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镇电商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以郎岱镇为例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Commerce Economy in the New Era—Taking Langdai Town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ECL.2024.131041,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103 
作者: 杨玉京: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新时代电商经济郎岱The New Era E-Commerce Economy Landai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郎岱因原有地位的丧失,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为打破这一困境,郎岱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电商经济的崛起为郎岱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时代,利用电商经济转型发展是郎岱摆脱困境、实现新突破的关键。近年来,电商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郎岱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其电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流基础。此外,郎岱的农产品和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为电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电商模式,郎岱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承其丰富的非遗文化,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电商模式,郎岱可以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非遗文化产品,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电商经济的作用,郎岱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ecause of the loss of the original statu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ngdai faces challenges, in order to break this dilemma, Langdai needs to find new development momentum. The rise of e-commerce economy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Langdai, in the new era, the use of e-commerc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Langdai to get rid of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recent years, the e-commerce economy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on-genetic inheritance. Langdai’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rovides a good logistics foundation for its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Langdai’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s are rich, providing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Through the e-commerce model, Langdai can better display and inherit its r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e the s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Combined with the e-commerce model, Langdai can build a characteristic br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e intangible cultural products, and improve its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e-commerce economy, Langdai needs to choose the right operation model.
文章引用:杨玉京. 新时代乡镇电商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以郎岱镇为例[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1): 342-349.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1041

1. 引言

郎岱是贵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小镇之一,自设立之初便因地处黔滇要道,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但伴随时代的发展,郎岱的行政等级逐渐降低至镇一级,其经济发展便逐步滞后。党的十八大后,乡村振兴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日俱增,为不落后于时代,有效刺激郎岱的经济发展,郎岱先后采取诸多措施以求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然而,因现实条件影响,郎岱经济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实现更大的突破。

郎岱是贵州省内规模较大的乡镇之一,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地位突出,促进郎岱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为新发展方向,在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向更高目标迈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现有经济发展的困境

郎岱镇位于贵州西部地区,隶属黔西高原中山区,该区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偏干性常绿阔叶落叶林黄棕壤高原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雨量1000~1100毫米,是贵州热量较低、雨量较少、海拔较高的岩溶化高原山地区。在地理区位劣势,及其他诸如气候、交通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较长时间里,郎岱的经济发展成效有限。

2.1. 自然环境方面

郎岱所属区域是新构造隆升幅度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山区,也是贵州第一大梯级面的分布区,海拔多在1800~2600米,由于隆升强、地势高、河流切割深,相对高度常达500~700米以上,主要河流都深切成深邃的峡谷,牛栏江岭、谷高差1000米以上,河谷幽深,峰峦叠嶂,高原面除部分地区保存较好外,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已渐变为强烈切割的山原、山地。因地势高,起伏大,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明显。谷底(最低处仅600余米)是亚热带,可产柑桔、水稻;谷坡气候温和,盛产稻、麦、苞谷;山顶和高原面上,气候温凉,盛产喜温凉作物,如洋芋、荞麦、甜菜等,水稻难以结实;因此,该区也常被人们称为贵州的“高寒”山区。 [1]

“高寒”山区本就不利于农业作物生长,伴随大量水土流失,郎岱依靠农作物发展致富并不现实,因此郎岱的自然环境导致这一区域的经济作物产出较低,除满足自用外,对外难有较高的输出量。近几年大棚作物基地的生产发展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气候环境的影响,但郎岱的地形并不允许大规模的大棚基地建设发展,且前期投入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2. 交通建设方面

郎岱坐落在郎岱坝子中部,南有打铁关、福堂坡、狮子坡、马鞍山诸峰,北屏老里坡,地势险要,自古为滇黔通道要站之一,城南打铁关石壁峭立,下临北盘江,清人马怀信于关口题有“岩疆锁钥”四字。 [2]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郎岱在清至民国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所设立的行政级别基本在县一级,这也使得郎岱的发展一片繁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国内环境安定有序,郎岱的军事价值逐渐丧失,伴随六枝特区的建立,政治、经济中心转移,郎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行政级别降至镇一级。

随着原有地位的丧失,自然环境带来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其遏制郎岱农业发展的同时,交通建设也深受其害。郎岱四周群山环绕,地势起伏大,山林密布,河谷纵横,导致交通建设方面的发展成果有限。因政治、军事地位的丧失,加之地理环境的影响,郎岱现有的交通以公路为主,即便是三线建设时期这一主要交通格局也未有较大变革。时至今日郎岱仍未有铁路或航空建设,且主要的公路交通也是依靠其他国道或省道建设起来,例如其境内的晴新线(六枝新窑——晴隆)便是接国道320和国道主干线GZ65。可见即便是有六枝特区南部“交通枢纽”之称,郎岱的交通建设情况其实并不发达,依靠物流运输业发展经济,也并非良策。

2.3. 经济环境方面

Table 1. Summary table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Guizhou

表1. 贵州各市(州)生产总值汇总表

注: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23,单位:亿元 [3] 。

郎岱隶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其经济助力主要来源于这市县两级,然而,如表1所示,2013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六盘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虽逐年上涨,但在贵州省内横向比较,六盘水的经济呈下滑趋势,由前转后,居于贵州的后几位。

进一步比较,10年间,贵州其他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基本在2.0~3.0之间,虽体量不同,但增长情况类似。然而,六盘水市确实特例,10年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仅增长仅1.5倍,在贵州属于末位,这直接反映出的问题是六盘水经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同时,不景气的发展环境侧面说明其内部各地区的发展同样有限。

郎岱仅是镇一级行政单位,所依赖的主要经济体更多的是其上一级行政单位,即六枝特区,六枝特区是六盘水市三大县级行政区划之一,但在经济体量上却完全不符合其所处地位,据图1所示,对比表1数据,六枝特区在六盘水市的经济比重较低,其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不足六盘水市的1/5,严重时甚至不足1/10,说明六枝特区的经济发展在六盘水市内呈现相对落后的状态。

注: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14~2023。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Liuz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图1. 六枝特区生产总值趋势图

地区生产总值(GDP)不占优势已是一大问题,再看图1所示,10年间六枝特区的经济发展显然存在一定的波折,且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平缓。总体来讲无论是六盘水市或是六枝特区提供的经济发展环境都不理想,郎岱的经济发展需另辟蹊径。

2.4. 古镇文化保护方面

郎岱的历史比较悠久,因其古文化存留较多,也被称为郎岱古镇,2016年郎岱更是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其文化遗产除《安顺府志》记录的郎岱八景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经过调研考察发现,郎岱古镇共有物质文化遗址30余处,16处仍有遗迹犹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3处,有国家级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保护单位8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郎岱的古文化虽然丰富,但是在保护开放方面却并不令人满意,目前郎岱八景仅有五处犹存,其余或是破败,或是早已被拆除。政府虽然对遗产设立保护牌并制定保护条例,但没有更深入的行动,传统建筑历史久远损坏严重,没有真正进行修缮工作。且大多修缮的经济目的过重,同质化明显,古镇在保护开发初期,目的之一就是拉动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扶贫工作完成。这就导致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会选择新的地方修建具有强消费性质的“游览区”。政府特意聚集性地重修、维修一些建筑、街道,类似新的“岱山书院”和其后的“土司府”,“示范街”等等。但忽视了,野草丛生被盗严重的孙家坟,摇摇欲坠的财神庙,脏乱陈旧的东山寺,无路可通的文峰塔,诸如此类。当然,经济发展是必要考虑的,但由此伴生出急于提升经济指标而“修新不保旧”的本末倒置行为,忽视对真正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遗迹、传统建筑的深层次,全面的保护性开发。按照功能区重修,为了迎合现代审美构造的空间结构,没有充分表现出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有用性,场所的精神性,透露出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

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Langdai

表2. 郎岱物质文化遗产统计表

近年来,为了古镇扩大知名度,政府做了相关宣传,比如出书之类的,但是并没有后续的强力跟进,也没有利用好各种网络平台,前期的宣传工作反响平平。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关于郎岱古镇遗产数目的认知数据当中,超过60%的调查者知道五处左右的文化遗址,但仅仅上文的数据就有30多处,五处只是六七分之一左右,20%的被调查者甚至处于不了解也不知道何为文化遗产的状态。

古文化的保护开发方面成效有限,使得本就不多的投入资本被无意义地消耗,以复兴古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宣告失败。

3. 发展电商经济的可行性

综合来看,郎岱的经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受自然环境影响,交通建设受阻,实体经济发展有限,作为国家特色小镇,依靠古文化发展的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果并不理想。截至目前,已有学者另寻他路探求发展路径,例如以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新的发展方向。 [4] 然而,就目前郎岱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该路径虽对郎岱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终是受限于现实原因而成效不高。诸多问题的集体表现迫使郎岱需要继续寻找自身出路,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便捷性,发展电商经济是郎岱又一次发展机遇。

3.1. 非物质文化丰富

郎岱古文化遗产虽保护开发有限,但其本身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种类繁多,且其中许多内容便于利用互联网传播,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Langda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rt)

表3. 郎岱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表(部分)

昔日郎岱,作为滇黔通道的要冲之一,政治与军事地位独特,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之基础。在诸多非物质文化遗存中,食俗、服饰、医药等领域颇具特色,其中部分具备低成本远距离运输的特性,为电商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存避免了产品单一之局限性。

3.2. 地方特产丰富

郎岱所处地理环境特殊,这里的山水分布独特,地势起伏较大,这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不同海拔区域,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适应性有所不同。因此,郎岱地区的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形成了阶梯状的分布特点。不断扩大的大棚基地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为农产品的外销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在郎岱的发展历程中,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一方面,郎岱积极挖掘自身优势,将关岭、晴隆等地的黄果、红糖等土特产引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另一方面,郎岱镇上的枸酱、批饵粑、豆玻等三种名产备受喜爱,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

郎岱虽仅为一方小镇,但其地方特产丰饶,从而使得郎岱电商产品之丰富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3.3. 已有研究的便利

郎岱的地方特产虽然丰富,但其可替代性较强,电商经济发展的主要核心仍是郎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商经济结合发展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为郎岱的电商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性指导。例如,李新雨通过对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开展电子商务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B2C、H2C、H2G2C等5种适合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电子商务模式。 [5] 再者,李浩以鲁班锁为研究核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电子商务模式。 [6] 另有苏晓萍,刘天姿等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或角度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7] [8]

4. 电商经济发展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的因划分主体不同有着一定的差异,较早地根据交易主体进行分类的大致有5种,即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企业与消费者间电子商务(B2C)、消费者间电子商务(C2C)、企业与政府间电子商务(B2G)、个人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C2G)。 [9] 伴随时间流逝,电子商务模式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的类型也层出不穷,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①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

②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onsumer,即B2C);

③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onsumer to Consumer,即C2C);

④ 线下商务与互联网之间的电子商务(Online To Offline,即O2O);

⑤ 供应方与采购方之间通过运营者达成产品或服务交易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Business-Operator-Business,即BOB);

⑥ B2Q模式,通过在采购环节中引入第三方工程师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售前验厂验货、售后安装调试维修等服务。

郎岱是虽地域规模较大,但本质上仍是一个镇,其所能提供的产品即便多样,但不可能稳定大规模供给市场,因此BOB及B2Q两种相对需要足够稳定规模供给且要进一步发展的模式并不适合郎岱。进一步看,郎岱并没有足够规模的企业进行商品的供给,大多是由住户的分别供给市场,商品的供给链并不稳定,发展电商经济势必是要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为进一步的扩大规模做基础准备,以此实现B2B和B2C两种模式的发展。

就郎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发展电商经济是可行的道路之一,但其短板十分明显,即短期内不可能有质的提升,经济转型的规模势必由小到大,初期的资本积累甚至是漫长的,且需要多方携手共进。因此,就目前而言,郎岱的经济转型需要尽可能的便捷,小规模的电商贸易是较为科学的选择,依托现有相对便捷的公路运输体系,以及独特的商品供给,C2C和O2O模式是较为合理的选项。相对于前者,O2O模式更便利于郎岱特色商品的宣传工作,该模式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心的服务,很大程度是规避了运输、买卖双方交流等方面的潜在潜在问题。

综上,C2C和O2O模式更适应郎岱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能在短期内满足电商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后续的发展做探索性实验。

5. 结语

尽管郎岱在政治军事地位上的丧失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但该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所赋予的丰富产品多样性,为郎岱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郎岱位于六枝南部,拥有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是六枝南部的交通枢纽。这种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郎岱能够满足电商经济带来的物流转运工作,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郎岱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要加大对电商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优惠,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此外,还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为郎岱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总之,尽管郎岱在政治军事地位上的丧失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但该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所赋予的丰富产品多样性,为郎岱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只要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抓住机遇,郎岱有望逐步恢复昔日的辉煌,成为六枝南部的经济强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贵州省志∙地理志下[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8.
[2]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贵州省志∙地理志上[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 12.
[3] 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编. 贵州省统计年鉴2014-2023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2023.
[4] 袁建伟.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六盘水郎岱镇为例[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1(4): 1-6.
[5] 李新雨. 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7): 78-79.
[6] 李浩.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青岛: 青岛大学, 2016.
[7] 苏晓萍. 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途径研究[J]. 企业导报, 2014(16): 87-88.
[8] 刘天姿, 史琳蔚, 杨东哲. 互联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路径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8): 161-164.
[9] 谭晓林, 谢伟, 李培馨. 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应用及其创新[J]. 技术经济, 2010, 29(10): 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