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分析
Analysis of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Strategy of the Four-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Affection, Volition and Behavi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4511, PDF, HTML, XML, 下载: 41  浏览: 82 
作者: 董晨莹: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知情意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Cognition Affection Volition and Behavior University Patriotic Education
摘要: 现阶段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其深度与覆盖面还存在不足,这决定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策略体系。高校要打造“以知促行–以情育人–以志为先–以行践知”的育人系统,引导大学生明晰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增强爱国主义认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爱国主义意志,促成爱国主义行为,使“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理念贯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
Abstract: At this stage, the importance of patrio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ut its depth and coverage are still insufficient, which determines that patrio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form a four-dimensional integrated strategic system of “cognition, affection, volition and behavi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reate an education system of “promoting action with knowledge, educating people with feelings, taking ambition first, and practicing knowledge by action”,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enhance patriotic cognition, stimulate patriotic feelings, strengthen patriotic will, and promote patriotic behavior, so that the four-dimensional concept of “cognition, affection, volition and behavior”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atrio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董晨莹. “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分析[J]. 教育进展, 2024, 14(4): 281-28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511

1. 引言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过程。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由于高校育人理念的时代化认知不足,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在双主体互动过程中情感投入有所欠缺,高校爱国主义实践过程中形式创新不足,使爱国主义教育意识难以深入渗透到大学生思维和行动中,导致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易产生动摇,阻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开展。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在此过程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的再实践与再认识,并在爱国主义实践和认识每一次循环中,增强爱国主义理论深入大学生思想,最终形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知行合一”的统一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1] ,高校要推动“知情意行”同向发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把爱国主义由知识认同、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觉实践。

2. 以知促行:深化认知教育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先导,认知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在认知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与趋势,并在丰富认知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过程中检验和发展爱国主义教育认识成果,提升认知教育深度、效度,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观念,帮助大学生运用先进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方法来正确地看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自觉提升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2] : p. 11)高校开展爱国主义认知教育要有针对性与广泛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典籍、五史、榜样”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深化认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实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方式因势利导全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场域认知。

2.1. 丰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提升认知教育深度

高校要在复杂多元的价值传播中,精准把握大学生对历史、国情、未来认知变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认识。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站在历史发展的维度,善于通过“点、线、面”的方式整合利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点”指充分利用典籍,以小见大从典籍中汲取爱国主义教育精华,激活典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理论,以熟知的典籍引发群体效应,助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薪火;“线”指古今发展脉络,高校要善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认知,切实引导大学生学史明理,提升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进而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深化爱国主义认知;“面”指高校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全面把握,从中挖掘最契合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提升认知教育深度。

第一,深挖典籍中的爱国主义元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3] ,典籍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是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要来源。这就要求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当代高校大学生认识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提供生动的思想营养。利用典籍中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和关键,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规律,解读典故中的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和中国精神,不断提升高校爱国主义认知教育深度。

第二,深耕“五史”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变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聚焦我党带领人民走向幸福之路的全过程。此外,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会面对国内外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动摇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与信念。因此,一方面,高校要聚焦“五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利用丰富的史实知识,讲清“五史”脉络,赓续中国精神,提升认知教育深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增强辨别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高校要聚焦“国情”,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进行自然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生观;而且要进行人文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坐标中寻找人生新方位,在意识形态激烈碰撞中筑牢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第三,深析榜样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4]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因国家需要、民族需要、人民需要接续奋斗,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留下大批爱国主义教育新素材。抗击疫情中的钟南山、陈微等英雄人物,脱贫攻坚中的黄文秀、张桂梅等扶贫楷模,河南汛情中的杨俊魁、王西超等先进事迹,这些都是高校爱国主义认知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素材。再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度高,对新事物兴趣强的性格特点,这要求高校爱国主义认知教育要不断挖掘新素材中的爱国主义内涵,丰富高校认知教育的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把最新的爱国故事讲透彻、讲响亮、讲精彩,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坚定爱国情怀。

2.2. 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提升认知教育效度

高校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如何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认知的重要时期,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爱国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视野,善用课程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善用社会资源以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特征,善用网络资源以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协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调“高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用好“实体教学”和“虚拟教学”,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提升认知教育效度。

第一,协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种方式。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政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虽然与专业课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教学原理与专业课程内容具有一致性,通过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教育原理—教育需求”之间的联系,为专业课程提供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打破学科之间壁垒,不断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和阐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爱国主义认知教育要融入经济、政治、历史、文学等其他学科中,高校要注重用爱国主义故事、优秀科技报国典型等鲜活素材充实“课堂思政”内容,挖掘课堂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等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推动爱国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使大学生以不同学科角度和广泛的知识视野深化爱国主义认知。

第二,协调“高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教学。一方面,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将爱国主义认知教育内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发挥课堂教学知识系统全面、教育过程集中和教育对象覆盖广的优势,使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学真信,增强爱国主义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建设“社会”这个第二课堂,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连接起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现实、接触社会、贴近生活,增强现实的接触感。因次,高校要结合社会和学校两种教育方式提升爱国主义认知教育效度。

第三,用好“实体教学”和“虚拟教学”两种渠道。新技术的发展为爱国主义教学提供新的思路,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守好传统阵地,打造与新发展阶段爱国主义主义教育高度匹配的新教材、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手册,积极开发蕴含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音乐、美术、戏曲等方面的作品,促使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知识贯穿全体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利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与爱国主义教育育人需求耦合,积极开发爱国主义认知教育的微课、慕课、学习平台、VR体验课、可穿戴设备等网络虚拟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单一的教育途径,实现“实体教学”和“虚拟教学”相结合的爱国主义融合式教育新方式,提升爱国主义认知教育效度。

3. 以情育人:涵养爱国情

情感对认知和行动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5] 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停留在知识面的传授,高校既应该既坚持正面引导,塑造情感认同,也应坚持以情动人,创新化育方式。

3.1. 坚持正面引导,塑造情感认同

爱国主义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对爱国产生的积极认同、满意认可的情感表达。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说服的中心路径,主要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国爱党爱社会的统一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三方面的情感认同,增强爱国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涵养大学生民族情怀、家国情怀与爱国情怀,从而推动高校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做到正面引导,塑造其积极、理性的情感认同。

第一,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建构和引导,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正面引导,一方面要求高校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鼓励大学生通过与各民族人民合作式学习、研讨和交流等方式,以“文化认同”为纽带,辩证看待各民族的差异性,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积极的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就要求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团结、祖国统一。推动大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凝聚爱国之力。

第二,塑造“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情感认同。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三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一方面,爱国与爱党是高度统一的。党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另一方面,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的。爱国主义内在地包含着对国家性质的认同和对国家的归属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校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情怀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只有三者的统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才是鲜活的、真实的、生动的。

第三,塑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情感认同。高校要基于高校育人场域,打造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场景,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与高校文化标识、文化符号相结合,以校歌、标语、文化活动等特色校园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高校校园。充分利用高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资源,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每一部分。最终,增强爱国主义理论与知识的感染力与传播力,推动高校师生自觉认同与创造爱国主义文化的内容,形成为国家复兴而奋斗的文化景观,激发高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坚持以情动人,创新化育方式

“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 [6] 高校要调动教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投入,激励大学生主动追求和探索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因此,高校要在育人过程中坚持以情动人,创新化育方式,善于真情投入、言传身教、融情于境,用真挚的情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一,善于真情投入。教师所具有真挚的情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注重真情投入,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教学设计上,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新型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大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大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见解给予鼓励,对消极、偏颇的观点予以及时的纠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教学语言表达上,善于大众化和日常化的语言讲理论,注重真情流露,用深厚的爱国情怀感染大学生,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第二,善于言传身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知识储备,能够用高、精、专的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自身也要有家国情怀,能够坚定信仰、情系家国。教师要以从师为荣、以从师为趣,能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为之奋斗一生。以此同时,高校教师要坚持围绕“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7] 六方面要求,严格规范言行举止,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第三,善于融情于境。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2] : p. 500)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善于融情于境。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创设爱国主义教育情境,依托建党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举办纪念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爱国场域中,切身感受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高校能够借助国内外最新的时政热点事件,举办“零时差”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鲜活教育活动中,培育爱国情怀。高校通过在搭建富含爱国主义元素的物理空间中举办具有仪式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热烈、真挚的爱国情感,激发共情。

4. 以志为先:培塑强国志

认识和情感对个人的实践具有的推动作用,需要主体的个人的意志做出正确抉择。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以意志塑造为关键,既要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大学生的大局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又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意志品质、坚定理想信念,鼓励大学生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战胜困难、强国报国的坚定信念,砥砺强国志。

4.1. 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塑大学生的时代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意”这里指人的意志,是人们在实现一定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 [8]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校要时刻警惕国外势力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征程上,培养高校大学生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现状的“大局观”,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在思想行动上与党和国家意志保持一致。

第一,高校要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代观。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攻坚关键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习近平指出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9]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同样面对着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大势,发扬斗争精神,将爱国情怀、报国之志投身于国家建设中。高校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时代观,使大学生在看清当前复杂国内外形势的本质后,仍能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把握时代机遇,做到坚定自我、开拓进取,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自身的能力,在国家建设高地身体力行的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高校要透析历史发展脉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习近平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 [10] 高校在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厚植历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其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惕,使大学生能够从中华民族历史中涵养智慧,激发爱国热忱。国家的繁荣复兴之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奉献自我、顽强拼搏,投身国家建设中来,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教学能力等,将学科的政治性与学理性有机统一,在教育过程中投身于爱国主义实践。知史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习近平指出:“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11] 。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将学史、懂史贯彻到大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中,使其从历史中感悟思想、启迪智慧,涵养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12]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有其时代性和感召力,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具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推动其中的爱国主义文化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丰厚的爱国主义文化底蕴,展现其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因此,高校要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将爱国主教育嵌入思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涵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4.2.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塑大学生远大志向、意志品质和理想信念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帮助大学生涵养担当精神,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能够坚定信仰,磨练个人意志,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品格。“强国志是一种由情感引发的坚定意志和远大志向,是一种伟大的理想信念” [13] ,高校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使大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第一,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联系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爱国与个人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习近平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14] 。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从来都不是分割的,国家的命运、前途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保障,而个人的奋斗又为国家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高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树立与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同行、听党指挥的思想,鼓励大学生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坚定不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做能堪大任的时代青年。

第二,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凸显大学生意志品质,用好积极教育和挫折教育。高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时既要手中有戒尺,同时也要心中有爱。习近平指出“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15]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爱岗敬业,注重大学生乐观韧性品格的培养,让大学生自主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心理韧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挫折教育的培养,促使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与挑战,培育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自身和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与此同时,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注意把握好度,将挫折教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因此,高校要合理结合积极教育与挫折,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挫折与挑战。

第三,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含义,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在发展道路上不断磨练自我,才能行稳致远。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持之以恒约束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自觉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身的能力,鼓励其时刻将爱国主义放在心中,做到心中有党,脚踏实地;另一方面在大学生个人意识层面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认识到我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现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生力量,要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习近平谈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6] ,所以高校要鼓励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5. 以行践知:激励报国行

毛泽东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17]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知情意”是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认同过程,“行”是大学生由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其中离不开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实践途径和实践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要以实践为扩展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红色文化专项实践活动,促成大学生报国行的实现。

5.1. 高校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发挥学生奉献自我的精神,鼓励学生投入“爱国行”。“爱国行”的实现离不开高校的引导,高校作为培育学生的重要场所要为学生成长提供沃土,鼓励学生在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其一高校要充分建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采用激励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个人人生价值的肯定,高校可以通过表彰大会、给予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不仅可以推动个人继续奉献自我,同时可以带动他人一起投身“爱国行”。其二高校可以采用“知行合一”的方式,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专业优势提高“爱国行”的精度与质量,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准定位,高效优质开展“爱国行”。其三对接帮扶对象,定点、定期、定岗开展帮扶活动。首先是定期,高校在开展帮扶活动过程中要定点选择帮扶对象开展帮扶地点与高校的对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帮扶地点的环境氛围,其次是定期,固定时间帮扶地更易安排学生服务工作时间,使学生帮扶活动更大效度得到发挥,最后是定岗,合理安排岗位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使学生个人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自觉将报国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

第二,组织深入基层实践,帮助大学生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爱国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经验,高校要汲取经验付之于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实践,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参与基层实践。其一与基层组织对接实践工作,基层组织扎根地方有丰富的经验,高校要做好对接工作,帮助学生融入基层,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帮助地方,深入基层内部。其二以民族志方式参与实践,高校帮助学生学习民族志的研究方式,深入基层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观察总结经验形成自我对基层环境的认知,从生活实践中的“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帮助基层“做大事”。其三高校要积极组织交流分享会,总结在基层实践大学生的心得体会,对高校开展的实践活动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为更好帮助学生投身实践做好实践预案。

第三,组织参与社会调研,帮助学生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推动“爱国行”。只有把调研扎到大地中去,才能发挥其作用,高校要根据不同情况组织教生开展调研活动。其一以课促研:开展基层社会实践课程。教师带队在实际调研地实时开展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实时求实精神,发挥好实地调研的价值,推动爱国性的开展。其二以题促研:开展基层专题实践项目。根据不同项目课题,深入不同课题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课题项目的实用性、落地性,帮助学生实事求是作学问。其三以问促研:开展基层广泛调研项目。提出恰当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鼓励学生发现基层问题。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渠道,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以问促研活动,收集整理学生关于基层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提供资金、技术、教师队伍等支持,帮助学生开展实践,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5.2. 高校要利用宣扬红色文化的契机,组织专项实践活动

第一,充分利用好红色纪念日,发挥仪式育人功能。红色文化蕴含在人民的文化基因当中,高校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其一帮助大学生回顾历史事件。高校可以采用回顾“历史上的今天”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有参与感地回忆重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其二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底蕴。高校可以在建军节、国庆节等纪念日组织相关纪念活动,邀请革命先辈讲述历史事件,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三帮助学生开展系列宣传红色文化的活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在高校开展红歌、小品、舞蹈等多种形式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此类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学生主动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发挥朋辈互助效能带动其他大学生主动了解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场域育人功能。教育基地对于激发高校学生爱国热情、培育高校学生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高校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以参观者的视角感悟教育基地的意义,既可以鼓励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志愿者,又可以让学生以讲解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综合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感悟爱国主义的内涵。其二高校要有意识选择教育场地,最大程度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期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包括英雄人物纪念馆、著名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悟历史留下的爱国情怀。其三高校可以在教育基地开展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带动学生主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自身的爱国热忱。

第三,创编网络红色文化内容,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发布的《新时代青年白皮书》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爱国行”,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抵制网络不良意识文化的冲击。其一高校可以通过视频、推文等方式在不同平台宣传红色文化故事,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红色文化传播发展提供“助推器”,汲取红色文化内涵、创新内容表达形式,提高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其二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分享活动,讲红色文化故事,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和便捷度,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专题直播,挖掘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讲百年红色故事,树高校新时代新风气。其三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网络红色文化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历史渊源、现代意义解读等各种网络信息的思辨能力,鼓励其积极查找相关资料纠正错误言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有机整体,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策略体系,通过“以知促行–以情育人–以志为先–以行践知”实践途径,加强“知行合一”爱国主义理念贯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此外,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大开发“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建立“知情意行”四维一体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使“知情意行”四维一体协同发展,共同致力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 人民日报, 2019-11-13(06).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 张晓松, 林晖, 杜尚泽, 等.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N]. 人民日报, 2023-06-04(01).
[4] 列宁. 列宁全集(第3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5] 中共中央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2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 255.
[6]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7]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01).
[8]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 修订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7.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20-11-04(01).
[10] 习近平.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J]. 求是, 2021(12): 4-12.
[11] 习近平. 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N]. 人民日报, 2016-06-23(02).
[12]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3] 葛骁欧, 罗佳兴. 大学生厚植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内涵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5): 74-77.
[14] 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N]. 人民日报, 2017-05-26(01).
[15]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 人民日报, 2014-09-10(02).
[16]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N]. 人民日报, 2017-10-28(01).
[17]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M]//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 第8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