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研究——基于NY市高级技工学校的调查与分析
Research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NY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
DOI: 10.12677/ae.2024.143418,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29 
作者: 赵赟潇: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中职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策略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Motivation Strategies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培育的学生是我国“技能大军”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培养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学校管理者,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本文以NY市高级技工学校为研究对象,使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该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一般且受多因素影响。不同家庭环境、学习成绩、干部经验等条件下的中职学生在学习动力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站在教育管理者角度从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环境建设以及家校合作方面提出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措施。
Abstract: Students cultivated b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China’s “skills army”. The talents they cultivate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s a school administrator, it is crucial to cultivate and stimulat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takes NY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interview methods, classroom observa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to conduct research.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this school is average and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r different family environm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cadre experience and other conditions.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managers, measures to cultivate and stimulat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areer planning,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schoo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home-school cooperation.
文章引用:赵赟潇.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研究——基于NY市高级技工学校的调查与分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3): 597-60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418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201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强调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同等重要性 ‎[1] 。在当代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里,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占据了基础位置,而且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升学机会的双重责任。中等职业学校以区域经济增长为基础目标,适应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变革,其专业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有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奠定稳固的基础。然而,在中职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实际状况并未达到人们的期望,尤其是终身学习的标准与中职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冲突更为明显。因此,对于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培养不仅是教育者关注中职学生成长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当前中职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

近几年,学习动力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并且研究的趋势也在逐年上升。然而,通过对“中职生学习动力”知网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笔者发现近年来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小学生、高职生以及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独立学科的学习动力方面,且关于学习动力的理论研究也大多参考了与“学习动机”有关的理论。在探讨中职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时,多数学者持有相似的观点,他们主要从学生、学校、教师和家庭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从这四个维度出发来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他们所制定策略都是针对具体影响群体,并没有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宏观的调控。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NY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四年制高级工班学生为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的对象,涵盖2020级至2023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采用简单抽样方法,样本容量为302人,其中男生195人(64.6%),女生107人(35.4%)。通过问卷星软件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此次,问卷星问卷共回收302份,其中有效的问卷为263份,问卷有效率为87.1%。

2.2. 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力现状,以及各种可能影响他们学习动力的因素。经过深入分析,发现NY市高级技工学校现有的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动力产生的策略,探索已有策略的优化路径。通过研究,最后我们可以从教育管理者宏观调控的角度为中职学校制定旨在激发和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策略。

2.3. 核心概念界定

① 学习动力

郭英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学习动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操作产生调节作用的一种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基于学习需求而产生的,它可以激活学习中的各种潜能,是决定学习成果的核心心理要素,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 ‎[2] 。本项研究提出,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对学习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可以激活学习的各种潜能,而且是决定学习成果的核心心理要素。这些因素主要涵盖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不受智力限制的元素,这些元素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并可以通过学习成果来体现。

② 激发策略

“激之使起其奋起的计策谋略”是詹逸思教授给激发策略的概念界定 ‎[3] 。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学生教育工作当中,激发策略就是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与措施来激发学习成绩差、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和那些学习兴趣不足的学困生,以提高其学习动力,使得其学习行为及学习质量得到显着改进。

2.4. 研究方法

① 问卷调查法

本项研究是基于对国内外与学习动力相关的测量工具文献的深入阅读和分析,并结合了国内外的学习动力测量问卷。参考了国外的学习动力量表(AMS),并研究了相关问卷的设计方法,排除了不属于研究维度和不适合中职生的问题,从而自主设计了一份针对中职生学习动力的调查问卷。该问卷涵盖了学生的基础信息、当前的学习动力状况以及影响学习动力的各种因素,并加入了如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家庭教育的种类等人口统计学的变量。通过在微信上分发问卷链接,我们要求样本仔细阅读问卷并确保他们的回答是真实的。最后,从问卷星平台导出了调查数据,筛选出了有效的问卷数据,并使用SPSS23.0中文版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本项研究的描述统计主要集中在频数统计和描述性分析上,通过比较学习动力的总体以及各个维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利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来评估两个群体的平均数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

② 访谈法

本研究中,访谈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可以有效得解决受访者在问卷调查时存在得困惑。访谈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还有管理者和教师。在调查中,选取成绩前25%,中间50%以及靠后25%的学生各两名,其中包括三男三女。为了确保学生的隐私不被泄露,学生以“S”字母表示,字母“L”表示管理者。男性为“M”,女性为“F”。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可以切身感受到被试着的心里状态变化过程,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信息,探索问卷背后的真相。

③ 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中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研究目标,利用自己的感觉和相关的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环境中搜集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烹饪专业的两个教学班作为观察样本,对其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进行了深入的课堂观察。通过对不同班级的观察,了解到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目的是详细记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况、学习进度、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实际操作练习等方面的情况,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此外,将那些曾经参与过访谈的学生作为主要的观察目标,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为直观和生动的实际情况,进而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成果提供补充。

3. 研究数据分析

3.1. 工具有效性检测

① 问卷信度检测

表1所示,通过SPSS23.0分析,学习动力现状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5,大于0.9,说明学习动力现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很好,问卷结果比较可靠。学习动力影响因素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29,处于0.8~0.9之间,信度不错。符合教育测量要求,可作为本次调查的工具。

Table 1. Reliability Test

表1. 信度检验

② 问卷效度检测

对于问卷质量的检测,信度是基础,效度是目的。如表2所示,学习动力整体量表的KMO值为0.920,且Bartlett’s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4645.223;学习动力影响因素量表的KMO值为0.874,且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4027.060。KMO统计量均接近于1,且达到0.000的极其显著水平,说明变量之间共同因素较多,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Table 2. Validity Test

表2. 效度检验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了Likert的七级量表来进行评估,并根据其符合度将其分类为:“完全符合”、“符合”、“有点符合”、“不符合”、“有点不符”、“不符合”以及“完全不符”。这七个选项揭示了学习动力倾向的不同,其分值范围是1~7,从高到低意味着学习动力倾向的提升,其中1分是最高的,7分是最低的,而理论上的中位数为4分。在这些题目中,部分题目是反向记分题,并在统计输入过程中采用了反向记分方法。

① 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现状

学习的动力包括个人对学习的动机、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态度这三个维度。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现状整体调查可知(表3),学习动力现状的三大维度得分在3.970分至4.065分之间,总体平均分为4.011分。学生学习动力的程度基本处于说不定和基本符合之间,说明中职生的学习动力现状一般。

Table 3. Learning motivation status description statistics

表3. 学习动力现状描述统计

② 中职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

根据对中职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量表的各维度描述统计结果显示(表4),中职学生学习动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量表的平均值在3.466~3.562之间,影响因素的总体平均值为3.516,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各类影响因素的态度总体处于有点符合和说不定之间。总体而言,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的标准差为0.681,波动较为稳定。

Table 4.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表4. 影响因素描述统计

③ 学生性别的差异分析

表5所示,可以看出NY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中男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上的平均数值都明显略低于女生,但标准差均大于1,离散程度高,波动较大。且学习动力3个维度的水平在性别的T检验差异显著性Sig值(即P值)都大于0.05,这表示在学习动力的3个因子中,男女无显著差异。

Table 5. Gender difference test results

表5. 性别差异统计结果

④ 是否为班干部的差异分析

表6数据显示,在学习动力的三个维度上,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不是干部的中职生的平均值都较小,也就是说有学生干部经历的中职生学习的动力更强烈。且通过对比各组方差,学生干部的标准差较小,可能是表明学生干部群体的想法是趋于一致性的。同时,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P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

Table 6.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 cadr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表6. 学生干部经历对学习动力的差异分析

⑤ 学习成绩差异分析

表7所示,参与问卷的NY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依据自己日常的成绩,自行选择了班级前25% (82人)、班级中50% (139人)和班级后25% (42人)这三个组别中的一个。数据显示,成绩靠前25%的学生学习动力总体的平均值较其他两组都小,这就反映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学习动力就会更足。同时可见学习动力总体的F值为27.923 (P = 0.000 < 0.001),说明学习成绩在中职学生学习动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Table 7.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erformance difference test

表7. 成绩差异检验描述性统计结果

⑥ 家庭教育差异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将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模式分为专制、民主和放任型。表8数据显示,学生认为父母教育是民主型的比例较大,且成长在在民主型父母的教育下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总体上平均值较低,标准差较小,说明家长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时有利于中职生的学习动力的形成。

Table 8.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 test

表8. 家庭教育差异检验描述性统计结果

3.3. 访谈结果分析

在本次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较低,且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因个体不同存在差异,成绩好或者有过学生干部经验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会更充足。目前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现状普遍表现为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的动机多为赚钱、考证、就业等功利化目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知不够,或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且学习的态度也不端正,部分学生表示只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适应他们,他们学习的态度才会好,才有学习的动力。

NY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在谈到学校的管理对学习动力的影响时,几位同学给出了一致的回答,学校的生活环境不好,“冬冷夏热”的教室让学生们无心学习。且S-M-1同学表示,教室的投影设备较老,屏幕不清晰,在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完全看不到,听老师讲天书。管理者L-M-1表示已经关注到学校环境差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但受限于资金等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同时,学校的实训课和理论课设置比例、学校对于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以及奖惩制度等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在中职生家庭影响相关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条件会对学习动力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3.4.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个机电一体化班级与烹饪班级专业理论课、专业实操课以及文化基础课堂的观察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比较喜欢专业性强的知识,喜欢上实习课,班级整体的学习情绪的高涨,对专业技术问题求知欲较强,特别享受自己动手完成任务的喜悦。但是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文化知识对未来就业无用,课堂纪律比较松散,很大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甚至无视老师。对其中一名参与访谈的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重点观察发现,其在课堂上比成绩较差的同学活跃,会配合教师的问答,且课后会主动问问题,学习动力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有时候会受外界环境影响,经不住身边同学玩游戏的诱惑,悄悄玩手机。

4. 研究结论

4.1. 中职学生学习动力水平一般,且受到多因素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量表平均得分为4.011分,而标准差达到了0.817。从平均数的角度分析,各个维度的平均值落在3.970至4.077的范围内,而评分则介于有点符合和不太确定之间,这表明学生的动力水平一般。学习态度的平均值相对较高,其符合度不高,这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均值相对较低,但符合度较高,这表明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动机和态度更为积极,更倾向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在学习动机这一维度上,标准差和平均数值都相对较高,这表明学生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

同时通过问卷及对学生及教师的访谈可知,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个人、教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因素影响。首先,个人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兴趣、动机和目标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且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其次,教师在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和能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家庭的生活条件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和正确的教育方式能成为学生好好学习的重要保障,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学校管理也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重要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学风和管理制度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管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最后,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对职业教学存在偏见,大众普遍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未来会成为从事低技术的社会底层劳动力,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更加没有信心以及动力去学习。

4.2. 学习动机不明确,具有功利性

根据问卷结果,有超过60%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是父母的选择或初中教师的推荐。极少数是个人意愿,但也是会考虑到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因为成绩不好,无处可去,只能勉强在中职学校待下去,希望可以拿到个毕业证,毕业了可以找到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在访谈中,他们表示当初入学校对中职学习不了解甚至排斥学习。在专业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就业的专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来选择。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面临就业的压力和现实的考验,他们更加关注自己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忽视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乐趣。他们将学习仅仅视为一种手段,一种获取技能和证书的途径,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与思考。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使得他们对学习的投入程度不高,无法获取持续的学习动力。

4.3.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清晰

中职生学习态度的调查主要从学生对学业认知、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等方面。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访谈结果,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出缺乏对学习的重视和认真态度,会受到学校管理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在学业认知方面,有将近71%的学生表示其在中职学校找不到明确的学习方向,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规划甚至是未来的职业规划。在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上,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没有拿到毕业证的能力。笔者认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自我认识有偏差,过度的自卑与不自信导致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常常缺乏自律,容易被外界干扰,无法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学习时间上,参与访谈的学生表示只在上课时间学习,课下不会进行任何学习相关的活动,且在课上的学习效率也比较低,玩手机、睡觉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中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缺少近期的专业学业目标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或者其设置的目标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符合自身未来的发展需求。

4.4. 学习兴趣处于学习动力最高水平且极为活跃,但仍需正确的引导

学习兴趣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有55.1%的学生在学习兴趣总体上的选择是一致的,在学习动力的三个方面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在学生的学习动力中,学习兴趣可能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并且这种兴趣往往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相伴随。他们急切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6%的学生表示他们对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感到兴趣。这表明,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中职生的年纪还很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兴趣可能会有所转变,进而影响学习动力的形成。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引导他们,确保他们能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实际的学习成果。

5.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

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策略研究是作为教育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使学生可以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甚至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激发策略:

5.1.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写进了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重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关键性和必需性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学校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通过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成长经验和奋斗历程,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优秀毕业生为榜样设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另外,学校应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指导。通过与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规划。此外,学校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要“对口”,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提前了解未来所从事工作的环境和流程,让自己的专业规划更清晰,发掘自身的兴趣及优势,明白技能学习的重要性。总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中职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为了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4] ‎[5] 。

5.2. 学校环境建设方面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对于学生来说,校园环境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它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中职生可以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进行学习。首先,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投入上,应该设立专项基金。购买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工具,让学生的学习跟得上社会产业的发展。在实训场所增设空调或大功率电扇确保实习场所的舒适度。对于理论课教室应把老旧的投影设备撤下,换上最新的多媒体设备,确保学生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清、听清老师的讲课内容。其次,还应关注学校的文化精神环境,主要包括集体氛围、活动气氛、校风和学风等。管理者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由学校管理部门牵头,成立不同性质的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放松身心。比如无人机兴趣小组、创业就业社团、科技竞赛、篮球比赛等,鼓励他们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此外,还需建立丰富的图书馆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管理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且舒适的校园,为学生提供舒适的食堂、宿舍等生活条件,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增加巡防人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让中职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6] 。

5.3.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能够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这将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重视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中职教师的选拔上应该重视,不能只要求学历,对于有企业经历或竞赛获奖的高技能人才可以破格录取。在教师进入学校之后,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真实的走进企业,有利于一体化实训教学。其次,学校可以建设一个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邀请中职学校教育专家或者先进教师为教师培训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进行学习反思,并运用到课堂中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搭建的交流平台,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人的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最后,需要通过建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这种有效的反馈机制,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7] 。

5.4. 家校合作平台建设方面

在中职学生成长学习的道路上,父母的参与必不可少。但是,中职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家长参与学生学习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教育管理者可以建立一个家校合作的平台,确保家长也可远程参与。在这个“家校平台”上提供学校的介绍,各专业课程、就业情况,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学生的学习报告,包括学习进展、考试成绩等。同时,平台上设置有家校交流的板块,家长和教师可以在这里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还可以为家长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准解决方向,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 ‎[8] 。

5.5. 扭转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刻板印象方面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未来就业只会成为从事低技术的社会底层劳动力,因为学习能力不好才会选择进入中职学校。这种偏见限制了中职学生的发展空间,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在学习中缺乏动力和目标感。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想办法扭转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来加强职业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活动,从而使社会更好地认识到中职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推广那些虽然毕业于中职学校但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事迹,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职教育的职业前景和实用性,从而提高社会大众对中职教育以及中职学生的认可度。其次,学校积极支持和激励中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其他能够展示他们技能的比赛,从而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竞争意识。第三,学校要加大对中职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经费资助力度,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对竞赛中获奖的同学给予实物奖励,增强其学习信心与自豪感。且通过竞赛成绩和表现,可以向社会展现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的声誉和影响力,激励更多的学生选择和投入中职教育,获取更多的学习动力 ‎[9] ‎[10] 。

6.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同时,也要培养中职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早期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全方位的探索研究影响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及激发策略。盼以此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中职学生学习动力理论研究和优化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2-13.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023-04-15.
[2] 郭英. 学习动力教育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8(3): 93-99.
[3] 詹逸思. 工科生学习动机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9.
[4] 陈衍. 职教科研常用方法与应用实例分析[M].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21: 167.
[5] 俞婷婷, 昌国娟.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新昌技师学院为例[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2, 21(8): 90-96.
[6] 闫克信, 赵倩倩.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11): 90-92.
[7] 曹晔, 孟庆国.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5): 19-24.
[8] 李茜. 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学校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 43(5): 20-23.
[9] 赵晴. 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创新研究[J]. 新课程, 2022(39): 232-233.
[10] 苏亮芳. “以赛促学”——以技能竞赛激发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学习动机[J]. 福建建材, 2020(6): 115-116,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