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欧发展起来的语言学思潮,其前身是批评语言学(Criticallinguistics)。Fairclough [1] 曾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一书中阐释了语言、权力、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语言之中,因此语言同时也是社会控制和权力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并直接参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批评话语分析在中国已经发展二十余年,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欢迎。其本身也是基于文本分析之上,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不断丰富语料分析的一项跨学科研究,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是批评话语学者尤为热衷的。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开幕,又一次将中非关系推向世界政治、经济大舞台。在此之前,国内针对中非关系也有相关研究,批评话语学者唐叶青,施晓云 [2] 采用了评价理论和语料库分析方法,对南非《开普敦时报》关于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的新闻报道进行了话语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作者发现非洲主流媒体对中国在非洲的大国形象持肯定态度。高卓群和陈凤娇 [3] 谈到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传播,他们指出中非合作不是所谓的“新殖民主义”,非洲人民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从西方媒体的角度来看中非关系的语言学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拟从及物性,互文性和隐喻三个角度对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
2. 及物性分析
2.1. 及物性过程分析
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 [4] 中的及物性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及物性是表达语言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它以小句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把人们对于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表达出来,分别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并指明过程中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各种过程类型的选择反应了语言的意识形态因素。语篇分析中,对及物性的研究有利于揭示西方媒体意图传达给受众的观念。
本文选取语料来自《纽约时报》国际版,《纽约时报》是一份在美国发行的日报,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力,作为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其长期以来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著称,其报道代表了美国的声音。但报道因人而异,所以其代表的意识形态难免不同。本文采取“非概率抽样”,指的是:按照其非概率标准进行抽样的方式。质的研究进行最多的“非概率抽样”方式是“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 [5] 。故本文采取“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纽约时报》2017年5月4日报道,China Wants Fish, So Africa Goes Hungry,并对文本逐一进行及物性过程标记,并做好统计,表1说明了本文各种过程的分布情况。
Table 1. Processes analysis of the report
表1. 报道中及物性过程分析
表1清楚地表明,在及物性系统的六种过程中,物质过程所占的分量最大,其次是行为过程和关系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也少量存在,但不常用。我们先来看一下除了物质过程之外的其他5大过程。行为过程指人的肢体动作等,在这个过程当中通常指有一个参与者也就是行为者(Behavior),例如,“Indonesia has impounded scores of Chinese boats caught poaching in its water” (“印尼扣押了数十艘在其海域偷猎而被捕的中国船只”。)在这个过程中,行为者“Indonesia”,发生的动作为“impounded” (“扣押”)。关系过程是指事物与事物发展之间所处的关系,例如,“China has pledged to cut fuel subsidies to its fleet by 60 percent by 2019”。(“中国承诺到2019年减少60%的燃油补贴”。)其中载体是“China” (“中国”),属性为数词“60%”,关系过程为“cut”(“减少”),反映出中国对新时代环境保护的决心。言语过程指说话等的过程,而引号里面的内容就是讲话内容(Verbiage)。例如,“The era of fishing any way you want, wherever you want, has passed,”says Liu Xinzhong, deputy general director of the Bureau of Fisheries in Beijing。(北京渔业局副局长刘新忠表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去哪儿就去钓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此过程中反映出中国在遏制大规模捕捞非洲海洋资源的措施。心理过程是经验世界的“感觉者” (Sensor)对客观世界中“现象” (Phenomenon)的感知。如,“As Alassane Samba, the former head of Senegal’s Oceanic Research Institute, put it, ‘It’s hard to say no to China when they are building your roads.”(“正如塞内加尔海洋研究所的前任所长Alassane Samba所言:‘当中国在修建你们的公路时,很难对中国说不。’”)此句反映了非洲人民内心对中国对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认同的行为。最后一个过程,存在过程。存在过程指的是某个时间地点存在或者发生了某件事的过程。该过程有一个参与者,就是存在物(Existent)。例如,“Russia and China had nearly picked clean the oceans off Senegal and other northwest African countries, ruining coastal economies.”(“来自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的机械化舰队几乎将塞内加尔和其他西北非洲国家的海洋清理干净,破坏了沿海经济。”)该过程中,存在物即为海洋经济的破坏,表明在海洋资源保护方面,的确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篇报道中,物质过程占比45%,将作为重点分析对象,详细展开论述。物质过程由动词“announced”、“is basically snatching”、“is also pump”等来标识,以告知人们文章主要报道的内容,比如“China’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nounced measures aimed at protecting China’s own fisheries, including possible catch limits.”(“中国农业部宣布了旨在保护中国自己渔业的措施,也有可能捕捞限制。”)。物质过程代表着事件发展总体动态,符合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鉴于此功能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有必要在此对物质过程的细节进行探讨。
2.2. 及物性参与者分析
如前所述,物质过程关注于活动,例如人们做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物质过程有两个与之相关的角色。第一个是参与者,它是一个强制性的元素,代表了一句话中所表达的过程的“执行者”。第二个是目标,它表示受过程影响的个人或实体,表示做了什么事或者是某件事具有什么样的属性。由于本文研究的语料为《纽约时报》报道中的中非关系,故作者根据各参与者所处地理位置,将23个物质过程的参与者分为四类:中方、非方、西方和其他。(因部分参与者出现多次,故仅列举一次为例。)
表2详细列举出在物质过程中每一类参与者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明显的对比。中方参与者占比52.2%,非方仅占8.8%,说明中国是西方媒体报道中非关系的焦点。然而,这并不能反映西方媒体报道中中非关系的情况。因此,也值得我们更多地关注中方作为参与者的物质过程。
Table 2. Categories of actors in material processes
表2. 报道中物质过程的参与者分析
表3展示了以中方为参与者的5个物质过程示例。通过进一步分析这几个物质过程,西方媒体报道的意识形态一目了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洲国家和人民予以大量支持,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援助下,现在的非洲人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正如塞内加尔海洋研究所(Oceanic Research Institute)前所长阿拉萨内·桑巴(Alassane Samba)所说,“当中国在建设你们的道路时,很难对他们说不。”说明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是收到当地人民欢迎和拥护的。然而,诸如“may slowly be getting”(可能正在慢慢地得到)、“is basically snatching”(基本上是抢夺)、“don’t hesitate to break”(毫不犹豫地打破)这样的动词都给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中国正在对非洲和非洲人民做着破坏的事。关于物质过程的目标,尽管“$60 billion”(600亿美元),该词语是中国援助非洲的强有力证明,即体现推动中非双方共同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然而报道中没有任何附加词汇具体解释该笔资金用到惠及民生的哪些方面,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及到中国予以资金援助这一事实。然而,如“predator” (掠食者)、“2,600 vessels”(近2600只船),可以看出,报道中中国在非洲的支持和援助居于次位,主要建构出一个极端负面的中国形象,中国的发展似乎有赖于非洲的牺牲。
Table 3. Analysis of material process with an actor related to China
表3. 报道中中方作为参与者的物质过程
3. 互文性
1969年,法国符号学家、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塔娃在论文《词语、对话与小说》一文中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词。互文性一词源于后现代主义,并与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相互交织。克里斯塔娃 [6] 认为创建文本是基于现有文本的,而不是最初创建的。后来她提出,任何文本都是大量文本相互独立交织的产物 [7] 。
到目前为止,互文性有很多分类。克里斯塔娃将互文性分为两部分,水平互文性和垂直互文性。她区分了互文性的两个方面:强性互文性和弱性互文性。Fairclough [8] 认为互文性应分为显性互文性和结构互文性。显性指的是在话语中明确划分的参照物,具有能够表达他人思想的功能。
中国学者辛斌 [9] 从特定互文性和一般互文性两个角度对互文性进行了分类。新闻报道是特定互文性的一个典型例子,它通常包括各种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其他一些不明来源语篇。这些演讲和“剽窃”来自不同的方式,代表不同的个人或群体的利益和意识形态。因此,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安排或放弃这些话语,形成各种会话关系或特定的互文性 [10] 。
由于篇幅有限,接下来的研究将会从具体互文性这一角度展开分析。具体互文性可以从转述语(reporting speech)的来源、转述语的形式和转述词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里,我们主要关注转述语的来源、转述语的形式。
3.1. 转述语的来源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有意引用权威人士的话或不引用权威人士的话来阐述或传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这些权威人士的身份总是另有阐释。在信息来源方面,引用作为主要的互文方法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笔者将引语来源分为三种:确定消息来源、半确定消息来源和未确定消息来源。
例一:
For years, trawlers capable of scouring the ocean floor, and factory ships trailing driftnets and longlines baited with thousands of hooks, have damaged once-abundant fisheries to the point where, the United Nations says, 90 percent of them are now fully exploited or facing collapse. (多年来,在海底进行搜索的拖网渔船,以及拖着拖网和用数千个鱼钩做诱饵的工厂船,已经破坏了一度丰富的渔业资源,联合国说,现在90%的渔场已经完全被开发,或者面临枯竭。)
例一中,作者引用了联合国的话语,表明非洲海洋所面临的巨大破坏,具体比例为“90%”,形容程度的限定词“filly” (“完全地”),以及事实陈述词“collapse” (“枯竭”)。因此,例一属于已标识的明确信息来源。
例二:
The good news, such as it is, is that some nations whose waters are at risk are rebelling, and the Chinese may slowly be getting the message. (好消息是,尽管如此,一些面临海洋危机的国家正在造反,中国可能会慢慢明白这一点。)
在例二中,记者使用“好消息”作为信息来源,而没有通知新闻报道中的具体标识。有时记者为了保护消息来源渠道,或者由于引用一些不规范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思想,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作者认为没有必要揭露准确的消息来源。因此,例二属于未确定来源。
在整个文本中,共存在8处引用语,只有上述的例二是一个未确定消息来源,剩下的7个都是确定来源(见表4)。我们可以看到,《纽约时报》的记者做了大量前期调查和准备工作,十分肯定地证实中国在非洲确实做错了什么。由于确定消息来源占比最大,笔者试图找出该篇报道所展示的确定消息来源并将其来源分为政府机构、新闻媒体、普通人、社会机构、企业、学者及其他共7类。作者。表5显示了详细信息。
Table 4. Source information of reported speech
表4. 报道中信息来源统计
表5描述了报道所展示的确定消息来源分类。其显著特征是政府机构和新闻媒体来源,占了总数的大部分,引用了6条确定性消息来源,我们也可将其称为“权威”消息来源。来源于学者的引用排名第三,引用1次。由于政府新闻媒体和学者通常占据了主要的消息来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了真实、权威的形象,而且他们的声音更加有说服力、公信力,所以引用他们的话语是可靠的,又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有理有据,并非记者凭空臆想。
Table 5. Distribution of identified source
表5. 确定消息来源分类
3.2.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费尔克劳将引语的形式分为三类: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无符号引语。他认为这三种引语类型与语篇整合有关,它们表示文章撰写者想反映不同程度的内容。
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简称DS)是一种与原文一致的引语,可以看出,在引语过程中几乎没有记者的意识形态控制。直接言语表达了信息来源者原始的思想。被引用的话语和记者的话语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界线。例如:
例三:
Zhang Hongzhou of Singapor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bserves, “For China’s leaders, ensuring a steady supply of aquatic products is not just about good economics but social stabil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宏州认为,“对中国领导人来说,确保水产品的稳定供应不仅关乎良好的经济,还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治合法性。”)
如上所示,该例子显示的是直接引语。在这篇新闻报道中,记者用双引号充分引用了该著名学者的话。很明显,记者在转换过程中并没有插入多少自己的想法。此时,记者的话语影响力最低,这个例子保持了话语来源者本身的意识形态且未被改变。
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简称IS)是指记者从自己的角度撰写所引语的话语,在描述过程中不使用引号,使得所引用话语和新闻文本之间有着模糊的界限。记者极有可能在描述过程中插入自己隐藏的想法。例如,
例四:
A new study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says that most Chinese ships are so large that they scoop up as many fish in a week as Senegalese boats catch in a year, costing West African economies some $2 billion. (发表在《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称,多数中国渔船体型庞大,每周捕捞的鱼量相当于塞内加尔渔船一年的捕捞量,这给西非经济体造成了约20亿美元的损失。)
上示例子是一个典型的间接引语。新闻报道在引用该杂志的话语中加入了记者的想法。该话语再次加工过程其实是明显的互文性过程。示例中没有第一人称的立场,也没有引号,通过对杂志评论的加工与转化,记者有机会重新调整观点,突出自己最想表达的观点。由此可见,记者对话语的意识形态控制是直接的,有机会的且最有力的,这毫无疑问将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这段话表明,美国记者抨击中国在非洲的行为,如造成直接损失达“20亿美元”。
Table 6. The distribution of reported speech
表6. 引语分类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报道中间接引语的数量超过了直接引语的数量,这就说明,记者在撰写文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重新归置了原消息来源者的话语内容,加入了符合自身或所在立场利益的话语,突出他主要想表达的内容。由于美国认为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可能会威胁自身在非洲的地位和控制权,因此记者可能夸大事实本身,报道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新闻。然而,这篇文章中的直接引语部分也彰显了中国在保护非洲生态环境,为非洲谋长久发展方面的信心和决心,所以这里的直接引语引用是中国在非洲所作贡献的有力证明。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该篇报道部分内容,引用了较多来自中国政府机构积极的声音。
4. 隐喻
隐喻被认为是概念化政治事件和构建世界观的重要手段 [11] 。Lakof [12] 说过:“那些抽象的和繁杂的情况通常要通过隐喻来理解,事实上,我们会不由地运用无处不在的隐喻系统来理解复杂和抽象的事情”。某种程度上,隐喻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多数媒体也希望借助隐喻获得对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更多的话语权。
例五:
China Wants Fish, So Africa Goes Hungry (中国想要鱼,所以非洲挨饿)
例六:
The resul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basically snatching fish out of the nets of poor fishermen in Africa in order to keep fish on plates in China. (其结果是:中国政府基本上是在从非洲贫穷渔民的渔网中捞出鱼来,以便让中国的鱼留在盘子里。)
例五中的“hungry”(饥饿)和例六中的“keep fish on plate”(将鱼放在盘子里)都具有隐喻意义。记者用“hungry”来形容中国对非洲的掠夺行为,故此证实非洲的鱼类资源急剧减少。一方面,这是一个关于资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它揭示了非洲贫困的生活条件源于中国的“bad”(破坏)行为。但文中记者未提及中国对非洲的经济贡献,如在非洲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非洲大量援助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也未提到非洲的贫困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其长期以来不发达的经济这一历史因素。“keep fish on plates”(把鱼放在盘子里)原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现象,但这里却是一个典型的隐喻。记者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即中国在非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其本身。
5. 总结
从历史上看,美国与非洲,特别是南非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美国与南非的友好关系主要与南非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关,即使在种族隔离时期也是如此。其次,美国希望以非洲为切入点,进一步拓展非洲南部乃至整个非洲的市场,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因此,面对日益密切的中非关系,美国人民往往会在报道中站在自身的立场进行报道,其建构出的中国“掠夺者”不重视人权和环境保护等负面中国形象,与多年来中国试图在对非关系中树立的共同发展、共促和平的大国形象不符。但本文仅针对于《纽约时报》中随机一篇文章进行分析,由于所选文本篇幅的局限性,故难以看出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报道的更全面态度,日后可结合语料库语言学,利用量化研究以丰富文本内容,拓宽研究深度。
以上分析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互文性和隐喻概念入手,研究如何运用语言来构建中国形象,以及这些新闻报道中的基本意识形态是如何被语言所体现的。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西方新闻报道时,通过话语分析,意识到新闻报道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问题。同时,希望能激励中国记者积极回应西方媒体提出的非客观观点,并用事实报道出更多客观新闻。只有这样,中国向非洲的文化、经济输出才能更加有效,以此形成健康良好、长足发展的中非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