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和价值意蕴
The Practical Path and Value Implication of Integrating the Labor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SS.2024.132139, PDF, HTML, XML, 下载: 28  浏览: 77 
作者: 吴 颖: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劳动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价值意蕴The Labor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Path Value Implication
摘要: 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精神的本质内涵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有四条:融入高校思政课、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融入高校实践活动、融入新兴媒体。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要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领航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Abstract: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labor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labor is to advocate labor, love labor, hard work, and honest labor. There are four practical paths for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labor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into 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into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tegrating into emerging media.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labor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essential choice to promote the “Three Enters” (into textbooks, classrooms, and mind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the necessary path to lead labor education;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吴颖.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和价值意蕴[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2): 1035-104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2139

1. 劳动精神的本质内涵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1] 这就明确指出了劳动精神的本质内涵,即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层次清楚,内容严密。

首先,崇尚劳动。崇尚劳动是从认知上说的,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劳动的态度。从理论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劳动是第一位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的能力和价值发挥的方式,劳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再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现实出发,当前是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成功的上升期关键期,而大学生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必须要培育他们崇尚劳动的认知,明确意识到劳动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基石与动力,首先必须要通过劳动来达到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阶段。

其次,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是从情感上说的,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劳动的内心感受。热不热爱决定着行不行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促使人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热爱劳动需要从三点出发:一是热爱劳动本身,即明确知道劳动的价值并从心里真正认可它,明确知道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资料还能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尊重劳动者,即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别,只有种类之分,明确认识到劳动内在的无差别性,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历史的创作者,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都值得尊敬;三是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凝结着人类体力、脑力劳动,体现着人的能力和创造性,珍惜劳动成果既有利于体会劳动的不容易,又有利于感受到在劳动中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价值的体现,增强劳动自豪感。

再次,辛勤劳动。辛勤劳动是从意志上说的,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劳动状态的要求,即要求劳动时信念意志坚定,敢干、实干、苦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深水区,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增多。且社会上存在着部分好逸恶劳、只想享受成果不想付出劳动的思想,这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培养大学生辛勤劳动的状态,激发他们敢干、实干、苦干的精神品质,让他们理解只有在劳动中、在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中,才能锻炼个人能力、增长个人才干,才能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最终实现个人理想。

最后,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从品质上说的,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劳动追求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2] 我们虽然知道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但只有坚持诚实劳动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真正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必须要着重培养大学生诚实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大学生在对待自身劳动时要诚实、在与他人合作劳动时要诚恳、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要诚信,争做合格劳动者。

2.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促进大学生热爱工作、热爱岗位、积极生活、报效祖国具有精神指引作用。健全劳动体系,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3] 。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担当。劳动精神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

首先,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深刻认识到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性的相关论述是对劳动精神的深刻总结,有关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全领域。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阵地。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的核心课题。因此,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性的相关论述是对劳动精神的深刻总结,我们必须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和掌握,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劳动意识,热爱劳动。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教育、培育广大大学生更好了解时代大势,更清楚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标强国目标,自觉补短板、强弱项,为实现民族复兴梦不懈奋斗。唯有劳动,才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变为现实。

其次,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领航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在摸索的过程中,仍有很多的不足和不成熟的地方,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还面临很多挑战。一是,部分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只关注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仅仅让学生参与劳动而已,忽视了深层次的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浸润,这与国家开展劳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部分“高校开设劳动课程一般为一学期一次理论课和两次实践课,总课时相对其他基础课程微不足道,理论课程时长远远不足” [4] 。二是,部分大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劳动意愿弱、劳动技能差、对劳动成果不珍惜,不愿不想不能劳动,这就导致劳动教育的目的无法实现,甚至被大学生所忽略和漠视。而将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改善上述两种现象,通过劳动精神的价值引领,在内心深处培育起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确保大学生始终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保党和国家呼吁、鼓励的劳动教育能沿着正确、有效的道路前行。踩稳思想政治教育阶梯,通往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协同发展的顶层。

再次,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收获美好生活。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让他们能更好的从实践中获得自信,获取知识,赢得全面发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价值理念、思想道德、个人品质、社会担当等方面培养学生,而劳动精神更多是从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将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并重,全方位培养学生。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这可以让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辩证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劳动教育通过实践和动手参与,让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激发;让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运作,让学生既具有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也具有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综合发展的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劳动精神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劳动教育通过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和他人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上让学生了解他们是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必须要与他人合作,而且社会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好合作才能越变越好,这是价值观上的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向前、勇毅前行,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精神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大学生,致力于为党和国家提供栋梁之材,因此必须要不断优化、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升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使之走向更高水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针对性、高效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要丰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不断优化发展,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3.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事业的缔造者,必须成为劳动精神的自觉学习者、践行者、弘扬者。但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想使大学生群体真正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要走好以高校思政课为主战场、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主题曲、以高校实践活动为主引擎、以融入网络新媒体为主渠道四条路。

一是以高校思政课为主战场。高校思政课本身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把劳动精神融入其中也需牢牢占领这一高地。首先,在思政课内容上融入劳动精神相关内容,如可以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劳动精神重要性的理论、弘扬劳动精神的相关理论、重要讲话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将各个时期党和人民热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其次,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创造,如可以采取探究讨论、互动教学、自愿分享、引导输出、实地体验等方法进行,还可以将几种方式综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好教学重点、教学抓手、教学落脚点、教学载体,坚持将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说教、单向灌输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程教学、双向互动,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弘扬劳动精神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最后,在教学资源上要追求丰富全面,如可以建设专题式网络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教学平台等来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共享化。

二是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主题曲。校园文化具有先进性、针对性、渗透性等特点,往往对大学生的三观和思想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既高效又便利。但在现实校园中有很多消极的、不良的、反动的思想融入其中,因此必须要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中的指导作用,引导高校建设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围内创新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 [5] 。在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弘扬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6] 。这说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的作用,坚持以文化人,因此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全领域,积极培育先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力量、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内含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能力和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开展各类热爱劳动主题校园文化艺术节,邀请著名大国工匠、传统手工艺人,以及各行各业杰出的人才来学校进行演讲,举办实践类活动带领学生前往各种实训基地、公司、厂房等实地参与劳动等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开展有关劳动精神的书籍、照片、视频展,举办“热爱劳动·劳动光荣”主题演讲比赛、诗歌大赛、舞蹈比赛、话剧汇演等,传播劳动精神,弘扬劳动光荣价值理念,让大学生群体在活动的筹备、参与、总结过程中自觉认同这一理念。

三是以高校实践活动为主引擎。劳动精神本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践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对于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为了弘扬和传递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必须把劳动精神融入实践活动。因此,必须把伟大劳动精神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自觉意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首先,在实践活动前,需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具体要求、注意事项,进一步细化流程,特别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大学生能够全员知晓,主动参与进来,达成实践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去全国劳模工作地实地调查的方式,让人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劳动精神的价值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观看大国工匠与时代楷模短视频、话剧之类的演出,感受各行各业涌现的爱岗敬业的好同志的劳动热情,以及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劳动品质。通过各类实践活动的展开,以及其中穿插的导游讲解、现场聆听、实地参观、展开讨论、结束总结、个人体悟,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理解劳动的真正含义,在内心深处认同劳动精神,从而在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自觉践行热爱劳动的品质。

四是以网络新媒体为主渠道。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是所谓的“网络原住民”一代,从小就接触网络和新兴媒体,习惯并喜爱通过电子产品获取信息,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其特点、因材施教,主动贴近他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的特殊作用,主动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平台,使之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达到与时俱进、因势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今历史现实,智能化、大数据化加速演进,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各种社会思潮借助网络媒介、社交平台潜入和改变大学生的思维和观念。当代大学生每天在这些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已成为日常。但是,目前网络乱象还很多,各种内容混杂其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鉴别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劳动自觉,发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成为互联网时代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所以,我们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网络新媒体高度融合,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起来、活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创新力、吸引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弘扬主旋律,通过传播劳动精神来来引导积极、正确的网络思潮和舆论,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其次,高校思政教师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各类平台,如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等,将有关劳动精神的视频、音频、图片融入到教学资源系统中,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有利条件,让劳动精神能随时随地传播给大学生们。此外,高校还可以丰富学生在线学习模式,如开辟劳动精神学习专栏或学习超话,让广大师生可以在线学习、讨论,后面还可以让这些帖子设置为精选留言或置顶,以达到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助推劳动精神教育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11-25(02).
[2] 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04-29(02).
[3] 乐晓蓉, 胡蕾.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5): 96-101.
[4] 陈羡.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改革路径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 2023, 33(12): 59-61+69.
[5]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2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