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Financial Statistics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e.2024.143415, PDF, HTML, XML, 下载: 18  浏览: 4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金佳宇: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统计系,北京
关键词: 金融统计学思政元素实践研究混合式教育Financial Statis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Practical Research Blended Learning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与实践,重点强调了根据课程特性和学科发展趋势,自然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文章细致分析了金融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并探讨了如数据分析、问题探究、批判性思维培养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混合式教育模式在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促进了学生对统计学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理解。
Abstract: This paper delves deeply into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financial statistics courses, with a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ly incorporating these elements in line with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iplinary trends. The article meticulously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financial statistics courses and discusses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data analysis, problem inquiry,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case study analysis. Furthermore,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crucial role of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in achiev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approaches, it not only impar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foster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tatistics though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students.
文章引用:金佳宇. 新时期高校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3): 576-58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415

1. 引言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了课堂思政工作在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开展课堂思政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和具体要求,而且号召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全面发力,实现全员协同推进 [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致力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培育具有道德品质的人才 [2] 。通过整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巧妙地将专业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这种教学策略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在课堂中协调发展,互相增益,实现了全面、多维度、持续的育人效果 [3]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各课程的学科特质和教学法则为起点,综合考虑其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深入发掘并高效使用每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这样的教学策略,如同细雨润泽大地,悄然而有效地实现了育人目标。因此,在课程思政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课程的个性化特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确保不同课程能够通过其特有的方式,有效传递思政教育的精髓。例如,将数学课程中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金融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掌握统计方法,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解决,同时锻炼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金融统计学课程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更是传递深刻思想和方法论的关键载体。通过提供多样的统计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收集、处理和解释经济数据,理解和预测经济趋势。同时,超越了纯技术层面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导学生如何运用统计数据检验经济理论。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案例研究、数据分析项目等,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此外,这门课程的跨学科特性,融合了金融学和统计学的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金融系统的平台,并促进了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综上所述,金融统计学课程在技术教学、思维方式培养及理论实践结合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门基础且方法论性质的课程,金融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影响广泛。因此,探索如何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强化思政建设,对于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将紧密围绕金融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分析课程中思政元素的主要来源,并依托课程中的具体章节知识点,详细展示如何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此外,本文还将进一步介绍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以期在高等教育中实现更全面和深入的育人效果。

2. 深入探究金融统计学中的思政元素

金融统计学作为一门集统计学与金融学于一体的学科,其在挖掘思政元素和资源时,需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趋势,同时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动态。金融统计学的思政元素应紧跟时代脉搏,有针对性地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而言,金融统计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2.1. 数据背后的政策解读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深入探讨数据背后的政策解读对于理解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首先,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经济数据,例如失业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来揭示政府采取特定经济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其次,课程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经济政策的目标,并利用数据分析来评估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如分析减税政策对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对经济政策对社会福利、收入分配、就业和生产率等方面影响的多维度评估,使学生能够从更广泛的角度全面理解经济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并评价政府的经济决策,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全面的经济分析能力。

2.2. 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探讨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深刻的揭示了数据驱动决策过程的核心——基于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调查来形成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统计关系例如数据的相关性,虽然能够展示出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总是直接对应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识别和理解是金融统计学中的关键任务之一。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要求,更是透视经济现象本质的关键步骤。通过规范的数据分析,尤其是使用经济统计模型和方法进行的分析,能够有效推断因果关系。这种推断过程使我们不仅能观察数据表面的变化,而且能深入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动因。因此,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强调在做出任何经济决策之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数据调查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有效性,而且帮助学生在面对新兴经济现象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透视其背后的经济本质。这一过程体现了数据在现代经济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及深入调查和分析在形成有效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3. 统计分析中的专业诚信与责任意识培养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强调统计分析的质量与诚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这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而且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的重要性。数据分析的过程涉及数据采集、处理和解读,旨在得出科学、合理且严谨的结论和政策启示。然而,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不恰当地应用统计模型、篡改数据和结果、选择和挑选样本的不当行为、以及论证不充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同时强调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包括数据的准确性、透明度和诚信性,以及分析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通过展示正反两面的案例,教师可以激励学生们关注现实的重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学术研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这样的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也引导他们意识到其研究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被鼓励将他们的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即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教育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伦理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4] 。

2.4. 统计学思想与历史人物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尤其需要关注学生对经济学思想和历史人物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往往充满挑战,因为它不仅涉及复杂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吸收金融统计学的深层思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扮演关键的引导角色,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有效地克服学习难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济事件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面对复杂理论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韧性 [5]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经济学领域杰出学者的成长经历和贡献,介绍他们如何在困难环境中进行经济现象的发现和分析,这些励志故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历史人物不仅在金融统计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鼓励他们在学术挑战面前展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金融统计学中的核心经济思想,并从历史人物的经历中汲取灵感和动力。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学术上的成长,还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坚韧力和自制力,为未来面对复杂经济现实和学术挑战打下坚实基础。这种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个人品格和精神力量的塑造。

2.5.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突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是教学的关键部分。课程不仅着重于科学的方法论培养,也强调严格的研究设计和执行。学生被引导明确假设设定、选择合适的数据和恰当地应用统计模型,以确保研究过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此外,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在研究结论的论证方面,教师强调充分性和合理性,引导学生基于数据和科学理论充分论证其研究结论,避免片面和武断的判断。同时,课程鼓励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探索经济学的未知领域,以此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被鼓励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经济数据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在分析和解释经济数据方面的专业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金融统计学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经济学研究中应用科学和严谨方法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家奠定了基础。

2.6. 金融统计案例与国家发展故事

金融统计数据在揭示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和经济状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中国为例,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通过分析中国的金融统计数据,可以深入探究其国家发展的故事。这些数据不仅提供了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量化证据,还反映了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内部发展需求时的策略和成就。金融统计数据揭示了中国从一个农业主导的经济体过渡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的历程,突显了中国在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方面的能力。这些数据还展示了中国如何有效地利用政策工具来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和管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包括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的金融统计数据还反映了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活跃角色。这些数据提供了深刻的洞察,说明中国是如何从国际经济体系的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以及如何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通过这些金融统计数据的案例研究,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对中国经济发展具体案例的深入了解,还能够学习到中国在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和逻辑。这些案例强化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并帮助他们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融入思政元素的创新教学方法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紧密融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同时也是教学的核心目标。为了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金融统计学课程根据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灵活地将思政元素整合进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课程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巧妙地实现了思政教育的目标,为培养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具备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 数据分析与问题探究

在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数据分析与问题探究部分着重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学生通过分析真实的经济数据,如GDP增长率、就业数据、贫困率等来探讨和评估中国的经济政策,例如扶贫政策的效果或环保措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技能,也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经济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分析具体经济问题时,更加深入地理解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同时培养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支持。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这部分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经济现象及政策决策进行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多个方面、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例如,学生可以被鼓励去探讨中国的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从而对这些政策的效果、潜在问题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经济分析的方法,还能够对所学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有更全面的认识。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和责任感的经济分析师或决策者至关重要。

3.3. 混合式教学与实践应用

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发现金融统计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密切相关(如图1所示)。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环节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桥梁 [6]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并应用经济理论于具体的实际案例。线上部分可包括访问数字化经济数据库、观看相关领域专家的讲座、参与虚拟讨论小组等。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灵活的学习环境中,接触到丰富的信息和观点,为他们的案例分析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线下活动则着重于小组讨论、模拟项目评估、经济政策设计等实践操作。例如,学生可能会在小组内分析某个新能源项目的效益,或对特定的经济政策进行影响分析。通过这样的互动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此外,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还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与业界专家的交流,来加深对经济案例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使他们对中国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线上资源的丰富性和线下活动的互动性,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经济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并为未来在经济分析和决策领域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Figure 1.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in financial statistics

图1. 金融统计学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4. 总结

本文对新时代高校金融统计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研究发现,将思政元素融入金融统计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责任感以及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强调提出,通过数据分析、问题探究、案例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经济政策背后逻辑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协调发展。最终,金融统计学课程应不断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培养既掌握高水平专业技能又有职业操守的人才,服务高质量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

基金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22年度课题:《金融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 孟子敏, 李莉.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22(3): 51-57.
[2] 王立勇. “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23(5): 48-52.
[3] 李瑞琴. 新时代高校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再认识——以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22(12): 22-27.
[4] 冯小林. 以新文科思维培养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J]. 高教学刊, 2023, 9(29): 165-168.
[5] 艾丹. 英雄模范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J]. 高教学刊, 2023, 9(30): 19-22.
[6] 曹英.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文字设计》课程[J]. 教育进展, 2024, 14(1): 1036-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