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Teacher’s Graduation Thesis Guidance
DOI: 10.12677/ASS.2024.133210, PDF, HTML, XML, 下载: 18  浏览: 32 
作者: 王润芳:云南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高校教师论文指导课程思政College Teacher Thesis Guidanc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大学教育中的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同样肩负有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因此,我们应当在论文指导工作的各环节中,自觉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从而使论文工作成为一个既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教师要努力提升个人素质,磨炼思政教育技能。
Abstract: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are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and thesis supervisors also shoulder dual miss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in thesis guidance.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ciously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sis guidance work, to make thesis work become a process of spreading knowledge and developing ability, and rich students’ spiritual world. So,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personal quality and hone skill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王润芳. 高校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3): 243-24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3210

1. 引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讲话明确了高校教育活动中各学科、各环节、各教师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作为大学专业教育中的最后环节——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也肩负有协同育人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教师务必要与时俱进,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与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2.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与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

论文指导工作既是一个传递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将论文指导工作与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具有其必然性。

2.1.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灵魂,德育教育既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论文工作中,我们也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要把立德摆在第一位。在指导学生论文时,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2.2. 是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必然选择

论文指导工作与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符合我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重要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课堂内的工作任务,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工作任务,因此,在学校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应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使论文指导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应参与进来。论文导师应当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其他教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协同育人的使命。

2.3.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在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中,我们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构筑起良好的精神品质。合格的论文指导,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更能够把知识背后蕴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领,将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态度品格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塑造,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精神世界的改造。让学生在论文工作中,个人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 。

3. 高校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各环节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论文是一个包含多环节的复杂工作,为更好地将论文指导过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融合进而达到同向同行育人的效果,教师需要善于挖掘论文各环节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适合论文各个环节的指导方法与路径,从而真正做到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结合。

3.1. 前期选题阶段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在前期选题阶段,教师可以将创新精神、家国情怀、使命与担当等思政元素融入论文指导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选题是论文工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有意义决定了之后研究工作的价值,而一个有价值的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选题指导中,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创新对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思想觉悟与自身的论文工作结合起来。一个有价值的选题不仅要有新意,还要能够与社会实际密切相联系,应当能够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 。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于国情,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选择与国家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关的选题。譬如在选题过程中,让学生多关注社会时事、社会热点问题,从本专业的角度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进行思考,并尝试让学生用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去分析解释事实、事件,以此为基础将发现的现实问题确立为选题。从而让学生将选题意义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而使论文工作发挥相应的社会价值和效用,同时帮助学生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3.2. 中期研究阶段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毕业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一次科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中期阶段是我们对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思维、科学方法论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

科学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着重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实践能力等思政元素融入论文指导中。善于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过程,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亲自动手实践,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论文研究需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从而使认识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 。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分析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从现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规律特点。教育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问题 [5] 、去做学问,贯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态度和能力。所以,教师要能够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3.3. 后期总结阶段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总结阶段即论文撰写完善阶段,是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所做成果的总结过程,该阶段是我们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思政元素融入论文指导工作中的阶段。后期总结过程是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追求真理,同时也能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首先,材料的选择要实事求是。材料可作为论据支撑论点,材料必须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在获取材料时必须实事求是,本着求真的态度,追溯查证所用材料的来源,具有甄别材料真伪的高度远见,不为迎合观点而杜撰材料。其次,论点是论文的灵魂与精髓所在,论点必须正确客观。所得论点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更要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最后,论证过程严密有条理。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分析时有理有据,按照客观科学的逻辑建立行文逻辑,语言表述精确、格式规范严谨。

论文指导应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不论是文献的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参考借用,都要教育学生以诚为本,以信立人,尊重他人知识成果,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杜绝抄袭剽窃、复制粘贴、改头换面、请人代笔、杂取组合、一稿多用等一切学术失德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共学学术道德规范要求的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可以结合学术失德实例等教育活动,警醒学生学术失德行为的危害,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在指导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既能使学生具有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又能使学生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自觉维护者。

4. 高校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课程思政教育技能提升策略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自觉实践者,必然需要具备相应的责任意识、理论知识、教育技能等。因此,作为论文指导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技能。

4.1. 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意识 [6] ,培育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所以,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作为论文导师,要具有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思想觉悟,正确认识指导教师肩负的责任义务,明确自身既具有传授知识的使命,又肩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责任。避免走入认识的误区——指导教师只重视论文的指导,忽视育人的重要性。自觉践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的理念,牢牢把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作用,不断提升课堂内外、显隐结合、统筹一体 [7] 的育人思维。

4.2. 加强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育人能力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师的思想高度决定了教师的践行程度,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指导教师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以及通过其他各类途径,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将相关理论知识学懂、学透,从而提升个人素质,筑牢课程思政教育的功底。

教师既要认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又要不断磨炼育人技能,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水平能力 [8] 。论文导师要具有思维的敏锐性,能够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出适合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路径与方法,从而使论文指导过程中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也能根据学生所选论题的背景、内容,挖掘出内含的思政元素,做到论文指导与价值引领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既在知识上受益,也在思想上受益。在指导方式上,要能创新指导方法与策略,提升育人艺术,摒弃机械地说教方式,亦或是生硬地讲大道理,有机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论文指导中,力争达到一种“润物无声胜有声”的效用。

论文导师既要具备与学生选题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学生的特点、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动态等,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及时调整指导策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4.3.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的德才兼备尤为重要。指导教师不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要修身立德、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不断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用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起先进榜样,给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尊重他人知识成果,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用实际行动感召学生。

5. 结语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技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价值,自觉将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民族、国家培育新的青年一代。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7): 10.
[2] 路涵旭. 课程思政领域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9.
[3] 张卓旻, 李娜, 李政科. 分析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初探[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7(10): 74-79.
[4] 谢小玲.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96): 248.
[5] 侯华, 王宝山. 理论与计算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J]. 大学化学, 2023(39): 2.
[6] 庞庆泉, 李悦, 赵云, 石龙, 黄贤昌, 廖天保. 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优势与路径[J]. 高教学刊, 2021(19): 57-59.
[7] 王学俭, 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20, 41(2): 51.
[8] 李旭芝.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