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城市国际化水平是一个城市在国际化发展中与国际联系的密切程度,可以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予以体现。秦皇岛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国际化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文旨在构建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通过与国内目标城市的对比找到差距和不足,另一方面也能明确我们的优势,以期为未来工作提供思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秦皇岛实现城市国际化。
2. 秦皇岛城市国际化指标选择的依据
2.1. 国际化指标的综合性
目前在国外学者的指标体系构建中,多以城市的经济国际化为主要指标对象,如哥斯维德以经济实力为核心从贸易、生产服务、跨国公司和金融等11个方面对国际化进行比较分析。诚然经济发达是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但是真正的城市国际化是包含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 [1] [2] [3]。所以在指标选择过程中,本文首先考虑的是指标的综合性,即从多方面进行考量,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出秦皇岛的实际情况。
2.2. 国际化指标的代表性
国际化指标的代表性是指所选择的指标要具有鲜明特点,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报告结合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在指标选择上充分考虑指标能否体现秦皇岛与世界融合交流的程度。比如经济国际化方面,将外贸依存度作为一个指标,充分反映秦皇岛对国际的影响。
2.3. 国际化指标的可操作性
国际化指标的可操作性体现三方面:一是避免指标过于繁杂,国内有学者的国际化指标100多个,很多指标重复雷同,既增加工作量又无法突出重点。二是指标数据要易于获取。很多指标看似特色鲜明,但是数据无法获取,也不能作为最终选择的对象。三是指标数据的可比较性。通过与对标城市的比较,指标要能充分反映出秦皇岛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优劣势 [4] [5]。
3. 秦皇岛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本文对国际城市的界定,本研究坚持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比性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操作性构建多维度反映城市国际化特征的综合指标体系。本文参考目前国际化指标相关研究成果,将国际化指标体系分为三个指标层次,分别是目标层、纬度层和指标层。从经济发展驱动力、人才创新竞争力、人文国际吸引力和生态环境支撑力四个纬度共20个细分指标对秦皇岛城市国际化进行分析。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利用层次分析法 [6] 对不同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表1)。

Table 1.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 system of Qinhuangdao
表1. 秦皇岛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
3.1. 经济发展驱动力指标
经济国际化是体现城市实力的重要方面,国际化城市在经济上表现为对全球市场和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支配能力,对国际要素的依赖程度、对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等。在经济指标选择方面我们主要从秦皇岛自身发展动力和与国际接轨程度两个角度出发。地区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人均GDP反映一个城市的产出创造水平,反映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与投入水平,是城市公共建设水平的体现 [7]。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者呈正相关性,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体现一个城市经济结构水平。我国已经将第三产业的占比提升到51%,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从规模和比重两个角度反映了城市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全球化进程下形成的国际化城市其资源、产品、服务的进口和出口大于一般城市,这是国际化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实际利用外资额体现出城市对国际资本和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吸引力。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重要数量指标,也是衡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量化参考依据,尤其是沿海城市更具有参考价值。
3.2. 人才创新竞争力指标
人才是城市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未来城市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本的竞争。对于国际化城市来说,城市高等教育水平,高素质人才比例是吸引国际企业,重要科研院所进驻的重要吸引力。高等院校是城市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输出地,根据人才地缘研究表明,高校聚集的城市更容易留住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口比例说明一个城市的外向度,因为拥有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基本上都学习至少一门外语,这样会为外籍人口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诸多方面,形成良好社区环境,成为吸引外籍人口常住的重要因素。R&D经费占GDP比重则是反映城市研发投入的重要指标,体现城市的创新动力 [8]。
3.3. 人文国际吸引力指标
人文国际化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济国际化。城市文化越多元,社会越开放,对外籍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外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就越高。秦皇岛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着力挖掘人文国际吸引力,打造适宜外籍人口居住生活的人居环境,形成文化品牌。目前秦皇岛外籍常住人口较低,旅游吸引力成为评价城市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通过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从经济效益和客源数量两个角度来衡量城市的人文国际吸引力。随着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国际认可度也会不断提升,也增加了承办大型国际会议、展览的能力,同时也会吸引国际友好城市的关注,扩大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9]。
3.4. 生态环境支撑力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难以维系城市的发展。生态国际化指标与国际接轨,包括人居生态环境和低碳环保。森林覆盖率不仅是反映城市的森林资源数量的重要指标,更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 [1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展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生态环境的直接体现。空气质量指数是近些年雾霾严重情况下,各城市国际指标体系中积极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生态宜居环境。万元GDP能耗是反映城市发展对能源依赖度的指标,从产业结构角度衡量生态环境优劣。
3.5. 国际化指标体系的计算
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本文将细分指标权重设为
,利用标准化的方法对各城市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有效地消除指标量纲和数量的影响,提高指标间的关联度以便更全面直观的反映各城市间指标的对比信息。假设有m个对比城市,i个指标,Xmi是第m个城市第i个指标(1 ≤ i ≤ 20)的值。
为标准化后的值:
(1)
2) 计算各指标的评价值。用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乘以该指标的权重
,得到该指标的评价值Fmi:
(2)
第m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值为:
(3)
4. 秦皇岛城市国际化指标的横向比较
本文将连云港,烟台和青岛分别作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城市国际化的对标城市,四个城市同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表2)。从基础数据和指标体系两个层次对四个城市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通过与三个城市国际化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找到秦皇岛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明确我们的优势和定位,为后续发展路径和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Table 2. Basic data of benchmark cities
表2. 对标城市基础数据
数据来源:2017统计年鉴。
4.1. 基础数据对比分析
从基础数据可以看到,秦皇岛与连云港很多指标非常相似:地域面积都是7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同为
162 公里
,所以将连云港作为秦皇岛城市国际化初级对标城市最为恰当。在四个城市中秦皇岛人口最少,只有309万人,人口密度为395人/平方公里,也是四个城市中最小的,仅为青岛人口密度(815人/平方公里)的1/2。一方面说明目前秦皇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才吸引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秦皇岛后续可开发的空间非常大。
4.2. 具体指标对比分析
4.2.1. 维度指标层比较分析
从总体评价值来看(表3),秦皇岛的国际化指数为0.7772,高于连云港(0.571),但是明显低于烟台(1.0633)和青岛(1.5882),其中青岛是秦皇岛的两倍多,说明秦皇岛在城市国际化水平上与烟台和青岛还存在很大差距。从维度指标层看,秦皇岛在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四个方面已经全面超越连云港,但是低于烟台和青岛。在人才创新竞争力方面,秦皇岛与烟台指数差距较小,说明秦皇岛人才后劲较足,可能与秦皇岛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对于承接京津人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人文国际吸引力方面明显低于烟台和青岛,烟台是秦皇岛的近两倍,青岛更是高达三倍之多,说明秦皇岛在国际文化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生态环境支撑力方面秦皇岛具有明显优势,维度指数高于烟台,与青岛的差距也较小,说明秦皇岛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也为秦皇岛后续制定城市国际化战略指明了方向。

Table 3. Comparison of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dimension indicators
表3. 城市国际化维度指标对比表
4.2.2. 具体指标比较分析
通过对具体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做到有的放矢(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specific indicators of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表4. 城市国际化具体指标比较
1) 经济发展驱动力方面
在经济方面的大多数指数中,秦皇岛与烟台、青岛的差距明显。秦皇岛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太低,仅为1339亿元,与中等国际化城市5000亿元GDP水平相去较远。连云港是秦皇到的将近两倍,烟台和青岛的GDP分别是秦皇岛的5倍和7倍多。在进出口总额和港口货物吞吐量方面与三个城市也有一定的差距,其中烟台的进出口总额整整是秦皇岛的10倍。充分说明秦皇岛港口产业在城市经济拉动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沿海城市中缺乏竞争力。但是秦皇岛在人均可支配手(0.0322)、第三产业占GDP (0.0332)比重两方面表现比较抢眼,甚至了超过中级对标城市烟台。说明秦皇岛藏富于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好,产业经济结构更合理,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高,为城市国际化提供相对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以及拉动消费,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民生基础。在外贸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额等方面均超过连云港。其中外贸依存度体现一个城市参与国际市场的活跃度,说明秦皇岛在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活力,具备城市国际化的外向型潜力。
2) 人才创新竞争力方面
在人才方面,秦皇岛高校数量与烟台、青岛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高等院校质量方面也有待提高。目前秦皇岛市仅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仅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一所。这种情况不仅难于适应城市国际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也不利于吸引更多的外籍学生到秦皇岛就学,应着力打造优势高校品牌,引进京津部分知名高校,形成秦皇岛高校聚居效应,提升秦皇岛国际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秦皇岛的高等学历人口比例(0.0663)较高,在其他三个城市中仅次于青岛(0.0852)。这一点非常可喜,说明秦皇岛具备较好高素质人才储备和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可能与秦皇岛历史积淀有一定关系。在科技创新方面,秦皇岛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量(0.0541)和R&D经费占比(0.0465)都不甚理想。二者实际上成正相关性,科研投入的强度越大,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强。反过来科技人才的可获得性和规模化也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有效吸引,产生聚集效应。虽然近些年秦皇岛市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科技人才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需要相关部门在人才引进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和企业营商环境上多下功夫。
3) 人文国际吸引力方面
在人文吸引力方面,从入境旅游和国际交流这两个角度加以分析。秦皇岛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与青岛、烟台差距较大,从旅游外汇收入指数上看,而烟台(0.0808)是秦皇岛(0.0308)的2倍多,青岛(0.1431)将近是秦皇岛的5倍,国际吸引力还有待提升。2016年秦皇岛接待入境游客29.12万人次,连云港仅为2.26万人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秦皇岛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知名度,要想打造秦皇岛城市国际化,旅游是我们最好的名片和资源。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在国际交流方面,秦皇岛的发展就表现出明显的活力不足。国际友好城市方面,秦皇岛仅有6个,四个城市最少。友好城市可以加强城市间互动,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活动的频繁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在承办国际会展方面秦皇岛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16年可查的国际性会展仅有5个,这其中还包括国际马拉松赛事。究其原因秦皇岛在会展方面受到京津的严重冲击,吸引力大大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秦皇岛举办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具有重大意义,说明秦皇岛正从本土的节庆会展向承接京津冀会展转型。连云港的国际会议也不算多,但连云港市作为永久性举办城市将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简称连云港论坛)固定下来,值得借鉴。秦皇岛也应该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努力争取将一些大型的国际会展承接下来定期在我市召开,形成常态化。相比之下,青岛每年举办大型国际会展80个以上,2017年更是达到100个。近些年APEC贸易部长会、第二次高官会及工商理事会系列会议等一系列国际瞩目、影响深远的重大会议活动先后在青岛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青岛作为会议目的地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一个城市会展业对城市品牌和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当然这需要在会展服务政策、会展配套设施等方面下大功夫。秦皇岛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在承接京津会展上做文章,秦皇岛国际会展中心已经建成,希望能对拉动秦皇岛会展业起到促进作用。
4) 生态环境支撑力方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的重要载体。外籍居民在城市选择上都会将生态环境的好坏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此良好的环境是提升国际吸引力的有力武器。秦皇岛市近些年大力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河流和海域水质持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使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从森林覆盖率(0.0776)上看,秦皇岛都处于领先地位。秦皇岛森林覆盖率高达46.75%,比世界31%的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在四个城市中也是最高的,充分说明秦皇岛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其中北戴河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54%,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北戴河新区打造滨海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所在。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数(0.0740)上也领先于其他三个城市,体现我市在城市绿化和良好人居环境方面的优势。在空气质量指数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这与森林覆盖率高并不矛盾,虽然也是沿海城市,但是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受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影响,空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但2016年达标天数认仍达到280多天。
5. 秦皇岛实现城市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根据具体指数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秦皇岛在经济发展动力、人才创新以及人文国际方面存在差距,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多点发力,最后形成推动秦皇岛城市国际化的合力。
5.1.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秦皇岛因港而生,依港而建,港城一体,两者俱兴。港口是带动和促进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集聚世界资源要素的“聚宝盆”,是城市生态与文化文明的“源泉”,是城市国际化的“桥梁”与“窗口”。秦皇岛必须发挥好港口优势,把握时机,统筹规划临港综合保税区,并逐步建设成临港自由贸易区。将秦皇岛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级自由贸易港和游轮母港,使秦皇岛成为享誉国际的国际港口城和世界级的国际旅游城。
5.2. 大力推行人才聚集战略
人才是技术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秦皇岛必须实施人才聚集战略,通过人才吸引不断提升秦皇岛的国际化水平。首先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扶持政策留住人才。在薪资、子女入学、后期上升空间等方面下大力气,要有壮士断臂的精神,集中有限资金,吸引高层次人才。其次要吸引外籍人士来秦工作,不断提升外籍人士的人口比例,通过区域规划打造精品小镇为外籍人士聚居提供空间支撑,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外籍人才聚集区,形成虹吸效应,提升秦皇岛国际吸引力。
5.3. 努力培育国际文化氛围
秦皇岛历史文化厚重,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努力培育国际文化氛围。这一点可以借鉴泰国的城市国际化建设。泰国本国文化特色鲜明,但是却很好地与西方文化相融合,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多元化。例如西餐的普及,英语的普及,以及夜生活的丰富,这些元素是构成西方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区域性的,逐步的培育国际人士能够适应的生活和工作文化环境,打造京津外籍人士休闲后花园,形成独特的国际化城市品牌。
5.4. 重点打造休闲康养产业
秦皇岛生态环境优越,而且还是我国首批全域旅游和康养示范城市。秦皇岛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围绕康养和旅游打造国际休闲养生城市。以旅游和为链条,以北戴河生命健康医疗养老示范城、山海关传统特色文化古城、海港商贸自由休闲娱乐购物区、北部山区特色农庄和酒庄为重要节点,打造生态康养产业链。
6. 结论
综上说述,秦皇岛在经济国际化水平、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人文国际吸引力方面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但其中不乏个别指标有较好的表现,如第三产业、人才储备、旅游资源等,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布局,会有较大发展。相比而言,生态环境国际化水平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四个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在四个维度指标权重相同的前提下,优势指标维度将成为秦皇岛城市国际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对象。相关部门领导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其为城市发展载体,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人才策略,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旅游产业,阶段性建成专业性国际化城市。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8年度秦皇岛市重点项目“秦皇岛城市国际化路径与工作研究”和东北石油大学青年基金课题(2018QNQ-1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