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以其节能减排的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又因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当前全球石油资源的短缺,向新能源车辆的转型已成为国际上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各大品牌也开始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宣传。同时,政府也相继出台并实行了对购买与销售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发展情况,所以,对比亚迪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论文运用哈佛框架的财务分析方法,突破了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将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相结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针对企业存在的不足,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为比亚迪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 文献综述
哈佛框架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国外。哈佛大学的三名学者Palepu,Healy,Bernard (2004)首先建立了哈佛分析框架,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分析,将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集定性与定量于一体的财务分析系统,以更全面的方式对公司的经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Steven Isberg与Dennis Pitta (2018)研究指出,哈佛大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战略的研究,二是对会计的研究,三是对财务的研究,四是对未来的研究。较之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哈佛框架的创新点在于实现了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将企业分析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因此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撑作用更大 [1] 。Higgins (2018)通过将哈佛分析框架与传统财务分析两者进行比较,发现财务报告是传统财务分析所用数据的唯一来源,数据来源过于狭隘。反之哈佛分析框架分析所用的数据来自多渠道,帮助企业弥补在战略上的不足 [2] 。Yuxi Shi,和Shina Gao (2020)等人以中国家电企业代表海尔为例,采用哈佛分析框架,通过会计分析来解释近年来公司的财务报表,并结合前景提出优化建议 [3] 。Nadine Gatzert和Dinah Heidinger (2020)认为,应将偿债能力与财务报告的公布的方式进行优化,并认为其中的文字信息比财务数据更为重要 [4] 。Robert (2020)指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分析不能只考虑使用财务比率分析,还要注意到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尤其是在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从战略层面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更有意义 [5] 。黄世忠(2007)将哈佛分析框架首次引入到国内,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详细的阐述了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企业里 [6] 。邱漩(2017)研究认为哈佛分析框架可以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所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7] 。徐丽军和李茉含(2018)利用哈佛分析框架,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格力电器公司,找出它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比如:改进EPC合同管理等 [8] 。黄值强(2019)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背景,行业投资理论和相关财务报表分析知识,从风险和收益方面对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将哈佛分析框架运用到新能源汽车行业 [9] 。石冬莲和王博(2019)指出,目前哈佛分析框架仍有不足,要通过向框架中融入非量化要素,运用传统财务比率分析法与项目质量分析法相结合的全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定量财务预警模型等步骤加以完善 [10] 。商禹(2020)将哈佛分析框架运用到公司的发展综合能力中,突破了传统财务分析对公司发展能力评估的局限性 [11] 。张依萍(2020)认为财务分析对分析企业现状、调整未来经营业务、规划企业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12] 。张倩(2020)运用哈佛分析框架理论,以H人工智能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该理论的研究模型,从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四个方面对公司进行研究,并对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丰富了哈佛分析框架理论的研究领域 [13] 。吴伟(2021)等学者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对哈佛分析框架理论的运用还不够充分,仍存在诸多偏差。比如对行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财务分析的关注过多,忽视了哈佛分析框架的综合性因素,因此还需要基于科学的视角继续改进研究 [14] 。李杰(2022)将哈佛框架应用到具体案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的介绍了哈佛框架的内容 [15] 。
3. 哈佛分析框架概念界定
3.1. 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
哈佛财务分析框架,由帕莱普、希利和伯纳德等三位著名的教授所建立,他们认为,财务分析不应仅限于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而是要从全局出发,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从战略的视角对财务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为此,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方面来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这四大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层层叠叠。
3.2. 哈佛分析框架的内容
3.2.1. 战略分析
哈佛分析框架以战略分析为出发点。对企业的战略展开分析,能够对公司发展的现状和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框架的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提供支持。此外,通过战略分析,还能够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盈利风险进行预测,并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前景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论文的战略分析是从SWOT分析考虑,对该企业的内部优势和缺点进行分析,明确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宏观的上可以了解比亚迪的发展条件。
3.2.2. 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建立在战略分析上,与此同时,财务分析也是以会计分析为前提条件的,通过对重要资产项目和资产结构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分析,能够对企业的会计状况进行判断。论文对重要会计科目进行分析后,管理者可以更加清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
3.2.3. 财务分析
在通过会计分析,确认了企业的会计是否恰当后,在财务报表中查找相关信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分析并不局限于对财务数据的计算,而是要充分考量企业现在所面对的发展环境、企业实际、市场竞争态势、公司发展规划等因素。同时,对于财务分析结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对其进行细致解释和全面分析。
3.2.4. 前景分析
前景分析是哈佛分析架构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它是建立在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式来预测一家公司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对企业之后的发展空间及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以便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
4. 哈佛框架下的比亚迪财务分析
4.1. 比亚迪概况
比亚迪集团创建于一九九五年二月,是一家以科技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企业。比亚迪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三十余家工业园区,并已形成了覆盖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目前,比亚迪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并在这些行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亚迪公司也将从采集、存储到最终的应用,为新能源提供全面的零排放解决方案。
如图1所示,除了新能源汽车外,比亚迪集团的业务还涉及到汽车及相关产品、手机部件及组装、以及二次充电电池等有关业务。在2022年,比亚迪公司的总收入为4240.6亿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贡献了3246.91亿元,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贡献了988.15亿元,二次充电电池等相关业务贡献了5.54亿元。在图中显示了三个主要行业在总收入中的比例:

Figure 1. BYD’s three businesses account for a proportion of total revenue
图1. 比亚迪三大业务占收入总额比例
4.2. 比亚迪战略分析
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比亚迪公司发展所处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其发展的优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对比亚迪公司进行战略分析不仅有助于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还可以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
4.2.1. 优势分析
第一,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比亚迪曾经是一家电池研发和生产公司,它的电池技术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并且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不断进行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第二,公司在商业模式上多措并举,布局深远。比亚迪通过市场本地化生产和开发海外市场等措施来提高市场份额,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开发海外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第三,公司知名度高,消费群体广。比亚迪作为汽车行业的老牌企业,受众人群广,在汽车行业中市场份额较大,消费群体多。且其靠生产电池发家,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据优势。
4.2.2. 劣势分析
第一,技术的开发已陷入了瓶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技术水平与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电池在尺寸、耐久度、安全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改进。
第二,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市场普及率较低。由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了解程度不够,而且新能源车的购置费用很高,所以他们的购买意愿比较低。并且,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备不完善,充电桩等设备普及度低,所以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普及。
第三,售后服务和人员质量有待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但对应的售后人员对于新能源车辆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将顾客的意见传达给研发部门。售后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较低,对于一些专业性问题不能给予专业性回答。
4.2.3. 面临的机遇
第一,国家政策的支持,发展潜力大。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制定并实行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保护环境的号召,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增加。传统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
第三,油价的上升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传统的燃油车则是以汽油为主要燃料。随着油价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也不断增强。
4.2.4. 面临的威胁
第一,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耗费巨资、回收期漫长的工作,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如果公司的营销策略不到位,那么它就会很难筹集到资金,从而导致公司不能正常运营。
第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将会面对其他品牌的竞争。由于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各大汽车品牌纷纷投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国外品牌也纷纷进军国内市场。
第三,国家开始减少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惠政策及补贴力度。伴随着优惠政策的取消和补贴的减少,比亚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其资金方面可能会受到威胁,影响其正常的发展规划。
从目前比亚迪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比亚迪是一家以发展新能源为主的公司,它应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求,适时地对自己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自己的综合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充分发挥自身电池技术的优势,持续开展新的研发工作,进一步拉大与同行业的差距,在电池领域站稳脚跟。在技术研发方面,比亚迪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出独有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市场方面,比亚迪在占据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海外市场,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模式,提高在海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4.3. 比亚迪会计分析
4.3.1. 固定资产分析
1) 固定资产的会计政策分析
如表1所示,比亚迪公司的固定资产是根据初始成本进行计量的,成本包括购置价格、有关税费和其他可以直接归于固定资产的支出。只有当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效益有可能进入本集团,而且该资产的成本可以被可靠地计量时,该资产才被确认。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其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和年折旧率分别为:

Table 1. BYD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of all types
表1. 比亚迪固定资产各类别折旧
2) 固定资产的会计质量分析

Table 2. BYD’s fixed assets statement from 2018 to 2022
表2. 比亚迪2018~2022年固定资产情况表
单位:万元。
如表2所示,2018~2022年期间,固定资产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固定资产总额增长幅度最大,是因为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公司业务恢复,增加了新的厂房和生产线,还有就是在2022年决定停止生产燃油汽车,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需要增添新的生产设备。因为疫情原因,2020~2021年固定资产增长率有所降低,这也是因为比亚迪在这几年里,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固定资产,一方面是因为它为了提高销售量而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经营策略。但是也反映出其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偏低。综上所述,比亚迪公司对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规范,能够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且能够及时提取折旧与确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符合谨慎性原则。
4.3.2. 存货分析
1) 存货的会计政策分析
比亚迪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在资产负债表日,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为标准,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且计入当期损益账户。
2) 存货的会计质量分析
如表3所示,可以看到比亚迪公司的存货总额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在2021~2022年期间,库存总量增长幅度最大,这是因为受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国内经济逐渐恢复正常,随着人们对汽车消费能力的提高,比亚迪集团的汽车销售量也随之上升,因此,必须要具备更多的库存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故比亚迪公司的存货情况是符合经营需要的。2019年至2022年,比亚迪的存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反映出比亚迪的存货流动性不断上升,这是因为公司根据实际市场销售状况进行生产,保持产销平衡,将库存数量维持在合理范围内。2018~2022年存货跌价准备的数额也持续增加,说明比亚迪公司也有在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计提跌价准备,是符合会计政策的。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比亚迪公司的存货情况逐渐呈良好趋势。

Table 3. BYD’s inventory statement from 2018 to 2022
表3. 比亚迪2018~2022年存货情况表
单位:万元。
4.4. 比亚迪财务分析
在对比亚迪公司进行会计分析后,确认了企业会计是否合理。以此为依据,分析比亚迪集团2018~2022年的财务状况,并与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相比较。重点分析了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确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为企业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4.4.1. 偿债能力分析

Figure 2. Change of BYD’s solvency index from 2018 to 2022
图2. 比亚迪2018~2022年偿债能力指标变化
如图2所示,比亚迪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大多数均低于1,但在2020年,比亚迪公司的流动比率高于1,这是由于企业内部的流动资产增多,流动负债降低,从而导致了流动比率的提高。这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市场经济处于萎靡状态,汽车销量大幅下降使得企业存货数额增加。但是在2022年,比亚迪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达到近5年的最低值,这是因为2022年比亚迪停止生产燃油车,转型于新能源汽车,因此比亚迪公司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相关生产线和机器设备,而产线扩张进行了大量的短期借款。现金流量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前几年比率较低的原因是因为公司采取赊销的方式来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得应收账款较多,但是近几年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有意减少应收账款。
如表4所示,通过与上汽、长城的偿债指标比较,可以看出,比亚迪的速动比率、流动比率都较低,反映出比亚迪公司的资金流动性较弱,其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偿付流动债务的能力较弱。比亚迪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在这五年来也一直在增加,而且比前两者都要高,2018~2020年相对稳定,但在2022年超过了75%,债务压力偏高,主要还是2022年产线扩张使得债务融资比例增幅较大。由此看出,比亚迪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弱,偿债风险较大。

Table 4.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BYD’s solvency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2
表4. 比亚迪2018~2022年偿债能力指标对比分析表
4.4.2. 盈利能力分析

Figure 3. Changes of BYD’s profitability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2
图3. 比亚迪2018~2022年盈利能力指标变化
如图3所示,可以知道比亚迪公司在2018~2022年之间这四项盈利指标呈现同步变动趋势,均在2018~2020年先降后升,并在2019年达到低点,在2020~2022年也是先降后升,且在2021年达到低点。在2019年,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同时,国内经济下滑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限制汽车行业发展。除此之外,国家下调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并取消了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给比亚迪公司带来了盈利压力。2021年主要是新能源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提升,整体市场处干供不应求的状态,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尤其是锂元素价格提升,导致动力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产品成本均有提升。还有就是受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下降使得销量大幅减少,利润增加缓慢。
如表5所示,与其余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相比,比亚迪低于长城汽车,高于上汽集团。但是比亚迪的各项指标在2021年~2022年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其他两家企业,这是由于比亚迪公司调整了发展战略,自2022年停止生产燃油车,主要集中于发展新能源汽车。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说明比亚迪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Table 5.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BYD’s profitability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2
表5. 比亚迪2018~2022年盈利能力指标对比分析表
4.4.3. 营运能力分析

Figure 4. Changes of BYD’s operational capability index from 2018 to 2022
图4. 比亚迪2018~2022年营运能力指标变化
如图4所示,比亚迪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8年~2022年持续上升。比亚迪公司早期为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采取了赊销的方式,且比亚迪的下游客户主要为经销商和消费者个人,而比亚迪也给予其较宽松的付款方式,故企业的回款周期较长。但自2019年起,公司意识到应收账款数额较大,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采取措施减少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尤其在2021年和2022年周转比率上升明显,是因为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车辆销量提升,企业加快了车辆的生产节奏。比亚迪的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表明比亚迪对存货和资产的管理较好,2019年下降的原因是中美贸易战影响了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得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导致库存积压,销售收入减少。2022年总资产周转率达到了1.07,一方面是2022年公司停止生产燃油车,转型于新能源汽车,因此公司扩张了产线和增加了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机器设备,使得资产总额增加,另一方面是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提高了销售收入。
如表6所示,与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各项财务指标相比,比亚迪的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偏低,这说明比亚迪的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在汽车行业中处于弱势方,但比亚迪也在不断完善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方式。在2021~2022年期间,比亚迪的总资产周转速度高于其他两个企业,主要是因为2021年和2022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而这与比亚迪公司的经营战略密不可分。

Table 6.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BYD’s operational capability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2
表6. 比亚迪2018~2022年营运能力指标对比分析表
4.4.4. 成长能力分析

Figure 5. Changes of BYD’s growth ability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2
图5. 比亚迪2018~2022年成长能力指标变化
如图5所示,比亚迪过去五年营业收入总体上看处于持续提升的趋势,尤其是2021和2022年,新能源车行业利好不断,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持续,同时比亚迪新车型采用了新型技术,整体销量趋势很好。而在2019年营业收入下降是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2021年则是因为疫情的反复导致整个汽车行业处于萧条状态。比亚迪的净利润总体上看也是呈上升趋势,2021年由于成本增幅较大,芯片结构性短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部分核心原材料涨幅在2~3倍,导致当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比亚迪自2019年起就逐渐把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上,2022年正式停止生产燃油车,全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因此比亚迪扩建了产线以及相关机器设备,使得公司的资产总额上升。
如表7所示,与其余两家对比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同行业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最主要的还是比亚迪能够根据自身优势调整经营战略,发挥出自己的整体优势。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的下调,比亚迪公司也面临着不可控制的风险。因此,比亚迪公司要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结构,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Table 7.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BYD’s growth ability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2
表7. 比亚迪2018~2022年成长能力指标对比分析表
4.4.5. 比亚迪前景分析
比亚迪集团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的号召,在2022年正式宣布并实施停止生产燃油车,主攻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是全球第一家停止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比亚迪集团在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凭借着准确的战略规划和雄厚的技术积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巨头。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比亚迪集团依托技术创新与应用,二零二二年销量节节攀升,实现了同比逾两倍的大幅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并一举夺魁,成为中国乘用车销量第一的车企。比亚迪集团不仅在技术方面领先,还有着超前的发展战略。

Table 8.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price-earnings ratio and market value of the same industry in 2022
表8. 同行业2022年市盈率和市值对比分析表
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目前也在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变,但行业地位与比亚迪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地位依然较强。
比亚迪目前已经停止燃油车整车的生产,也是全球第一个停产燃油车的企业,未来会全部投入到新能源的研发。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也在持续攀升,在2022年,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27%,比2021年增加了将近10个百分点。行业龙头地位愈发凸显。公司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以及东北均在扩充产线方面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同时公司2022年9月在泰国建成第一条新能源乘用车厂产线,开始布局海外产线。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核心产品部件方面掌握着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公司目前研发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刀片电池以及CTB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性,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5. 改善比亚迪公司财务状况的建议
5.1. 战略方面
5.1.1.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研发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先考虑的就是其电池的耐用性和续航性。比亚迪汽车虽说是以生产电池起家,但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其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仍不成熟,影响比亚迪集团在市场上的地位。比亚迪集团应该加大研发力度,增加集团研发费用,提高研发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其电池的性能。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领域,注重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的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之本。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5.1.2. 拓宽消费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
比亚迪目前的销售方向主要为国内中低端市场,发展空间较为狭窄,比亚迪应该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向高端市场进军。同时,比亚迪还要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可以通过品牌交流会或者宣讲会的形式去介绍产品,争取在著名品牌进军国内中低端市场前积极发展高端市场,拓宽自己的销售领域,缓解竞争压力。
5.2. 会计方面
5.2.1. 增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注重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高
比亚迪早期主要以赊销的方式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应收账款较多,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使得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也较差。因此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否则企业的资金链将出现问题。比亚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一是成立一个专门的信贷管理组织,并选拔有经验的人来进行信贷管理。该部门应与财务和销售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且相互独立。二是建立应收款项监控体系,赊销订单需要经信用管理部门评估通过后,再由管理当局和财务部门进行审批。三是加强内部监督,不断完善内部监控体系,防止失职,舞弊,故意不收回资金情况的发生。
5.2.2. 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比亚迪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使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紧密联系,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成立沟通渠道。要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生产,将存货数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发生库存积压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存货的流动性。
5.3. 财务方面
5.3.1. 调整资本结构,提高举债能力
比亚迪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与同行业相比处于劣势方,可能无法偿还企业的负债,其资产负债率超过60%,债务压力偏高,但主要是产线扩张债务融资比例增幅较大。因此比亚迪应该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负债比例,在不造成财务风险的同时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5.3.2. 准确评判财务风险,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针对比亚迪目前存在的财务风险,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并对各种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改进,还要对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持续的优化。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防范团队,这样才能对财务风险做出及时的应对,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5.4. 前景方面
5.4.1. 完善相关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这种大宗商品时总是存在各种担心,为了增强顾客的购买欲望,可以提供顾客对车辆的体验经历,虽然比亚迪有试车服务,但是程序较繁琐,因此要简化试车流程,提供顾客更多的体验感。其次,要完善售后服务业务,对售后员工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以便能够准确解答客户疑惑,最大程度的解决客户问题。最后,与相关联互补产业进行合作,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备,增加充电桩的数量,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便捷度,这些措施也会使得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得以提高。总的来说,很多消费者是初次购买新能源汽车,品牌认知度较低,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支持。
5.4.2.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首先,比亚迪集团要不断完善企业形象,加强品牌推广和正面宣传,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大众里建立良好的产品口碑。其次,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最大程度的拓宽销售领域。最后,随着电商的发展和直播带货的兴起,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渠道,要推动实施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的销售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销售收入,还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线上销售,还可以获取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及时作出市场调整。
6. 结论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进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大大提高,购买欲望也更加强烈。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光明的行业。论文在对目前比亚迪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比亚迪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哈佛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财务分析法的缺陷,同时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论文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这四个角度,对比亚迪的财务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从战略分析入手,分析了比亚迪的发展情况,在战略分析后进行了财务分析,确定企业会计科目的合理性,在确定企业会计的恰当性后进行财务分析,前景分析则是结合以上三个方面进行预测分析。哈佛分析框架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财务状况,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可靠。
第二,尽管比亚迪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例如,资产占比分布状况不好,存货周转率不高,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压力。营销模式不太完善,品牌知名度有待加强。比亚迪要拓宽销售渠道,完善海内外销售网络,加强资金的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加大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总的来说,比亚迪公司的各方面状况都需要改善,才能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