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财政部于2005年根据征求建议梳理、调整并修订了当前续存的会计准则,并于次年正式发布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IFRS接轨,会计标准的制订是为适应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而制订的,后续的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也是围绕这一需求。而在2018年1月1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中,直接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这在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可比性层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也从制度层面上促进确立会计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二者之间更好地衔接,目标趋于一致。会计信息可比性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同,它是一种相对概念。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使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帮助企业内、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更明智决策。
在多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关于会计可比性,现有文献已做了不少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可比性受到如事务所审计风格 [1] 、事务所合并 [2] 、税收征管 [3]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可比的财务信息可以在减轻企业的信息非对称性、降低公司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后果,包括盈余管理、避税等 [4] 。企业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存在不同。此时,我们关注审计主体是否可以识别企业间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差异。审计收费是审计工作和审计风险的重要且直观的反映。鉴于以上分析,本文聚焦于审计主体是否能够识别出企业是否具有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审计收费?
本文选取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实证检验的方法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可以降低审计收费,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扩大企业董事会规模会增强这种负向关系,企业产权特性为国有也会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收费的负向关系。
本文有以下研究贡献:第一,本文具体分析产权性质、董事会规模不同,是否在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审计收费的关系上具有差异化表现,为不同企业关注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经验证据。第二,本文研究在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不同时,对于审计收费有何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通过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审计收费,拓展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研究。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提供更多理论支持。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 会计信息可比性相关研究
会计信息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财务报告如此重要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有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帮助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更明智的资本配置决策(Mary E,2013) [5] 。另外,对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可比的会计信息能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李青原和王露萌,2019) [6] 。目前探讨的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会计准则(Abad, 2018) [7] 、市场环境(袁知柱,2017) [8] 、会计方法(张姗姗,2016) [9] 、内部治理(梅丹,2017) [10] 、关联交易(Lee, 2016) [11] 、审计师(Wang等,2016) [12] 和机构投资者(Fang, 2015) [13] 。
2.2. 审计收费相关研究
审计收费的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的审计风险、审计工作量以及客户议价能力等。审计风险与审计工作量与审计收费呈正相关关系,即更高的审计风险、需要投入更多的审计努力时,审计收费越高。而审计客户的议价能力越强,审计收费随之降低。目前对于审计收费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其影响因素方面。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其中宏观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14] 、工业机器人应用 [15]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 [16] 以及环境税制改革 [17] 等;微观因素包括企业诚信建设 [18] 、内部控制 [19] 、企业数字化转型 [20] 等。以上各种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师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审计收费产生作用。当审计师面对高风险的审计工作时,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所以更高的审计收费也可以看作是对审计风险溢价,也可以看做对于审计投入的补偿。
2.3.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
现有研究认为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以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公司资源配置效率 [21] 。更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违规风险,起到风险治理的作用 [22] 。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横向可比。因此当审计师审计具有更高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对象时,其信息搜集与分析成本大大降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
假设一: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降低审计收费。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年~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从信息质量角度探究了其对外部审计决策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企业的审计收费越低。本文深入分析其中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越低,进而降低了审计风险使得审计费用降低。本文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此外,本文对样本进行了以下处理:1) 剔除金融保险行业样本;2) 剔除ST、*ST、PT类样本;3) 剔除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费用数据缺失的样本。为避免极端值对检验结果产生偏误和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和99%分位的Winsorize处理。
3.2. 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
3.2.1. 被解释变量
审计费用:借鉴已研究的做法,采用上市公司当年境内审计费用取自然对数进行衡量。
3.2.2. 解释变量
会计信息可比性:指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包括会计信息的统一性和一贯性两个方面。如果衡量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以借鉴De Franco等人(2011) [23] 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公司i第t年末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估计回归模型(1):
(1)
其中,Earnings的计算方法是用公司季度净利润与期初权益市场价值相除,Return则代表该公司的季度股票收益率,模型①的参数估计值可以通过
、
来表示。然后通过估算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预期的盈余。
(2)
(3)
定义公司i和j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如下:
(4)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公司i与其他同行业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然后取中位数作为企业i的会计i会计信息可比性,记为CompAcct。
3.2.3. 控制变量
根据已有研究,文中所涉及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汇总所示。另外控制年份Year。
3.2.4. 模型构建
(5)
模型中CompAcct表示会计信息可比性。auditfee表示审计收费。Control表示本文的控制变量。另外,本文还对年份Year进行了控制。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以看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均值为−0.010,中位数为−0.007,最小值为−0.048,最大值为−0.002。审计费用的均值为13.832,中位数为13.764,最小值为11.695,最大值为18.156,说明企业审计收费差异较大。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规模的均值22.309,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5.8%,资产收益率均值为2.5%,企业成长性均值为22.9%,企业成立年龄均值为19.1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为32.1%,5.2%的企业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管理层持股数量占总股份数均值为10.3%,有26.3%的公司是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39%的企业是国有企业。具体描述性统计见表2。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main variables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模型(5)对前述假设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列(1)和列(2)结果显示,不论是否控制相关控制变量,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收费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假设得到验证。从控制变量看,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立年龄、董事会规模、审计事务所规模和国有企业性质与审计收费均显著正相关。而是否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和管理层持股与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说明之前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与管理层持股较多的企业审计收费越低。
另外,本文将企业是否国有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交乘项加入模型(5)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3的列(3)所示。结果显示,是否国有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交乘项与审计收费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国有产权会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向关系。此外,本文将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交乘项加入模型(5)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3的列(4)所示。结果显示,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交乘项与审计收费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相较董事会规模小的企业,董事会规模越大,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于降低审计收费有更大影响。

Table 3. Regression results of audit fee and compar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表3. 审计收费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回归结果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 < 0.1, **p < 0.05, ***p < 0.01.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变更会计信息可比性度量
会计信息可比性有众多度量标准。本文基础回归中借鉴使用De Franco等人(2011)的研究方法。按照该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公司i与其他同行业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然后取其中位数作为企业i的会计i会计信息可比性,记为CompAcct。现选取其中上述方法中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企业i的会计i会计信息可比性,记为CompAcct1。再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见表4的列(1)和列(2),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进一步验证本文基准回归的结论。
4.3.2. 缩小样本区间
2018年1月1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中,直接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这在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可比性层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新会计准则发布时间作为区分,分析研究新会计准则发布后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因此本文将样本区间缩短为2018~2022年,重新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中所列(3)和列(4)所示,可比性与审计收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可比性与审计收费呈现负相关关系,本文基准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Table 4. Results of robustness test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 < 0.1, **p < 0.05, ***p < 0.01.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会计信息可比性作为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之一,有利于企业内、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本文以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实证检验的方法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可以降低审计收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为企业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支持,增加审计事务所对企业的可靠性评估,降低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审计风险评估,从而降低审计收费。
由上述对回归模型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收费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且二者负线性相关。说明企业提供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降低审计收费。通过使用更换变量和缩小样本范围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不变。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会更大程度降低审计收费。董事会规模大的企业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审计收费的效果要大于董事会规模小的企业。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于有利于外部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更好的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做出恰当决策。本文研究发现审计主体能够识别企业是否具有更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从而降低审计收费。企业可以通过统一会计政策、提供清晰和详细的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等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另一方面,外部审计主体作为审计活动最关键一方,通过审计财务报告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告信赖的程度,增加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