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中国特色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mplied in Sun Yat-sen’s People’s Livelihood Thinking
DOI: 10.12677/ASS.2014.34013, PDF, HTML,   
作者: 王美玉: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思想中国特色继承Sun Yat-sen People’s Livelihood Think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herit
摘要: 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纲领过程中,把民生主义作为重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体系,成为当今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重要来源。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drawing up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Program of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Sun Yat-sen, as a great modern revolutionist and a thinker, has managed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uniquely with Chinese Character. He focused on people’s livelihood in-herited from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ntegrated with Chinese realities in the meantime. This theoretical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oday’s people’s livelihood thinking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文章引用:王美玉. 简析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中国特色[J]. 社会科学前沿, 2014, 3(4): 100-105.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4.34013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802.
[2]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813.
[3]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364-365.
[4]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128.
[5]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377.
[6]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369.
[7]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 北京, 812.
[8]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826.
[9]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120.
[10]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932.
[11]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199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075.
[12]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593.
[13] 孙中山全集, 第5卷 (1985) 中华书局, 北京, 135.
[14] 孙中山全集, 第2卷 (1982) 中华书局, 北京, 323.
[15] 孙中山全集, 第5卷 (1985) 中华书局, 北京, 135.
[16]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396.
[17]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850-851.
[18] 孙中山全集, 第5卷 (1985) 中华书局, 北京, 135.
[19] 孙中山文集, 上册 (1997) 中国团结出版社, 北京, 36.
[20] 孙中山选集 (198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508.
[21]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409-410.
[22] 胡锦涛: 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06年11月13日.
[23] 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86) 中华书局, 北京, 381.
[24] 毛泽东文集, 第3卷 (1996)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060.
[25] 毛泽东选集, 第2卷 (199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