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效益分析
Analysis of Investment Benefits of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Infrastructure
DOI: 10.12677/JEE.2020.84016, PDF, HTML, XML, 下载: 575  浏览: 2,683 
作者: 张 勇, 杨延霞: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新基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效益New Infrastructure New Energy Vehicles Charging Facilities Investment Benefits
摘要: 本文基于新基建建设背景,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构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效益分析模型,计算投资利润、成本回收期等,并以专用充电站和公用充电站为算例,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场所充电站的投资效益经济性,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s, constructs a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y investment benefit analysis model, calculates investment profits, cost recovery periods, etc., and uses dedicated charging stations and public charging stations as a calculatio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conomics of investment benefits of charging st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locations, and provide an auxiliary referen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ies.
文章引用:张勇, 杨延霞. 新基建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效益分析[J]. 电气工程, 2020, 8(4): 143-149. https://doi.org/10.12677/JEE.2020.84016

1. 引言

作为缓解能源危机、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备受重视。目前受限于购置成本高、续航里程短、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尚未全面普及。十余年来,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推动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 [1] [2],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

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充电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在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时必然存在着更大的投资风险。

本文基于新基建建设背景,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现状调研和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将充电站分为专用充电站和公用充电站,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资效益分析模型,计算投资利润、成本回收期等,分析不同类型充电站的投资效益经济性,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2. 新基建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及前景

2.1.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发展现状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占车辆总体销量的4.7%。《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指出,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应至少达到总销量的2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应至少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

截止2020年1月底,我国已建成公共充电设施约53.1万台,私人充电设施约71.2万台。根据远景年新能源汽车计划保有量安排,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应达约2300万辆;该年销量应达约450万辆。

按照目前建设车桩比计算,每3.5辆新能源汽车应配备1个充电设施,我国仍需新建约530万台充电设施。如若考虑行业发展,提升车桩比比率,则所需新建充电站规模更大。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的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目前因充电设施配置不足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短板。

2.2.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发展前景

受到新冠疫情及政策退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举步维艰,销量连续数月下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宣布2020年7月至12月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销量起到拉动作用。

一、二线城市新能源私家车受到老旧小区固定充电车位少、购车受限、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等因素的影响,居民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欲望不强烈。农村基本不存在这些问题。农村多为自建宅屋,自家停车、充电方便;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建设差距小,每户均可安装快/慢充;农村使用车辆单次行驶里程较短,“里程焦虑”问题不明显。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出行”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2019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到了3.39亿,以“共享出行”为契机,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滴滴出行”现已拥有60万辆新能源汽车 [4]。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内,在新基建建设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效益模型

3.1. 充电设施模型

本文基于新基建背景,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5] [6] [7] [8] 基础上,通过调研归纳,7 kW慢充通常安装在商城、写字楼等场所的停车场,120 kW快充通常安装在风景景区、高速路段等场所的停车场 [9] [10] [11] [12],方便即插即用。慢充用户的初始电量水平服从0.3~0.7的均匀分布;快充用户的初始电量水平服从0.3~0.4的均匀分布 [13] [14],将充电站分为专用充电站和公用充电站,构建的模型主要分为建设成本计算模块、投资效益计算模块两个部分,其中:

1、建设成本计算模块:

从充电站本体建设投资计算(含充电桩、线路、供电设施及土建配套四个部分)和接入系统建设投资计算(含供电线路、接入系统设备两个部分)两个方面分别计算建设成本。

2、投资效益计算模块:

从投入成本、电价、贷款利率、折旧、补贴、服务收费、电量增效等几个方面,综合计算不同场景下投资效益,计算结果包括成本回收期、盈利周期、收益率等。

其中,服务收费,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充换电收费可采取收取不高于用油成本费用、电池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原则,充电服务价格计算模型如下:

纯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价格(单价) (元/kW·h) = 同车型燃油汽车每公里平均油耗(L/km) × 上一季度燃油平均单价(元/L)/纯电动汽车每公里耗电量(kW·h/km) × 折扣率

3.2. 相关参数设计

参数设计包括充电设施参数设计和运营场景参数设计两个部分。其中:

充电设施参数设计,主要从X城市现状充电设备、充电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充电设备功率、充电设备配比、充电与供电设备等相关参数,作为成本计算的基础。

运营场景参数设计,主要针对设备利用效率、购售电价、服务费、银行贷款利率、税收率、折旧以及其他经济效益计算所需常规参数,设计不同场景下相关计算参数。

4. 算例分析

4.1. 典型充电设施实例

以X城市J公交站充电桩(站)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安装400 kVA欧式箱变一台,80 kW双枪交流充电桩4台,为晚上驻车时充电所需,60 kW单枪直流充电桩1台,为备用应急所需。项目总投资为89.3万元。前期共投放8辆比亚迪K8车型,长10米,配置8辆,续航280公里,充电290度。为J区域及周边村庄路线提供运营服务,白天运行,晚上充电。投资效益分析过程如下:

1) 充电站建设成本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站设施接入配套电网建设规模,估算投资为89.3万元,运维人员2人,年成本12万元/人,设备运维成本按投资的6.2%考虑,J充电站建设及运营成本如表1所示:

Table 1.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 of J charging station unit: 10,000 yuan

表1. J充电站建设及运营成本 单位:万元

2) 充电站投资效益

实例中为计算方便,服务价格不考虑各地电费峰、谷、平差异,直接取除电费之外的营业服务费,暂定为专用充电站0.65元/kW,公用充电站0.70元/kW,实际中可根据差异调整。

本实例中未考虑贷款情况。税前服务年收入、年利润、资本金利润率及成本回收期如表2所示。

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bus station investment

表2. J公交站投资效益分析结果表

4.2. 公交车专用充电站投资效益

调研J、K、L、M四个专用充电站服务车辆(周车次)、周充电电量、运维人数等数据,计算投资效益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公交车专用充电站成本回收期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有税前服务年收入、运维成本和项目总投资。

税前服务年收入主要取决于服务车辆(或车次),单次充电电量。对用公交专用站来说,服务车辆或车次,取决于该充电站运营的电动汽车车型、路线和配套充电桩功率。

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investment benefit of bus charging station

表3. 公交车专用充电站投资效益分析结果表

运维成本主要包括运维人工成本和设备运维成本。在充电站服务车辆小于10辆的情况下,年运维人员成本较高,占比超过税前服务年收入66%,成本回收期在10~15年之间。在充电站服务车辆大于10辆的情况下,成本回收期在8年左右。

在投资金额相近情况下,投资效益主要取决于运营的充电桩数量。如J、K公交站仅相差1台直流充电桩,由于J公交站投资的1台直流充电桩,仅用于应急充电,不参与日常充电服务,导致二者成本回收期差异较大。

4.3. 乘用车公用充电站投资效益

调研C、D、E、F四个公用充电站服务车辆(周车次)、周充电电量数据,应用软件计算投资效益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分析结果可以看出,C、D、E、F四个公用充电站,在不考虑运维人工成本的条件下,其成本回收期差异仍然较大:有短期内即可回收成本的,也有利润微薄成本回收无望,以及严重亏损运营的。

公用充电站和公交专用充电站二者最大差异,公交专用充电站,充电车辆和充电次数相对稳定,基本是“一车一桩、一日一充”,且单次充电量较大,如L站充电量为129~178 kWh/次,M站充电量为154~206 kWh/次,且充电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周日。

公用充电站,单次充电量较小,C、D、E、F四个公用站充电量为12.94~17.03 kWh/次。其中D、E公用站,均处于X城市市内,地理位置较好,充电频次较高,充电效益较好。C充电站处于郊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单次充电量最大,充电次数较小,效益微弱。F充电站由于8月底才投运,目前只开放了四个直流桩,另外四个直流桩四个交流桩暂未开放,且运营时间为6:00~18:00 (其它公用站为24小时营运)。

Table 4. Analysis results of investment benefit of current public charging stations for passenger cars

表4. 现状乘用车公用充电站投资效益分析结果表

5. 结语

在当前新基建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加,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带来了新的投资契机。相应地,电网企业在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时,更有必要对其投资效益风险进行评估。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调研归纳总结,构建了充电设施投资效益模型,并以专用充电站和公用充电站为算例,进行了不同场所充电设施的投资效益分析。分析评价结果,可以辅助市场风险评判,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葆君, 王翔宇, 王彬, 等.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及展望[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2): 6-11.
[2] 李兆友, 齐晓东, 刘妍.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R & D补贴效果的实证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4): 356-363, 370.
[3] 新华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蕴藏哪些新动能[EB/OL].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4528423/1efdTeXhxRFEhgYNqr0OGYIDZXzfQaJi6GzxYLCY7mDvQicEt5nJkJYjCznbJb_apzkIeW8SeEdgDZBp-Y4tieiulvEyMwla4PVdVvqgtK5Ka4CX77o-JFzX, 2020-03-06.
[4] 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 2017滴滴出行企业公民报告[EB/OL]. http://img-ys011.didistatic.com/static/didiglobal/do1_p53rQtxhA6BjW6uWpF6t, 2020-01-15.
[5] 曾鸣, 史慧. 混合动力汽车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及分析[J]. 现代电力, 2014, 31(1): 40-44.
[6] 温金保.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高校建筑节能改造效益分析[J]. 现代建筑电气, 2019, 5(10): 46-49.
[7] 黄雪琪, 何博, 袁新枚, 等. 中国超快充电站全生命周新能源期经济性分析[J]. 浙江电力, 2018, 39(6): 15-20.
[8] 王昌照, 张沛, 王兴刚, 等. 基于风险价值的增量配电网效益风险评估[J]. 广东电力, 2019, 32(10): 127-132.
[9] 聂津, 陈涵, 叶必超. 基于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价格设定策略[J]. 浙江电力, 2019, 38(9): 27-33.
[10] 王家庭, 单晓燕.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测度及动态比较[J]. 中新能源国科技论坛,2010(11): 73-78.
[11] 邓忻依, 艾欣.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综合效益评估与激励机制[J]. 发电技术, 2018, 39(1): 30-36.
[12] 田鹏, 张林. 基于收益分析的充电站选址规划模型[J]. 电力大数据, 2019, 22(12): 58-66.
[13] 黄宏和, 吴臻, 琚军, 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配电网精准投资策略研究[J]. 浙江电力, 2019, 38(3): 92-97.
[14] 陈忠华, 王才倩, 陈嘉敏, 等. 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模型研究[J]. 浙江电力, 2019, 38(8):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