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al Contact on Cultural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4.144208, PDF, HTML, XML, 下载: 44  浏览: 7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 凌, 钟子茜, 梁诗艺, 蔡豫华: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理学与经管学部,江苏 南通;张 晶*: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关键词: 外国文化接触文化认同影响因素Foreign Cultural Contact Cultural Identity 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内化,从而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对其保持和创新的社会心理过程。影视娱乐、饮食旅行以及国际化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为在不同语言情境下进行文化接触提供了便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目前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大学生的外显文化认同,未来的研究可以融合内隐和外显的测量方式,更深入地探讨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Abstract: Cultural identity involves an individual internalizing their affiliation with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cultural group, leading to a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one’s own culture. It i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cess that shapes, maintains, and innovates cultural aspects. In contemporary times, entertainment, culinary experiences, travel,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lay pivotal roles in exposing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oreign cultures, actively influenc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comparison to traditional media, new media serves as a convenient means for cultural exposure in various linguistic contexts, emerging as a significant medium affec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Current research predominantly employs surveys to measure students’ explicit cultural identity, while future studies could integrate both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asurement methods to delve deeper into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al exposur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文章引用:杨凌, 钟子茜, 梁诗艺, 蔡豫华, 张晶 (2024). 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 14(4), 195-20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4208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融愈发深入。大学生正处于文化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可能对其本国的文化认同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外国文化接触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以期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认同提供建议。

2. 文化接触和文化认同的概念厘定

文化接触是两种或更多文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直接涉及到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特质的融合(蒋宝德,李鑫生,1991)。文化接触包括两种主要类型:一是有限接触或局部接触,即部分文化元素或特质的互动,如观念、风俗、物质对象等的单向或双向文化传播;另一是全面接触,即整个文化体系的相互联系,常会引起文化融合和文化变迁(刘海藩等,2008)。文化接触被视为文化认同形成的前提条件,根据跨文化适应模型(Acculturation Model),个体对原本所在文化群体和当前相处的新文化群体的态度可以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一是对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二是对与其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Berry, 2003; Berry et al., 2002)。换言之,个体在外国文化接触中形成的高文化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本国文化认同的降低(余伟,郑钢,2005)。个体可能同时对两种或更多文化表现出较高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文化接触的重要产物。文化认同这一术语最初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他将文化认同定义为个体对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的内化,从而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形成、保持和创新的社会心理过程(Erikson, 1968)。文化认同涉及到对文化价值的积极评价,是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判断新文化或异文化是否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过程(冯天瑜,2001)。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个体更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属群体,并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体现对所属群体的认同(张莹瑞,佐斌,2006)。因此,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种族群体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可能表现出更友好的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个体在出生地的宗教社区和成长环境中的社会习俗等与生俱来的共同文化构成了个体文化认同的基础(Verkuy, 2001)。综合而言,文化认同是在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建构的社会心理过程(Jung & Lee, 2004)。

文化从接触到形成认同的过程中,传播媒介充当了重要的中介角色,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关键途径。从传播理论的相关概念出发,文化认同可被视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个体运用各类媒介,将外国文化传递到本国并取得一定传播效果的过程(拉斯韦尔,2017)。例如,电子传播媒介在文化同一体的重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莫利,罗宾斯,2001),而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对文化认同和文化经验的衰退、持久或延续产生不同的影响(单波,2010)。黄晓琴和陈林炯(2022)的研究发现,文化媒介的属性能有效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情感连接与情感认同,从而提升受众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接触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可能对个体的文化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3. 外国文化接触对文化认同的影响

人的本质并非仅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层面上,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2009)。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大学生正处于形成同一性(Identity)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接触外国文化,如缺乏正确的家庭和社会引导、支持和理解,可能导致角色统合不完整。这可能通过影响大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价值观、信念以及与团体理念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归属感,从而影响其文化认同的形成(郭金山,车文博,2004;牛海群,郭本禹,2021)。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体验作为群体成员所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 1978)。形成的文化认知、文化情感,甚至引发的文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形成,巩固了其文化身份的认同,也增强了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当前,大学生正面临文化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可能对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产生影响。本部分旨在通过文化接触类型和文化传播媒介两个方面,探讨外国文化接触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3.1. 文化接触类型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融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学生在接触影视与娱乐、饮食与旅行,以及国际化教育等多样的文化类型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异地或异国文化的差异,而且在这一接触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

3.1.1. 影视与娱乐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获取大量的影视娱乐信息。张梅兰、邓梦瑶和刘露(2021)发现,大学生主要通过接触美剧、日漫、韩综和体育赛事等多种途径来接触外国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对外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偏好。然而,在行为意向层面,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文化行为。另一方面,郑睿和刘胜枝(2023)对比了二次元圈和古风圈大学生对中日文化的认同现状,发现前者在日本文化符号的评价上显著高于后者,但两者在本国文化价值观的评价上无显著差异。因此,尽管外国文化接触会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评价与偏好,但并未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深层文化价值观与文化行为。

3.1.2. 饮食与旅行

饮食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成汝霞,黄安民和宋学通(2022)发现,大学生群体在接触饮食文化时,美食品牌传递的文化价值会对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异国旅游中,旅游地美食品牌的文化价值输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文化情感和文化行为意向,从而可能影响其文化认同。此外,旅行也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之一。大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不仅有机会与当地人交往,还能够深入体验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Lightfoot, 1995)。积极参与异地文化交流与互动后,大学生可能形成难忘的体验,从而影响其对文化的认同(Tung & Ritchie, 2011)。陈金华、马少思和李宇靖(2023)发现,大学生在体验华侨聚居地文化时,形成了良好的体验感,增强了对该地文化的情感认知。这表明饮食和旅行等体验型方式在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1.3. 国际化教育

中国是世界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而出国留学成为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发现,大多数留学生的留学经历显著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马文琴,李若涵,杨雨锜,2022)。此外,莫莉和卢咏珊(2023)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通过接触两国文化能够提升双文化认同整合水平。这表明留学生能够区分两种文化,感知到两种文化间的张力、兼容程度,以及两种文化间的重叠和区别程度。在适应新文化的过程中,留学生形成了对两种文化的独特见解,而非将两者混为一个整体(Benet-Martínez & Haritatos, 2005; Kim, 1977)。因此,大学生在接触不同文化时,通过他国文化的体验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本土文化,从而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3.2. 文化传播媒介

在全球化传播的语境中,媒介扮演着文化传播的主要角色。传播媒介接触是媒体内容与受众互动在心理与行为层面产生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接触引发的文化交流影响着受众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意向。巴兰和戴维斯(2004)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理念,同时也强调传播媒介在文化接触和文化认同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2.1. 传统媒体

研究者认为,文化认同与媒介接触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认同与媒介接触呈正相关关系(黄葳威,1999)。以电视为例,它被认为是文化认同建构中不断增长的一个来源(Barker, 1999)。通过“看电视”这一行为,大学生能够接触外国文化,培养其现实观、世界观和价值观(Gerbner et al., 2002),从而提高对外国文化的认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接触外国文化可能反向促进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接触书籍、报纸、广播和电视中的外国文化后,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产生积极影响。在这其中,书籍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电影和报纸,而广播和电视的影响次之,网络影响相对较弱(吴世文,石义彬,2014)。

3.2.2. 新媒体

曼纽尔·卡斯特(2003)指出,信息技术是社会和个体生产财富、行使权利和创造文化符码的核心能力。在这方面,新媒体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大学生主要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设备,而与之相关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微信(92.13%)、QQ (82.87%)、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 (76.85%)以及微博(76.85%) (石瑞,龙涵嫣,杨娟,2021)。在这些新媒体中,互联网在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外国文化的接触影响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使得身份认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大学生对本土文化仍持有积极、开放的态度(许旸,2009)。以互联网短视频为例,其常态化的内容和社会化的表达通过视听传播媒介在感官层面引发用户的共鸣,从而构建出具有共享意义的全球化生活场景(李鲤,石琪隆,2023)。因此,新媒体通过提供实际接触媒介内容,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文化认同(Neuendorf, 1982)

4. 小结与展望

总的来看,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的本国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视与娱乐、饮食与旅行,以及国际化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重要方式,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广泛的文化接触途径,特别是在跨越语言和地域情景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对外国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文化认同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研究领域,其方法应该更富多样性。当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访谈、传记分析和经验研究的质性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是外显研究,可能存在“霍桑效应”和“主试效应”的问题;二是基于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量化方法。但是,当前研究在研究设计和变量操纵方面有待进一步区分文化接触方式或媒介类型,以更准确地测量外国文化接触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其次,样本选取缺乏代表性。当前研究主要基于地区性的样本取样,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广泛地比较不同区域大学生的认同特点,并扩大取样范围,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与实验研究。

第三,研究视角较为狭隘。外国文化接触不仅仅表现在传播媒介和内容两方面,还牵涉到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因素、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广泛的视角出发,全面探讨这一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普遍对外国文化接触持有积极开放的态度(张梅兰,邓梦瑶,刘露,2021)。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接触不同外国文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从而可能影响他们的文化认同。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我国大学生和大众传媒应当保持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典诗词中中华文化认同基因的发掘及其教育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JYC00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外国偶像崇拜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其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13993028Y)。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陈金华, 马少思, 李宇靖(2023). 侨乡文化氛围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文化接触的调节作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35-45.
[2] 成汝霞, 黄安民, 宋学通(2022). 美食品牌契合对旅游者心流体验的影响研究——以网红餐饮打卡地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资源开发与市场, 38(6), 761-768.
[3] 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2001).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4] 单波(2010).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 武汉大学出版社.
[5] 冯天瑜(编) (2001). 中华文化辞典. 武汉大学出版社.
[6] 郭金山, 车文博(2004). 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心理科学, 27(5), 1266-1267, 1250.
[7] 哈罗德∙拉斯韦尔(2017).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何道宽, 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8] 黄葳威(1999). 文化传播. 正中书局出版社.
[9] 黄晓琴, 陈林炯(2022). 柳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属性与共情连接——以冬奥会闭幕式节目《折柳∙寄情》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2), 94-96.
[10] 蒋宝德, 李鑫生(编) (1991). 对外交流大百科. 华艺出版社.
[11] 李鲤, 石琪隆(2023). 从影像触达到文化认同: 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情感互动机制——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 传媒观察, 474(6), 97-103.
[12] 刘海藩(编) (2008). 现代领导百科全书科技与文化卷.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3] 马克思, 恩格斯(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人民出版社.
[14] 马文琴, 李若涵, 杨雨锜(2022). 留美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 对外传播, (8), 38-42.
[15] 曼纽尔∙卡斯特(2003). 千年终结(夏铸九, 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 莫莉, 卢咏珊(2023). 文化间性与回归: 在美中国留学生的网络媒介使用、双文化认同整合与跨文化传播意愿. 新闻大学, (6), 18-31, 116-117.
[17] 牛海群, 郭本禹(2021). 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37(2), 70-74.
[18] 石瑞, 龙涵嫣, 杨娟(202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调研报告——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 12(16), 51-53.
[19] 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2004).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 吴世文, 石义彬(2014). 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1), 94-108, 128.
[21] 许旸(2009). 跨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媒介接触和流行文化认同研究. 江淮论坛, (3), 140-144.
[22] 余伟, 郑钢(2005).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3(6), 836-846.
[23] 张梅兰, 邓梦瑶, 刘露(2021). 我国群众媒介接触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认同. 东南传播, (6), 69-73.
[24] 张莹瑞, 佐斌(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14(3), 475-480.
[25] 郑睿, 刘胜枝(2023). 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认同调查——以二次元圈和古风圈为例. 世界文化, (4), 54-57.
[26] Barker, C. (1999). Televisio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27] Benet-Martínez, V., & Haritatos, J. (2005). 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BII): Components and Psychosocial Antece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3, 1015-1050.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2005.00337.x
[28] Berry, J. W. (2003).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Acculturation. In: K. Chun, P. B. Organista, & G. Marin (Eds.), 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pp. 17-37).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0472-004
[29] Berry, J. W., Poortinga, Y. P., Segall, M. H. et al. (2002).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pp. 345-38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orton.
[31] Gerbner, G., Gross, L., Morgan, M., Signorielli, N., & Shanahan, J. (2002).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Cultivation Processes.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2nd ed., pp. 43-67).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32] Jung, E., & Lee, C. (2004).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Student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 146-162.
https://doi.org/10.1207/s15456889ajc1203_2
[33] Kim, Y. Y. (1977).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f Foreign Immigrants in the Process of Accultur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 66-77.
https://doi.org/10.1111/j.1468-2958.1977.tb00598.x
[34] Lightfoot, K. G. (1995). Culture Contact Studies: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historic and Historical Archaeology. American Antiquity, 60, 199-217.
https://doi.org/10.2307/282137
[35] Neuendorf, K. A. (1982). Hispanic Youths Cultural Identities: Prediction from Media Use and Perceptions. ERIC.
[36] Tajfel, H. (1978).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cademic Press.
[37] Tung, V., & Ritchie, J. (2011). 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8, 1367-1386.
https://doi.org/10.1016/j.annals.2011.03.009
[38] Verkuy, M. (2001). Ethnic Group Perferenc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Netherland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 7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