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下环境类TED演讲的生态话语分析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Speeches in 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vity
DOI: 10.12677/ml.2024.123198, PDF, HTML, XML, 下载: 22  浏览: 45 
作者: 钱 麟, 陈泱颖: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关键词: 及物性生态话语分析环境类演讲语篇Transitivity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Speeches
摘要: 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生态哲学观,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研究环境类TED演讲语篇中的语言特点并分析该语篇中所蕴含的生态主义思想,旨在探讨该类语篇中所体现的演讲者与观众,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研究发现:环境类演讲语篇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中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来构建演讲者与观众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观;物质过程构建了人类,自然社会中的其他物种,以及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则构建了人与自然平等以及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human-centeredness” and the transitivity system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TED Talks and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ideas embedded in the TED Talks,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audience, and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embodied in this kind of TED Talks. It is foun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peech discourse mainly constructs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rough the material, rel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aterial system, reflecting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human-centeredness”; the material process constructs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among human beings, other species in the natural society as well as nature; the material process constructs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among human beings, other species in the natural society as well as nature. The material process constructs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other species in the natural society, and nature; the relational process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on an equal footing as well a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audience.
文章引用:钱麟, 陈泱颖. 及物性视角下环境类TED演讲的生态话语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3): 254-26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3198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个严峻的生态危机。尽管近几年来,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日益加深,然而,我国的生态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增强人的生态意识。语言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通过对语言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发现语言与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唤醒、引导和改变人们对环境与自然的认知。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 [1] (黄国文,2016),是涉及语言和生态关系的所有研究总称。在生态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比较主流的理论模型:Haugen模型与韩礼德模型。其中,Haugen模型主要研究了语言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对本体的作用,如语言濒临灭绝、语言变体、方言同一化等,认为语言生态学要研究的是任何特定的语言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将这种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因此被称为隐喻模式。韩礼德模式关注语言对生态的影响,即“我们的意指方式如何左右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2] (Halliday, 1990),强调语言在环境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视语言为干预社会实践的方式,突出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 [3] [4] (黄国文,2017;何伟、魏榕,2018a)。

Stibbe (2015)将生态话语分为三类:有益性生态话语,中性生态话语,以及破坏性生态话语,并按照韩礼德的理论模型对人类所依赖的叙事语篇进行阐释,宣传有益性话语,抵制破坏性话语 [5] 。现有的研究多从批判的角度对负面论述进行探讨,以揭示各种类型的论述背后所隐含的与生态失协的观念 [6] [7] (杨阳,2018;孙炬,国金辉,2022),然而,关于有益语篇的生态话语研究还很少。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及物性、评价和作格等方法,对新闻、广告、英语教科书和自然诗歌等各类语篇进行了生态语篇的研究 [8] [9] [10] [11] (董典,2021;潘杰,原苏荣,2022,赵秀凤,2022;张慧,杨连瑞,2022),从而对其所蕴含的生态学理念和生态价值进行了讨论。然而,在此基础上,以及物性理论为基础,对TED演讲进行生态语篇分析的研究还很少。为此,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理论出发,对TED演讲语篇的语言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TED演讲语篇中所隐含的生态含义和说话人所要传达的生态倾向。

2. 理论框架

(一) 生态哲学观

生态语篇分析是对语篇的生态学定位,目的是反映语篇中所蕴涵的生态自觉,它包含了对“人与人、人与其它生物、人与环境的可持续生态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生态哲学观 [12] (何伟、魏榕,2018 b),并以此为基础,在语言学中引入生态哲学观点,构建相应的生态学框架。对于生态哲学观,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Stibbe提出了“生存(living)”这一概念,它强调生命,幸福,现在与将来,关爱,环境限制,社会正义,以及复苏。黄国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假设,并提出了“良心原则”、“接近原则”和“约束原则”等“三条原则”。刘承宇和李淑晶(2019)提出“以人为本”的整体性生态学观点,认为生态语言学应兼顾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兼顾个体和类别,同时兼顾时间和空间 [13] 。生态语言学以改善生态问题为己任,因此在选择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标准时必须基于实践,并且尊重人类的主体性和特殊性,以期利用人与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生态。因此,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生态观,重视通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来维护生态和谐。

(二) 及物性系统

Halliday [14] (1994)提出,语言中的元功能是一种抽象的、广泛的功能,它包含了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其中,概念元功能是指对真实世界(包含内外世界)进行描述,包含了“经验元功能”与“逻辑元功能”两种,前者是对真实世界进行描述,而“逻辑元功能”则是描述两种或多种语言单元之间的逻辑–语义联系。而后者则是通过小句的及物系统来实现的。

及物性系统是指将人类生活中的所见、所看到的事物划分成一系列的过程,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及物性的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解成若干种过程” [15] (胡壮麟,2005),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且也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客观世界。演讲语篇的目的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说话人传达给听众,而及物性系统则利用过程模式来表现人的体验行为,从而为 TED环境演讲语篇的生态语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3. 研究设计

本文从TED官网(https://www.ted.com/)选取近几个月涉及环境类主题的8篇演讲,包括“5 promising factors propelling climate action”,“Why indigenous forest guardianship is crucial to climate action”,“How to find joy in climate action”,“Let’s prepare for our new climate”,“The actual cost of preventing climate breakdown”,“The actual cost of preventing climate breakdown”,“3 ways to make flying more climate-friendly”,“The problem with plastics--and how they are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 and “High -altitude wind energy from kites”为语料,总词数为10,879 words。这8个演讲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能更好地对待他人、其它生物和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态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利用UAM Corpus Tool 3.3,基于Halliday的及物性系统,在小句的基础上,通过对篇章中的及物性加工方式的标注和人工校对,实现对讲话者话语中各环节的分布情况的统计。本研究聚焦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 环境类演讲中主要用到的及物性过程有哪些?(2) 及物性过程构建了演讲者与听众,人与自然之间怎样的生态关系?(3) 演讲语篇通过及物性过程构建了什么样的生态观?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 语料统计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UAM Corpus Tool 3.3和Halliday的及物性体系划分方法,在小句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对语料中出现的及物性加工方式进行标注和手工校对,对8篇TED演讲中各种加工方式的总数和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ransitivity processes

表1. 及物性过程总分布

表1可以看出,这次讲话共出现了1418个及物性过程,其中以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最为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48.9%、26.0%、14.1%。其中,行为、存在和言语过程的比例较小,分别为4.1%、3.5%、3.4%。在这篇讲话中,物质过程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它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意识到,环保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同时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呼唤,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大多是“实施”的,所以物质过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其次,环保主题的发言着重强调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问题,反映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依赖,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关系过程的比重很大。与前两者相比,心理过程在这一类话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它却是这一类话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类别。在演说中,说话人要把正能量的价值观传达给观众,这就需要一个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心理过程。因此,本文着重从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 及物性分析

(1) 物质过程分析

物质过程是指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主要是指“正在进行或正在发生”,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参与者,即行为的发出者和行为的承受者。由于8篇TED环境类演讲语篇中各类过程的各自占比不同,因此本文选取某类过程占比最高的演讲语篇作为该类过程分析的主要语料。8篇环境类TED演讲语篇中各类过程占比如表2所示。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transitivity processes in 8 speeches

表2. 8篇演讲及物性过程分布

表2可知,在8篇环境类TED演讲中,Text 2 (“3 ways to make flying more climate-friendly”)中物质过程的占比最高,因此对于物质过程的分析将以Text 2作为主要例子。该演讲语篇中物质过程中动作者总共出现了38次,其中主要由“I”和“We”承担动作者24次,其次是“traveling plane”8次,目标则主要由“environment”承担,出现了12次,其次是“jet”和“plane”总共出现了6次。这篇演讲的主题是呼吁人类通过更智能的设计、环保燃料和新技术降低航空业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进入绿色航空时代,从而保护环境。在演讲的开始阶段,演讲者主要让“traveling plane”作为动作者,“environment”作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小句,阐述了逐渐普及的航空旅行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突出了环境破坏的事态严重性,以及改变现状,转向绿色航空的重要性。而在演讲的后半段,物质过程的动作者则主要由“I”或者“We”来承担,目标则转向“jet”和“plane”。人类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破坏影响人类,而人类的生存也对环境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在该篇演讲中,过程动作者的转变反映了人类在观察到航空旅行对环境的破坏后,决心改变并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对现有飞行技术升级优化的可能性。“I”和“We”作为动作者主要出现在演讲者提供改变航空旅游的途径的语篇段落,证明人类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观。

例1:And because of that engines, airplanes, airports, fuel supply chains and regulations, they are all built on flying planes from point A to point B that run on jet fuel. And those planes that run on jet fuel, they’re operated for 20 to 30 years on average before they’re retired. That means a plane that’s ordered today will be flying until around 2050. So we can’t get there on engines and airplanes alone. (Text 2)

例1中物质过程主要以“planes”或指代“planes”的代词作为动作者,只有最后一句是以“We”为动作者,描述了航空飞行器全程使用航空燃料的客观事实以及他们的运行寿命,并指出现有的飞行器将可以使用到2050年,因此如果人类不进行创新,不提高相关技术并采取节能绿色燃料,减排目标无法实现,环境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人类是最大的受益者。

例2:If a plane sits on the runway for less time before takeoff, we can reduce emissions. If a plane takes a more direct route instead of flying around national borders, we reduce emissions. And if individual pilots don’t gun it at takeoff, we can also reduce emissions... My team estimates that if we were to really prioritize designing and flying planes differently, we could reduce 2050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30 to 40 percent. (Text 2)

例2中物质过程的动作者由“plane”和“we”共同承担,演讲者通过列举一系列飞机可改变的地方强调“we”减少碳排放量的可操作性。尽管从字面意思上看,“plane”似乎承担了一部分动作者的角色,但实际上飞机作为物本身并不能发生演讲中提到的那些改变,因此演讲者在本质上是呼吁人们采取行动,比如减少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停留的时间,选择一个更直接的线路飞行等措施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只有人们主动优化飞机发动机的性能以及改变原本不合理的设计,碳排放减少才会成为可能,这进一步突出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人类作为物质过程的动作者承担着重大的责任,碳排放量超标,空气受到污染,环境破坏,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从对Text 2演讲语篇中物质过程的分析发现人类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种互动、依存、和谐的生态关系,人类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保护,既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又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演讲者反复通过施事者突出人类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观,是人类要同舟共济克艰,和谐共处,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关系过程分析

关系过程旨在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主要分为归属式和识别式,其中又包括包孕型、属有型以及环境型。其中包孕型指的某物属于某类,环境型指某物与时间和地点之间的联系,属有型是指某物属于某人。

表2可知,在8篇环境类TED演讲中,Text 3 (“High -altitude wind energy from kites”)中关系过程的占比最高,因此对于物质过程的分析将以Text 3作为主要例子。该演讲语篇中关系过程共出现了30次,占比34.5%,其中归属式出现了17次,识别式出现了13次。在30次关系过程中,与“kite”,以及风力发电有关的承载者或者标记共有19次,占总关系过程的63.3%,相对应的涉及到的属性或价值主要与“wind energy”以及“resource”有关,由此体现了用风筝进行风力发电,创造新能源的可行性。风力发电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获取能源的方式,而解决能源问题对于环保意义重大。

例3:But kites aren’t just toys like this. Kites: I’m going to give you a brief history, and tell you about the magnificent future of every child’s favorite plaything. So, kites are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old, and the Chinese used them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nd even for lifting men... And that was fantastic for the future of commercial aviation. (Text 3)

“kite”在例3中作为载体出现了3次,而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ren’t just toys”,“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old” and “fantastic for the future of commercial aviation”。例3中的关系过程都由动词 “be”连接,通过多次使用关系过程表明风筝在开发风力能源中的重要性。风筝的作用在很长时间内被低估,并只被当成一种玩具,但是它的功能性早在千年前就被古人挖掘了,风筝曾被运用于军事,而演讲者则由此为启发,提出风筝对未来的商业航空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演讲者通过举例子来启发人们风筝的可用性,同时引导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风能这种新能源上。演讲者一再强调使用风筝发电的重要意义,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节能环保的紧迫性。人与自然并非割裂开来,一切有机体、有机体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人类在使用自然资源来维系自身的生命活动时,也必然要负起保护生态平衡的职责与义务,即“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念。

例4:So we’re beyond the 12-second steps... So really this is a story about the audacious plans of young people with these dreams. There are many of us. I am lucky enough to work with 30 of them. (Text 3)

在例4中,关系过程的承载者是“We”和“I”。可以看出,这两个关系过程主要是“be”所连接的归属式关系过程,这句话表明了人们为发展新能源做了很大的努力。尽管过程艰难,但“I”仍然感觉是幸运的,这是演讲者个体环保意识的流露,也在用语言策略向观众表达为了保护自然、减少破坏,人们要敢于创新、克服困难,呼吁人们大力推广风能,宣传生态意识。要想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环境意识,共同努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从对Text 3演讲语篇中关系过程的分析发现整篇文章中“We”“I”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发言者通过语言策略传达了利用风能开发新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激发了观众的共鸣,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以及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良性、和谐的生态关系,从而达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进而影响了受众的价值取向,达到了劝诱的目的。

(3) 心理过程分析

心理过程主要呈现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在这一过程有两个参与者“Sensor”和“Phenomenon”,演讲中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演讲者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由表2可知,在8篇环境类TED演讲中,Text 6 (“How to find joy in climate action”)中心理过程的占比最高,因此对于心理过程的分析将以Text 6作为主要例子。该篇演讲中心理过程占较高的比重(共39个,占总数的21.8%),“We”为感知者出现了13次,占心理过程总数的33.3%;“You”出现了13次,占33.3%。

例5:We need to elimin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buildings. We need to protect and restore ecosystems. We need to change society, policy, economy and culture. This is abou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akes for humanity are greater than my heart and mind can fully fathom. (Text 6)

从例5中我们可以看到,说话人反复使用“We”这一词来指代自己和听众,显然是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表现出了自己和听众的平等、融洽的关系,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海洋环境,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了一种正面的生态观点。针对目前严峻的气候环境,演讲者描述了未来人类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气候、挽回自然:在各行各业消除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改变社会、政策、经济和文化。

例6:Perhaps you know that around the world, it’s people of color who are most heavily impacted by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hether that's air pollution, hurricanes, droughts or floods. But you may not know that it is also people of color who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climate and most likely to want to be a part of the solutions. (Text 6)

“You”这个词的出现,说明了通过演说来传递知识与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演说中,说话者既是信息的来源,又是听者的接受者,“You”这一词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言语上的论据来影响观众,这样观众就能够理解并尽量赞同演讲者的想法。同时演讲者希望以一种换位思考的委婉方式呼吁听众认清目前的严峻形势,唤起其积极的生态意识,从而一同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当今的全球性气候问题要求人们改变生态意识,而生态意识的普及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参与,而在讲话中,人们多次将人类视为施事者,这不仅让听者产生共鸣,也突显出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及倡导保护生态、体现和谐生态的重要性。

从对Text 6演讲语篇中关系过程的分析发现演讲者为了让听众意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风险之大并唤醒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赋予“We”和“You”感知者角色,赋予其保护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了人类的影响力和主体性。这表现出了积极的生态取向,强调了在促进生态和谐的层面上人的因素必不可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可以激发听众主动投身于气候行动,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也再一次强调了人与自然平等以及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

(4) 其他过程分析

除了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8篇演讲中还出现了少量言语过程(3.4%),存在过程(3.5%)和行为过程(4.1%)。

例7:And I see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in solving climate change. (Text 1)

例8:We are talking about making investments in new technologies and infrastructure, such as advanced batteries or other technologies to store solar energy and updated power grids to distribute it. (Text 4)

例9:Who of us here have not heard about the tales of gigantic plastic islands floa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ocean? (Text 5)

例10:Will there be tensions over immigration, or conflicts over competition for limited resources? (Text 7)

例11:At COP26 last year, governments, NGOs, corporations all say yes to protecting forests and land rights and call on Indigenous peoples, guardians of standing forests, for help. (Text 8)

在八篇演讲中,很少有演讲者用到存在过程,而这种存在过程更多发生在对听众提出意见和陈述事实的时候。言语过程和行为过程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演讲者主要是想要用事实来证明目前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强调了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主观情绪和含糊不清的概念。

5. 结语

及物性系统对人们的经验活动进行表征,而这种表征能反映语篇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本研究对TED的8篇环境类演讲进行了及物性分析。研究发现,这8篇演讲语篇对相关事件进行的表征主要利用了物质过程小句、关系过程小句、言语过程小句向听众传递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积极生态观念,阐释了演讲者与观众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其中如Text 2中的物质过程构建了人类,自然社会中的其他物种,以及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而如Text 3 和 Text 6中的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则构建了人与自然平等以及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因此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克艰、和谐共存,才有可能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在众多的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中,说话人与听者站在同一立场上,说话人通过传递一种正能量的生态理念,与受众产生共鸣,达到言语说服与引导的效果,同时也反映出说话人与听者之间的和谐生态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环境,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说话人与听者都要负起责任,扮演好个人与群体的角色。通过对环境演讲语篇进行生态语篇分析,可以反映说话人与听者、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关系,同时也表明,演讲语篇有助于传达一种维持生态平衡的正生态观点,能得到听者的认同。

本文的语料仅限于TED演讲,且只针对一个主题,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扩大语料范围,关注不同话题,并且对语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细致。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 陈旸. 生态哲学与话语的生态分析[J]. 外国语文, 2016, 32(6): 55-61.
[2] Halliday, M.A.K. (1990) New Ways of Meaning: 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6, 7-36.
[3] 黄国文. 论生态话语和行为分析的假定和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6): 880-889.
[4] 何伟, 魏榕. 多元和谐, 交互共生——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生态哲学观建构[J]. 外语学刊, 2018(6): 28-35.
[5] Stibbe, A. (2015) Ecolinguistics: Kanguage, Ecology and the Stories We Live by. Routledge, London.
[6] 杨阳. 系统功能视角下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0(1): 33-45.
[7] 孙炬, 国金晖. 及物性系统视角下亚马孙雨林大火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J]. 中国外语, 2022, 19(6): 70-75.
[8] 董典. 新时代新闻话语的多维度生态话语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21(1): 92-97, 15.
[9] 潘杰, 原苏荣.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归去来兮辞》生态话语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2): 185-192.
[10] 赵秀凤. 基于多模态隐喻场景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生物能源政治漫画为例[J]. 中国外语, 2022, 19(6): 60-69.
[11] 张慧, 杨连瑞. 中美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生态话语分析[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 45(5): 43-52.
[12] 何伟, 魏榕. 话语分析范式与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J]. 当代修辞学, 2018(5): 63-73.
[13] 刘承宇, 李淑晶. 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标准: 兼论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与非[J]. 中国外语, 2019(5): 51-58.
[14]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Arnold, London
[15] 胡壮麟, 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