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伦理视角下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
A Study on Women’s Work Family Confli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le Ethics
DOI: 10.12677/ACPP.2024.133088, PDF, HTML, XML, 下载: 27  浏览: 73 
作者: 吴思彤: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角色伦理女性工作–家庭冲突Role Ethics Women Work Family Conflict
摘要: 女性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双重矛盾,呈现了现代女性角色切换与个人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工作和家庭领域的压力冲突,使得女性在参与工作或家庭角色时很难做到两者平衡。在角色伦理理论的视角下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正义伦理与关怀伦理矛盾、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冲突以及角色认知和社会期待对立的伦理问题,需要从贯彻马克思主义女性观、遵循角色伦理理论及坚持男女平等三个方面构建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伦理路径,从而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推动女性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Abstract: The du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women’s work and family life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modern women’s role switch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pressure conflicts in the work and family fields make it difficult for women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when participating in work or family ro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le ethics theory, there are ethical issues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women’s work family, includ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justice ethics and care eth-ics, the conflict between personal valu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role cognition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ethical path to alleviate women family conflicts from three aspects: implementing Marxist views on women, following role ethics theory, and adhering to gender equality, in order to help women better balance their work and family roles and promote women’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文章引用:吴思彤. 角色伦理视角下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J]. 哲学进展, 2024, 13(3): 596-60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3088

1. 引言

自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内部的成员尤其是女性开始面临工作与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平衡问题逐渐浮现,从20世纪80至90年代,这一议题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女性更多地走进职场之后,随之而来的家庭照护与女性个人职业发展的角色冲突逐渐严重。现代社会的女性相较于生育政策紧张的计划生育年代的家庭主妇,少了许多角色自由,随着“全面二孩”时代及“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社会上的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压力只增不减。女性长期面临工作与家庭矛盾时,其就业和生育权益必然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带来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深入探究女性工作与家庭冲突的问题并且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必将帮助女性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角色伦理作为伦理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伦理视角,能够更全面地从女性的工作和家庭角色伦理视域去分析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并给出角色伦理视域下的构建缓解现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现实路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角色伦理理论

我国最早的对角色伦理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田秀云的《角色伦理》,作者对角色伦理概念基础界定与不同领域角色伦理研究做了综合性的探析。田秀云认为角色伦理是以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以伦理学为视角,研究社会角色的权责关系、角色道德及其伦理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维度 [1] 。之后诸多学者从具体某一角色的角色伦理进行研究,例如,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从提高角色认知、培育角色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全责观以及培育理想角色道德品格四个方面实现个体角色伦理调适 [2] ;幼儿教师角色伦理是指人获得幼儿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身份,在自身行为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基本伦理规范 [3] ;对新闻工作者应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对其角色职权进行规范 [4] ;赵莉分析了法官队伍角色伦理缺失的现象和成因,以及法官个人在角色扮演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法官角色伦理建设的途径 [5] 。

此外,也有学者基于特定的理论维度来研究角色伦理。如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在儒家哲学的框架下,作者对角色伦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还有学者认为儒家哲学中的角色伦理治理模式与一般的道德治理有所不同,道德治理注重个体的自觉自律,而儒家的伦理规范会根据社会成员在不同领域中扮演的角色伦理治理模式来制定。尤其是角色的责任和义务,都是与具体的现实社会角色相适应的 [6] 。总之,这一类研究在简单对职业进行角色伦理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对特定的职业、特定的维度的角色伦理做出细分,是对角色伦理更深层的认识。

2.2. 女性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矛盾这一观念最初由Kahn、Wolfe、Quinn、Snoek和Rosenthal在1964年提出。Kahn (1964)从人们在工作和家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出发,认为这两个领域对个人有着各自的角色期待。当个人难以满足这些期待时,便容易陷入混乱状态 [7] 。国外研究者在探究工作与家庭关系时,将工作与家庭间的冲突分为不同层面,并关注引发冲突的因素及冲突所产生的影响。Carlson等人(2000)在时间、压力和行为这三个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三者之间的双向性纳入考虑,构建了六个维度,这些维度各自对应着独特的前因和后果变量 [8] 。国外对于工作–家庭的研究涉及的变量主要涵盖工作、家庭和个体三个层面。在工作层面,前因变量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特征和工作投入,而结果变量则体现在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方面。家庭因素中的前置因素,如婚姻状况及家庭关系等,对应的后果变量包括生活满意度和婚姻满意度。在个人关注程度较高的因素中性别与心理状况被关注得较多,而结果方面主要体现在健康状况等方面。

我国关于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年女性,社会变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多个理论都被用作研究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现代女性角色冲突的根源,源于社会变迁理论所阐述的文化传统惯性、新旧价值观的抵触以及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快速变革的制度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但是中国传统性别价值观念的变革跟不上社会变迁的速度 [9] [10] 。女性在面临多重角色期待与压力时,社会支持理论指出,家庭支持与单位支持的缺失,导致了“工作–家庭”矛盾的加剧。对于职场女性在“职场–家庭”之间的平衡策略方面,我国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主观幸福感较强的个体面临的冲突相对较小,因此,要降低女性在“职场–家庭”之间的矛盾,提升主观幸福感,就需要增强来自组织、家庭成员以及伴侣的支持 [11] 。

3. 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主要表现

随着女性主体意识增强,知识女性不再满足于家庭生活,她们需要更多的社会生活来实现个人价值。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追求通过拥有自己的事业来获得社会认可,然而,这也导致她们在扮演家庭角色时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职业角色中,使得事业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出现了问题,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具体而言,这种冲突表现为时间冲突、精力冲突以及角色行为的冲突。

3.1. 时间冲突

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在时间上的冲突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方面未婚女性面临着在婚育年龄和职业晋升黄金年龄之间的抉择。根据女性人才学的观点,大约在30岁是女性职业晋升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女性普遍结婚生子的年龄段。如果在这个阶段选择职业发展,可能会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会错过最佳的结婚生子年龄,导致晚婚晚育和低生育率问题。相反,如果选择家庭角色,需要花费几年时间来孕育孩子,这段时间内女性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停滞或半停滞,未婚女性很难在职业发展和家庭规划之间权衡选择。另一方面女性自我提升的时间与照顾家庭的时间也会产生冲突。知识女性更多地从事的脑力劳动与一般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性质不同,需要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更新知识结构,通常需要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学习。然而,将照顾家庭的时间用于自我提升可能导致无法顺利扮演家庭角色,从而构成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的时间冲突。

3.2. 精力冲突

精力冲突是指女性在同时扮演两个或多个角色时,这些角色之间相互争夺她们的精力和关注。一方面,家庭角色要求女性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同时履行妻子、媳妇和母亲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一个贤妻良母,她们努力在家庭中扮演完美的角色,她们不仅要照顾家人的生活需求,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她们在安排家庭日常事务、孩子的教育和照料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职业角色也对女性提出了要求,她们需要承担起作为职场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女性渴望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成为职业生涯中的杰出人物。她们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技能,追求卓越,努力成为职场中的精英骨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取得职业上的突破和成就。因此由于个人的精力难以在家庭和职场之间合理分配,女性往往面临身心俱疲的困境,她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同时兼顾好家庭和职业。这种精力冲突可能导致她们感到压力巨大,身心疲惫,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3. 行为方式冲突

行为方式上的冲突是指女性在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两者的行为宗旨不一致,从而引发角色冲突。就行为方式而言,职业行为规范与家庭行为规范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在职业中,女性被要求扮演工具性角色,需要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她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然而,在家庭中,女性则被要求扮演情感性角色,需要对家人施予人文关怀,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宗旨之间的冲突,使得知识女性面临着双重角色冲突的风险。在职场中,她们可能感到压力巨大,需要不断努力迎接挑战,以满足职业要求。同时,她们也希望能够在家庭中扮演好情感性角色,关心照顾家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宗旨,让知识女性有产生双重角色冲突的风险。

4. 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反映的伦理问题

4.1. 正义伦理与关怀伦理矛盾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在工作和家庭角色之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冲突,正义伦理行为导向和关怀伦理行为导向之间的矛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正义伦理行为导向强调的是公正、平等和自由竞争。在职业领域中,这种导向要求个体具备工具性角色,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利益最大化,这意味着女性需要在职场中表现出果断、自信和竞争力,以便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而关怀伦理行为导向则强调情感和关爱,关注人际联系和社会关系。在家庭角色中,这种导向要求女性承担情感性角色,照顾家庭成员的需求,并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意味着女性需要在家庭中表现出关心、体贴和照顾他人的特质。由于职业行为规范和家庭行为规范的不同,女性在角色转换时很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在职场中女性可能需要放弃一些情感上的关怀,以追求个人的成功和职业发展,而在家庭中,女性可能会面临时间和精力的压力,以平衡职业和家庭的需求。

4.2. 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冲突

女性通常在职业上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她们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繁衍后代和照顾家庭等方面,那些意识到自我实现重要性的女性常常在职业晋升和家庭建设的选择上感到左右为难。这种困境源于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的冲突,其中隐藏着伦理冲突。现代女性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职业角色中,她们希望能够在职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努力实现个人职业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女性将成功扮演职业角色视为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因此她们对待职业角色的态度是专注和勇往直前的。然而,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她们个人价值的实现产生影响,社会责任一方面要求女性在最佳育儿时间内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另一方面要求女性将更多精力用于照顾家庭。如果女性因为扮演职业角色而未能顺利履行生育义务,她们可能会遭受社会的鄙视,照顾家庭也被社会视为女性的基本职责。因此,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构成了这一角色冲突背后的伦理问题。

4.3. 角色认知和社会期待对立

女性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知被称为角色认知。在家庭角色方面,女性认为自己与伴侣在家庭角色地位上是平等的,尽管在家庭劳动方面可能存在因体力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在家庭重要事务的决策上,双方享有相同的发言权。在职业角色方面,女性认为自己与同级合作、竞争以及同事之间是平等的,社会期待是指大多数人对某个角色的看法和期待。女性在家庭角色上对自己的认知与社会的期待之间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与女性自身对家庭角色的认知之间的矛盾。社会期待女性既要成为合格的职业女性,又要成为擅长家务的妇女,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使得男性习惯于享受社会角色赋予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而社会的变革使得女性能够拥有更多的社会角色,但并没有要求男性花更多时间照顾家庭。

5. 女性角色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传统伦理价值观不平等

传统伦理价值观代表了男性主导的父权制度,其根本上体现了男女不平等并对女性施加压迫。在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家庭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被要求顺从于丈夫,人们普遍接受“女性主内,男性主外”的观念。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在制度上消除了父权制文化,但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观念积淀依然存在,对女性的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难以完全消除。现代社会与传统父权制度交织在一起,导致女性承受着来自父权文化和现代多元社会背景的双重压力。妻子被视为孩子和婚姻成功的核心,然而,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时既担心失去自己的魅力,又担心家庭幸福受到影响。这进一步加剧了女性与男性在家庭事务中的角色地位争夺,也加剧了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冲突。

5.2. 家庭劳动社会化程度低

尽管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家庭劳动社会化的进程却非常缓慢,这主要因为人们尚未形成将家庭劳动视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的意识。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被看作是相互分离的,一些女性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照顾家人,这种情况受到传统两性角色认知的影响,长期以来家庭劳动被视为女性的职责范围,被认为是女性的分内之事。此外,与职业角色不同,女性的家庭角色的价值实现方式与劳动价值创造方式不同,职业角色创造的劳动价值能够按劳付酬,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统计,而家庭角色创造的价值无法量化,因此无法被纳入社会统计,被默认为无偿劳动。在绝大多数日常家庭中,最费时、琐碎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打扫和照料孩子等,仍然主要由女性承担,但家庭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很低,这使得许多女性深陷家务劳动的泥潭而无法从中解脱出来。

5.3. 工作家庭角色转换困难

家庭角色的伦理路径以“关怀”为导向,而职业角色的伦理路径以“公正”为导向。当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两个领域扮演的角色中,这两种不同的伦理路径交汇时,可能会导致角色转换困难,出现双重角色冲突。在扮演职业角色时,遵循公平和正义的伦理权责符合社会的期望,然而,如果将以正义为导向的伦理行为方式应用于家庭角色中,可能会导致家庭情感支持功能的丧失。在扮演家庭角色时,遵循关怀和仁爱的伦理权责符合社会的期望,但如果在职场中运用以“关怀”为导向的伦理观,可能会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相冲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行为方式使得当代中国女性在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难以自如地切换。

6. 构建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伦理路径

6.1. 贯彻马克思主义女性观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女性权利以及女性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恩格斯认为,家庭劳动和儿童养育的社会化是实现女性解放的前提,这包括将家务劳动和儿童养育纳入社会范畴,实现社会化 [12]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继承者玛格丽特·本斯顿指出,尽管现代女性已经脱离家庭参与社会生产,但由于家庭劳动对女性的无形束缚,实际上女性比以往更加辛劳,女性不仅要忙于自己的工作,还要承担与过去相同数量的家务劳动。因此,玛格丽特主张将家务劳动和育儿劳动社会化,以使女性能够从家庭中解脱出来,不再承担这些负担。因此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女性对家庭所做的贡献和情感支持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这种贡献应该得到正确的评价,并且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家庭劳动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知识女性在日常家庭角色中的压力,也有利于她们更好地扮演职业角色,这样做可以缓解女性在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的冲突。

6.2. 遵循角色伦理理论指导

在面对新时代女性的角色冲突问题时,我们应该遵循角色伦理的思想和理论来进行调整和缓解工作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伦理认为,通过牢记角色伦理责任,并明确角色行为的界限,可以帮助女性调整角色转换时可能出现的冲突。一方面女性需要明确角色伦理责任。由于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伦理责任,女性必须清楚区分家庭角色责任和职业角色责任,并避免将职场中的公私分明原则应用于与家人的日常交往中,也不要将对家人的深厚情感运用到每一位同事身上。另一方面女性需要划清角色行为的界限。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伦理责任,而伦理责任所指引的角色行为也各有不同,因此,女性需要清楚地划定不同角色之间的行为界限,认清这种界限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可以减少工作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通过遵循角色伦理责任和明确角色行为界限,女性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实现更好的角色平衡。

6.3. 坚持男女角色平等原则

尽管实现男女的实质平等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只要人类的实践活动朝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那么“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必将逐渐消失。女性的工作–家庭角色冲突问题是困扰着女性很长时间的社会问题,个人无法单独解决中国复杂而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各领域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完善女性社会支持系统,并坚持男女角色平等的原则。政策支持是社会为消除对女性歧视的保障措施之一。一方面,从家庭内部来说,需要落实男性陪产假政策,让男性在家庭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与女性共同分担家庭劳动和抚养孩子的责任 [13] ,陪产假的设立可以让男性陪伴照顾处于生育期的妻子,同时也能使女性因生育耽误的工作时间得到相应补偿,有助于减轻人才市场对知识女性就业的歧视现象。另一方面,在家庭外部支持方面,有必要制定更多的政策来支持家政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家庭承担家务劳动,比如打扫房间,照顾老人和孩子。据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末到2020年,我国家政企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20年达到53,393家 [14] 。家政服务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将会给我们的妇女在家务上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对于缓解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帮助她们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工作任务。这对缓解家庭与专业之间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制定更多的支持家政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推动家庭劳动社会化,为知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7. 结语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女性在职场的参与度不断增加,她们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然而这种双重角色的承担常常让她们陷入困境。现代女性不仅需要应对工作上的压力和挑战,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履行母亲的角色,照顾孩子和家庭。这种压力和负担使得她们往往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发展中,从而影响到她们在职场的竞争力和机会,同时若是将过多的时间投身于工作之中,又会导致女性在家庭角色中的缺失。当代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愈发成为亟待缓解的问题,也是提高生育率缓解老龄化问题的必经之路。角色伦理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融合,从角色伦理视角对角色冲突背后的伦理问题进行伦理分析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女性角色冲突的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缓解路径探寻,将有助于加快解决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分析,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田秀云. 角色伦理的理论维度和实践基础[J]. 道德与文明, 2012(4): 117-121.
[2] 崔冰洁. 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角色伦理审思[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5(4): 109-112.
[3] 陈媛嫄.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角色伦理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黄石: 湖北师范大学, 2021.
[4] 张馨艺. 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8(4): 47-49.
[5] 赵莉. 我国法官角色伦理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5.
[6] 李雪辰. 先秦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思想论略[J]. 道德与文明, 2015(6): 69-73.
[7] Kahn, R.L., Wolfe, D.M., Quinn, R., Snoek, J.D. and Rosenthal, R.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Wiley, New York.
[8] Carl-son, D.S., Kacmar, K.M. and Williams, L.J. (2000)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6, 249-276.
https://doi.org/10.1006/jvbe.1999.1713
[9] 杨雪云. 文化堕距与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4): 61-63, 74.
[10] 林胜男.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1): 254-256.
[11] 洪艳, 卢会醒, 严保均. 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 2013, 29(4): 402-405.
[12]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3] 张爽. 论我国男性陪产假制度的完善[D]: [硕士学位论文]. 海口: 海南大学, 2019.
[14] 鄢继尧, 赵媛, 熊筱燕 等. 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OL]. 世界地理研究: 1-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626.P.20220613.1920.002.html,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