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Study on Marx’s View of Labor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4.132053, PDF, HTML, XML, 下载: 41  浏览: 121 
作者: 马国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当代价值Marx Labor View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劳动是人的本质性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渊源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其形成过程历经“奠基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构成了马克思劳动观的主要内容。时至今日,马克思劳动观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当代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因此,深入探究马克思劳动观,不仅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而且有助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Abstract: Labor is the essential activ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fundamental forc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Marx’s view of lab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and it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Marx’s labor view mainly comes from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British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glo-French Utopian social-ism, and its formation process goes through the “foundation stage-development stage-mature stage”. The labor essence theory, labor value theory and labor liberation theory constitute the main content of Marx’s labor view. Up to now, Marx’s labor view is still full of strong vitality, which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Therefore,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Marx’s labor view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young people to establish a correct labor view,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artisan spirit,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文章引用:马国强. 论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哲学进展, 2024, 13(2): 349-35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2053

1. 引言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既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是人最本质的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定义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过程,是以人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1] 。马克思劳动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劳动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变革不断继承与发展,是人类劳动学说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渊源

(一)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劳动观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其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劳动思想对马克思劳动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黑格尔对劳动观的认识与马克思十分一致,他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2]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观点予以肯定,并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3] 。但由于黑格尔提出“劳动不是作为本能存在的,而是以精神的方式存在” [4] ,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将劳动认为是抽象的精神劳动,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从而否认了劳动具有客观性。针对这一观点,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尖锐地指出黑格尔的对象化实质上仍是非对象化,并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性活动,提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5] ,基于此,马克思说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仍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尽管黑格尔劳动观为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黑格尔的理论体系还是以观念、精神为主,他将劳动归结为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表明了黑格尔的整个劳动观是以肯定私有制为前提的,所以马克思批判了其虚假性。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劳动的抽象理性思维,他提出“不是精神、上帝异化出自然界和人,相反,上帝和绝对精神都无非是人所创造的异化的对象” [6] 。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异化,宗教只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实体的想象,人们所信仰的上帝也只是人的异化的结果,是人的精神异化的结果。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费尔巴哈将劳动视为感性活动,并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体现了费尔巴哈能够从自然角度出发理解劳动,因而属于唯物主义,但将劳动视为感性活动,则表明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基本矛盾深刻分析后,克服了费尔巴哈劳动观的缺陷,指出人类的本质是劳动,提出“要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3] 。他认为,要实现劳动的解放,人们必须摒弃异化劳动,将劳动变成自觉自为的劳动。马克思充分吸收并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劳动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阐释了其异化劳动理论,为建立科学的劳动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来论述其劳动思想,是马克思劳动观建立的先决理论条件,为马克思揭示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开创者,在《赋税论》中,他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是创造财富的能动的要素” [7] 。因为土地上的一切生产资料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劳动力人口和土地是财富生产的必要条件,所以人的劳动才是财富的源泉。此外,威廉·配第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并且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所决定,因此商品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这为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根基。马克思认识到了威廉·配第的局限性,他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形成,并认为劳动仅仅只是满足生存而需要的必要方式,但值得肯定的是,威廉·配第确定了创造财富的两个因素:劳动和土地,土地和劳动结合产生价值,劳动并非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从不同形式的劳动中将一般劳动抽象地剥离出来,提出了一般劳动的概念,并将劳动看作是价值的源泉。此外,他提出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亚当·斯密还从物质增值角度,将劳动分成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有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增加物的价值。前者因可生产价值可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 [8] 。但亚当·斯密的观点也有局限性,他提出“商品的价值就等于能够用来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 [3] 。他将商品价值与交换价值相等同,混淆了商品的价值与交换商品的价值尺度。尽管亚当·斯密的理论还未彻底完善,但对于推动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意义。大卫·李嘉图批判地吸收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劳动时间才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并提出“如果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规定商品的交换价值,那么劳动量每有所增加,就一定会增加劳动商品的价值,劳动量每有所减少,其商品价值也必然减少” [9] 。此外,大卫·李嘉图明确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指出劳动才是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但由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使其未能确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劳动观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样包含了劳动思想,并对马克思劳动观产生了直接影响。

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乌托邦》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进行的原始积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压迫与剥削,他认为应当消灭私有制,就是因为私有制的存在,才导致国事不能公平公正地进行。托马斯·科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揭露了资本家对劳动工人的剥削,他提出在“太阳城”里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分配,并且可以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最自由最光荣的任务,把工作看作一种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批判地吸收了前任的思想成果,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们主张人人参与劳动,反对劳动剥削和压迫,主张通过协作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进行按需分配,并主张通过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主自愿的劳动。圣西门侧重于实业制度,他认为每个人所进行的劳动都是为整个社会而劳动,提倡每个人都应该去劳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劳动岗位。圣西门主张精神上的鼓励,认为“一切美德的源泉是劳动,最有益的劳动应当得到尊重” [10] 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同时为了避免因能力和贡献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予以社会福利补偿。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万恶的源头,它让劳动使人痛苦。因此,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可憎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却是一种体现人性的行为。他倡导和谐制度,通过协作使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统一,并使劳动变成与人的情欲和满足相统一的活动。同时他主张将个人特长与爱好相结合,这样人们就不会感觉劳动是受剥削、压迫的,而是把劳动当作自由快乐的事情,以此来提高劳动积极性,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欧文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即劳动者不能得到自己创造的全部财富。他强调“私有财产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灾祸的根源” [11] 。欧文曾尝试实践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是无偿占有了剩余产品,提出劳动者有权享有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主张废除私有制,在分配方面始终坚持正义原则。

3. 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过程

(一) 奠基阶段: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劳动观萌芽于1844年以前,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快速发展,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使原有的经济模式被打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尽管经济高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生活却变得更加贫苦,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避免,而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结果。“异化成为了劳动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12] 。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动观的最初形态。

异化劳动这一理论出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工资、利润、地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异化劳动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了私有制与劳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这本著作中认识到,资本家与劳动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他们的劳动价值与私有制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冲突,指出这种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劳动的异化。他解释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并非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劳动者反而成了劳动的奴隶,与劳动变成对立的存在,这种劳动是一种被强制的、消极的劳动,因此叫做异化劳动。而要达到消灭这种矛盾冲突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只有对私有财产进行扬弃,才能获得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马克思在这一时期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基本内涵、主要现象、相互关系和形式,概括了劳动的本质、结构与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表明马克思的劳动观已生出萌芽,这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历史地位,同时也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理论贡献,它给马克思后来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开拓了新的理论领域” [13] 。

(二) 发展阶段:唯物史观的形成

1844~1848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与马克思劳动观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资本家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与同行竞争激烈的外部压力,导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资本积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膨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步觉醒,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将阶级利益的矛盾点展露无遗,斗争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由此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开始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然而,工人运动的失败反映出无产阶级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为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对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后创立了唯物史观,它的创立为马克思主力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整个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是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4] 。可见,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手段。此外,唯物史观确定了劳动在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了生产劳动在促进人类历史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积极意义,为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哲学奠基。

(三) 成熟阶段: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马克思劳动观成熟于1848年~1871年,“在这个阶段,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对抽象的资本主义劳动的分析转变到现实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分析上” [15] 。因此,劳动的理论不再仅局限于哲学领域,而是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通过社会现实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关系。在此阶段上,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劳动理论,并把其劳动观推进到新的成熟阶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为了研究英国金融危机所存在的问题,对商品价值、劳动性质、货币理论等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根本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公开问世,马克思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区分了商品价值、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从另一方面看,是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1]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剩余价值和价值增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价值增殖发生并且能够赋予劳动产品新的使用价值和增殖的价值的部分,只有劳动才能实现” [16] 。由此可见,只有彻底废除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才能完全消灭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才能实现人类劳动的解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阐述,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完善,同时也将马克思的劳动观推向了成熟阶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明了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运行过程中的特点、基本矛盾。

4. 马克思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一) 劳动本质论

1、劳动是人的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分析了人的本质,他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17] 。人类作为动物界的一分子也需要通过觅食来使自己能够生存,但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其他动物的觅食行为不是劳动,而人的劳动是后天习得,不是先天本能,是人类脱离动物本能产生得活动方式。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 [5] 。这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不仅只是满足原始生存本能,还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精神生活的需求。马克思认为劳动决定人的类本质,是人成为人的本质特质,只有在劳动当中,人才能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通过劳动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了最基础的社会关系,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劳动与人的本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2、劳动创造人类社会

劳动是人和人的全部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也在人与人之间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劳动的过程便是人类现实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18] 。在他看来,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物质生产从而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产物,但社会的产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所以,劳动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等的决定性基础。正是由于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马克思由此得出“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19] 。马克思通过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揭示出劳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形成。

3、劳动在历史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才创造了整个人类历史,真正的历史并不是精神的外化过程。马克思曾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将历史从理性精神的抽象外衣中解救出来,明确了劳动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即人通过劳动创造历史。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强调:“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20] 。可以说,历史是人的目的性意识性活动和历史发展自身遵循的规律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此外,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垫脚石,是马克思从劳动角度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的核心性作用,是将劳动人民置于生产劳动内的观点。

(二) 劳动价值论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分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劳动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存在一定差异,商品的价值反映其社会属性,“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21] 。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因此反映的是其社会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任何成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一个商品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二者不可兼得,商品拥有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出去。所以,也正是因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商品的交换才能发生,而商品二因素之间的矛盾,也只能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是指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有形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并非劳动的两种形式,却作为同一生产劳动的两个方面,并由此实现了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具体劳动总和的减少,从而导致价值总量减少。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而抽象劳动是生产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3、价值形式理论和价值规律表现理论

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主要解决商品的价值通过什么来衡量并最终表现出来的问题,即商品的交换价值。《资本论》中提到“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2] 。商品的交换价值只有在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时才能体现出来。劳动产品中无一不包含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产品想要变为商品必须要通过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此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就是说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价值,就是说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但在实际交换中并不意味着每次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和它本身的价值是一致的。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与价值一致属于少数情况,大多数二者是不相一致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 劳动解放论

1、劳动解放的内涵

马克思的劳动解放论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自然层面,人类通过对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来拜托自然界对人的束缚。第二,社会层面,人通过消灭社会中产生异化劳动和不平等的剥削关系的制度,来挣脱资本主义的束缚。第三,观念层面,人从自我意识中解放,从资本主义这种不平等、不自由的社会制度中解放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劳动消灭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从而摆脱不合理的社会意思的束缚。

2、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通过劳动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总目标。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最基本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解放基础,人只有摆脱了资本主义的束缚、获得劳动解放,才能最终实现人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解放实际上指消除异化劳动,将劳动从被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劳动从一种负担变成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随着不断地劳动实践,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极大涌流,而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只有通过劳动解放才能为人的解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3、劳动解放的途径

第一,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不仅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限制了人的发展。因此,要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变私有制为公有制,才能使劳动摆脱私有制的束缚,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仅是“最近将来”的目标,而这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到了高级阶段,那时的劳动将不再束缚和奴役人,成为一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劳动成为了人的第一需要,到那时,劳动和人才算彻底实现解放。

第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实现劳动解放,必须将提高生产力水平,将其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但劳动解放并不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解放,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是为劳动解放提供物质基础,只有让人民群众掌握生产资料,提高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束缚。我们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比,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是为了盈利,惠及的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劳动解放,只有消灭私有制,让生产资料掌握在更多人手中,才能实现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

第三,使劳动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是一种自觉自由的物质性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为一种奴役、压迫、剥削人的手段,劳动者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几乎所剩无几,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只是一种空谈。因此只有将自由性归还劳动,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劳动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从而使生产力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涌流,为劳动解放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当实现劳动解放后,人的自由时间会相应增多。马克思认为可供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也是劳动解放的要求之一,他提出“人类自由发展内在于人类自由时间的存在状况”。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缩短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相应自由时间,从而利用闲暇时间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 马克思劳动观的当代价值

(一) 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手段。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子都知道的” [23] 。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彰显了劳动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目前,我国迈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正是在我国各民族各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实现了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也多次强调“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应很光荣” [24] 。因此,在新时代,我们要建立尊重劳动的社会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源泉,有利于青年正确认识劳动,从而将“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的劳动理念融入青年自身成长过程中,有助于牢固树立青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主要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执着追求,不断完善技艺、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5] 。新时代习近平的劳动思想阐述了当代的工匠精神,为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正确的劳动观能够使劳动内化成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们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才能够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爱好,从劳动中获得乐趣,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以马克思劳动观为指导,在各行各业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从劳动中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为社会贡献价值的同时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供人才支撑。在时代信任的培育中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广大青年真正崇尚劳动,认识到劳动的光荣与伟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因此,必须重视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工匠精神,也只有通过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使青年通过实干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马克思劳动观包含着深刻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和谐劳动是公平正义的、快乐体面的、自由创造的劳动,和谐劳动对于缓和劳资双方的矛盾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和谐劳动能够让劳动者从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快乐,同时也让劳动者更加体面和更有尊严地劳动与生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马克思的劳动观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必须始终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使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利益,增强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与参与感,防止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以此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所实行的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高度和谐的美好愿景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仍需通过调整劳动关系以减小异化劳动对劳动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在马克思劳动观的科学引领下,我国所实行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使劳动者获得同等的尊重和同等的权利,都能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党中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26] 。由此可见,马克思劳动观对于我国构建公正合理的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持马克思劳动观,才能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到了推动作用。

6. 结语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贯穿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始终,马克思的两大理论成果——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是围绕劳动而展开的。因此,深入剖析和探讨马克思劳动观,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生活中资本的本质,还有助于我们把握新时代劳动形态发展与创新的趋势。目前中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马克思劳动观,才能构建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07-208.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05.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101.
[4] 黑格尔. 黑格尔全集(第6卷) [M]. 郭大为, 梁志学,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259.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96.
[6] 杨适.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评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53.
[7] [英]威廉∙配第. 赋税论[M]. 邱霞, 原磊,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3: 97.
[8] [英]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M]. 郭大力, 译. 北京: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303.
[9]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5.
[10] [法]巴扎尔∙安凡丹∙罗德里格. 圣西门学说释义[M]. 王永江,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22.
[11] [英]罗伯特∙欧文. 欧文选集第2卷[M]. 柯象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11.
[12] 王丽丽. 马克思劳动观的双重解释维度及其现代性反思[J]. 理论界, 2017(7): 13.
[13] 侯雪梅.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 法治博览, 2016(3): 285.
[1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31.
[15] 颜秉玺. 马克思劳动观探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5.
[16] 郗戈. 重释“劳动价值论”与“劳动所有权论”的关系问题——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2, 8(5): 57-66.
[17] 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45.
[19] 蔡文成.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N]. 光明日报, 2021-05-04(2).
[20]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02.
[2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49.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 第2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96.
[2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89.
[24]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J]. 中国工运, 2016(5): 4-7.
[25]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19(03).
[26]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4-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