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性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s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ind-Nature Psychology
DOI: 10.12677/AP.2024.142109,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1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陈贞贞: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温金童*: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庆阳
关键词: 新心性心理学大学生文化认同感New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摘要: 认同中华文化与新心性心理学相结合,是引导大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新心性心理学理论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奠定了基础,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创新文化产品为培育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动性,完善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在心理形成归属感,增强其家国情怀。
Abstract: Combining Chinese culture with new mind-nature psycholog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identify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new mind-nature psychological theory lays a founda-tion for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ivates college students to actively ac-cept Chinese culture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ptimiz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ng cultural products, thus en-hancing their awareness of home and country feelings in terms of form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文章引用:陈贞贞, 温金童 (2024). 新心性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路径研究. 心理学进展, 14(2), 868-87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2109

1. 引言

文化认同包括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总的认识,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文化认同反映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因而文化认同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内化过程(佐斌,温芳芳,2017)。青年大学生作为引领未来民族发展的排头兵,对其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身素质,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自信程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与定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与引导至关重要。心理学一直强调,外部的客观现实必须通过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才具有价值,对文化认同的研究也不例外(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产生高度的认同,积极地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完善人格以及厚植爱国情怀。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一旦得到提升后,就会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规范他们的日常的行为操守、养成高雅的审美乐趣、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本文依托新心性心理学已有研究,通过学科交叉与结合,试图以心理学路径助推大学生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

2. 理论基础

2.1. 文化心理学的历史进程

由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900至1920年所著的十卷本《民族心理学》通常被视为文化心理学发展的“最初源头”。1928年,“文化心理学”一词是由萨丕尔首次在学校课程中提及。1970年之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重点在于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普适性与共通性问题,并以此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比较实验与跨文化研究,此时的文化心理学偏好于探究文化对人类生理活动与动作行为、信息处理机制、符合表达行为等的影响,个体人格发展与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以及文化对群体性心理健康的意义等。1970年至1980年,研究者们试着用文化脉络探究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的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在心理特质与行为规律方面表现都大相径庭。身处不同文化的个体具备不同的文化心理。所谓文化心理,指的是人在一定语境中对一定文化刺激所作出的该文化所规定的反应(李炳全,2007)。身处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不仅要学习文化以获得认可,而且个体的思想、行为乃至感知,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1995)。自1990年后,研究者们意识到身处不同文化的群体理解和处理文化问题时想法很难一样。因此,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需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人类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大众化和独特性。基于文化主客观的复杂体与个体心理结构的普遍性,文化心理学与人类学、解释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开展跨学科合作。近年来,文化心理学逐渐朝着后现代化、民族化、本土化发展。

2.2. 新心性心理学的诞生

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提供的心性学说也可以称之为心性心理学,但这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古老的心理学。中国文化中的非常独特和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心性的学说(葛鲁嘉,2004)。著名学者葛鲁嘉立足并突破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全新独特的视角和哲学的高度对中国本土心理学进行了重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心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开辟了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新路径,以探讨和揭示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为目标,以开创和建立本土心理学学派、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葛鲁嘉,2005)。新心性心理学旨在追求本体对“心”的不一样的认识,新心性心理学重心在于构建心理生活,促进心理生活健康高质量的发展。心理生活就是人的心理的自觉活动,是自觉的理解,是自觉的创造,是自觉的构筑(葛鲁嘉,2004)。可见其是由自己生成、自主觉悟和创造的,是自身对心理没有经过任何理论预设最本真的理解。新心性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强调文化特殊性、文化多元和普遍心理机制的兼容,在中国本土文化视角下理解人心。西方科学心理学探讨的是人格,而中国本土心理学探讨的是心性,强调的是心灵的成长。新心性心理学颠覆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次序,由技术干预到理论建构再到方法检验。

3. 新心性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缘由

3.1. 理论联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众多优秀文化的集合,中华文化认同则是对中华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加以认同与肯定,主要包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认同(顾廷方,2018)。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年的培养关乎国家发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或社会情境因素,内心的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与所处环境的不断磨合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认同状态,自身的自洽幸福的状态会促进达到良好文化适应的目的。这是新心性心理学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新心性心理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息息相关,心性学说和文化认同紧密相连。

3.2. 必要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和璀璨明珠,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稳定团结、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证。由于互联网进程的推进,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多元社会思潮的涌入、西方价值观念入侵等因素,加之大学生思想活跃,因此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较易动摇,所以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在提高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时,可以利用具有根源性文化积淀的心性文化为取向的新心性心理学来塑造大学生的心理,其带来的心理体验带有中华儿女独有的东方文化韵味,鉴于此,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由内心自觉自发的,更为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提供了文化心理学的理论支撑,该理论有利于指导大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感。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不乏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想法,类似的这种想法很难适应大学生的心理文化生活需要。在传统心性修养中,大学生都需要民族自豪感存在,需要对心性进行自我认定。将新心性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生活中,促使大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一种修养,承认自己的心理文化根源,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正确修养心性,做到精神上的崛起。

3.3. 迫切性

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有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化”掉。国民,特别是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极为重要。新心性心理学运用于提高大学生文化认同,也是基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矛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中国人心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来自现实文化环境方面、个人生活经历方面、家庭变迁方面、历史的影响等方方面面。这些心理问题的大量发生,需要传统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来指导人们如何面对民族文化历史、面对世界文化融合的潮流,来实现心理生活的和谐。中华民族以集体为重心的道德传统迥然不同于西方心理学中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传统。西方心理学教育新一代人理性上不仅接受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西方价值观念,同时也接受了现代西方生物学所带来的生命观念。但当代大学生从情感上仍旧依赖传统心理生活方式,希望拥有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维系和道德规范。现代生命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的冲突,构筑了现实的心理矛盾。这种矛盾的普遍性,使心性学说运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的发展变得迫切。运用新心性心理学,用以指导大学生的现实心理生活,实现心理生活的和谐,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提升其文化认同的重要方法。

4. 新心性心理学视域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4.1. 认知提升:教师积极作为

将新心性心理学运用到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方方面面中,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强烈的爱国心。高校肩负着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要使命,还要讲授文化知识、引导形成正确的观念、规范学生的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要想做好这些方面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目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闪光点,最大程度提升自身基本素质,这与以往只培养做题机器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教师在这个环境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他们关注的应该是知识发生的过程以及在发生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情感、能力等的变化,让课堂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观看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相关的纪录片,真实的了解其背后的意蕴,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识。此外,教师还要多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做大学生的知心好友,多与大学生谈心,对于有需要的大学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引导。教育大学生应正面客观地接受真实自我,不以外在价值标准进行自我评判并贬低甚至是摧毁自己的真实性存在,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使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趋于一致,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周围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时刻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将健康的心理生活渗透进大学生的思维观念中。

4.2. 情感培育:优化社会环境

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或者更大社会的情境因素,个体会和所处的环境不断磨合、碰撞,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认同状态,最终达到良好适应的目的(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大学生因个人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局限,往往处理问题时会短时期内暴露焦虑、忐忑等情绪。大学生的生活日益离不开网络。第一,加强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环境渲染、情感催化。打造正能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在创造观看短视频方面呈上升趋势,创作好的文艺作品,能够温暖心灵、启迪心智。比如电影《红海行动》的故事背景为中东国家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刚刚在索马里执行完解救人质任务的海军护卫舰临沂号,受命前往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舰长高云派出杨锐率领的蛟龙突击队登陆战区,护送华侨安全撤离。谁知恐怖组织扎卡却将撤侨部队逼入交火区,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混战中,一名隶属柏森博士公司的中国员工成为人质。为了解救该人质,八名队员必须潜入有150名恐怖分子的聚集点,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鲜血铸成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丰碑!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温暖人心的作品,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最好的载体。第二,社会支持在个体的文化认同中也是十分重要。社会支持是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应对压力、提高适应的重要资源,主要包括父母和同伴(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搭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学校教师与家长可以交流学生的学习进展、个人发展需要以目标设定,为其完成目标、解决问题等作出更积极的正向引导,父母及时观察孩子心理状况,如遇反常或消极时与学校沟通。公益心理咨询平台可以将学生成长变化、心态变化、情绪变化以及知识储备、个人对事件态度、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等的不同表现进行汇总,形成经验,不断促进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使之内心对自身的认可,外在化为对文化的认同。

4.3. 实践施行:创新文化产品

中国人民广泛而深厚的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在与其他文化群体的对话交流中,文化认同对于在平等关系下推动文化互鉴、文化理解、文化尊重、文化信任、文化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宋佩佩,2021)。文化产品是建立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资源。文化产品能够反映其受众群体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心理特质与行为规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与阐述该文化的本质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文化产品研究既能客观体现中国近年来的文化传承与变迁历程,又能从中把握文化变迁对国人心理状态与行为规律的深刻影响。大学生在文化产品消费占重要位置,更加重视实用性能。通过分析传统文化资源之精华,制作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新貌的文化产品,将研究成果与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达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共进的双贏局面。如近期的“尔滨”火爆出圈,带动的独具特色哈尔滨手办和冰箱贴也受到年轻人的热捧。“祥龙纳福”冰城纪念章,仅一位网友分享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400万;500套限量款冰城风光沙画明信片不到1个月时间全部售罄。一款名为“冰城四季AR冰箱贴”的创意产品,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网友的关注。这款冰箱贴凭借其精美的设计和可爱的AR动画效果,成为了市场上的新宠。自首发以来,近万枚冰箱贴在短短5天内便销售一空,以58的销售单价计算,已售部分便创收超五十万元。外地网友纷纷在网上寻求“代购”,可谓是“一贴难求”。这款AR冰箱贴创作者是两位才华横溢的“90后”女孩。她们凭借对哈尔滨文化的热爱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抓住了年轻大众的文化心理需求,使得AR冰箱贴如此火热。可见,文化产品还需以多元化创意为支撑来建构文化认同感,通过与大众的互动性体验,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保障文化创意产出的不竭动力。将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相整合,不仅能推动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也能让制造业在优化动能机制的过程中促进文化创新。只有在深耕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以谨慎且包容的态度开展文化产品制造,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5. 结语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只有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与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相契合。新心性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兼备的交叉型学科,可从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中汲取群众性研究的相关经验,真正做到为大学生服务。新心性心理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底蕴,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心理学,是增加人民幸福感的有效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智慧更是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内心的健康与安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需求的圆满以及提升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批准号:21ADJ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四史’教育有机融合研究”(21JD710009)。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1995). 心理学百科全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董莉, 李庆安, 林崇德(2014). 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68-75.
[3] 葛鲁嘉(2004). 本土心性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的独特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3(6), 125-130.
[4] 葛鲁嘉(2005).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构建-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新世纪的选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5(5), 142-151.
[5] 顾廷方(2018).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升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成都理工大学.
[6] 李炳全(2007). 文化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7] 宋佩佩(2021). 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演进与新局新机.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8] 佐斌, 温芳芳(2017).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2),17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