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遐年, 吴进才, 马飞. 稻飞虱研究与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
|
[2]
|
姚亮, 覃春华, 卢鹏等. 湖北省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及氟虫腈的抗药性监测[J]. 昆虫知识, 2010, 47(1): 115-119.
|
|
[3]
|
龙丽萍, 邓业成, 林明珍等. 水稻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J].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10(1): 96-101.
|
|
[4]
|
凌炎, 周国辉, 范桂霞等. 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氟虫腈的抗性监测[J]. 植物保护, 2009, 35(1): 104-107.
|
|
[5]
|
庄永林, 沈晋良, 戴德江等.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遗传分析[J]. 昆虫学报, 2004, 47(6): 749-753.
|
|
[6]
|
沈晋良, 谭建国. 我国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监测及预报[J]. 昆虫知识, 1991, 28(6): 337-340.
|
|
[7]
|
邱光, 顾正远, 肖英方. 吡虫啉稻飞虱的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19(3): 229-232.
|
|
[8]
|
刘叙杆, 赵兴华, 沈晋良等. 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1): 73-80.
|
|
[9]
|
曾志, 林胜英, 黄伟荣等. 兴宁市稻飞虱抗药性监测及药剂试验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5: 64-65.
|
|
[10]
|
刘凤沂, 李惠陵, 邱建友等. 惠州地区褐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J]. 昆虫知识, 2010, 47(5): 991-993.
|
|
[11]
|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综防组.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Ⅲ. 珠江三角洲主要病虫种群变动及其防治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1990, 2: 35-38.
|
|
[12]
|
胡国文. 稻飞虱近年发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 中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论文集[C].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285-286
|
|
[13]
|
张润杰, 陈海东, 康华春等. 从灯诱数量看稻飞虱种群动态的特点[J]. 广东农业科学, 2000, 5: 40-42.
|
|
[14]
|
陈卓, 宋宝安, 郭荣等.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
|
[15]
|
沈君辉, ,尚金梅, 刘光杰. 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 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