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aining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大学生的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却受其负影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这一问题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为了解高校大学生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真实状态,调查小组通过问卷调查、材料抽查、线下采访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出诸如语言态度与观念的转变、语言期望与实施的分歧等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对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提升高校教师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our way of communication has changed greatly, bu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written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more obvious. 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the decline of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which is wide-spread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written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the survey team conduct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material spot checks, offline interviews and other ways, revealing the changes in language attitudes and concepts, language expect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It also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norms of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and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by college teachers.
文章引用:周奕君, 王文涓, 吴楠, 洪方园, 张熙.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2): 1037-104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2139

1. 引言

何为新媒体?匡文波(2012)将其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它具有高度的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等特点,根本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 [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已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与速度上有着无法超越的优势,这就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提供了平台。新时代下,新媒体也已经融入高校学生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开展信息交流与互动的主要途径。网络流行语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加选择地使用很有可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养对策刻不容缓。

2.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书面语表达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大学生书面语表达不规范的现象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现代,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持续冲击着传统书面语言。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热爱网络冲浪,时常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网络流行语言,语言规范意识薄弱。长此以往,大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势必减弱。

为探究大学生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我们广泛搜集微博校园超话、社交软件校内群聊等平台上大学生的语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现象。

第一,文字意义的极致压缩现象。受网络流行语影响,本来要用一句话表达的内容,只用一个字就得以概括。例如“蹲”字,它本意是指动作状态,现在多被用于评论区,表达关注事情的后续并期待得到他人回复。

第二,语言文字的网络缩写现象。网络上普遍流行的用拼音字母代替固定词语表达,在内容上具有隐蔽性与排他性。大学生流行的缩写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yyds”为代表的汉语拼音缩略组合,二是以“886”为代表的数字谐音组合,三是以“u1s1”为代表的“字母 + 数字”组合。

第三,语言文字表达的谐音现象。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更喜爱用词语的谐音来指代原词语,创造出许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网络热词。例如,用“康康”表达“看看”、用“九敏”表达“救命”等。

第四,方言词与规范词的混用及倒装语序的泛用现象。混杂方言词的语句表达以及在语句最后加词语来表达的倒装语序被广泛应用,如“不像啊我觉得”,也是阻碍大学生形成语言文字规范表达的一大难点。

第五,表情包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削弱现象。表情包因生动有趣的特点成为大学生网络交流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大范围替代了文字表达,但过度使用表情包助长了交流惰性,最终导致表情包支配、驱使情感表达。

(二) 大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客观事实对比分析

为探究大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客观事实的匹配程度,特选取高校学生群体进行关于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网络问卷调查。本次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7份,从自我评价与客观能力两方面进行测试,分析问卷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Table 1. The situation in which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unabl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freely and fluently in writing

表1. 大学生无法用文字自由流利抒发感慨的情况

表1可知,大学生无法用文字自由流利抒发情感的现象十分普遍。这表明在网络、智能手机、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正在下滑,并且大学生群体对自身文字表达能力逐渐减弱的认识也十分清晰。

Table 2.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expression of written norms

表2. 大学生对书面规范表达的关注度

再看表2,大多数大学生会关注书面语言规范表达,仅有2.04%的大学生完全不关注书面语言的规范表达。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书面语言规范表达的意识,能认识到新媒体语境对自身的消极影响并积极改变自身的不足。

观察表3表4,关于书信祝颂语的格式,调查对象中有108人选择正确。关于留言条、请假条的署名落款问题,有122人选择正确。分析数据可得,多数大学生了解基本文体的写作格式。另一方面看,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受新媒体语境影响较大,对传统书面语言的掌握能力变弱。

Table 3. The correct format for the epistle eulogy

表3. 书信祝颂语的正确格式

Table 4. How to sign the message and leave note

表4. 留言条与请假条的署名如何落款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客观事实的表现基本一致,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新媒体影响下自身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薄弱,也对提高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一定期望。

3.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偏废原因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形成当前高校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偏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语言态度与观念的转变

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汉语仍然具有高度的语言认同感,肯定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但作为母语使用者,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这一心理评价投射在现实行为中,直接弱化了提高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动机,产生大学生文字阅读面狭窄,理论难以结合实际等现象。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语言状况表现出理性认知与客观实践的矛盾性特征。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共识,因此他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准备外语知识,提高外语能力。而随着企业、学校的各种就业和升学条件将外语门槛不断拔高,更加助长了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学习态度。

(二) 语言期望与实施的分歧

语言价值的评价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导向,体现在汉语学习中表现为传统片面的应试教育和单一固化的大学教育。理想的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导向,然而就现实而言,初高中语文教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体系,即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机制,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但对于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一无所知。进入大学之后,学校教学观念保守,将大学语文作为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语言学习氛围不强,这一点在理工科院校表现尤为突出。不论是义务教育或是大学教育在根本的教育理念上都与理想的语言定位相违背,进而采取了更符合现实需要的教学手段,而由此产生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书面应用能力的高分低能,形成了语言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三) 语言使用与保持的弱化

首先,新媒体语境下,各式交际工具的出现使得书面应用的人际交互地位式微,口语和网络媒介已成为主流的沟通方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写作不再艰难。当复制粘贴成为习惯,思维僵化、表达能力退化便屡见不鲜。当键盘逐渐代替纸笔,书面使用的频率直线降低,提笔忘字、见字不识等问题便接踵而至。其次,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简便性,浸润在这样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个人的语言也会逐渐缺失严谨性。年轻人的猎奇、从众心理驱使他们不断主动接收运用网络语言,当语言表达网络化、娱乐化,经典的文学语言便显得晦涩无趣。大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经典著作的习惯,思想一片贫瘠,原先具有的语言知识无法保持,进一步的语言应用只能是奢望。

4. 大学生书面语言应用能力偏废的影响

(一) 大学生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下降对个人的影响

人们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获取信息,对于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是基础,所以书面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提升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可能阻碍职业素养的培养。据一系列调查和职场人士的回答表明,越来越多的公司注重求职人员书面表达能力的水平。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之所以在职场中如此重要,与工作性质、环境等息息相关。所以在当今社会越来越看重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下,不合格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势必会阻碍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 大学生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下降对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书面语言应用能力的下降,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可能会造成复合型人才的缺失。有媒体报道,部分导师给学生改论文,问题不在于学术性错误,而在于语言表达存在缺陷。诸如“重学术研究而轻语言应用”此类情况,部分高校不予重视,则会造成学生单方面发展,无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中,有学者提出系统性培养,其中就提到了“多学科交叉” [2] ,既要重视理工科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要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自然也就包括语言应用能力。如果没有抓好对大学生语言文字书面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可能会造成社会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三) 大学生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下降对国家的影响

北大教师、青年作家余杰在《拯救语文》中说:“我的弟弟妹妹,你们学了十多年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你们学过数百篇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谣;你们呕心沥血背诵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几个小时的高考!陈旧的内容,极左的观念,荒谬的肢解,专制的答案,处处和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不协调,处处和科教兴国的总目标唱反调!”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就科技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论述了语言文字工作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由此看来,大学生书面语言应用能力的下降甚至可能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下降可能会造成文化自信的缺失,进而造成文化软实力的下降。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文化自信、意识形态领导权、文化舆论等等。为预防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源头入手,改革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重视,从而激起文化自信,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5. 大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提升对策思考

(一) 强化大学生对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已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但由于贯彻执行力度不大,加之新媒体语境冲击等影响,导致大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较为淡薄,不规范现象频繁出现。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首先需要学生自身认识到问题之严重性,不断加强对母语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强化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各大高校需要切实加强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改革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工作机制体制,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示范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规范。

(二) 提升高校教师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树立典范

作为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的倡导者与引导者,高校专业教师在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口语表达文字书写等能力,加强普通话水平,严格规范教学语言,重视基本字词的书写练习。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以自己规范的讲解与得体的表达,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典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高校人事部门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应将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作为人员引进的标准之一,为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规范汉语书面语言文字,使用普通话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增加教师培训及交流机会,提升教师的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并鼓励教师间进行交流与分享经验。

(三)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环境

新媒体语境下,全面提升大学生汉语言文字素养,是提升高校人才质量、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基于此,高校应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解放出来,优化课程体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针对方言地区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结合方言特点,归纳整理易读错字词,要求学生使用标准普通话交流。加强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言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构建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提高汉语言文学素养的平台。组织学生社团,如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辩论社,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定期举行汉语书面应用能力及写作等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6. 结语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语言正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语表达,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顺利实现,影响着社会、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以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用语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为依据,高校与教育者可以通过强化大学生对汉语书面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意识和对流行语的思辨能力,抵御网络用语的不利影响,并发挥高校教师的正向规范引导作用,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引领语言表达,构建汉语书面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适度地使用网络语言,如此可以在新媒体语境下正确应对网络语言使用热潮的影响,使高校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J]. 新闻与写作, 2012(7): 23-27.
[2] 陈真诚, 郭庆, 徐翠锋. 创新能力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科技风, 2021(14): 116-117.
[3] 孔庆东, 摩罗, 余杰.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