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Confucius’ Benevolent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4.132042, PDF, HTML, XML, 下载: 66  浏览: 266 
作者: 张 雨: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关键词: 孔子仁学仁学思想人文关怀价值Confucius Benevolence Studies Philosophy of Benevolence Humanistic Concern Value
摘要: 在中国漫长的民族峥嵘岁月里,以天地万物、神话传说和传统常识为根基的各家学说相互激荡,碰撞交融,从而构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一种文化传统。《论语》是一部体现儒学思想的原始典籍,它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孝”“忠”“信”“义”“和”“宽恕”等道德理念为核心,形成了儒家“价值观架构”和“道德规范体系”,它润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间“生生不息”,在“前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它对全球的文化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包含了很多贯通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的有价值的意识形态来源。仁学思想影响深远,在现如今依然有很强的价值。孔子重视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的“仁学”理论,从而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实现人生价值,成功地化解当代道德危机,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借鉴。
Abstract: In the extensive and storied history of China, a myriad of philosophical schools, drawing from the natural world, mythological narratives, and conventional wisdom, have intertwined and coalesced, giving rise to a cultural tradition with Confucianism at its heart. The Analects, a foundational text, encapsulates the quintessenc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Central to its doctrine is “benevolence”, complemented by the use of ritualistic forms and grounded in moral tenets like “filial piety”, “loyal-ty”, “trust”, “righteousness”, “harmony”, and “forgiveness”. This framework not only establishes the core values and ethical standards of Confucianism but has also sustained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over five millennia, ensuring its continuous evolution. In the pre-modern era, it profoundly influenced global cultural paradigms, while providing a treasure trove of ideologies relevant to both modern and postmodern contexts. The principle of benevolence continues to wield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retains its relevance in contemporary times. Confucius’ profound focus on humanistic concern underpins his “benevolence” theory, offering innovative perspectives and model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fulfillment of life’s values, and the effective addressing of modern ethical dilemmas.
文章引用:张雨.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4, 13(2): 273-27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2042

1. 引言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处于核心地位,而孔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仁”。这一思想对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有重大的积极影响,继承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推陈出新,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每个公民都责无旁贷。一个国家公民的思想觉悟、文明素养、道德水准极大影响着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意愿和情感,培育正确的是非观与责任感,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尊道德、讲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行为,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和时代新风尚。

2. 仁学思想及其相关概念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中心,它在《论语》中被多次提及。今辑的《论语》共有20章,除了《为政篇第二》《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季氏篇第十六》,其余各章均有关于“仁”的专论。文章通过对《论语》中“仁”思想的核心思想进行探讨和剖析,以期为后续对“仁”这一特定形态的解析提供文本支持。

孔子对“仁”这一已经存在的观念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形成了有一定逻辑架构体系的理念。“仁”是儒家思想逻辑架构的最高层次,它的核心是爱人,忠恕,乐,任己,用“礼”为纽带,将孝、悌、信、义、温、良、俭、让、恭、宽、敏、惠和直、勇、智、学等品德联系在一起,就能衍生一种仁爱的道德观念和德政的社会理想,从而构成了一套规范君子行为思想的道德纲要。

3. 孔子仁学思想的具体内容

“仁”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概念与范畴,它是贯穿于孔子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人们又常称孔子的学说为仁学。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最能反映其思想的便是礼、孝、悌、忠、恕、信、义、和,下面我会分别进行阐述。

3.1. 仁学思想的核心: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人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是不含任何限制、约定的。什么是爱人?爱人就是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体贴他人,就是要把人当做自己亲近的人。孔子所说的“爱”并非是单纯的喜爱,而是对他人的发自真心的关心和爱护,是出于自我本心的“爱”,这也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所以,这也是孟子“四端说”之恻隐之心的开端。

孔子的这一观念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在战乱时代,他把发现了“人”,并且提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3.2. 礼:仁之外在表现形式

礼即礼节、规范。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年代,礼具体指的是周朝确立的一套为其王权服务的制度、礼节。关于“礼”,本小节将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仁和礼的关系、礼的基本作用。

关于仁和礼的关系,在孔子出现之前两者是分开的,仁和礼在此之前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孔子把他们合二为一。孔子对“爱”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仁和与礼之间的联系,学术界中分为三大观点:其一为“仁本说”,认为“仁”是基础,“礼”只是“仁”的外部表现,“仁”是“礼”的根系所在“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二为“礼本说”:孔子的学说以“礼”为核心,“仁”是“礼”的从属思想;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复礼”,也就是“仁礼并重”,孔子的学说中,“仁”和“礼”是互补的,并无主次之分,认为“仁”和“礼”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认为,“仁”是“礼”的内部体现,而“礼”则是“仁”的外部形态。

匡亚明指出,“仁”与“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味重礼仪,无仁义,必然深化矛盾,加剧冲突,引发社会危机。”若仅“仁”,则无“礼”,则导致“无贵贱之仁”,上下尊卑之间的界线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基于这一点,匡亚明提出了“中庸”的理念,他指出,孔子主张采用中庸之道,这样仁和礼才能互相制衡,互相辅助,这样才能实现“有阶级但不过度对立,有仁爱但有差别,也就是说,阶级与仁爱是和谐统一的,也就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富足的理想生活。”

关于礼的基本作用,我认为它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礼为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准则,也为人们提供了约束。如果每个人都按照礼的规定来要求自己,那么社会的基本秩序就会得以建立,就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3.3. 义:行动指导

提到义,就不得不提起孔子的义利观。在孔子之前,中国古代的义利观就已经出现。但是“义利之辨”发端于孔子。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把对义利作为评判君子或小人的标准,从而把义利提高到道德层次上。

“义”并不是说单纯的“义”,而是指人高尚的品格和德行。孔子的义利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可以为新时代我们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供指导,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建设。

3.4. 孝悌:仁之开端

孔子认为,仁学思想的开始与展开,是从孝悌开始的。孝是实施仁德的开始,也是发端。孝是孩子对父母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以及作为孩子所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并不是指简单的能赡养父母,更重要的还是对父母有一种敬爱之心。有了这种敬爱之心,才会主动关心他、爱护他、尊重他。人可以赡养父母,人也可以喂养牛马,如果没有一种敬爱之心,那么,人赡养父母和喂养牛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1] ?

孔子关于“孝悌”的观念,带有某种封建色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要知悉“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这一思想更多给我们带来的是它的积极影响。孔子的孝悌思想更多的告诉我们要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父母,对父母始终心怀敬畏。这让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支柱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发展出了“少有所依,老有所终,父慈子孝”的良好品德,它在增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

3.5. 忠:和谐社会之本

忠是尽心尽力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应当遵循的准则。孔子对忠的要求十分广泛,本小节将围绕着两个方面论述,其一是个人层面,其二是国家层面。

个人层面而言,也就是“与人忠”。具体说来,只要是尽心尽力,对父而言,就是孝;对兄而言,就是悌;与朋友交,就是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只要一个人能够做到忠,自然可以做到孝,做到悌、做到信。忠是发自于内心良知的自觉,而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考虑。所以孔子将“与人忠”当作仁的具体表现。曾子三省吾身,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己而言,为忠;对人而言,为恕。《论语·子路》记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 。”

国家层面而言,就是忠君。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忠君思想是儒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青睐的一个主要因素。孔子其实就是在维持封建统治的秩序和维持君王的权力。然而,孔子所谓的“忠”,也是有条件的,也不是没有原则的,那就是君主必须是一位明君,要做到“使臣以礼”。孔子认为,当君王犯错的时候,大臣要敢于直言进谏,这在《论语·宪问》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子路问侍君。子曰:“勿欺也,而谏之。”孔子主张治国必须“忠于事”,何为“忠于事”?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治国之道,孔子对此作了如下解读“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官不玩忽职守,办事忠心有信誉。这句话就是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要专心工作,要诚实守信。在对待他人方面,孔子提倡对人要“忠诚”,他教导自己的弟子的主要有四个方面:“文、行、忠、信 [3] 。” “忠”是指待人以忠心,“信”是指待人以真诚,这种看法曾在《论语》中有过多次提及。由此可见,孔子对社会关系的交往非常关注,因为人乃社会性的产物,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对整个社会的康泰有很大影响,所以孔子向往西周时期“安民保民”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这一点对于今天构建中国的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4] 。

3.6. 信:交往准则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必须要遵守的准则之一便是:信。信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其含义大概可分为5种:1、诚实守信(交往);2、信任,信服(下对上);3、讲信誉(上对下);4、语气词,“是真的吗?”;5、相信。本文只论述前三种含义。信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这也是孔子认为的为人处世之道。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他的必胜志向:老年人可以得到尊重和关怀,朋友之间相互信任,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从而达到社会安宁和稳定 [5] 。

本文将孔子思想中的信的范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对亲人信。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不仅是社会运转的基础,更是人得以立身的基本载体。家人之间的信任是一切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使一个家庭的归属感更强,同时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人感到温暖与幸福。因此君子之信应首先表现在对亲人的守诺重信之中;其二,与朋友信。这里的朋友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既可指个人交往层面的“知己”,也可指社会领域里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君子在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时要遵守信的准则,不能轻易承诺,一旦做出承诺便必须要遵守承诺。这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向国家信。孔子在论述信这一行为规范时,不是仅仅将其限制于社会交往层面,而是同时论述了百姓与国家之间应通过信建立起来的和谐有序的关系。由此可见,孔子所构建的信是多方面多层次,几乎涵盖整个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在新时代,孔子的理念依然使用。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

3.7. 和:中华精神之源

孔子在《论语》中对“和”的论述并不多见,此中,孔子着重从治国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孔子通过一句话:“和无寡,安无倾。”论述了和对于国家治理的作用。在社会和个人层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尊重和包容每一个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小人会因为利益问题而“不和”。这句话流传至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求同存异”思想。这也是早就中华文化浩瀚宏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的源泉。

4. 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科技的推动下,全球的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惊叹的更新换代。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人类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寻求着自己的物质财富,以寻求自身的最大收益。在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个体的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对精神上的追求。因此,在当代,特别是当代,我们必须探寻解决这场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通过对“仁”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成功地化解当代的道德危机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参考。

4.1.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使人达到全面的社会教育行为,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以人为基础,,以人的实际需求为基点,最后回归于人,以人的需求的充分满足为目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在保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同时,要重视人文关怀,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

孔子围绕如何对待人?一个人该如何去爱人?并对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它对当今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赋予了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观念,也是孔子整个哲学体系中始终存在的一个核心观念。孔子的理论也就是所谓的“仁学”。仁学探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如何做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所应该具有的品德等方面内容,仁学的中心就是人,故此可以把孔子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6] 。

把“仁学”称为“人学”。孔子的学说强调认为关怀,这也是中国哲学的特质。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人类本质、人类尊严、人类价值和人类理想的深刻思考,深刻地揭示了人文关怀本质,这种仁爱思想是当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来源之一。

此外,孔子还把人与人的交流中的人性关怀从个体的层次拓展到了宗族的道德层次,并把它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层次上,把孝悌、恕作为自己的精神核心,把尊重长、怜幼、宽人的精神体现在对人情的关怀之中。

4.2. 人生价值的实现

就人生信仰而言,孔子所讲的“仁”是一种人格的完善,是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仁爱”的具体实践和推己及人。总之,是将内心的善博爱大众,从而影响到社交群体中的其他个体,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氛围。也就是说孔子的儒家仁学思想有更多的积极的意义,就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更有着指向性的作用。

仁学的主旨思想是理想人格的实现,这也是孔子带给我们的人生哲学。徐复观认为:“孔子所开创的内心的人性境界,就是从肉体和欲望中汲取出来,找到人生的根本,那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无边无际的道德伦常,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从而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种种成果都包含在这一‘仁’的内部世界之中,并赋予它意义和价值。此时人,不需要对客观世界的支配和自由,而是要有自己主观精神的支配和自由。主体与客体相融合,正是人类追求最大的目标。”

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孔子的“仁学”主张人们不仅要拥有一个完美的生命体验,而且要有一个完美的生命归宿。所谓“美好”,不仅仅是个人的快乐,更是一种对“仁”的执着与践行,“朝闻道,暮死可矣”(《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则名之”(《论语·里仁》),在“仁”的路上,即使生命陨落,也能获得永恒的人生价值。从整体和国家层次来看,“仁”的探索、发展与运用,是构建和健全社会的道德制度的最佳指南,也是当前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催化剂 [7] 。

4.3. 当代道德危机问题的解决

孔子的“仁学”,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学”。孔子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理论,创立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仁学,它通过对人的得失、功过等是非的看法来划分人的道德品格,同时倡导孝,礼,忠,信,义,和,恕等行为准则来培育人的美德和情感。而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盛行,道德问题严重的时代,正是缺乏这样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观的塑造。由于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其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分离,导致人们过分关注自身的利害关系,忽视乃至抛弃了一些优秀的品德和情感。这就产生了一连串的“现代性的暗疾”。

对此,我们可以从儒家学说出发,吸取仁学的合理成份,探究其中对我们有所启发的地方,从而为当今社会的道德危局做出贡献。

孔子的“仁”是孔子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了孝,义,礼,信,忠,和,恕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孝”是中国家族道德规范的基础,也是“仁”的原始含义;

“义”是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君子行事的基本标准;“礼”是“仁”的一种形态,具体表现在对“仁”的外在规范表达上;“忠、信”是主张做人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而“和”则是主张一种蕴含着美好与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恕”,是人类本性中的一种包容与仁慈。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在西方个人主义和工具主义为主导的近代社会中所缺乏的精神。论孔子的仁爱之心对现代性隐忧的建设性效应和积极影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灏萱. 基于《论语》文本浅析孔子“仁” “礼”思想[J]. 闻道纵横, 2022(12): 186.
[2] 王世明. 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清华大学, 2004.
[3] 刘笑丹. 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足《论语》文本的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7.
[4] 闫文婷.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6.
[5] 刘志强. 孔子义利观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现代交际, 2019(13): 242-243.
[6] 邵朴. 《论语》君子人格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17.
[7] 张文婷. 《论语》“仁人”理想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