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及其与疏离感、社会支持的关系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 on Marriag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lien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DOI: 10.12677/ASS.2024.132119, PDF, HTML, XML, 下载: 95  浏览: 236 
作者: 曹晓菁: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滕晓琴: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关键词: 婚恋观大学生疏离感社会支持Attitude toward Marriage University Students Alienation Social Support
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文化观念的演变,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并探索其与疏离感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97名中国东部大学生进行婚恋观中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个主要维度的考察,并通过一般疏离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收集疏离感及社会支持指标。结果:在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婚姻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独生子女差异;在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大学生中,低疏离感者的恋爱动机显著高于高疏离感者。结论:大学生婚恋观存在显著的人口学差异,社会支持和疏离感会通过不同方向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观。
Abstract: Objective: With the evolving social structure and changing cultural perspectives,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on marriage are exhibiting a trend toward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iz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in depth, and analyz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feelings of alien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Method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97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exploring two primary dimensions of romantic motivation and marriage inclination with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marriage. The alien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indexes were collected by the General Alienation Scale 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Significant gender and only-child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dimensions of romantic motivation and marriage inclin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individuals with lower levels of social support, those with lower feelings of alienation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romantic motivation compared to those with higher feelings of alienation. Conclu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on love and marriage. Social support and feelings of alienation exert diverse influence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love and marriage.
文章引用:曹晓菁, 滕晓琴. 大学生婚恋观及其与疏离感、社会支持的关系[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2): 882-88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2119

1. 引言

大学生婚恋观涵盖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的基本观点,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与主观看法 [1] [2] 。婚恋观被认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伴侣选择和亲密关系行为,也对未来婚姻幸福及家庭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3] 。然而,大学生婚恋观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别、地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4] [5] [6]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生育率连续降低”、“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等问题的热议代表着当代婚恋观的变迁。根据生态系统理论 [7]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会在时间历程中显现,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态度进行探讨和更新对于了解大学生发展现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帮助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普遍认为婚恋观的形成受个体过去经验的影响 [8] ,但对其影响因素尚无统一结论,一般认为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主要涉及个人特质,如性别和学识等,当前研究多集中于国外样本。如在一项针对婚恋观的大型跨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发现23个国家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忽视亲密关系 [9] 。此外,Goussé [10] 等人通过建构经济模型,发现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性结果:保守的个体更喜欢保守的伴侣,但进步的个体并不挑剔。国内研究则相对较少,安晓斌 [11] 对国内大学生恋爱观与人格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内向不稳定型人格与顺从型恋爱观呈高度相关,提出个体婚恋观的形成也可能与长期稳定的人格类型密切相关。

外在因素则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涉及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 [12]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因素对婚恋观的重要影响尤为凸显,已有文献表明中国父母的参与对其子女的婚姻决定具有重大影响 [13] [14] 。社会因素则多通过经济、文化等因素体现,如Hu等人 [15] 发现中国家长将经济能力评为子女跨国婚姻中伴侣品质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大学生则并不太看重,这一结果被认为与东方传统婚恋观念息息相关。此外,Douglas [16] 的研究发现了结婚率与房价的稳定联系。

然而,中西文化在恋爱及婚姻观念方面存在差异,西方以个人为中心,将爱情视为婚姻的前提,而中国传统则以家庭为核心。因此,国外研究结果在中国是否具有普适性仍有疑问。此外,国内对婚恋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家庭影响因素 [17] [18] ,而针对内在因素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考察个人因素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Seeman [19] 认为疏离感是个体对所在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感到不满、疏远和隔离,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负担。特别在大学阶段,个体的疏离感程度最高 [20] [21] 。依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大学生群体处于渴望亲密关系的成年早期,出现当前“不婚主义”倾向的现象极有可能与高疏离感大学生个体逃避亲密关系有关。因此,本研究认为不同疏离感程度的大学生群体在婚恋观念上存在差异。

此外,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对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积极人际互动和情绪调节均起到重要作用。亲密关系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22] ,当前存在两种假设取向: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可以起到直接的促进、保护功能,正如实证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能提高恋爱关系的满意度 [23] ,并且单身状态与家庭孤独感与较少的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24] 。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也能缓解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而言,社会支持可能通过缓解疏离感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已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能够减轻消极情感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25] [26] 。

综上所述,在此时代背景下,本研究聚焦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对其现状展开调查,并进一步探讨疏离感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机制。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以中国山东某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集29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占29.3%,女生占70.7%;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2%,城镇占48%;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各占50%。

2.2. 测量

2.2.1. 一般疏离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由Jessor等人 [27] 编制,陈维等人 [28] 修订的中文版一般疏离感量表。该量表包含12个条目,主要测量人际疏离感和对自己所参与活动的不确定感,以及一种认为自己与别人分离的想法。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1 = 极不同意;2 = 不同意;3 = 同意;4 = 非常同意。得分越高,疏离感倾向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9。

2.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共包含12个自评项目,涵盖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重要他人的支持三个维度。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从“1 = 非常不同意”到“7 = 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4,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10、0.904、0.902。

2.2.3. 大学生婚恋观问卷

本研究采用苏红和任永进 [4] 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共34个项目,包含恋爱动机、婚姻倾向、婚姻自主观、婚姻价值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七个维度。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从1~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示对待婚恋的态度越传统和保守。本研究选用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个维度作为研究因变量,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67和0.610,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6。

2.3. 测评程序与统计处理

问卷采用匿名的自我报告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收集。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差异

以性别、生源地(城镇或乡村)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在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被试在恋爱动机、婚姻倾向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恋爱动机 = −2.631,p < 0.05;t婚姻倾向 = 3.616,p < 0.01);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婚姻倾向更高(t = 2.227, p < 0.05)。生源地差异不显著。

Table 1.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marriage

表1. 大学生的婚恋观的人口学差异

注:*p < 0.05,**p < 0.01,得分越高表示越传统保守,下同。

3.2. 大学生疏离感、社会支持与婚恋观的相关关系

Pearson相关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恋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r = −0.136, p < 0.05),与婚姻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 = 0.150, p < 0.05)。疏离感与恋爱动机(r = −0.088, p > 0.05)和婚姻倾向(r = 0.010, p > 0.05)均无显著相关。

3.3. 方差分析

根据大学生在疏离感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平均水平,将被试分为高疏离感者(总分 > 27.73)和低疏离感者(总分 < 27.73);根据在社会支持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平均水平,将被试分为高社会支持者(总分 > 58.25)和低社会支持者(总分 < 58.25)。采用2 (疏离感)*2 (社会支持)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探究在婚恋观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维度中的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在两维度上均显著(F恋爱动机 = 5.921,p < 0.05;F婚姻倾向 = 5.835,p < 0.05),疏离感的主效应在恋爱动机维度显著(F恋爱动机 = 5.605,p < 0.05),社会支持与疏离感的交互作用在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维度均显著。

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恋爱动机维度,对于低社会支持者来说,高低疏离感者间存在恋爱动机的显著差异,即低社会支持且低疏离感者的恋爱动机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高疏离感者的恋爱动机(F = 11.173, p < 0.01);对于低疏离感者来说,高低社会支持者的恋爱动机得分显著差异,即低疏离感且低社会支持者的恋爱动机显著高于低疏离感高社会支持者的恋爱动机(F = 11.728, p < 0.01)。在婚姻倾向维度,对于低社会支持者来说,高低疏离感者之间存在边缘显著的婚姻倾向差异,即低社会支持且低疏离感者的婚姻倾向低于低社会支持且高疏离感者的婚姻倾向(F = 3.648, p = 0.057);对于低疏离感者,则存在高低社会支持者间婚姻倾向得分的显著差异:低疏离感低社会支持者的婚姻倾向显著低于低疏离感高社会支持者的婚姻倾向(F = 9.839, p < 0.01)。

Table 2. Differences in alien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marriage

表2. 大学生婚恋观的疏离感和社会支持差异

4. 讨论

4.1. 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婚姻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一结果与此前研究结果一致 [4] 。相比男性,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更强但婚姻倾向更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第一,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期待存在差异。例如男性的性关系混乱可以被大部人理解与接受,对于女性则不然 [4] ,考虑到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关注社会评价,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往往会束缚大学生遵循更传统的婚恋观模式,但当代大学生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关注个体的感受与发展,这可能是导致女性相比男性婚姻倾向更低的原因。第二,代际传递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我国多数大学生的父母仍较为传统和保守,女性需更具贞洁、男性需更具担当的观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 [29] ,因此男性可能更被鼓励走向婚姻,“成家立业”。第三,在人格特质上性别差异的影响。女性通常被认为更具“表达性”特质,而男性思维方式则被认为更具“工具性”,基本思维方式的性别差异可能导致那男女在婚恋问题上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此外,大学生对女性特质趋于女性化的看法仍比较固定,某些特质仍被认为仅有女性所有,这一现象在男性身上却不明显 [30] 。

4.2. 疏离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婚恋观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恋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与婚姻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存在一些差异 [22] [23] 。Adamczyk [24] 认为非单身状态与更多的他人和家庭支持有关,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更多的社会支持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导致大学生更关注个人成就或自我价值的实现 [31] [32] ,从而减少对恋爱和个人感情的关注;同时,更多的社会支持也可能鼓励大学生投入建立对他人、家庭和社会的信任,从而对未来的婚姻有更为积极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疏离感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以平均数为分割点划分高低疏离感组和高低社会支持组后,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因此疏离感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分析可能存在掩蔽效应 [33] 。简言之,高疏离感的大学生当前可能与他人和社会环境有所隔离,但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投射于未来关系中,因此表现出更微弱的恋爱动机和更强烈的婚姻倾向;而低疏离感的大学生则相反,他们当前与他人和社会环境联结紧密,因此更期待投身于恋爱关系,但对未来婚姻规划不过多思考,因此可能表现出更强烈的恋爱动机和更微弱的婚姻倾向。由于这两种情况存在截然相反的趋势,可能导致疏离感对婚恋观的影响在整体相关性分析中未能显现。

4.3. 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共同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中,低疏离感者的恋爱动机显著高于高疏离感者。即对于从外界获得较少支持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自身与外界联系紧密,则其更渴望建立恋爱关系;而自身获得较少支持且与外界联系松散的大学生则更有可能在当下处于一种自我封锁状态,拒绝建立恋爱关系。

但在婚姻倾向上,对于从外界获得较少支持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自身与外界联系松散,则更有可能寄希望于未来的婚姻而逃避当下的恋爱关系,而自身获得较少支持但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大学生,或许会对建立亲密关系失望从而不期待婚姻;对高社会支持的大学生来说,不存在恋爱动机与婚姻倾向在疏离感程度上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从外界获取了较多的支持,无论其与外界关系是否疏远,均不会影响其恋爱动机与婚姻倾向。因此,对希望通过调整与外界和他人关系以达到改善婚恋观念的大学生而言,需要同时考虑疏离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是,在考虑疏离感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婚恋观的交互作用时,大学生对于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呈现出相反的态度,这可能因为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的动态过程 [34] 。黄希庭 [35] 曾提出未来时间是分段的,分为较近的未来、近的未来和远的未来,不同形式的未来思考也与心理机能的适应性有关。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恋爱动机是当下的态度与较近未来中对关系的渴望,而婚姻倾向是对较远的未来中关系的理解,因此恋爱动机与婚姻倾向在疏离感和社会支持影响下表现出的差异可能受此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当代大学生在婚恋观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个重要维度上的人口学指标差异,并发现了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对婚恋观的交互影响作用,为理解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心理机制提供了深入的洞察。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婚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更全面地理解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5. 结论

1) 大学生婚恋观的恋爱动机、婚姻倾向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人口学差异,男性的恋爱动机显著低于女性,而婚姻倾向显著高于女性。且独生子女的婚姻倾向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2) 社会支持与恋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与婚姻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3) 在恋爱动机和婚姻倾向两维度社会支持与疏离感交互作用均表现显著,对于低社会支持和低疏离感者存在不同影响方向的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马建青, 严立芬. 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及特点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 1999(2): 62-66.
[2] 苏红. 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06.
[3] Willoughby, B.J., Carroll, J.S., Vitas, J.M. and Hill, L.M. (2012) “When Are You Getting Married?”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Attitudes Regarding Marital Timing and Marital Importan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3, 223-245.
https://doi.org/10.1177/0192513X11408695
[4] 苏红, 任永进.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2): 81-83+107.
[5] 邓倩. 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6(4): 99-102.
[6] 陈晓婧. 大众婚恋观的问卷编制及其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江汉大学, 2023.
[7] Bronfenbrenner, U. (1979)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4159/9780674028845
[8] 李团力, 龙锦春. 中国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现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34): 191-192.
[9] Schmitt, D.P. (2003) Are Men Universally More Dismissing than Women? Gender Differences in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307-331.
https://doi.org/10.1111/1475-6811.00052
[10] Goussé, M., Jacquemet, N. and Robin, J.M. (2017) Marriage, Labor Supply, and Home Production. Econometrica, 85, 1873-1919.
https://doi.org/10.3982/ECTA11221
[11] 安晓斌. 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与人格类型的相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12] White, S.D. and Deblassie, R.R. (1992)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Adolescence, 27, 183-191.
[13] Hynie, M., Lalonde, R.N. and Lee, N.S. (2006) Parent-Child Value Transmission among Chinese Immigrants to North America: The Case of Traditional Mate Preference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2, Article No. 230.
https://doi.org/10.1037/1099-9809.12.2.230
[14] Xu, J. (2012)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 Nationwide Stud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18, 33-48.
https://doi.org/10.1080/13216597.2012.662466
[15] Hu, Q., Pan, P. and Chen, X. (2021) Home-Based Acculturation and Chinese Attitude toward Intercultural Marriage: A Cross-Generational Comparison. SAGE Open, 11, 1-16.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211001529
[16] Wrenn, D.H., Yi, J.J. and Zhang, B. (2019) House Prices and Marriage Entry in China.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74, 118-130.
https://doi.org/10.1016/j.regsciurbeco.2018.12.001
[17] 李祖娴, 聂衍刚, 田婧妤. 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3): 270-273.
[18] 陈红艳, 申凡. 大学生婚恋观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关系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7, 26(10): 146-149.
[19] Seeman, M. (1991) Alienation and Anomie. In: Robinson, J.P., Shaver, P.R. and Wrightsman, L.S., Ed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Academic Press, Cambridge, 291-371.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590241-0.50011-3
[20] 张进辅, 杨东. 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3(3): 415-418.
[21] Sandhu, D. and Tung, S. (2004) Contributions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Formation towards Adolescents’ Alienation. 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 1-14.
[22] Martyniuk, C. (2013) Reasons Legally Able Individuals Who Ar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hoose Not to Marry. Catherine.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Ann Arbor.
[23] Cramer, D. (2004) Emotional Support, Conflict, Depress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a Romantic Partner.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8, 532-542.
https://doi.org/10.3200/JRLP.138.6.532-542
[24] Adamczyk, K. (2015) An Investigation of Lonelines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mong Single and Partnered Young Adults. Current Psychology, 35, 674-689.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14-9242-5
[25] Lu, L. (2007) Correlates of Social Support: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Resources.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8, 173-181.
https://doi.org/10.1080/09515079508256335
[26] 凌宇, 杨娟, 章晨晨, 等. 社会支持调节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追踪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5): 610-613.
[27] Jessor, R. and Jessor, S.L. (1977) 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 New York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7, 948-949.
https://doi.org/10.2307/2065689
[28] 陈维, 赵守盈, 罗杰, 等. 一般疏离感量表测试大学生样本的效度和信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 29(10): 780-784.
[29] 张林, 邓小平.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3): 53-57.
[30] 刘电芝, 黄会欣, 贾凤芹, 等. 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J]. 心理学报, 2011, 43(6): 639-649.
[31] Rueger, S.Y., Malecki, C.K. and Demaray, M.K. (2010)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Sourc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Comparisons across Gende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 47-61.
https://doi.org/10.1007/s10964-008-9368-6
[32] Bahar, H.H. (2010) The Effects of Gender,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ometric Status on Academic Succes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 3801-3805.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0.03.593
[33] 叶宝娟, 温忠麟.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 甄别和整合[J]. 心理学报, 2013, 45(9): 1050-1060.
[34] 王禧. 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4): 85-92.
[35] 宋其争, 黄希庭. 对未来思考的思考[J]. 心理科学, 2004(3): 7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