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论纲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Orien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DOI: 10.12677/AE.2024.143335, PDF, HTML, XML, 下载: 32  浏览: 5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桂梦美: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 西安;洪 扬: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研究生科研能力协同培育规范基础教学模式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Normative Basis Teaching Model
摘要: 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共同的目标追求,创新教学方法与深化协同培育模式是加快完善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现代式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规范基础在于其本体规范和外部规范,并逻辑证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样态及其实然分析,进而对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三层次的体系化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协同培育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推广,能够全过程助推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和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Abstract: Innovative talent oriented by research ability is a common goal pursued b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lso,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deepening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models are inherent requirements for acceler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normative basis of modern postgraduate’s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teaching model lies in its ontological and external norms, and logically proves the structural pattern and actual analysis of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which further has a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guiding role in the systematic integrity of the three-level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teaching mode for postgradu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teaching model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but also output the high-qua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whole process.
文章引用:桂梦美, 洪扬. 科研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论纲[J]. 教育进展, 2024, 14(3): 94-10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335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共同的追求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与深化协同教育模式是加快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社会中坚力量以及抢占科研高地的关键力量。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评判研究生培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研究生培育的主要目标。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学界研究颇多,多从教学体系再构建、教师授课方式再更新等单向角度进行讨论,而聚焦于协同培育教学模式层面的研究却较为鲜见。因此有必要对协同培育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尤其在面对部分研究生科研热情缺失、研究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等情形时,亟需构建教师与研究生、大学与外界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同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不是将教师与研究生囿于有限和封闭的知识樊笼之中,而是追求教师与研究生共同的学术探索。教师并非单向传递知识的角色,研究生也绝非为一味服从与被动接受既定知识的人员,二者可以通过不同场景与平台协同研究学术前沿问题,如课堂互动、课题研究等渠道 [1] 。中国式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必要探寻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态,让研究生能直接参与到科研过程中理解和学习创新思维,与教师在该过程中进行学术对话,提高其科研素养。同时,考虑到课堂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有限性,有必要构建其他平台供研究生交流学习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问题。有鉴于此,完善协同培育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毋庸置疑的改革方向,研究协同培养模式的规范基础则是体系完善不可缺失的理论前提。

2. 科研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的规范基础

协同培育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研究生群体,能够运用现有知识主动探究未知领域和更多发展可能。申言之,协同培育模式需要对研究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起到显著提升作用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如何提升研究生知识整合水平则需增强其知识网络嵌入性。研究生知识网络嵌入是指研究生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共享、传播及运用而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嵌入”则充分体现了个体研究生在该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系统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与关联性 [2] 。知识网络嵌入性能够反映个体在该网络结构中可支配、整合的知识资源数量和来源方式,进而影响其科研能力。协同培育模式聚焦于为研究生打造较为丰富的知识资源,帮助研究生构建联系紧密且来源广泛的知识网络,促进其科研水平提升。

2.1. 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的本体规范

知识网络的构建需要多个圈层共同发挥作用,协同培育教学模式正是搭建圈层的关键手段。首当其冲需要通过协同培育模式筑牢内部圈层,该圈层囊括课堂提供的学术资源、导师学术与情感的帮助以及同学的互动交流等。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单向的知识输出,忽略学生与教师双向的学术交流,尤其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必须探索一种将学术与课堂紧密结合的授课方式,学术教学一体化由此应运而生。具体而言,教师将当下的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不同阶段,通过动态的学术研究过程塑造其学术思维,在课堂上体验对科研创新的整体把控,一定程度也减轻了教师繁冗刻板的教学计划,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课堂积极性。课程教学主要集中于研一阶段,课堂之外的时空里导师则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协同培育要求导师提供学术与情感层面的双重支持,依托导师科研项目参与学术研究,接受导师针对性的学术辅导,提升研究生学术涵养。同时,导师也应给予研究生足够的情感支撑,有研究表明,导师提供的情感支持与研究生学术品格呈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导师也应积极组织研究生同辈进行交流探讨,利用组会、研讨会、读书会等活动增强研究生之间的知识传播与学术思考。通过多重学术训练途径达到构建研究生学术圈层的目的,帮助研究生与知识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保持密切联系与关系的粘性。

通过协同培育构建的第二圈层为学院与学校提供的跨学科交流平台。由于专业不同,研究生在大学期间专攻本专业研究方向,在文献阅读与学术创新方面也聚焦于本专业领域,这对于专业知识积累与前沿问题探索的作用自不待言。但毋庸讳言,局限于固定领域的研究很难有更多创新性突破且极易陷入单调知识基础形成的藩篱。此时,学院和学校需帮助研究生打破因专业分类造成的知识壁垒,通过开展主题交流会、讲座等形式组织跨学科对话,鼓励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与教师积极互动,探索交叉学科领域新兴前沿问题,帮助研究生开阔视域,发现和思考更多问题。通过学院与大学组成的研究共同体,扩大研究生的知识网络,极大丰富其知识来源与学术互动平台,进一步支撑其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升,增强学术信心与信念。

最外圈层即协同培育模式下搭建的研究生与外界进行学术互动的平台。根据分散性知识生产理论的观点,知识生产依赖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而非集中于少数机构当中,因此目前知识研究早已不再是大学的专属领域,而是分散于社会各个机构。大学若想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就需要参与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这意味着大学应更加开放,与更多社会团体接触 [3] 。因此,有必要通过学院、大学或者导师个人力量与外界建立交流渠道帮助研究生与社会层面形成学术共同体,该部分主体包括国内外其他院校同领域的研究人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利益关联人士。协同培育模式保障研究生能够与社会其他主体进行学术交流,极大开阔研究生眼界,为科研服务社会打下夯实基础。

2.2. 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的外部规范

为更好地落实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导向,有必要对非研究生阶段以及大学之外的学习场域进行探索以配合研究生阶段协同培育教学模式有序推进,将协同培育教学模式优势发挥至最大。从纵向时间维度看,应当注重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培育的衔接。本科生教育力图基础知识的灌输与整体框架的构建,研究生阶段注重科研能力的挖掘,二者在目标导向与培养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当前我国研究生群体中从本科直接升入研究生的占比较大,在本科阶段课程中增设部分专业前沿问题探讨有利于启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对本科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能减少未来读研身份转变的适应周期。已初步具备相应逻辑思维能力、前沿问题探究能力的本科生在步入研究生阶段后,协同培育模式将更好发挥其应有之义。除课程内容可作部分补充之外,也可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通过初步接触学术工作确认自己是否具有学术志趣,从而判断是否选择继续读研,筛选出对学术具有较高认同度的本科生攻读研究生学位,提升研究生质量和协同培育效果 [4] 。如前所述,本科阶段课内课外的双重培养方案以配合研究生阶段协同培育模式,在纵向时间轴上与研究生协同培育模式相契合,助力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最大化。

从横向空间视角看,需重视校内校外学术资源利用与整合,尤其是社会层面的学术资源交流与共享。前文已述,当前社会知识生产已不再是大学的专属特权,而是散落于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共同追求,除校外其他同领域的研究学者与团队之外,社会实务部门的经验与研究焦点也亟需大学研究人员的关注。搭建大学与实务部门沟通桥梁一方面有利于帮助研究生科研内容接地气,另一方面更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相呼应,即教育、科研与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意识到将教育、科研与服务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保持对社会实务问题同步关注与研究,充分负担起高校科研与服务的重要职能。同时,依据自我发展理论提出的“重要他人”概念,积极邀请业内知名人士进校交流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志趣。简言之,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成长与社会化产生较大影响与作用的人士,具体包括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 [5] 。邀请深耕于业内实务一线的资深人士或者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者进校与研究生交流,在加强专业知识分享与互动的同时也能发挥重要他人的力量,帮助研究生增强学术志趣。在协同培育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础之上,应当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将研究生更好的“社会化”,将学术更好的“社会化”,将协同培育模式与社会对学者和学术的需求更好地衔接。

3. 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样态与实然分析

科研能力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需的不同类型的知识技能总和,也是研究生培养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我国学者关于科研能力概念的界定存在几种不同学说,可归纳为活动说、产出说与综合说。“活动说”认为科研能力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或本领,如文献查找与整合、问题整理与归纳、数据分析与表述等能力;“产出说”认为科研能力是指最终输出的科研成果的能力;“综合说”认为科研能力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如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6] 。文科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可概括为在人文社科等领域旨在探索真理的智力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而目前关于文科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尚未存在统一具体的清晰界定,但其应当具备的主要科研能力业内已基本达成一致共识。

3.1.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样态

根据学界与实务界的普遍认知,可将科研能力依据性质差异划分为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缄默知识储备。认知能力集中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是科研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能力并非停留在认知层面,也是实践操作的一种能力,故实践操作能力是在科研活动过程中遵循一定科学规律和程序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缄默知识是指特定学科的专业术语、约定俗成的表达或潜在规则与习惯等,这是在学术共同体中参与学术活动不可或缺的能力 [7] 。将前述三类能力涵盖的基本要求进行剥离可得出更加具体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类型,其结构样态大致涵盖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学术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架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是科研活动的前端,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研究生开始着手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的探寻。因此,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二者也可互为因果。在进行足够数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思维进行严密推理,通过现有材料的指引与支撑对当前问题形成一种科学可行的解决路径,进而使用严谨流畅的学术语言将整个科研过程与结论完整地呈现出来,最终产出的文章即普遍意义上的科研成果。

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发现问题或批判现状是科研活动开始的第一步,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有序推进后续科研活动。问题意识具体是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意识到当前理论研究或者实践现状存在争议、空白等情形。批判能力是指在积累一定理论基础与实践经历的前提下,对当前的理论观点或实践运行情况提出质疑并给出个人见解。问题意识并不单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侧重于发现的问题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必要性,通过大量检索相关文献同时不断论证以判断该问题是否符合现实特征与实践需求,保证问题具备较高质量。文献搜集和处理在前期问题梳理以及中期论证说理过程都至关重要,二者同时进行互相支撑,文献搜集需通过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展开,在使用文献过程中学会抓住焦点问题进行研读,筛选出对问题梳理与解决具有积极意义的文献,提取关键信息作为论据支撑个人观点。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分类比较、归纳总结,贯穿科研活动始终。学术语言表达能力指在储备足够丰富的缄默知识后,使用逻辑严谨、学理规范的文字将科研过程及研究结果正确完整呈现出来的能力。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需要制定全面完善的培养方案帮助研究生提升前述不同层面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求学校与导师具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学生提供特性化学术指导。

3.2.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然分析

教育学者普遍认为当前研究生科研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根据现有研究资料显示,文科在校硕士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差,典型表现为科研志趣与学习热情的缺失、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不强、问题意识薄弱导致缺乏创新能力、学术表达水平较低造成科研产出能力不高或质量较差 [8] 。

学术志趣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韧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科研领域保持高度热情与探索欲是培养其科研能力的基础前提。而当前研究生学术热情并不高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生扩招导致部分对科研缺乏认知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另一方面则是校内导师并未对学生提供足够的学术支持与指引,学生感受不同自己身处于学术共同体之中,缺乏学术认同感。科研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较高学术志趣与认同感可推动研究生在未知领域进行更多探索与试错,保持频繁规律地科研行为。从长远来看,学术热情有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对激发研究生学术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驱动研究生未来持续主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从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有研究表明,论文发表与能力增值并非一定呈现正向关联关系,而是需要自主、自愿的前提条件,只有研究生自愿进行科研活动时产出论文的经历才对能力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9] 。

资料收集与处理关乎论文选题与成果产出的质量,而选题与科研成果则直接反映出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水平。目前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没有达到新时代文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要求,造成学术研究过程中理论研究不到位、国际视野缺失与学术热点问题缺位等负面现象。受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价值导向影响,当前的学术论文中局限于具体问题及对策性研究,缺乏对问题理论层面的探讨,尤其是不同学说观点辨析、理论流变梳理等学理支撑。同时,我国部分学科起步时间较晚,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情况相对滞后,因此有必要对域外同领域研究内容进行考察,在立足本土国情之上汲取域外优秀理论经验。较强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也有助于研究生精准捕捉学术热点,学术热点是业内高度关注的问题,具有其自身的知识逻辑、学术规则与价值规范,充分体现出学术领域内学者的价值取向与共同志趣 [10] 。

4. 科研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协同培育教学模式的体系化完善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协同培育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合作学习与问题解决的培养方式,通过构建平台学术交流机会,为学生提供多元合作交流渠道,共同构建知识积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当前研究生科研水平不高、学术志趣不浓的现状,在对协同培育教学模式规范基础进行解读释义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与实然考察进行设计,完善协同培育教学模式体系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结症的消除需同时在三个层面予以展开:首先是宏观层面政策制度保障,为协同培育模式具体构建提供正当性基础与方向指引;其次是中观层面多元化平台团队支持,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提供学术支持,否则便架空了宏观层面的政策规定;最后是明晰导师责任,微观保证个体得到充分学术指引。

4.1. 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层面政策制度保障

首先在招生过程中重视生源的学术潜力与科研志趣,加强对入学考试环节的重视,增加专业基础性课程理论考核,设置合理考试科目与试题类型,筛选理论基础扎实的考生;在面试环节合理增加部分学术问题,选拔出具备严谨逻辑思维、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研究生阶段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索交叉学科、新兴领域的问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驱动的能力 [11] 。因此,在设置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外还应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供研究生选择,同时开设论文写作技巧、文献收集整理、学术热点问题研究等学术性较强的专题课程。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其关注与学习前沿问题,为其科研能力培育提供科学合理的成长路径与方式。最后,保障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础。积极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增加个体学术认同感,激发其内在动力驱动自我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具体而言,需要政府与学校重视团队模式与个人模式的建设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团队分工合作具有高度科学性与严谨性、个人自由发展能得到充分制度支持。

4.2. 提供多元平台:中观层面团队协同支持

鉴于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愈发复杂与综合,单一研究方法与学科的论述难以适应目前学术现状,因此需要追求研究方法、论述视角的多元化。首先,由于导师个人可提供的学术资源与研究方向较为有限,增加不同学术领域的导师合作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为学术资源多元化、学科交叉研究多样化提供保障与动力,给予研究生最大程度的学术支持与知识共享。如此一来,开拓研究生资源获取渠道,丰富研究生论文选题范围,为研究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学术指导。其次,在科研过程中,同门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定期组织同门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帮助研究生对自己研究方向的认知更清晰,同时也可缓解科研过程中伴随的孤独感。通过构建跨学科交流平台,研究生能够对多种研究场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不同学科间的新链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壁垒,逐步跳脱出单一研究视角所带来的学术性桎梏。再次,邀请校外同领域专业或资深从业人员进校举办讲座,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与科研动力。优质的学术讲座能够为研究生带来论文选题的灵感与启发,不同思想和观点的展示与碰撞也能产生更多专业且有效的信息。最后,学校应积极与各个实务部门合作搭建学生实习基地,一方面助力研究生社会化、学术研究社会化,另一方面也是为文科类研究生提供数据资源,为其科研创新提供现实支撑。

4.3. 明晰导师责任:微观层面导师个体指引

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可体现出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导师应当给予不同的学术指引:研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检索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该阶段需要求学生进行问题论证与写作;经过两年持续地学术能力培养,研三阶段精力主要集中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导师应侧重于对学术表达能力的引导。除了给予学术支持之外,导师与学生应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学者指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若存在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不恰当、导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导师与学生价值追求存在较大差异等情况则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明显劣于师生关系和谐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12] 。一言以蔽之,当前亟需注重导师学术支持与师风师德的双重规范。虽然在给予不同类型研究生资源扶持方面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需根据不同事项与阶段对提供学术支持的主体、方式、类型等因素进行权变性预判与调整。例如对学术型研究生始终以遵循学术逻辑为前提进行学术资源支持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则需兼顾市场需求层面的因素。但是无论如何始终保持学术性培养是研究生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根本区别 [13] 。

5. 结语

科研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的衡量指标,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创新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对于加快社会文明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建设,使得研究生处于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并运用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多种资源的共享构建协同培育模式。协同培育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推广,能够全过程助推中国式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和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基金项目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研能力导向型警事法学研究生协同培育模式研究”(YJKY202318)。

参考文献

[1] [美]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9.
[2] 马永红, 杨雨萌, 张飞龙. “独当一面”还是“博采众长” ?——不同科研训练模式下博士生创新能力差异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3(6): 1-10.
[3] [英]皮特•斯科特. 高等教育全球化: 理论与政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15-119.
[4] 邝宏达, 李林英. 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训练环境对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机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5): 59-66.
[5]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44-247.
[6] 巩亮, 张万红, 程会强, 等.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与评估[J]. 江苏高教, 2015(4): 84-88.
[7] 边国英. 科研过程、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训练的特征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08(5): 22-25.
[8] 赵瑞瑞. 普通高校文科全日制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0(4): 48-51.
[9] 高耀. 论文发表激励与硕士生能力增值——基于2021年“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数据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22, 43(4): 53-65.
[10] 张亚平, 曹永国. 学术研究如何关涉学术热点? [J]. 现代大学教育, 2023, 39(1): 28-35.
[11] 郭学渊.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探究[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5(3): 117-120.
[12] 宫新栋, 杨平, 王元纲, 等.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刍议——基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和认识论视角[J]. 江苏高教, 2018(1): 77-80.
[13] 马永红, 朱鹏宇, 杨雨萌. 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演进——基于三元逻辑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9):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