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新商业环境变革日趋加剧,商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全新情境。而创新驱动是中国是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创新驱动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教育先行,商科教育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商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商科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使命。
2. 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2.1. 商科发展的现实背景
商科作为专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及商业活动研究的现代性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一线管理人才。从19世纪末的最早商科教育起步到现在,商科教育一直在不断变革和发展。传统的商科教育围绕工业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商业生态发生颠覆式变革,“新商科”一词应运而生。“新商科”是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 [1] 。随着我国商业发展进入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经济新时代 [2] ,商业的数字化变革和管理对现代经营管理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商科人才,新形势下的商科教育正面临着重大变革。
2.2. 商科人才培养的新使命
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求,数字化创新人才能有力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数字化新时代急需大批能适应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具有商科背景的高级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商科创新人才。一方面,需要商科创新人才能够将数字技术与商业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商业问题,为企业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司在数字经济中保持竞争优势 [4]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需要商科人才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有效地合作和沟通 [5] 。因此传统商科教育亟需重新思考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商业需求。
3. 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困境
3.1. 商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商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针对性地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国内许多学者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现有研究主要从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方面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6] ,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学生素质以及教学体系三个方面,其中教学体系可以进一步细化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术科研氛围等五个方面 [7] 。外部影响因素则可以从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 [8] 。
3.2. 国内外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的流程丰富,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商科院校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自身的教育发展、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世界各地的高校及学者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从未中断。国外商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结构、生源情况、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性。其中,欧美的商科教育比较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素质的培养,而日本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国外商科教育理念,以及商科教育的自主发展,商科人才的种类和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民间商学院纷纷涌现,其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的商业学校系统产生了冲击。在此基础上,商科教育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课程体系,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3.3. 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困境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科技对传统的商科教育产生了强烈冲击,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困境。1) 商科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力度不够,在校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较大可探索的空间;2) 课程形式过于统一规范,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而且未能很好地与不同学科或专业渗透融合;3) 师资水平的瓶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目前商科授课方式还是以讲授为主,不仅让学生觉得乏味,而且知识结构容易与社会脱节 [9] ;4)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以往模型和方法往往以定性数据或实数的形式为主,评价者难以给出精确的评价信息等。
4. 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
4.1. 改革课程教学体系
建立数字经济的商科创新教材体系,教材应紧密关联数字经济领域的理论、实践和最新趋势,能反映数字化转型对商业环境、商业模式、商业战略和商业运营的影响,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在商业中的应用。此外,新商科教材体系不仅要注重传授商科核心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领导力等,并结合实践案例和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和锻炼。
建立“学思用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中心,将“以教为本”转变到“以学为本”。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挑战、自我发展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自主动机和动力。通过融入实践案例、探究式学习、项目研究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知识中不断思考和创新,将知识学习、思维培养、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 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
对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价,实际上是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与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度 [10] 。由于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非直观性、培养结果滞后性等情况,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价围绕教学活动的实践者进行评价为佳,即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入手。
学生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1) 学术成绩,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估他们在知识学习方面的表现,包括考试成绩、课程作业成绩、实践项目的评分等;2) 创新能力评估,包括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创意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可以通过创新作品的评价、创新项目的评估、创新比赛的参与和表现等进行评估;3) 实践表现评价,包括实习经验、项目实施、实践报告等,考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能力发展和应用能力。
教师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1) 延续传统教学考评中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授课技能、课时数的评价;2) 增设教师参与的交叉学科课程数、课堂教学中交叉学科的知识整合程度、教学方法的创新程度等方面的考评;3) 强调教师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核,设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激发情况、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等指标。
4.3. 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商科师资队伍也需要与时俱进。首先,商科师资队伍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数字技术相关知识。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跨界能力,不仅要熟悉商科学科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和行业趋势,更好地指导学生应对数字化转型和应用技术进行商业决策。此外,教师需要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引入新技术和工具,例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等,使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和应用新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商科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行业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商业趋势和技术应用,能够将实际案例和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构建多元协作型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多元协作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通过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学校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建设面向新商科的产教与科创深度融合的合作平台;通过构建全过程培养机制,阶段递进式培养,配备实务导师,进行考核激励,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科技创新与教育实践融合,科技竞赛与商业实践的紧密对接,学生在实际的商业项目中锤炼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或机构,负责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并建立完善的资金支持和项目管理机制,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5. 结语
数字化技术和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商业模式、市场需求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商科教育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构建多元协作型人才培养体系等途径,不仅提高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增强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和社会认同感。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传统商科知识,还需掌握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技术、数据分析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YJG2022106);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YJG2023101);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Xgy22029)。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