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于2015年开始招收国际商务(中瑞合作)专业,并进行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 [1] ,本文就《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2. 全英文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经济学原理,同时也是一门分析工具课,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为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发展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全英文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目标
3.1. 职业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3.2. 方法能力
勤于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经济理论的逻辑思维能力。
3.3. 专业能力
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能力、市场机制运行的认知能力、对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与预测能力。
3.4. 课程建设目标:
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建设“微观经济学”(全英文)精品课程,使之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色鲜明的研究型课程。
4. 全英文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方案
4.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核心课,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践经济理论和运用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以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全英文精品课程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我们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更新、整合和优化,重视经典与现代的融合,基础与应用的融合。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充分认识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对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制定出能充分体现其性质与特点的教学方案。
我们认为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二是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既要体现其理论性的一面,又要注意应用。为此,我们一方面注意基础理论的教学,努力培养学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防止以“应用性”为由,降低课程标准,但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时,在教学中尽量避免涉及深奥的和枝节的问题,特别注意做到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和例题的形式将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从而引导学生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经济问题,将个人的经验感性认识上升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性认识水平。
2) 为确保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少而精,体现宽、新、实的精神,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拓展新知,体现新进展。
3) 努力探索和实施适合课程性质和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在课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自己问路,自己走路,培养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的能力。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我们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建立符合微观经济学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的同时,强调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为此,专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组织过程,组织课题辩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各种教学方法 [2] 。
4) 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合微观经济学要求的案例。
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则主要用来说明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如何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与政策,在案例教学中,一般以“个案”分析为主。如在讲到弹性理论时,我们以美国司法部指控杜邦公司垄断玻璃纸销售的案件说明弹性分析的重要性;在市场结构理论中,我们把寡头理论应用于分析高考改革……。所有这些案例极大地拓展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也开阔了学员的视野。
5)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全英文教学和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案例集和电子课件,并已基本实现了教学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建立了完整的案例集和电子课件。
4.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式
图1所示,根据课程特点,引导学生“注重经济概念”,“重视实践技能”,“善于总结对比”,“寻找内在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化解“难点”,提高兴趣,逐渐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促进学生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实施方式有:
1) 教师讲授方式: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经济原理和思路等老师必须讲清楚,讲好。而且

Figure 1. The teaching content structure diagram of Microeconom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图1. 高职《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结构图
特别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作用 [3] 。
2) 自学方式:应用性、设计性例子及拓展内容交待自学,但必须自主写出笔记。
3) 讨论方式:一题多方案、多解答的命题,有趣的应用方向,可以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以拓宽思路,博采众长。
4) 综合设计合作方式:两三个同学合作,共同找资料,写论文,对某一专题进行共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
4.3. 实践教学改革有重大突破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经济学理论能够“懂、管、用” [4] 。“懂”是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管”是学会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用”是在学会基本应用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经济与管理问题教学综合分析。因此,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由4个层次组成,即基础层,提高应用层,综合应用层,课外科技活动层 [5] 。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主要通过各种命题来进行。我们的特点是将命题内容分为“基本命题”与“扩展命题”,将部分指导书改为任务书,先“经济学”“管理学”分离训练最后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联想对美国IBM公司PC部门的收购、我国电信部门的竞争、彩电行业发展变化等,要求学生进行实证分析 [6]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命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解决方案。特别要注意命题要留出发展个性、创造性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课和实践过程的改革,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管理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7] ,受到用人单位的极大观迎,在上海市挑战杯及大学生创业竞赛中多次获奖。
基金项目
本文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课程建设项目《基于中瑞合作办学的<微观经济学>全英文课程建设》的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