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的分析书与前路的指南针——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A Book of Analyses of the Situation and a Compass for the Way Ahead—On Engels’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DOI: 10.12677/ACPP.2024.132054,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112 
作者: 张培栋: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制度解放Engels The British Working Class Capitalist System Liberation
摘要: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该文中,恩格斯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居住、工作、身体和精神等状况。恩格斯同时指出了工人们沦落贫困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制度。此外,恩格斯还为英国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即自身必须在团结起来的基础上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
Abstract: Engels’s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Engels’s book is a comprehensive and in depth study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British Working Class, including living conditions, working conditions,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s. Engels also points to the root cause of the deep poverty in which the workers live, the root cause of which is capitalism. Engels also pointed the way to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British working class, that is, to fight the capitalis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unity of the working class.
文章引用:张培栋. 状况的分析书与前路的指南针——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J]. 哲学进展, 2024, 13(2): 358-363.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2054

1. 引言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各方面状况,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表达了“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性思考” [1] 。恩格斯的这部著作,不仅全面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也为实现英国工人阶级自身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可谓是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书以及发展前进道路上的指南针。

2. 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恩格斯在书中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调查研究,主要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的居住状况、工作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等方面。

(一) 居住状况

工人们居住的街道脏乱差。工人们居住的街道十分拥挤,往往聚集在工厂周围,这些街道通常都是未被铺砌过的,并且到处都是垃圾,甚至连排水沟都没有,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水洼。有些街道上还积攒着厚厚的淤泥,如果不是在天气很干燥的时候,从这里走过时脚背都能被烂泥淹没。在这种街道上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在工厂做工的工人,工人们每天做完工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子从这种脏乱差的街道上经过,最终走向自己简陋的住所。

工人们居住的房屋极为简陋。首先,房屋设计布局混乱不堪。一推一推的建筑物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越是接近市中心,越是乱七八糟。这种杂乱无章的状况对工人们的健康极为有害。因为“房子的完全没有计划的分布固然很妨碍通风,因而对居住者的健康非常有害( [2] , p. 337)。”其次,住房内部的条件极为简陋。有一位验尸官这样描述一位逝世工人的屋内环境:“一间小屋子里面;里面没有床,没有铺盖,也没有任何家具。……他们既没有被子,也没有床单。……屋里的地板被拆掉一块,全家就用这个窟窿做茅坑( [2] , p. 310)”。还有的工人们为了省钱挤在一起生活,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住房的质量,这样的住房往往“家具很坏、往往一下雨就漏水、不生火、空气不流通而且又挤满了人”( [2] , p. 415)。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工人的住房与此相类似,甚至还比不上。因为由于贫苦,由于住房数量有限,“伦敦有5万人每天早晨醒来不知道下一夜将在什么地方度过( [2] , p. 311)。”可以说,工人们的房屋内部的肮脏零乱和周围的肮脏环境安全相匹配,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英国工人的居住状况。

资产阶级偶尔也会表现出一些“善心”,为工人阶级建造看似“漂亮”的住宅。所谓看似“漂亮”,是说实际上十分简陋。这种简陋就是房屋外部有着漂亮的装修,但徒有其表“只要走近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小宅子的墙薄到不能再薄了( [2] , p. 339)。”这种行为毫不夸张的体现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这种虚伪是指名义上要为工人做这样或那样的好事,实际上是在想尽办法剥削工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 工作状况

工作时间长。工厂主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延长了工人的工作时间,他们的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让资本增加收益。就旷工的工作时间来说,他们的工作时间通常会有十一至十二个小时,通常还要更长些,而工人们的工作时间延长一倍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所以有些工人要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甚至三十六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没有固定的时间吃饭,工人们都是在肚子饿了而且又能够抽出一点时间来的时候才吃些东西。换句话说,如果抽不出时间,就只能忍饥挨饿持续不断地工作。

工作环境差。恩格斯指出,矿工们“必须在高低不平的坑道里把装满了煤或铁矿石的相当大的没有轮子的运矿桶拖着走,常常要涉过稀泥或水,爬上陡坡和通过低得有时必须爬着走的巷道”( [2] , p. 533)。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人们在极其糟糕的工作环境下用最简陋的设备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在这种极差的环境下工作,工人们有时难免会出现不顺从的现象,而当工人们不顺从时,资本家往往采用鞭打等极端手段对工人进行所谓的“教育”。总之,设备简陋,工作最累最脏,还可能会遭受资本家的鞭打,这就是工人阶级工作环境的基本情况。

由于面临失业的恐惧,工人们不能放弃这种非人的工作。恩格斯把这种失业的恐惧称作“精神上的鞭子”( [2] , p. 496),这根鞭子无情地鞭打着工人,让工人不顾一切地到工厂做工。就女性而言,在怀孕之后一直到分娩前,她们都必须在工厂里继续做工,因为一旦停止工作,她们很可能就会被解雇,所以无论女工们多么痛苦、多么虚弱,失业的恐惧都会驱使她们回到工厂中去继续被剥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资产阶级眼里,工人是不应该因为任何事情旷工的,即便是分娩或者生病。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他们根本不把工人当做人来看待。

(三) 身体状况

工人们被各种疾病缠身。由于资产阶级的贪婪,他们竭力压迫工人,给工人带来了一大串疾病。所以恩格斯在描述工人阶级的病状时说:“我每次走过曼彻斯特总要碰见三四个畸形者”( [2] , p. 439),“这些每走一步都可以碰到的脸色苍白、身形瘦削、胸部窄小、眼睛凹陷的幽灵,这种虚弱无力、萎靡不振、没精打彩的面孔,我只是在伦敦才看到过这许多”( [2] , p. 383)。这种情况下,工人们由于疾病带来的影响几乎不再是一个人了,而成了一个“幽灵”,一个穿梭在资本主义工厂和贫民窟之间的幽灵。此外,疾病带来的最严重后果就是死亡。恩格斯指出:“爱伦达尔、斯坦霍普和密得尔顿,矿工的平均寿命各为四十九岁、四十八岁和四十七岁,因肺部疾病而死的各占死亡总数的48%、54%和56% ( [2] , p. 532)。”并且工人们的孩子很多在五岁之前就去世了,相比较之下,上等阶级的孩子却很少在五岁之前去世,再加上“给他们吃的食物是劣质的、掺假的和难消化的”( [3] , p. 411),所以在工人阶级中会蔓延各种流行病,体力也很弱,有着高死亡率。

造成这种身体状况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人们居住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着艰苦的工作,食用着劣质的食物,又怎么会有好的身体呢?并且“他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发展肌肉的力量,增进肌肉纤维的弹性和强度,而且从小就被剥夺了在新鲜空气里活动的机会”( [2] , p. 442)。当作为工人的父亲和母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孩子饿死、病死、被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折磨死时,他们该有多愤怒!然而资产阶级却根本不会去想这些,更不会被这些父亲和母亲的泪水所感化,他们想的只有他们的钱袋。

(四) 精神状况

工人们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为何如此呢?首先,英国的教育设施和英国的人口数量极不相称。数量众多的工人与有限的教育机构,使得大量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宗教便会趁虚而入,并且成为了“最主要的课程”( [3] , p. 424)。教会的各种教义一旦充斥了工人的头脑,就会使工人忽视一切理性的精神的和道德的教育。其次,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恩格斯指出:“教师是失去工作能力的工人或者其他不堪使用的人,他们只是为了生活才来当教师,其中多数人甚至不具备最必要的基本知识,缺乏教师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并且根本不受公众监督( [3] , p. 423)。”既然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不具备教师应该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又怎么能有好的教育呢?又怎么能满足工人们的精神需求呢?

工人们道德堕落。堕落的表现主要包括纵欲和酗酒。对此,恩格斯认为:“除了纵欲和酗酒,他们的一切享乐都被剥夺了”( [3] , p. 411)。工人们能被剥夺的都被剥夺了,他们只能通过这些堕落的行为来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微不足道而又短暂的慰藉。可短暂的慰藉一旦消失,他们又将陷入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中,而后又会去寻找短暂的慰藉,如此恶性循环,这正是工人阶级道德堕落状况的鲜明体现。

3. 工人阶级出现贫苦状况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使然

工人们为何贫苦?有其深层次的根源。恩格斯驳斥了马尔萨斯把工人的贫苦归因于人口增长过快的论断,恩格斯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从资本主义制度中找答案。通过研究,恩格斯深刻指出工人们贫苦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赚钱的本性,所以他们罔顾工人阶级的生死,这种赚钱和剥削的行径通过资本主义工业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身生活不得不犯罪,而这又会进一步加深工人生活的苦难。

恩格斯驳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看来,工人阶级会陷入极端贫困状况,是因为人口增长的过快而生活资料增长的不够快。马尔萨斯指出:“随便假定世界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10万万罢,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6、7、8、9、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 [4] , p. 13)。”在这种背景下,马尔萨斯认为要抑制人口激增,可以通过提高人口死亡率和限制生殖的本能来实现,这样也就解决了工人们处于贫苦状况的问题。恩格斯竭力否定这种观点,他认为不能把工人阶级的贫苦简单地归因于人口增长的过快,而应到资本主义制度中去寻找最本质的原因,因此他指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 [3] , p. 368)。所以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步步剖析,最终找到了工人阶级陷入贫苦境地的真正原因所在。

恩格斯深刻指出资产阶级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不管资产阶级口头上怎么说,实际的目的都只是把工人们劳动的产品卖出去,也就是说靠工人阶级发财,而一旦工人不能再生产产品,资产阶级便不会再管工人们的死活。这种冷酷无情的交易充斥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对此,恩格斯还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次和一个有产者共同走在曼彻斯特的大街上,在看到工人们可怕的居住条件之后,恩格斯向这位有产者感慨说还没有见过比曼彻斯特建筑得更坏的城市,然而这个有产者却冷冰冰的说道:“但是在这里到底可以赚很多钱( [2] , p. 565)。”赚钱、发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追求,资产阶级在吸干了无产者的最后一滴血后,再对他们施以微不足道的恩惠,来满足自己的伪善心灵,然而这对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效果,让无产者感受到的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通过资本主义工业来实现。恩格斯指出工人们的各种状况“都只是工业造成的,而如果没有这些工人,没有工人的贫困和被奴役,工业是不可能存在的( [2] , p. 335)。”而工业又通过机器来控制工人,并且“到处都因为不得不采用机器,结果大资本家掌握了企业,同时也掌握了工人( [2] , p. 495)。”掌握了工人也就控制了工人的命运,工人的命运一旦被机器所掌握,就要接受机器给自身带来的一切摧残。此外,资产阶级还会不断改进机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数量,降低工人的工资水平,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此,恩格斯指出“机器一改进,工资就降低,这也是资产阶级激烈地加以反驳的,但工人却再三地坚持这一点”( [2] , p. 423)。不过工人们的坚持很难得到认可,他们不得不接受这种雪上加霜的状况。

一些工人为了改善生活不得不犯罪,但这却进一步加剧了工人阶级的苦难。由于在工厂做工根本不能改善生活,甚至会加重生活负担,负担便会产生愤怒情绪。当工人们愤怒到一定程度就会反抗,反抗的一个极端表现就是犯罪。恩格斯指出犯罪统计表中绝大部分的罪都是无产阶级犯的。例如偷盗行为,因为工厂的工资所得根本不足以支撑生活,工人们只能去偷,以便让自己活下去。对于工人们犯罪,恩格斯指出:“他们穷,生活对于他们没有任何乐趣,他们几乎一点享受都得不到,法律的惩罚对他们也再没有什么可怕的( [2] , p. 400)。”意思是说,既然贫穷给工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法律的惩罚在这种苦难面前已不足为惧,因此为了改善自身境遇去违背法律在工人们眼里成了一件与去工厂做工类似的事情,即都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恩格斯紧接着指出,工人阶级创造了资产阶级的财富,然而工人阶级不仅要被资产阶级剥削还享受不到些微好处,并且工人阶级还要忍受资产阶级的敌视。如果这个时候还要求工人阶级尊重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任凭统治者盘剥,这未免太过分了!然而不尊重社会秩序必然会受到资产阶级冷酷的惩罚,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工人阶级的苦难。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个别的工人要起来反对这个社会秩序,那末最大的灾祸就会落到他的身上( [2] , p. 415)。”

4. 英国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方向:联合起来同资本主义制度作斗争

恩格斯指明了英国工人阶级具有远大前途,要实现这一前途,必须展开斗争,而斗争必须要找到正确的斗争对象,同时恩格斯也强调要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此外恩格斯还为工人阶级指出了取得斗争胜利的依靠力量。

首先,恩格斯认为英国工人阶级具有远大前途。在书中《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一文中,恩格斯指出:“你们是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的人,是伟大的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3] , p. 384)。”说工人阶级与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是在强调工人阶级的命运关乎人类的未来,也就是认为英国工人阶级具有远大前途,这实际上也是贯穿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一生的观点。所以当恩格斯在1892年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序时强调,重读这部著作没有使他羞愧的地方。恩格斯看到英国工人阶级具有远大前途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他看到英国工人阶级正在觉醒。他认为“现在工人已经一天比一天懂得竞争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害处,他们比资产阶级更懂得,有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引起商业危机,因而对工人也有影响,所以也必须消灭这种竞争。很快他们就会懂得,他们应当怎样去做这件事情( [2] , p. 507)。”工人阶级一旦觉醒,便会为改善自身境况展开斗争,而要斗争则必须找到斗争对象,恩格斯也为工人阶级点明了斗争对象。

其次,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对象。工人们为了反抗资产阶级,会把机器、工厂非本质的东西当做斗争对象,所以他们会捣毁机器、工厂,甚至罢工,这样或许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恩格斯看来,工人们真正的斗争对象应该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对此,恩格斯指出要“去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它的利益正是在于剥削工人)作斗争”( [5] , p. 104)。必须要同资产阶级作做斗争也就意味着任何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的做法都是极为有害的,因为“一个阶级的偏见是不可能像旧衣服一样扔掉的,保守、狭隘而自私的英国资产阶级尤其不会这样做”( [2] , p. 586),要消除这种偏见必须进行斗争,要通过斗争把这种偏见连根拔起,在这里任何软绵绵的改良甚至妥协根本唤不醒资产阶级本身就不存在的“善心”。

再次,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要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找到斗争对象固然重要,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也必不可少。为了展开斗争,工人们组建了工会,这是必要的,因为工会会把无产者的力量团结起来,从而对资产阶级发动有力的进攻。然而工会有时会采取不够科学的斗争方式。恩格斯指出:“在群情异常激愤的时期,这些工会中发生了……一些只能用达到绝望地步的仇恨和冲破一切藩篱的狂野的激情来解释的个别行动( [3] , p. 455)。”这些个别活动包括泼硫酸等极端事件。这些极端的事件实际上并不能够使工人阶级的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可能会换来资产阶级的暂时妥协,但妥协之后,工人阶级不久将再次陷入之前的悲惨状况,所以必须要找到正确的斗争方式,只有通过采取正确的方式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最后,恩格斯还为工人阶级指出了取得斗争胜利的依靠力量。这种依靠力量就是工人阶级自身。恩格斯认为人口的集中促进了工人的发展,而且“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 [2] , pp. 407-408)。意思是说,如果工人们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发动进攻很难取得成功,但如果整个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那工人阶级就有了战胜资产阶级的资本,因为“为了制服一个资产者的反抗而忍受着这些苦难的人们是能够摧毁整个资产阶级的力量的”( [2] , pp. 513-514)。这种思想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因为后来《共产党宣言》中表达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5] , p. 435)!”的思想可以说是对这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且工人们一旦联合起来,“总有一天会发生有产阶级的聪明人士所梦想不到的事件,从而使这个阶级感到震惊( [3] , p. 447)。”

总之,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全面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各方面贫苦状况,痛斥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为英国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找到了一条科学的道路。如今,恩格斯所从事的为人类求解放的事业在当代中国取得了新的发展,在未来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张雷声. 恩格斯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研究——读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9): 16-2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 [英]马尔萨斯. 人口论[M]. 郭大力,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