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例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2] 。200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 1.599亿,占总人口的12.0% [3] ,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 30%以上 [4] 。而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问题[5] 。欧美报道 [6] 老年人MCI的患病率为 5.2%~23.4%,日本报道老年人MCI的患病率为 6.1% [7] ;而国内老年人 MCI 的患病率为2.4%~21.46% [8] ,大量研究证实:MCI人群将成为痴呆的高危人群。目前,认知障碍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是维持认知功能的重要手段 [9] 。因此,从社区居家老人中快速筛查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者,早诊断、早干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2. 老年人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老年人的年龄下限一般有两个界定标准:一是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般定为六十周岁,二是少数发达国家一般定为六十五周岁。1982年,在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联合国将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而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3.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3.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界定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以记忆障碍为主要特点,伴或不伴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是老年期痴呆的发病危险人群。
MCI概念形成经历了40余年发展变迁,Kral [10] 最早应用良性老年性健忘(BSF,benign senescent forgetfulness )描述老年人年龄相关的早期。随后1986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学会工作组提出了年龄相关性记忆障碍(AAMI, 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的概念,国际老年精神病学协会提出了年龄相关性认知减退(age 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的概念[11] ,之后加拿大学者提出了非痴呆的认知障碍(CIND,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12] 描述那些存在认知损害但还达不到痴呆诊断的个体。80年代后期Reisberg [13] 提出了MCI的概念,为总体衰退量表(GDS)评估3分的个体,之后Morris [14] 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0.5分作为判定标准。虽然不论GDS还是CDR都是发现认知损害的有效评估工具,但根据这些评分并未形成一个特异性诊断。
1990年Peterson等 [15] 提出了一套MCI的诊断标准:(1) 存在由患者本人、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记忆主诉;(2) 记忆力测验成绩低于相应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正常对照者1.5 个标准差;(3) 总体认知分量级表轻度异常,即总体衰退量表(GDS) 2~3 级或临床痴呆量表(CDR) 0.5 分;(4)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5) 日常生活能力保持正常;(6) 除外痴呆或任何可以导致脑功能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疾患。目前这个标准已经得到多数研究者的认同。
国内对于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的研究,但相对较晚。例如肖世富等 [16] 的诊断标准:(1) 年龄55~80岁;(2) 主观感觉有记忆力减退;(3) 客观检查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证据,如 MMSE为 18~28分,GDS为2~3级;(4) 生活及社会功能降低,ADL < 26分(21项版本);(5) HIS ≤ 4分,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按AD排除性诊断法) ;(6) 病程 > 3月;(7) 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2006年,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就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相关 [17] 概念及其防治达成共识 ,将认知功能障碍定义为: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
3.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型
K Ritchie等人根据临床分为两类[18] :一种为单纯记忆障碍,无其他认知障碍的患者(M−),一种是兼有记忆障碍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M+),研究发现后者发展成AD的危险性高于前者,是前者的4~6倍。刘南等人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把MCI分为进展型和稳定型 [19] ,前者指神经心理量表(如记忆测查、MMSE、画钟测验等)证明患者认知功能缺陷加重,但是未达痴呆者;后者指一段时间内认知功能无恶化或轻微好转的患者,显然前者更容易发展为痴呆,此外前者的实验室指标与AD更趋向一致。而MCI国际工作组 [20] 将MCI分为不同亚型:I型,表现为孤立的记忆障碍MCI;II型,即多个认知领域损害MCI,除了记忆功能损害,还有语言、执行等其它一个或多个认知损害;III型:单一的非记忆损害MCI,可以是单纯语言或其它认知功能损害;IV型,即多个非记忆认知领域损害MCI,有多个认知领域轻度损害,但记忆功能保持完好。I型和II型称为遗忘型MCI(aMCI),III型和IV型合称为非遗忘型MCI(naMCI)。
4. 测评工具
目前国内外对MCI的筛查评估大致有沿用认知筛查工具,联合使用筛查工具,研制专用工具,计算机软件版的测试工具等发展方向。其中应用较广的是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和联合使用筛查工具。
4.1.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Nasreddine 等 [21] 研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能高效快速地对老年MCI患者进行筛查及评估,其敏感性高,覆盖重要的认知领域,测试时间短,适合临床运用。但其也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差异、检查者使用MoCA的技巧和经验,检查的环境及被试者的情绪及精神状态等均会对分值产生影响,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筛查更具敏感性。高中宝等 [22] 人研究证实MoCA中文版适于MCI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初步诊断。另外,美国 [23] [24] 、加拿大 [25] 等地也有相关的报道,均显示MoCA检出MCI、AD的敏感性较同时测评的MMSE有明显的提高。刘雪琴和张立秀 [26] 应用MoCA发现,MoCA能很好地鉴别MCI与NC和AD,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度,其筛查MCI结果与临床诊断完全符合,具有很高的筛查价值。张雪晴等 [27] 人发现北京版MoCA用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其评分受“命名项”动物失真的影响,动物采用彩色图片给被调查者辨认可提高“命名项”得分,从而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孟晓梅等 [28] 人发现MCI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MoCA总分与MMSE总分相关;MoCA用于MCI筛查时敏感性优于MMSE。
4.2. 联合应用
万小勇,杨登元 [29] 证实MMSE与MoCA为临床住院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筛查工具,两者联合使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非痴呆性认知障碍的诊断效力。另外冯晓敏 [30] 等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做了大量调查后,发现主要包括ACE·R,MoCA,CERAD,CAMCOG等4个常用筛查量表的综合认知筛查工具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筛查更全面。
5. 结论
Rosenberg等 [31] 认为MCI的转归主要分为三种:(1) 部分发展为痴呆;(2) 部分发展为其他类型痴呆;(3) 长期保持稳定,病情不出现明显进展。目前认为MCI向痴呆的转化率为每年10%~15%,到第6年时大约80%的MCI患者已转化为痴呆。Yaffe等 [32] 对AD的人群的研究也应证,在发展成AD的人群中6%最初被诊断为遗忘型MCI(aMCI); 11%诊断为单一认知域非遗忘型,13%诊断为多认知域损害型 MCI(mMCI)。
基金项目
课题号: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42037;承德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340。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