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析
Analysis of Discours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Media Era
DOI: 10.12677/VE.2024.132074, PDF, HTML, XML, 下载: 60  浏览: 97 
作者: 李宗芝: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话语创新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Discourse Innovation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新媒体影响或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受新媒体所表现出的传播信息海量化、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即时交互化特点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一定挑战。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表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优化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正向作用。
Abstract: The coming of new media era has changed the social life style and the think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ound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and real-time communication, the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challeng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scours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novative ex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in the actual effect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in the new media er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ptimize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s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discours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文章引用:李宗芝.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析[J]. 职业教育, 2024, 13(2): 450-455.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2074

1. 引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形式。大学生经常性地通过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呈现主体“离散化”、内容“碎片化”、形式“快餐化”等特征。” [1] 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使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研究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教育话语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2]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结合新媒体的运用,使其充分发挥载体作用,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教育和宣传的重要功能,必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才能在社会主流文化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普及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极为个性化的交际互动平台,同时也因新媒体平台中难以分辨的海量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带来风险和挑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1. 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造条件

在新媒体的媒介环境中,隐藏在虚拟世界的背后的人们,每个主体都是个体思想的发声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意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第5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3] 短视频、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网络搜索等使用率较高且用户规模人数众多。这种变化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遭受来自于网络信息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同时这种变化大有从网络世界演变到现实世界的趋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差异、个体化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通过新媒体应用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新媒体领域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造条件,不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2.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话语内容拓宽渠道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坚持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主阵地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创新话语内容,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渠道。从目前来看,新媒体平台中各式各样的信息传播让大学生极易获得第一手信息资讯,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搜索需求,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爱好等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注意话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因虚假信息或不实言论而对大学生造成误导。高校将新媒体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拓展和延伸,既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又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提供了条件,从而达到实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目标。

2.3. 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提供资源素材

在极具多元化与开放性的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的价值观深受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影响。新媒体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达到同步、精确、实时的传播效果,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交流等一起交汇、碰撞在新媒体平台上,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另外,新媒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衡量文化程度的标准,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进行文化创作和情感表达。“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4]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求学阶段尚未完全成型,仍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得益于新媒体自由化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素材,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向广大民众展示自我、发表观点,在信息选择、言语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得以形成、调整和塑造。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但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新媒体时代下社会百态,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把握也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景象。这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因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一些不良信息传播、教育主体地位下降等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育主体主体地位下降

长期以来,教育主体占据知识传播的主导地位,专业的知识内容、最新的前沿动态、最热的时政消息等,都经过教育主体的主导面授,成为教育客体被动接受继而消化的内容。处在“准定型期”的大学生,暂时还没有完全独立的能力形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观念,更多是依靠教育主体的话语教育乃至“灌输”。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部分高校大学生已经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直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例如思政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或时政热点,或许大学生早已通过在新媒体平台搜索信息而获知。另外,因为部分教育主体缺乏对新媒体平台流行的话题或网络用语的了解,往往在教学互动中与大学生出现代沟或者沟通困难的情况。教育主体相对较弱的新媒体应用能力,不能在新媒体时代不断进步的进程中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长期以往,教育主体的权威形象及教育话语受到来自新媒体应用的挑战,这也形成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者的冲击。

3.2. 大学生运用新媒体与教育主体的有效互动存在困难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能在网上或者线上能解决的问题,绝不带到现实生活中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者表达评价,这是现实中大学生社交互动的常态。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大学生在课堂中不愿主动与教师进行对话互动,探讨交流;另外,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学生出现了抗拒的心态却往往隐藏起来。受教育者缺少与教育主体对教育方式的沟通和意愿的表达,彼此间逐渐缺乏了对话沟通。新媒体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固然是扩大了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和社交范围,但也由于新媒体平台的自由化和及时化的信息传播,导致师生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无形中影响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控制力。

3.3. 大学生自我信息思辨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知存在偏差

个体对社会及自身认知系统的形成,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和沉淀,经过内化才能最终形成独具个人特质的认知体系。在网络信息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大学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教育主体的知识讲授。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求知途径和阅读习惯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更倾向于对短平快的信息内容的接收。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社会动态,从中汲取自己成长所需的知识能量,通过自身对海量信息的思考与甄别,逐渐形成稳定的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信息内容过于碎片化,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大学生无法从中获取完整的知识链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差,抵触教育主体的话语教育,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和实效性。

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部分高校教育主体因综合素质能力受限,未能很好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高校教育主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无论是思政教师、学生工作队伍还是专业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从教师自身素质来说,其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对新媒体运用能力尚显不足。一是部分教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无法适应网络信息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以致对新媒体应用的认识不到位和不充分,无法熟练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二是部分教师教学能力欠缺,教育话语权受到冲击。大学生所处的新媒体大环境带来的信息千变万化,有待吸收消化的、有待甄别区辨的,而教育主体在无法适应新媒体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具有亲和力、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引导。这既是对教育主体权威地位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的应用效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4.2.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能动性不足

随着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普及,国家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角度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然而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能动性不足,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自主求知的积极性不高。一是由于大学生长期处在“灌输式”的教育环境,习惯性地被动接受来自教育主体的讲授,应付式的求学心态导致大学生缺少自主求知的能动性。二是当代大学生过于依赖和沉迷新媒体,与教育主体的沟通交流逐渐产生隔阂。加之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仍在持续成型中,如此情况之下,大学生容易丧失对自我的管控,主观能动性减弱,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过程中无法正确认识其意义,以至出现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愿望不强的情况。

4.3. 大学生网络媒素养出现偏差

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在方式和内容上有了某些程度的变化,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但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把网络媒介教育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缺乏对大学生应用网络媒介的意识与行为的教育, [5] 导致大学生在大量接触新媒体平台时出现网络媒介素养偏差问题。根据数据统计,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网络媒介素养偏差行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过度依赖或沉迷网络、使用粗俗不文明语言、发布或转发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信息。从统计情况可见,受新媒体平台整体环境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群体缺乏相应网络媒介的法律法规知识,过渡依赖和沉迷自媒体的虚拟世界,导致大学生出现一些价值观、情绪等方面的偏差问题。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亟需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也需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高话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对策

5.1. 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升话语表达鲜活性

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采用更加贴近大学生的表达方式,提升话语表达的鲜活性和有效性。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指出:“要统筹用好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两微一端’开展生动多样的学习宣传。” [6] 高校要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通过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联动、“小我”与“大我”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躬身力行、赓续前行。结合新媒体发展潮流和大学生学习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形式和场所转移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古村落、社区街道等,同时通过新媒体技术,及时有效地对活动进行传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针对性、时效性,引发学生“感同身受”与“身心认同”。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大学生主动讲,主动参与,在体验、交流、互动的氛围中,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鲜活性的感悟;启发大学生总结深化,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真正走进学生思想、走进学生心灵。

5.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互动,增强话语传播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教育关系中,教育客体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态度是听从、尊重和敬而远之。而在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自主表达和社交互动的意愿非常强烈。高校教育主体应当充分认清传统师生关系存在的不足,以及新媒体带来的社交互动优势,利用新媒体走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应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挖掘话语要素,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鲜活、生动起来。 [7]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通过运用网络热词、表情包等新媒体元素,增强话语的亲和力,拉近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教育者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平等、和谐的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感,提高教育效果。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刻板、官方的语言,以免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教育者充分信任和理解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活泼轻松的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主体的教育话语,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 强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导向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大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除了要在现实社会物欲横流的诱惑面前坚定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要在复杂繁乱的新媒体信息传播中,学会辨明真伪,摒除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高校教育主体要坚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网络媒介素养,利用专题报告、讲座、知识问答等方式增加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引领中不断完善提升自我。

6. 结语

新媒体已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正确对待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带来的利弊关系,结合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优化话语表达方式、创新话语内容、强化互动交流、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不断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规律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汉杰, 郝文斌. 大学生圈群脉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2): 133-138.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2(30): 4-27.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s://cnnic.cn/n4/2023/0828/c199-10830.html, 2023-08-28.
[4] 汪晓东, 李翔, 宋静思. 《总书记这样和大学生谈心》人民日报[N]. 2021-12-01(1).
[5] 柳艺. 网络媒介素养融入思政课堂教育的实践探索[J]. 传媒, 2022(11): 85-8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7/zhggs_other/201809/t20180914_348818.html, 2018-09-14.
[7] 孙旭红, 顾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现实挑战及优化策略——大学生网络圈群视角[J]. 高校教育管理, 2023, 17(2):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