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7年9月15日至9月28日期间《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公示完成,纲要表明,到2020年昆明产业转型升级要取得明显的进展,新兴产业开始形成集聚态势,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若想达到此目标,昆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2. 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概述
2.1. 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学研究范畴,虽然在国际、国内经济学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对于绿色经济的解释还没有达成一致,表1为从不同视角对绿色经济内涵的解释。

Table 1.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economy from different angles
表1. 不同角度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经济学角度解析绿色经济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对经济的剖析入手解析绿色经济。经济一词起源于希腊语oikonomos,初始含义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一个家庭随时面临着决策,不仅要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还要在各个成员中分配稀缺资源。所以家庭的管理与经济有相似处,将家庭事务处理好了,那么经济学的原理就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也曾在其著作中提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门”。基于经济的理解,绿色经济可以理解为以绿色、节约、环保的理念管理一个家庭,处理生活事务。
绿色经济自提出以来,各国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据加拿大能源研究机构“Clean Energy Canada”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2015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累计达到3670亿美元,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包括中国(1105亿美元)、美国(560亿美元)、日本(460亿美元)、英国(234亿美元)和印度(109亿美元) [4] 。由此可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绿色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在新一轮的国际绿色竞争中独占鳌头。
2.2. 绿色产业
1989年加拿大政府环境官员首先提出绿色产业这一概念,倡导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绿色生态环境相协调。而对于绿色产业的解析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Table 2.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industry from different angles
表2. 不同角度对绿色产业内涵的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绿色产业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有效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是手段,金融体系是保障。因此,本文认为绿色产业是在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绿色金融体系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只有极少污染,而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又兼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企业或者产业的集合。
对绿色产业研究的范畴,还有不少学者从广义和狭义层面分别进行研究。狭义的绿色产业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绿色技术、绿色投资为保障进行的技术研发、工程建设与资源利用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或虽然消耗不可更新资源但已达到环境标准或满足清洁生产标准的产业 [4] ;广义的绿色产业,即与资源节约、绿色友好相关的所有产业,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倡导环境友好以及低污染、低排放理念,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产值的产业 [4] 。本文研究的绿色产业为广义绿色产业,主要包括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第二产业中采用低碳、节能技术达到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和第三产业。
2.3. 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的关系
绿色经济的发展包括着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过程,绿色产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对绿色经济的整个发展具有全面的带动、促进作用 [7] 。而绿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的绿色化,绿色经济的兴起不仅影响产业的市场需求,它已成为产业技术选择和组织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2.4. 绿色产业在昆明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绿色是云南省最最突出的优势,而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心,所以,绿色也是未来昆明市发展的趋势。昆明要想建成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必然要增强绿色经济的发展速度,就需要加快绿色产业的发展。
3. 昆明绿色产业的现状
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昆明市具有极高的经济集中度、发展匹配度 [8] 。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 [10] 显示,在云南省,昆明市的GDP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省28%以上,资源要素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资源配置、再配置的枢纽作用。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从产业结构看,昆明市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格局。第一产业为广义农业绿色产业,已形成了烤烟、花卉、蔬菜、畜牧、林果等优势产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形成了以烟草、冶金、机电、医药、化工、电力为支柱的产业布局及其体系;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加快形成了以旅游、文化产业和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特色发展格局,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7] 。
3.1. 农业
这里所指的农业是包含了农、林、牧、副、渔及其服务业 [7] 。昆明有着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始终致力于走农村和谐、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路线。昆明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以烤烟、畜牧、林业等为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能在生态链中得到循环利用,如动物的粪便可用于施肥或制造沼气等,因此基本不产生污染,属于纯天然绿色产业。
农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因为普通农产品产量较大、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且农业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所以难以获得超额利润,只有优质、特色的农产品,由于其本身的稀缺性,市场价格较高,能够为农民带来较高的收益。因此,特色优质农产品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尽管目前昆明特色农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成为支柱产业,但是在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2016年昆明市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49.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昆明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占全省百分比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output of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Kunming in 2016 and its percentage
表3. 2016年昆明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占全省百分比
数据来源:201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 与2016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 。
2016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为132.5万亩,总产值463.7亿元,出口额2.2亿美元,花农收入115亿元,比六年前2010年分别增加110.32%、19.51%、46.67%和91.67% [11] 。而从表3中可得,2016年昆明市鲜切花的产量占全省鲜切花产量的比重高达50%,蔬菜的产量占全省蔬菜产量的14%,由此可见,昆明的花卉、蔬菜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昆明的特色农业,未来继续稳步发展,从而为昆明发展绿色经济带来更大的空间。
从表3可得出,2016年昆明市烤烟产业产量占全省的8%,但是,2016年云南省烤烟产业比上年下降了2.7%,由此可得,烤烟产业虽然在昆明市年产量有增长,但是,在整个云南省下降趋势明显,所以,昆明市可以将特色农业的发展重心从烤烟转移到花卉和蔬菜及其相关产业上,这将更利于昆明市将来绿色产业的发展。
3.2. 工业
昆明市工业中存在很多采用低碳、节能技术达到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这部分企业也归属于绿色产业。根据2016年昆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昆明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039.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表4为主要工业的增加比率。

Table 4. Main industrial growth ratio of Kunming in 2016
表4. 2016年昆明市主要工业增加比率
数据来源:2016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 。
由表4可得,昆明市的第二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以烟草、冶金、机电、医药、化工、电力为支柱的产业布局。其中,冶金工业在进行技术改造,积极采用节能降耗、降低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实现钢铁、有色金属的深加工,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工艺下的冶金工业也可归属于绿色产业的范畴 [12] 。从表4可看出,昆明市的烟草制造业有下降的趋势,烟草制品业是昆明第一大产业,近年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由于云南省正全力打造“三张牌”,昆明也积极响应此号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改造提升烟草等传统产业,同时还加大了烟草等行业的监管力度,这才导致近几年昆明烟草行业的增速有所缓和。未来行业转型升级完成,仍将会成为昆明的支柱产业之一。
3.3. 服务业
目前,昆明的服务业中,以旅游业最为发达,本文就以旅游业为第三产业代表来分析它的发展现状。作为依靠自然资源和本地人文资源来吸引游客的产业,旅游业的经营较少制造污染。只有游客丢弃的垃圾属于污染的范畴,但可以通过设立垃圾桶、雇佣清洁工和对游客进行教育的方式来避免游客随手乱丢垃圾 [7] 。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历来就以投入少、效益高著称。通过对昆明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往往能达到投入的好几倍,旅游所带来的人流会对昆明的住宿、餐饮等行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游客的“口碑效应”又会对昆明进行进一步的宣传。
昆明市是云南省主要的旅游城市。2016年昆明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113.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3%,全年旅游收入及其占云南省百分比如表5所示。

Table 5. Tourism income of Kunming in 2016 and its percentage in the province
表5. 2016年昆明市旅游收入及其占全省百分比
数据来源:201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 与2016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 。
由表5可得,2016年昆明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的23%,同比增长速度也很快。目前,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3] 。因此,昆明的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昆明第三产业的支柱,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4. 昆明现有绿色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尽管昆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绿色经济发展中也表现出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凡的业绩,但是昆明市在绿色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不足,若不加注意,势必影响昆明市未来的发展和目标实现。
4.1. 特色农产品未形成规模产业
目前,昆明市的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不能有效适应城市人口发展的需求。而昆明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也并没有将农业这类绿色产业作为昆明的战略级产业,并且昆明特色农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成为支柱产业。昆明市的花卉、蔬菜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昆明的特色农业,但是昆明市政府还没有明确的给出政策及相关的福利支持。
4.2. 工业的产业绿色化水平不强
昆明市的绿色发展仍处于灰度绿色发展模式 [14] ,即注重“经济山”轻视“生态山”,在大力发展工业,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忽略了工业产业化的改革。昆明市近一半的工业仍属于高耗能行业,高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很低,由此带来的现实问题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生产配套不足、绿色产业发展缓慢。从而导致昆明市工业的产业绿色化水平不强,缺乏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产业的绿色发展缓慢,难达到预期成效。
4.3. 服务业中旅游业的旅游产品单一
在昆明的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低的传统服务业所占比例仍很高,新兴服务业发展还未及时跟上,其中,虽然旅游业最为发达,但政府并未明确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战略级产业。旅游业产业结构优化度较低,旅游产品较单一较为突出。目前,一般的商务旅游和观光旅游仍是昆明市旅游业的主体,然而这种形式的旅游产品难以和消费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所契合,这就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供需不相匹配。
5. 昆明发展绿色产业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昆明市产业结构的基础,并结合国家相关的政策,依托昆明市的各种资源优势,而且考虑昆明市产业发展绿色化的相关要求,为昆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希望对昆明市未来规划的发展能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5.1. 重视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昆明市政府要重视花卉、蔬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发展,引进农业相关专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针对昆明市的农业进行整体研究,找出农业发展的优势,突出特色农业。由于花卉与蔬菜产业的年产量大,而且市场需求也很大,可以针对此研发一些具有昆明特色的延伸产品,比如鲜花类手工艺品等,形成绿色产品品牌,之后可作为昆明特产来宣传,从而扩大销售市场,增加收益。在农业发展的同时,需要时刻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在环保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争取为昆明市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5.2.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融入绿色元素
工业是昆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昆明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正因如此,昆明市政府更应该加快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将绿色元素运用到主导产业中。如化学工业,充分利用昆明市丰富的磷、钛、煤等资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有机化工,加快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来提升化工产业,推进“矿化电结合”,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7] 。
5.3. 服务业发展重视规模特色,发展昆明特色旅游精品
昆明市应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产业,并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规模特色,发展昆明特色旅游精品。针对昆明市特殊的地理条件与区位优势,来划分昆明的旅游线路。从而打造成昆明特色旅游线路,利于吸引有明确目标的旅游人群,从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昆明市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6. 结语
昆明市绿色产业发展是需要不断探索与修正的过程。选择好昆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路径,全面提升绿色产业的竞争力,政府运用好宏观调控的手段,将有效促进昆明市尽早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早日建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也使昆明市更早实现“十三五”的规划目标,建成为人、城市、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家园。
致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付伟老师。感谢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同时还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项目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云南省绿色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9Y0158)。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