 牛宛若: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天津
关键词: 学术传播数字平台使用社交媒体公众互动 Scholarship Communication Digital Platform Use Social Media Public Communication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时代中国当代学术工作者在学术传播中的实践和态度,特别关注他们对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的使用。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获得了30名中国学术工作者的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是最常用的数字工具,学术工作者们主要关注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尽管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学术社交媒体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知名度,但也存在一些对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交流程度的担忧。此外,尽管大多数学术工作者支持学术研究更积极地融入社会,但也有一些学术工作者对此持谨慎态度。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时代中国当代学术工作者学术传播的一些关键趋势和观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n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lars in scholarship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ir use of digital platforms and social media. By sending questionnaires, we obtained valid samples of 30 Chinese scholar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social media is most commonly used among digital tools, with scholars focusing primarily on the work of other researchers. Although researchers generally agree that academic social media can help increase research visibility, there are also some concerns about privacy and data security. In addition, although most scholars support the more active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nto society, some are still cautious about this. In summary, this study reveals some key trends and perspectiv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lars in scholarship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nd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文章引用:牛宛若. 学术传播中学术工作者的实践与态度调查研究[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1): 101-110.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1017

1. 引言

在数字时代,学术传播的格局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的动态相互作用。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的影响共同塑造了学术环境,互联网逐渐成为学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1] 。社交媒体和公民学术的交叉进一步塑造了这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学术传播范式增添了复杂性和变革潜力。在这种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学术工作者数字平台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使用社交媒体作为学术传播手段的态度,其中特别关注中国学术工作者。

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文学术期刊数量已扩大到6000多种,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术期刊体系。这一体系充分满足了国内学术交流的需要,为推动文化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尽管取得了这些重大进展,中国的学术努力仍然面临着挑战——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目前存在的情况是,我国努力在国际上维护其正当立场并传播其观点。这种现象被称为“双失语”问题,即理论话语权与国际话语权的差距 [2]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主编郭永智提出,新发展理念的新不仅是旧发展理念的新,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解决时代发展的困惑,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处理时代问题和知识的新颖性。新体制、新媒体方式、新出版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出版物编辑队伍建设,拓展媒体路径 [3] 。

中国作为全球学术格局的重要参与者,见证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方式的快速转变。基于中国作为全球学术领域重要参与者的地位以及作者的背景,关注中国学术工作者在数字平台上的行为和态度对于理解当代学术传播的整体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发出了一份调查问卷,探讨数字平台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对学术传播与公众互动的态度,以了解这一特定背景下学术传播的复杂性。本文收集了30个有效样本,基于对30个中国学术工作者样本的批判性分析,致力于揭示当代学术传播复杂的动态。本文的后续部分将探讨研究设计的具体细节以及获得的宝贵见解。

2. 关于学术传播和公民学术1的讨论

正如Crompton等人(2016)所强调的,数字人文研究超越了新知识的产生,涉及传播、分享和培养知识的复杂过程。研究人员面临着驾驭不断变化的有效沟通领域的迫切需要,确保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能传达给同行,还能引起更广泛的社区和子孙后代的共鸣 [4] 。Hartgerink和Van Zelst (2018)的提案引入了一种替代方法,提倡分阶段进行研究交流,允许在每个步骤中进行持续评估和完善 [5] 。然而,这种转变带来了挑战,比如存在创意被盗的潜在风险。此外在更为广泛的开放科学领域,面临的障碍除了被窃取观点以外,还包括主要在社交媒体或开放获取平台上传播工作获得应有荣誉、标准和激励方面的分歧,以及在致力于开放科学目标的社交媒体等工具中投入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6] 。对于这些挑战,开放科学的支持者McKiernan (2016)强调,开放科学实践对研究人员的成功是有重大贡献的,从提高知名度和协作到提高资助机会以及提高声誉和竞争力等,强调了开放科学在增强研究人员职业生涯各个方面的关键作用 [7] 。

除了个人收益之外,开放科学中致力于公众传播的公民学者的出现还引入了公民义务的概念,即为创建易于获取、可共享和适用的学术做出贡献。这种形式的学术不仅向公众提供信息,而且在解决紧迫的社会挑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错误信息主导的时代,围绕精确和及时研究的传播和讨论变得至关重要。公民学者参与开放、公共和社会学术,可以为培养消息灵通的公民和应对“假新闻”带来的挑战做出深远贡献 [8] 。

学术传播在数字时代,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推广专业内容、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已成为学术期刊应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选择。《航空学报》《中国航空学报》从重点栏目中精选优质稿件确定直播主题,每场均邀请行业专家,以学术直播的形式组织学术交流 [9] 。《机械工程学报》建立了JME学术平台,并通过该平台举办了一系列特定栏目的线上分享会。最后的结果,共享论文获得了更高的下载率 [10] 。《自然资源学报》自2021年12月15日起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学术视频直播节目《自然资源视界》。在此基础上,杂志还推出了采访式节目《自然资源对话》,行业学者担任特邀主持人。该节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与作者进行访谈对话,通过互动交流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该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帖子、直播节目、采访式节目相结合,实现了文字、长短视频全面覆盖的新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转型对提高期刊的影响和引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1] 。

数字时代学术传播面临开放科学这把既能提升学术工作者个人学术传播效果,有利于公民学术,同时也面临数据安全挑战的“双刃剑”。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了解数字时代学术传播如何在中国学术工作者的经历中体现出来。本文针对中国学术工作者的数字实践和态度开展了一项调查问卷,旨在将文献中概述的理论观点与中国学术工作者面临的实际现实联系起来。

3. 研究设计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学术工作者对数字平台的使用模式以及他们对社交媒体作为学术传播工具的态度。为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制定了结构化调查问卷(详见附录),覆盖了学术工作者的个人信息、数字平台使用、社交媒体态度以及学术与公众互动等多个方面。在问卷设计中,进行了先前测试以确保问题的清晰性和可理解性,并采用了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的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使用微信小程序在线进行,抽样阶段限制同一IP只能参与一次,保障进入问卷填答步骤样本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在数据收集阶段通过对个人背景的审核确保样本参与者符合学术工作者的标准,同时审核问卷填答时间,合理的问卷填答时间是问卷填答质量的基本保障 [12] 。

出于对研究可行性的考虑以及基于笔者本人学术工作者的身份,研究的重点是在初步了解学术工作者的数字平台使用和社交媒体学术传播的态度,问卷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方便抽样样本大部分来源于笔者的关系网络,他们从事学术工作的经验和见解能够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在不同学科领域、职位或经验水平上有一定的多样性。但这种样本选择方式可能因为样本本身而存在潜在偏见,比如大部分学术工作者来自人文科学领域。问卷问题不涉及参与者的隐私信息,不涉及引导性问题,他们能够独立地提供自己的观点而不受笔者的影响。

4. 调查结果

4.1. 参与者概况

笔者向30名不同学科(图1)的中国学术工作者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揭示了学术工作者对于数字领域平台见解。问卷显示25名参与者选择使用社交媒体数字平台进行学术工作,这与上文所述Borgman (2007)确定的全球趋势保持一致。对参与者的活动和以及对社交媒体的看法揭示了中国学术背景特有的独特挑战和机遇。

Figure 1. Academic research field

图1. 学术研究领域

4.2. 数字工具或平台的使用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图2),大多数参与者都使用过数字平台,其中社交媒体使用最广泛的,有25名参与者报告使用,比如微信、微博等。研究合作平台,如百度学术、中国知网、Zotero等,使用人数其次,有24名参与者报告使用。此外,相当多的参与者是开放获取期刊和在线会议的活跃用户,各约占参与者的三分之二。

Figure 2. Digital tools or platforms used for academic communication

图2. 学术传播中使用的数字工具或平台

4.3. 数字平台上的主要活动

关于在上述这些数字平台上的主要活动(图3),27名参与者表示主要关注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学术讨论和交流为第二常见的活动,有18人参加。其他活动,例如共享数据和资源、分享个人研究成果以及寻求合作机会,各有大约三分之一参与者选择。

Figure 3. Primary academic activities on these digital platforms

图3. 在数字平台上的主要学术活动

4.4. 数字时代学术传播对研究工作的影响

当受访者被问及学术社交媒体对其研究工作的影响时(图4),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倾向于提高研究知名度和扩大学术网络。大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选择促进协作和及时接收反馈。

Figure 4. The impact of academic social media on research work

图4. 学术社交媒体对研究工作的影响

4.5. 对数字时代学术传播的看法

关于数字时代的学术交流被认为更容易还是更具挑战性,17名参与者认为更容易,12名参与者认为更具挑战性。一位参与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称其“形式上更容易,但有效性和安全性更有挑战性”。

4.6. 数字学术传播面临的挑战

就数字学术交流面临的挑战而言(图5),大多数人(20名参与者)选择隐私、版权和数据安全等问题。大约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缺乏同行评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无法实现真正、深入的讨论等问题。10名参与者选择误解或曲解,7名参与者选择技术问题,其他1名参与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信息过载”是主要的挑战。

Figure 5. The main challenges facing academic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

图5. 数字时代学术传播面临的最大问题

4.7. 对公众学术互动的态度

关于学术公众参与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是否向非学术受众传播研究成果时,16人选择“否”,14人选择“是”。对于学术研究是否应该更积极地融入社会,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对话,所有与会者都选择了“是”。然而,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利用科普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分享研究成果时(图6),23名参与者选择了“是”,7人选择了“否”。这种矛盾差异可能与上述面临的挑战有关。

Figure 6. Whether to consider using popular science media, social media and other channels to share research results with the public

图6. 是否考虑使用科普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分享研究成果

5. 问卷结果讨论

5.1. 数字时代学术传播社交媒体的普及与挑战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观察到社交媒体是参与者学术交流中使用最广泛的数字工具。虽然有7人表示不会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和对话,但所有参与者都一致认为学术领域应该与社会和公众有更多的互动和对话。

这种矛盾或许反映出数字时代学术传播所面临的挑战,社交媒体的使用涉及学术工作者对隐私、版权、数据安全问题,传播质量及效果的担忧。在数字时代,数字数据比传统的物理证据更加脆弱,因为如果没有适当的技术设备就无法对其进行解释。确保数字数据的可读性需要详细的文档,包括数据采集的过程。如果没有对数据保存和相关基础设施开发的有意投资,大多数数据将很快消失 [13] 。其中的复杂性还在于尽管大多数人选择关注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并相信学术社交媒体可以提高研究的知名度,但仍有一部分参与者对参与社交媒体互动和对话持保留态度。

5.2. 数字时代学术工作者的学术传播实践

学术工作者的的工作包括获取评估数据的技能,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做出明智的决定,并适应实验室、现场研究场所或档案馆的独特条件。这种学术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出版物在传播研究成果时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将研究结果放置在特定学科的语境中,使其与受众的专业知识保持一致,从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发布通常旨在增强复制和再现性,但其相关性主要局限于特定学科,即使在这些领域内也构成了挑战。确定哪些学术产品值得保存进一步增加了学术景观的复杂性。由于固有的困难、激励措施有限以及知识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因此数据共享仅在少数领域盛行 [13] 。在数字时代,学术传播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学术工作者或许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在公民学术参与调查的基础上承担公民学术的责任。这一积极的参与有助于推动学术传播的转型,为拓宽知识共享的范围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这些见解为更深入的调查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在了解那些选择不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术互动和对话的个人的动机和保留方面以及公民学术参与调查。后续研究可以产生有价值的见解,为学术交流中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信息,以平衡社交媒体的好处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

6. 结论

本文对中国学术工作者的调查提供了他们对数字时代学术交流的偏好和担忧的看法。社交媒体在学术界的普及证明了其在学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凸显了与隐私、版权和数据安全相关的问题。

此项研究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对当代学术工作者的数字实践的见解,为未来的研究和学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这一步骤有助于理解数字时代学术交流的微妙动态。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以促进数字时代学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

感谢参与调查问卷的学术工作者,感谢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讲师Pedro Nilsson-Fernàndez给我关于学术出版与传播领域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字时代学术传播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调查数字时代学术传播的情况与对待学术公众互动的态度,全部为必答题,问卷不会泄露隐私。)

1. 您的职业领域属于哪一类[多选题]*

教育

医疗和健康服务

科学研究

技术和信息技术

艺术和文化

政府和公共服务

金融和商业

制造业和工程

媒体和传播

社会服务和非营利组织

其他(请注明)_____*

2. 您的学术研究领域是什么?*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

医学

其他(请注明)_____*

3. 您在当前职位工作的年限是多少?*

小于1年

1~5年

6~10年

10年以上

4. 您在学术传播中使用哪些数字工具或平台?[多选题]*

社交媒体(如ResearchGate,微信,微博等)

开放获取刊物

在线会议

科研合作平台(如百度学术,中国知网,Zotero等)

其他(请注明)_____*

5. 您在这些数字平台上的主要活动是什么?[多选题]*

分享自己的成果

关注其他研究者的工作

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

寻找合作机会

共享数据和资源

其他(请注明)_____*

6. 你认为学术社交媒体对您的研究工作有何影响?[多选题]*

提高研究的可见性

扩大学术网络

及时提供反馈

促进合作

其他(请注明)_____*

7. 您是否在社交媒体上参加过学术活动,如在线研讨会、讲座或讨论会?*

其他(请注明)_____*

8. 在数字时代,您感觉到学术传播更容易还是更具挑战性?*

更容易

更具挑战性

其他(请注明)_____*

9. 您认为数字时代学术传播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什么?[多选题]*

技术问题

隐私、版权或数据安全问题

被误解或曲解

不能达到真实、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同行评审缺失,质量参差

其他(请说明)_____*

10. 你对社交媒体学术传播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有何顾虑?*

11. 您是否将您的研究成果传播给非学术领域的公众?*

12. 您认为学术研究应该更积极地融入社会,与公众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对话吗?*

否(结束作答)

其他(请注明)_____*

13. 您是否考虑使用科普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分享您的研究?*

其他渠道(请注明)_____*

NOTES

*中文标题:学术工作者是指从事学术研究、教育或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士;英文标题:本文中传播的英文“dissemination”与“communication”未做区分,可以互换使用。

1本文“公民学术”中的“公民”包含“公众”。

参考文献

[1] Borgman, C.L. (2007) 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 Ag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NTERNET.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7551/mitpress/7434.001.0001
[2] 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 如何建设国内顶级的、世界水准的学术刊物[EB/OL].
https://zys.pku.edu.cn/zcyj/1334738.htm, 2023-11-22.
[3] 北京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学术期刊篇: 精心做好学术出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EB/OL].
https://journal.bit.edu.cn/qkw/ch/reader/view_news.aspx?id=20230227100244001, 2023-11-22.
[4] Crompton, C., Lane, R.J. and Siemens, R. (2016) Doing Digital Humanities: Practice, Training, Research. Routledge, London.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07860
[5] Hartgerink, C. and Van Zelst, M. (2018) “As-You-Go” Instead of “After-the-Fact”: A Network Approach to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Evaluation. Publications, 6, Article 21.
https://doi.org/10.3390/publications6020021
[6] Zhu, Y. and Procter, R. (2015) Use of Blogs, Twitter and Facebook by UK PhD Students fo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Observatorio, 9, Article 2.
https://doi.org/10.15847/obsOBS922015842
[7] McKiernan, E.C., Bourne, P.E., Brown, C.T., Buck, S., Kenall, A., Lin, J., McDougall, D., Nosek, B.A., Ram, K., Soderberg, C.K., Spies, J.R., Thaney, K., Updegrove, A., Woo, K.H. and Yarkoni, T. (2016) Point of View: How Open Science Helps Researchers Succeed. eLife, 5, e16800.
https://doi.org/10.7554/eLife.16800
[8] Chapman, A. and Greenhow, C. (2019) Citizen-Scholars: Social Media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Scholarship. Publications, 7, Article 11.
https://doi.org/10.3390/publications7010011
[9] 范真真, 李世秋, 李明敏, 蔡斐. 学术直播助力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实践及思考[J]. 编辑学报, 2022(5): 552-555.
https://doi.org/10.16811/j.cnki.1001-4314.2022.05.017
[10] 向映姣, 张强, 恽海艳, 等. 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传播服务模式探讨——以“JME学院”学术平台为例[J]. 编辑学报, 2022(3): 325-329.
https://doi.org/10.16811/j.cnki.1001-4314.2022.03.017
[11] 郑泉, 赖明东.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的专题出版与传播路径探析[J]. 科技传播, 2023(17): 35-38+42.
https://doi.org/10.16607/j.cnki.1674-6708.2023.17.003
[12] 王霄, 王小宁, 苏磊, 付晓东, 柴青慧. 在线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3(4): 60-65.
https://doi.org/10.13999/j.cnki.tjllysj.2023.04.009
[13] Borgman, C.L. (2015) Big Data, Little Data, No Data: Scholarship in the Networked Worl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7551/mitpress/9963.0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