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价值拓展
Expansion of Commercial Value of Shanghai Guangfulin Cultural Site
DOI: 10.12677/ASS.2024.132122, PDF, HTML, XML, 下载: 48  浏览: 108 
作者: 涂妤湉, 吴佳一, 刘思怡, 李含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拓展文化价值Guangfulin Cultural Site Commercial Expansion Cultural Value
摘要: 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譬如西安大唐不夜城将文旅商深度融合,收效显著。如今疫情放开,各地客流量增加,是对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进行商业拓展,将文旅商有效融合,吸引各地游客参观的相对合适的时机。文章试图从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已有的景观出发,在分析其拥有的商业价值的基础上,从园区历史、园区地区划分、广富林园区商业拓展的不足等方面分析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与相关策划,扩大其知名度,从而使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得以更广阔的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uch as Grant Tang Dynasty Ev-er-bright City in Xi’an integrates culture, tourism and business, whic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Nowadays, the epidemic has been liberated and the passenger flow is increasing, so it is a relatively appropriate opportunity to expand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Guangfulin Cultural Heritage Park, effectively integrate culture, tourism and business, and attract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visit. To start with the existing landscape of Guangfulin Heritage Park and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its commercial value, we will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degree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Shanghai Guangfulin Cultural Heritage from aspects of the history, division and the lack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this park, and then propose solutions and relevant plans specifically to expand its popularity. So the Guangfulin Cultural Site can be developed more widely.
文章引用:涂妤湉, 吴佳一, 刘思怡, 李含伟.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价值拓展[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2): 901-90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2122

1. 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历史

广富林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昔称皇甫林,清乾隆年间市肆较盛,后大都弃商务农。据悉,在大约6000年前,松江的原住民便在广富林一带繁衍生息。至4000年前,最早一批来自于黄河流域的移民来到此地,与原住民共同创造了广富林文化。民间素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之说,广富林遗址因此成为“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1] 。

1958年广富林地区的农民首次发现了相关文物,便拉开了上海发展历史的考古之路,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空白,也极有力地证明上海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出土的文物共分三层展示了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

2. 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发展不足之处

2.1. 商业活动与园区特色未有效结合

广富林园区中建筑风格多样,拥有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在广富林园区现有的商业活动中许多并没有凸显出园区中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园区产生了割裂性,文化与商业未深度融合。参考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整个长安十二时辰市井街区依据曼蒂广场原始结构进行设计,且深度融合文旅商三大产业,营造“全唐”概念的消费场景,使游客拥有丰富的体验感 [2] 。

2.2. 园区部分空地闲置,商业发展单一

园区占地面积250平方公里,占地面积广,内部设有多处特色景点,例如宰相府、各类博物馆等多处景点周围都有可以举办各式各样活动的空地,但经过我们的实地考察之后,发现这些都没有被很有效地使用。对于近期广富林园区中开展的活动都集中于美食街、夜游会、集市等较为常见的活动,不同区域的集市小摊大同小异,缺乏新颖性和创新点,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够吸引当代人的目光,无法让游客聚焦于园区内部陈设去挖掘广富林文化遗址的美。

3. 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价值拓展策划

3.1. 以“书”会友——书法盛会

以广富林遗址为场地,围绕“楷书四大家”赵孟頫进行宣传,开辟一条书法街,分别进行每周一会,每月一会,每年一会的大型书法爱好者集会活动。

书法作为我国一大传统文化,具有长达五千年之久的璀璨历史。赵孟頫被誉为“天下第一楷”,其代表作品有《胆巴碑》《洛神赋》等,都是极富盛名之作,若能以赵公为号召,定能吸引大量书法爱好者接踵而来,为广富林遗址增创收益。同时,大型书法集会活动仍是我国还未出现的新兴市场,若能以书相会,不仅仅是我国书法爱好者的一大盛会,更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交流的一大盛举。不仅如此,我们将书法街也作为一大亮点,书法爱好者们可以以水为墨,以地为卷,谱写幻化出“地上书法”,书法大家们在集会上留下的墨宝也将张贴于现场,供大众欣赏借鉴。广富林遗址中的朵云书院位于广富林湖畔,由保存完好的“明代高房”整体搬迁而成,将古典与现代文明相映衬,可谓古生古色,被誉为松江最美书店之一。朵云书院会定期举办围绕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为主题的小型“云间读书会”,书院内部组织了许多高水准的学术研讨会,一部分的文人雅士齐聚,或学术探讨,或各抒己见,使身处读书会的众人思想碰撞,妙趣横生。同时,朵云书院也会通过艺术雅集和书画艺术等表现形式的主题展览为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在艺术与人文的海洋中徜徉。

3.2. 《鹤唳华亭别云间》大型舞台剧IP

“鹤唳华亭”这个成语原指鹤在华亭此地鸣叫,后被用来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也常用于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它来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3] ,“华亭”是上海松江区的古称,同时也是陆机的故居。陆机被称“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与弟陆云被誉为“太康之英”,同时也是西晋诗坛的代表人物,“太康诗风”的开创者。

我们参考了西安大唐不夜城的舞剧《长恨歌》,它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悲剧,一经开演便大受赞赏,更被评为“西安必打卡”项目,常常“一票难求” [4] 。《长恨歌》演出每天晚上上演三场,最后一场结束时已是凌晨,可几乎场场爆满。每一场可容纳2500名观众,一晚上就是7500名。舞剧《长恨歌》以华美的山水实景布局,灯光舞美的精巧夺目吸引了无数观众慕名前来,使西安的社会文化经济得以快速带动 [5] 。通过西安大唐不夜城舞剧《长恨歌》的成功,从而启发我们产生举办“鹤唳华亭”这一舞台剧的想法,讲述陆机一代才子,在西晋诗坛大放异彩,最终却因诬陷,抑郁而终“华亭鹤唳不复闻”的悲剧。

3.3. 古装汉服妆造摄影

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为例,我们将不拘泥于单一的汉服形式,打造“魏晋、唐、宋、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式”全系列的古装汉服新形式,为每个游客定制汉服妆造与摄影帮助,吸引广大汉服爱好者前来旅游参观。我们将以广富林遗址中的特色景观为背景,通过实地考察进行拍摄,以传统汉服与历史景观相融合,突出广富林遗址的历史印记,展现园内景观。并且通过自媒体平台对其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游客增加客流量,为广富林遗址创收。广富林遗址中有一家专注汉服拍摄的汉服创作工坊,致力于汉服拍摄展示与宣传推广。他们一天最大的接待量为30组客户,一个拍摄套餐中包含三套服装和三个妆面,为想尝试汉服体验的人们提供道具、服饰及妆造指导,好评颇丰。汉服创作工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创意性,目前仍缺乏一个特殊的“爆点”引流,为其吸引广大汉服爱好者前来体验,因此可待持续发展。

4. 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拓展建议

4.1. 合理利用园区空地,定期开展活动

针对园区中的闲置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评估工作。了解土地的面积、位置、周边环境等情况,结合空地周围建筑风格,评估土地的潜在价值和可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广富林商业拓展思路可以借鉴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其在空间选择上便是利于全唐化的营造和沉浸式场景的构建 [2] 。广富林在不同区块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以展现园区的风貌,以及创建不同的餐饮板块等,将园区内容易长时间空闲的区域发挥其最大化价值,合理进行活动区域安排,便利参观者,以达到预期目的。

4.2. 提升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知名度

通过与影视剧的结合,打造知名IP;开展书法活动,宣传书法文化;提供不同朝代的古装服饰,吸引多种多样的古装爱好者前往等等一系列多样的商业活动,不断地挖掘资源,促使当代人提升对广富林园区的兴趣,增加广富林园区的人流量。同时,如今互联网加速发展,人们对于社交媒体平台关注度提升,平台宣传模式趋于成熟,涉及年龄段范围广,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进行线上线下结合,邀请古风网红和相关机构,通过拍摄古风服饰的照片与视频,记录活动如影视剧舞台剧联动、书法集会等方式,借助移动短视频,增强传播内容效果,进行线上宣传 [6] 。从而增加客流量,使广富林文化遗址知名度得以提升,促使游客前来打卡、摄影、观赏广富林文化遗址中的特色景点,也为园内餐饮、观光业带来收益。

4.3. 园区商业活动紧跟潮流,并保留其文化价值

如今人们逐渐注重将现代创新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不仅紧跟时代潮流,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如我们策划中提出的将书法以不同方式呈现,既吸引了书法爱好者,也让来到广富林的参观者感受到浓厚的书卷气息,将书法渗入广富林园区的每一寸土地,增加景区的知识性和互动性;通过讲述陆机悲剧的一生为主的舞台剧的展开不仅为参观者普及了那段历史和陆机这位古代伟人,更是将那段历史形象地展示在众人面前,使人们身临其境。举办的活动不单是迎合当前的趋势,与时俱进,以各种创新方式坚持推动文化建设,更要保留其园区本身的文化特色与历史价值。

5. 总结

松江作为“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必然是其“文化之源”。广富林遗址历经沧桑,见证了世事浮沉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然而,如今的它却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如园区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商业模式单一、割裂等。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考察所得出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广富林遗址的商业价值拓展起到帮助。通过参照西安大唐不夜城将商业与文旅事业相融合的成功案例,我们将广富林遗址的商业价值拓展着手于大型书法集会、《鹤唳华亭》舞台剧IP以及古装汉服妆造摄影等三个方面,使其园内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商业融入文旅事业中的同时保持广富林遗址自身的历史价值,发挥出广富林遗址的特色良渚文化优势,以达到为园区增加客流量,最终创收,重回大众视野的美好愿景。

着眼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坚持以守正认清自我、坚定方向,以创新把握当下、迎接未来系列举措着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通起来。从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做起,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发扬其文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广泛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资讯[J]. 上海艺术评论, 2018(3): 103-107.
[2] 蔡馨逸. 让历史文化“吸睛”又“吸金” [N]. 经济参考报, 2023-03-20(005).
https://doi.org/10.28419/n.cnki.njjck.2023.001029
[3] 曾明. 略谈赵贞吉诗的用典[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3): 5-11.
[4] 李小红. 文旅融合语境下高校图书馆主题馆建设探究——以陕西旅游资源为例[J]. 时代报告(奔流), 2021(5): 112-113.
[5] 孙清云. 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安市沉浸式舞台剧《鼓》的价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师范大学, 2022.
https://doi.org/10.27287/d.cnki.gsxsu.2022.000405
[6] 刘晓雪.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传播策略研究——以《盛唐密盒》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3, 14(11):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