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域下黑龙江省非遗英译的三维转换
Three-dimensional Convers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eilongj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DOI: 10.12677/ml.2024.123193, PDF, HTML, XML, 下载: 13  浏览: 3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鞠 倩, 王宏扬, 苏庆钊, 朱 楠: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黑龙江非遗外宣翻译Eco-Translatology Heilongj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ublicity Translation
摘要: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对其翻译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非遗文化外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本文将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与黑龙江省非遗翻译相结合,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黑龙江非遗外宣翻译进行深入解剖,探讨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提升黑龙江非遗翻译文本的可读性,助力黑龙江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rich and diverse,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can promote the publicity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essay combines the “three-dimensional conversion” in eco-translatology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Heilongjia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eply analyzing 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rying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readability of Heilongj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nslation text, and help its 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鞠倩, 王宏扬, 苏庆钊, 朱楠. 生态翻译视域下黑龙江省非遗英译的三维转换[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3): 219-22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3193

1. 引言

作为中国三大文化文明发源地之一,黑龙江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现有国家级名录42项、省级名录429项。研究黑龙江非遗外宣英译能够切实有效地防止黑龙江省非遗文化的流失,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不少学者从翻译美学、传播学和叙事学等角度对非遗英译进行研究。然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非遗外宣翻译研究依然较少,目前在中国知网上有4633篇与“生态翻译”相关的期刊和论文,而其中与“非遗”有关的仅有40篇。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视角,将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与黑龙江省非遗翻译相结合,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黑龙江非遗外宣翻译进行深入解剖,以期提升黑龙江非遗翻译文本的可读性,助力黑龙江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2. 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理论,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研究主旨,以“译者中心视角”建构翻译理论核心,强调译者要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进行转换,并实现适应与选择翻译目标(尹晓洁,周琦,2023) [1] 。在我国,最早研究生态翻译理论的是胡庚申教授,他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进行适应与选择,遵循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原则,对两种语言进行转换,进而实现语言之间的生态平衡。

3. 黑龙江非遗外宣英译的“三维”转换

3.1. 语言维度

非遗英译作为我国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汉语作为原语,英语作为目的语,强调有效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接收效果,对中英语言各自的特点和二者差异做到心中有数,使译文贴合英语读者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语言维度上进行恰当的中英转换,避免因语言差异导致的信息传达错误,造成国家文化和形象的受损。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一种综合型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分析性语言。两种语言的语言属性不同、特点迥异,要求译者关注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结构、逻辑和主被动等方面的差异,在非遗英译中合理地实现语言维度上的转换。

3.1.1. 形合和意合

英语注重形合,借助词汇手段来完成句中各成分之间的连接和组合,呈现出形式严谨、逻辑明晰、含义明确的特点。词汇手段包括增加连接词和关系词、介词、代词和使用比较级、语气、体、态、数、时等副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名词产生的各种形态(刘淼,吴雨辰,2017) [2] 。汉语则重意合,通常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上下行文间构建的逻辑关系,以短句的形式推进行文,其逻辑关系并没有完全通过形式连接来表现。

在进行此类翻译时,译者需要分析理清原文中句中各成分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根据原文的行文特点来判断是否应该增加词汇和形态手段来明确体现句子的逻辑关系,从而实现原文和译文在语言维度的合理转换。以赫哲族鱼皮技艺保护的英译为例:

例1原文:目前掌握传统鱼皮技艺的老人多已离世,古老的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濒临消亡,亟需抢救与保护。

例1译文:At present, since many Hezhen craftsmen have passed away, this traditional technique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urgency to conserve it.

在这个例子里,原文并没有采用明显的连接词来表明逻辑关系,但在翻译时,译者注意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差异,充分考虑了原文句间的逻辑关系。译者将原文拆成了两句话,并加上了since和therefore这两个连接词。这一做法显化了逻辑关系,明确表明了赫哲族鱼皮亟待抢救与保护的原因,使得译文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实现了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合理转换。

3.1.2. 被动和主动

英语多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在主语不方便提及或者说话者想起到强调和上下文连贯的效果时,常使用被动语态来达成这一效用。汉语中则多使用主动语态,汉语思维中鲜有被动的概念,人们习惯用主动语态来建构句子。因此在非遗英译时,译者要将中英主动与被动表达方式的差异考虑进去,有选择地使用主被动转换,使译文贴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在非遗英译时采用被动语态能够起到突出主语,表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所给信息的客观与公正的作用,大大增强文化的公信度和传播的影响力。以赫哲族人处理鱼皮过程的英译为例:

例2原文:晾干鱼皮,早年是把剥下来的整张鱼皮用木钉钉在屋内墙上,阴干若干日,使其脱水而后在火堆旁烘干。

例2译文:In the early years, the entire piece of fish skin was nailed to the interior wall with a wooden peg. It would be dehydrated in the shade for several days, and then dried by the fire.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并没有明确表明主语,但是通过全文语境,读者可知原文的主语为赫哲族人,即赫哲族人是实施行为的主体。译者在英译时考虑到英语多使用被动语态,将该句转换成被动语态,把“the entire piece of fish skin”作为主语,使用“was nailed to the interior wall”来表述鱼皮的处理过程。这不仅将读者目光聚焦在鱼皮处理过程中,还凸显这一信息的客观公正,实现了在语言维度上的转换。

3.2. 文化维度

文化维度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关注并且解读源语文化,还要做到推己及人,合理衔接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以满足外国读者的文化审美需求,进而达到消除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障碍和冲突(杨贝艺,2023) [3]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传播与反映方式,这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两国的文化差异,不仅需要确保文章通顺可读,还需要让读者深刻理解其中独特的文化内涵,以起到宣传我国文化的作用。

3.2.1. 直译加音译

首先,灵活运用直译加音译的翻译方法。译者在把握好“归化”与“异化”融合点的同时,应兼顾源语的文化特色与译语的通顺自然,充分考虑原文中隐含的文化元素以及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认知水平(李鑫梅,周雅萍,王雯玉等,2022) [4] ,例如:

例3原文:清康熙年间成书的《龙沙纪略》是关于鄂伦春族桦皮船最早的文字记载,该文献证明鄂伦春族的桦皮船距今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

例3译文:Longsha Chronicle, which was written in the Kangxi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is the earliest written record about the Oroqen birch boat. It proves that the birch boat of Oroqen nationality has a history of over 300 years.

译者在翻译《龙沙纪略》时采用了音译加直译的方法,将其译成“Longsha Chronicle”;在翻译“鄂伦春族的桦皮船”时通过直译译为“the birch boat of Oroqen”。首先,音译有助于英语读者更好地接触原汁原味的中华非遗文化,并保留了其异域性特质。其次,直译的翻译策略更加便于英语读者对黑龙江非遗项目地方民族特色的理解,如果将“桦皮船”音译为“Huapi boat”,那么读者只能形式地了解到一些汉语名称和符号而不能了解其文化和内涵义。

3.2.2. 增译和注释

译者在对黑龙江非遗文化进行翻译时,遇到很多地方特有的文化名词,这时,译者选择通过增译法增加一些必要的补充内容,这样能够在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传播我国文化的目的,例如:

例4原文:海伦剪纸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由于海伦地区开禁,山东、河北等地百姓闯关东①来到海伦,将各地的生产方式和民间艺术带到了海伦,这其中就包括剪纸艺术。[注释①:闯关东: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大批进入东北,致使东北地区的信仰和习俗,尤其是岁时民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例4译文:Hailun Paper Cutting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Guangxu Reign (1875~1908) of the Qing Dynasty. Since the government lifted the ban on emigration to Hailun, people from Shandong, Hebei and other provinces braved their journey here with their local production methods and folk arts, and paper-cutting was one of them.【Note ①: Large quantities of immigrants braved the journey to the Northeast from Qing Dynasty to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resulted in great changes in life, beliefs, customs, especially the New Year’s customs.】

以上这个示例为介绍海伦剪纸起源的片段,其中涉及到许多外国读者可能不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如“光绪年间”、“开禁”和“闯关东”。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为译文补充了更为详细的相关文化信息,如注明了光绪年间的具体年份为1875至1908年,还更加详细地解释了“开禁”是“lift the ban on immigration”,即对海伦地区移民的封禁解除。除此之外,译者还在文末用注释的方式解释了“闯关东”的文化内涵。这些做法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让外国读者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更加深刻。

3.2.3. 合理运用多种形式融合的翻译策略

译者需要充分理解源文本后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斟酌,将多种翻译策略进行有机结合并不断修改,以确保外宣效果和译文质量(李鑫梅,周雅萍,王雯玉等,2022) [4] 。

例5原文:老艺人还用传统技艺创制了鱼皮萨满服饰及赫哲风俗系列作品,一些年轻人发展创新,利用传统的鱼皮剪贴技术创制了现代的鱼皮技艺品及鱼皮画,使古老的鱼皮文化延伸到旅游、艺术等领域。

例5译文:Additionally, old artists also used traditional technique to create a series of shaman fish-skin costumes and Hezhen customs works, and young generation innovatively used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to create modern fish-skin clip art, extending the ancient fish-skin culture to tourism, art, and other fields. (Shaman, the original word has the meaning of wise, knowing, etc.,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special name for shamanic wizards, and is also understood as the embodiment of shaman god.)

译者在翻译鱼皮萨满服饰时采用直译加音译的方法翻译为“shaman fish-skin costumes”,但目标语读者可能并不理解萨满的具体意思,所以还需要译者在文章末尾加注释对“萨满”一词进行说明。灵活采用直译、音译和增译的组合译法能够有效帮助读者理解吸收黑龙江非遗文化,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3.3. 交际维度

交际维度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注重准确表达双语交际意图,如实、客观、准确反映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意图,达成文化交际的目的(黎欣瑜,2024) [5]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语境,注意其使用的背景,并做出有针对性的定制选择和双语沟通意图转换。

交际维度强调语言交际的功能性观点,要求翻译过程实现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和转变。这意味着翻译人员不仅需要转换语言信息和传达文化内涵,还必须强调沟通层面的选择和转换,确保原文的沟通意图在翻译中体现,任何不起交际作用的信息都必须进行调整。汉语表达的文化内涵太强,有些不能与英语语言的文化相联系。因此,重要的是要注意基于交流维度的交流,以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表达习惯为指导,实现语际交际的适应性转换选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交际维度上,翻译人员必须坚持“以译者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其主观主动性,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通过全面比较二元翻译取向,我们选择了一种具有更大整合适应性的翻译方向和策略,这可以在交际维度上实现源语言系统和目标语言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温美霞,莫红英,2023) [6] 。这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考虑文化层面的交流,例如:

例6原文:即使剪制十分复杂的场景性作品也只是以指甲做一番简单经营后即信手拈来剪随心走。

例6译文:Instead of drawing the design for reference, the craftsman just folds the paper with fingernails and by simply following their minds, they cut the lifeless paper into vivid and complex patterns.

这段文字讲的是海伦剪纸的制作过程。原文中使用了大量较为口语化的四字词语,如“简单经营”,“信手拈来”,“剪随心走”。这些四字词语在中文中听起来非常美观随性,但是非遗外宣交际的重要目的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的具体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在深刻理解海伦剪纸制作过程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翻译出剪纸制作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译文中,译者将原文中模糊的过程与自己的了解相结合,更加具体灵活地体现了海伦剪纸的制作过程,对翻译文本实现了交际维度的转换。

交际意图因文本类型而异。Newmark根据其功能将文本分类为表达型、信息型及呼吁型等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属于信息型文本,译者应注意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信息;它也属于表达型文本,译者应最大限度地还原源语言文本的文学风格和审美价值;它也属于呼吁型的类型,翻译人员必须调用读者来感受和行动,因此,译者还必须关注读者的感受(温美霞,莫红英,2023) [6] 。例如:

例7原文:这些关内的剪纸艺术与海伦本土的剪纸艺术经过多年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集中原、齐鲁、北大荒与满族剪纸艺术为一体的海伦剪纸。迄今为止,海伦剪纸包含海伦传统民间剪纸、海伦现代剪纸和海伦满族剪纸三大组成部分。

例7译文: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cutting arts from the Central Pla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northeast of China, and the Manchu nationality have fully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Hailun Paper-cutting Art which includes the traditional style, modern style and Hailun-Manchu style.

在此段的翻译中,译者在语言层面上采取归化的策略,对于原文语序以及用词进行了调整,此段中因状语与定语较长导致了句意的难以理解,通过调整后,使得主语更加明确,句型简洁明了、清晰易懂,在凸显关键信息的同时向译语读者传递黑龙江非遗的精髓,达到了黑龙江非遗文本英译促进文化外宣的交际目的。

4. 结语

黑龙江省是非遗文化大省,其非遗文本英译研究在黑龙江非遗文化保护及外宣方面意义重大。生态翻译学理论使得其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研究转向综合研究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促使译者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适当的生态翻译策略,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向,进而提升译文质量,提升黑龙江省非遗外宣的效果。

基金项目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文旅融合视角下黑龙江省非遗外宣路径及翻译策略探究”资助(编号:202310225330)。

参考文献

[1] 尹晓洁, 周琦. 生态翻译视域下泰州景区英译的三维转换[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3(5): 38-40.
[2] 刘淼, 吴雨辰. 英汉形合意合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J]. 智库时代, 2017(11): 118 133.
[3] 杨贝艺.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7(20): 175-179.
[4] 李鑫梅, 周雅萍, 王雯玉, 等.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J]. 海外英语, 2022(19): 34-36.
[5] 黎欣瑜.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孙法理《野性的呼唤》中译本解读[J]. 大众文艺, 2024(1): 113-115.
https://doi.org/10.20112/j.cnki.ISSN1007-5828.2024.01.038
[6] 温美霞, 莫红英. 解英译难点让非遗“走出去” [J]. 文化产业, 2023(32):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