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学设计与实践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许多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表达不清晰、交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我们系统设计了“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价办法、实践环节和课程思政环节。通过这些改革和设计,成功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一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创新创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语言表达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对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many students often fac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authors have designed a systematic teaching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wo courses,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Scientific Writing. This design covers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change of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research on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s, design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design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se reforms and designs, the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improv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laid a solid language expression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his teaching reform achievement also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文章引用:王亚军, 甘强, 冯长根.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学设计与实践[J]. 教育进展, 2024, 14(3): 247-25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361

1.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务院在201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1] 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就是教育部实施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高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2] ‎[3] ‎[4] 。

大创项目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团队,自主完成项目申请、研究设计、计划书编制、项目实施、报告撰写、成果交流、汇报答辩等工作。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流畅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复杂逻辑思维能力和持续质疑论辩能力等。然而,当前许多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演讲能力不强、写作表达不清晰、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欠缺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发展 ‎[5] ‎[6] ‎[7] 。

语言表达能力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和推广能力。首先,创新创业需要大学生具备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创意的能力。通过与团队成员讨论合作,与导师沟通交流,或向投资者宣传项目,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传递想法和理念,并获得支持和认可。其次,创新创业涉及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通过清晰、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大学生可以与投资者、合作伙伴、客户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促进项目落地和发展。此外,语言表达能力还与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密切相关。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借助语言来创造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有效传播企业核心价值观,吸引潜在用户和顾客。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提升创业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培养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团队讨论、方案设计、展示演讲等各个环节,这些活动都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完成。因此,本文旨在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帮助大学生克服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挑战,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通过较为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理清思路,并将复杂的科技概念和研究结果转化成易于理解和传达的形式。

2. 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科技写作的语言,文献检索简介,科技论文的结构与内容,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科技论文的规范化表达,科技论文的发表。“科研方法与科技交流”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写作概述,项目申请书,科技论文,学术交流,学术规范。这两门课程的内容都紧密围绕其主题展开,设置相对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课程进行了以下优化和改革。

1) 考虑到本科生的理解能力,减少过于专业和抽象的概念、定义,同时缩短理论教学时间,以更通俗、有趣的方式,如图片、视频、案例等来辅助教学。此外,增加学生实践和互动环节,以增强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 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8] 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文化自信、共同体意识、爱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学术道德等方面内容。让学生参与讨论,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3) 两门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互动交流 ‎[9] 以及团队合作 ‎[10] 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从而提升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 课程中涉及知识点较多,包括大量标准和规范。除了在课堂上进行选择性讲解外,还将详细的资料和原始文献放到课程网站(学校“乐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较为枯燥的部分内容(如“科技论文的规范化表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9] ‎[11]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PPT,课堂上由教师进行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5) 在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时间,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6)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大创”“世纪杯”等项目的申请、科研、写作和答辩等活动的语言表达训练。同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

3. 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式学习,缺乏灵活和互动的教学手段。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感,结合“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引入一系列新型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例如,通过引入实践环节,包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12] 、团队合作 ‎[10] 和实践操作等,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课程专业知识,并有效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乐学”建设和完善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平台。采用“雨课堂”和“问卷星”等工具辅助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实用的学习资源。

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课程则主要采用线下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讲授、演示、课堂练习、课堂讨论 ‎[12] 、学生演讲、互动 ‎[9] 、课后实践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乐学”课程网站建立和完善了课程信息、教学内容、互动环节、辅助学习材料等,以辅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网络交流能力。如遇特殊情况(如新冠疫情)而无法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时,完全可以依托该网站进行有效的线上教学。

在这两门课程中,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尝试了新的教学方式,将新教学思想、方法、方式、理念与传统相结合,不断创新,探索出了能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方式。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教师讲授为学生主动深度参与,并用其指导全部教学活动。同时,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互相补充,部分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辅以慕课视频资源)。此外,还将教学资料上传至课程网站,学生课前先进行学习,而在课堂时间进行更多的互动教学 ‎[9] 、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将传统课堂部分转变为“翻转课堂” ‎[9] ‎[11] ,丰富了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达到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的目的。

4. 考核方式转变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如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或期末大作业等),已无法全面衡量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真实水准。鉴于此,亟需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革新。新的考核方式需覆盖以下三方面内容:课程专业知识(例如写作知识、科研方法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课程思政内容。

在“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这两门课程中,以原有考核方式为基础,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估策略。不仅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更重视他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实践。通过平时练习、项目作业、口头表达、同伴评价等方式,力求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而非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工具,如雨课堂平台、乐学平台、问卷星平台等,以提升考核效率和准确性。这些平台的使用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便捷,大大提升了考核的效果。

两门课程均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主旨,因此考核均采用考查形式。“科技论文写作”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占70%)和期末成绩(占30%)组成。平时成绩由学生出勤率、学习表现、各项练习、实践活动等综合评定,期末成绩则取决于期末练习实践成果。“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其考核成绩全部由平时成绩构成,以突出平时的练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语言的应用实践中,从而获得更多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机会。

通识类课程的考核问题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闭卷考试很难真正考察学生的能力,而开卷考试又可能引发抄袭等问题。普遍的共识是:考核并非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视角和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鱼”),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渔”),即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的练习实践,而非仅关注考试成绩。

5. 评价方法研究

为了客观评估课程教学效果,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结合“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提出针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办法。这些评价办法的设计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念、语言表达等方面,并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课程的教学评价通常有三方面来源:教师自身、学校和学院督导组专家以及学生。然而,由于教师自身视角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对自身课程做出非常客观、准确的评价;督导组专家的意见相对比较零散,或者没有,或者仅局限在所听的某一节课;来自学生的评价虽然较为全面,但也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非客观评价。因此,以往的课程评价往往进行得不够理想,存在评价数据不足、评价不够客观、不系统、不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没有真正起到对课程的持续改进指导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对课程教学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内容,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从教师、督导组专家和学生三方面获取评价信息。分阶段(如开课初、期中、期末)进行评价,同时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及时获得学生反馈。另外,还从平时练习、活动、考核等过程性评价结果来获得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具体而言,采用了以下评价办法。

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了解他们对课程和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师的评价。

2) 学生作业和成绩评估。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学习成绩,以了解他们在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面的进展。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发表意见、互动等方面。

3) 课程设计评价。对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学生需求的契合度、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等。评估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评价。评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技巧、互动形式、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5) 教师评估。向学生、教师同事或专家请教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观察教学、听取学生的反馈、收集学生作品和成果等多个角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指导能力、反馈和支持等方面。

6) 学生反馈会议。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会议,让他们分享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感受和建议。这样提供一个互动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为进一步改进课程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通过这些评价办法的实施,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些评价办法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6. 实践环节设计

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需求,结合“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实践练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 ‎[10] ,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实践练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创新创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的实践环节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且充分考虑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1) 实践结果计入考核成绩。a) 语病分析。通过分析科技论文中的语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b) 文献检索。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c) 文献管理软件实践。通过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提高学生的文献组织和整理能力。d) 论文结构分析。对科技论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论文的逻辑框架和组织结构。e) 找期刊。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f) 学术交流实践。模拟学术交流场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些实践活动均具有一定综合性,学生在课后完成并在下次课堂进行展示和分享。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查找资料、阅读、分析、逻辑思维、交流、团队合作、语言组织和表达等能力。

2) 实践结果不计入考核成绩。a) 学生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b) 课堂主题讨论。围绕课程主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口头表达能力。c) 练习和作业课堂展示、讲解。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和作业,并与其他同学分享思路和经验。这些活动相对简单一些,且均在课堂进行,教师充当引导者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7. 课程思政环节设计

“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作为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核心课程,通过系统教授科学研究方法、写作技巧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敏锐的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 ‎[13] ‎[14]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科研伦理、学术诚信、社会责任等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5] 。

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和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需求,针对这两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搜集了丰富的思政素材,并采用多种方式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这些素材形式多样,包括领导人论述、名人名言、视频、图片、阅读资源、案例和实例等。涉及的思政点涵盖了国家层面(如爱国主义、文化自信)、精神层面(如科研作风、学术诚信)、智力层面(如科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法律层面(如信息安全、版权意识)等多个方面。

在融入方式上,采取了以下措施。1) 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思政教育要求,在原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了有机融入,确保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既不突兀也不生硬。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传统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法 ‎[9] ‎[12] 等,以有机融入思政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升思政教学效果。3) 完善考核方式及内容。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平时学习过程,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同时,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考核内容之中,确保思政教育在考核中得到充分体现。4) 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评价设计中,包括学生的问卷调查、督导专家的反馈意见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等,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8. 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和改革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以下显著的教学效果。

首先,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尤其是上课学生的反馈评价,学生们对课程学习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他们普遍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对大学生在科创项目申报、研究、结题以及论文撰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活动,如提问、讨论和演讲等,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提问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查资料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更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者,课程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科研训练。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科研工作、科研生活以及科研人生的方方面面,这激发了他们的科研热情,勇于积极实践并投身到科研事业中。

最后,这门课程为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相关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改革措施不仅提供了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9. 结语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本文对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方案进行了深入探索。这一过程涵盖了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转变、评价方法研究、实践环节设计以及课程思政环节设计等多个方面。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致谢

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张训文教授对本文和项目研究的指导及帮助。

基金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序号1),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3CGJG036),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度机电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度机电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5-05-04.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023-12-15.
[2] 刘洋, 雷涛. 基于“大创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 6(11): 188-192.
[3] 蓝毅, 刘伟钦, 刘带. 理工类“大创项目”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 2022, 8(21): 49-52.
[4] 潘伟, 孙芬芬, 汤仁仙. 以大创项目为抓手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 继续医学教育, 2022, 36(6): 65-68.
[5] 闪诚章, 刘澳庆.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研究——基于8所理工科高校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5): 90-95.
[6] 王水玉, 王红蕾. 网络虚拟视域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与弥合[J]. 职大学报, 2020(3): 110-113, 53.
[7] 王倩. 大学生论文写作语言表达困境探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3(3): 93-95.
[8]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020-06-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3-12-15.
[9] 邓敏, 罗媛媛, 罗红兵, 等. 农科类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5): 249-251.
[10] 崔杨, 刘彦辰. 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2, 39(8): 31-33.
[11] 黄山, 孙艳妮, 曾勇军. 一流本科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大学教育, 2023(3): 62-64.
[12] 刘锦绣.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观察, 2022, 11(28): 98-100, 104.
[13] 周克昊, 李雪梅.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规划与思政路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24): 155-157.
[14] 郭汉丁, 谢爱国, 马辉. 课程思政融入线上线下混合的科技论文写作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23, 9(13): 31-34.
[15] 陶常法, 李鹏程, 刘勇强, 等.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 教育进展, 2022, 12(4): 116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