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国内外聚合物流量测量常规方法有电磁流量计、脉冲中子氧活化、同位素示踪法等。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井况的要求各不相同。目前开展的FCP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是一种能消除聚合物粘附的同位素示踪流量法。该技术可实现注聚井分层段和分小层的剖面测试,且对井况要求较低,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FCP测井技术采用了示踪流量测井和吸水剖面测井的原理,同时采用了可喷射的新式释放器,在注聚井正常生产的状况下实现密闭测井。该技术既可以进行点式喷射,也可以实现连续喷射。该技术具有受同位素沾污影响较小、层间细分直观、测试连续、不受管柱限制等特点。FCP测井资料能为地质分析提供丰富的动态信息,对开发区域进行监测,以便对油水井采取综合调整措施,同时检查各种调整措施的效果,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B1井组为例,制定相关测试任务,并分析FCP测试资料,找出低产低效的原由,结合地质静态资料,提出整改措施,科学评价措施效果 [1] [2] 。
2. B1井组基本情况
B1井位于北X示范区东部,采取五点法面积井网注入(图1),注采井距
125 米
,开采层位S210-S310。砂岩厚度35米,有效厚度
25.8 米
,渗透率0.57平方微米。采出井有B1,注入井有B2、B3、B4、B5 (见图2),地质储量为7.0768 × 104 t,总井数为208口,试验区于2009年4月投注空白水驱,2012年6月投注前置聚合物段塞,2012年9月投注三元主段塞。
3. B1井组存在的问题
FCP测试资料是分析评价试验区开发效果的依据,油田开发离不开FCP测试资料,因此对北X区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示范区,要达到有效控制含水和提高产液量的目的,就要实时进行措施调整井的监测,根据不同的开发目的要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案 [3] 。
1) 测试状况
以该井组的4口注入井B2、B3、B4、B5为例(图2),在聚合物驱示踪相关流量的测试中我们发现,这4口井的层间吸水差异大,S24 + 5等厚油层底部突进现象明显,下部薄差层动用较差,厚油层吸水,

Figure 1. Diagrammatic sketch of well group
图1. 井组示意图
剖面动用不均匀。如B2井S24 + 5小层底部决定吸水量达到38.7%,聚驱油后吸水状况有所改善,S24 + 5厚油层吸水量降低至31.2%,但S210等薄差层吸水量低动用程度差。本次研究以FCP测试资料为指导,对试验区开展注采系统调整和注采结构调整 [4] 。
2) 油井见效快,但有效期短,含水回升快
化学驱初期油井见效快,但仅仅经历了4个月的含水稳定期,就进入含水快速回升的阶段,月含水上升值高达1.03 (图3),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初期注入粘度偏低,注入参数不匹配,体系对河道砂层调堵效果差,仅厚油层底部得到动用,出现突进现象,含水上升的同时采聚浓度大幅上升。主段塞的后期,注入能力下降。体系粘度下降的同时,压力仍持续上升,注入量下降。因此,在二类油层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结合FCP测试资料的实时跟踪所制定出来的一系列措施,才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5] 。
4. 调整措施及效果
试验区从投产开始就跟踪FCP测试资料, 经历了投产初期的注水开发、投注前置聚合物段塞的聚驱开发、注三元主段塞三个过程,从测井资料看吸水剖面来分析动态变化,能够及时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1) 注入井分注
结合注入剖面成果图及各井生产状况综合分析确定了对B5这口注入井进行了分注(图4)。这样既可以提高差油层的注入能力,同时对高渗透油层实行定量控制,从而减小油田开发中的层间矛盾 [6] 。B1井组通过调整薄差层动用程度明显提高,井组有效厚度动用比例达到了85.1% (表1)。
2) 超高分调子量堵
针对含水上升快的问题,开展了超高分子量调堵。13年8月将分子量由1900万提高到2500万,粘度逐步提高到50 mPa∙s以上,加强体系调堵能力 [7] 。通过调整,含水和采聚上升速度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厚油层顶部也得到了动用,超高分调堵效果显著(图5)。
3) 压裂

Figure 3. Comprehensive mining curve of B1 well
图3. B1井综合开采曲线

Figure 4. Contrast diagram of section of FCP before and after B5 subdivision
图4. B5细分前后FCP剖面对比图

Figure 5. Comprehensive injection and mining curve of B1 well group
图5. B1井组综合注采曲线

Table 1. Application of injected reservoir of B1 well group
表1. B1井组注入井油层动用情况表
在压裂方案设计上,措施层位优选中低水淹的薄差层、窄小河道以及河道边部,根据隔层厚度和层段性质优选了三种压裂方式,同时根据小层连通情况优化加砂量,对连通较差小层的加大砂量。以B2为例,该井于
14 年 8 月 14 日
压裂,压裂后油层吸水状况有所改善,剖面动用更加均匀 [8] (图6)。
对地层进行措施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和改善油层吸水状况的有利手段,但措施要得到好的效果是有条件的,通过地层测试提供的资料可以对地层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描绘各层段注入情况和各层注入量,为注入井的方案设计、调整及效果评价提供动态监测数据。
5. 结论
1) FCP测井受同位素沾污影响较小,在注聚井中能测出很好的吸聚剖面,层间细分比较直观,既能点测流量又能录取连续剖面,且不受管柱限制分层管柱和笼统注水管柱都能测。
(a)
(b)
Figure 6. Contrast diagram of water absorption section of FCP-II before and after B2 fracturing. (a) FCP-II water absorption section before B2 fracturing; (b) FCP-II water absorption section after B2 fracturing
图6. B2压裂前后FCP-II吸水剖面对比图。(a) B2压裂前FCP-II吸水剖面;(b) 压裂后FCP-II吸水剖面
2) 通过FCP测试资料有效地指导了B1井组的一系列措施,且效果明显。
3) 目前油田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通过FCP测试资料与油水井静态资料综合分析,可以更好的为三元复合驱提油增效的措施提供更精确的指导,为油田高产稳产提供有力的保证。
4) 为了探索二类油层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对二类油层逐步投入了三次采油技术,也就是在北X区二类油层开辟了强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通过测试综合资料分析,研究动态指标变化规律,优选跟踪调整配套技术,评价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提高采收率,为二类油层地质储量的有效动用提供技术支撑。
基金项目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5-011NE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