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花椒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与新品种培育和应用密切相关 [1]。在花椒生产中使用优良品种,不仅可提高产量改善花椒品质,也能够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种植效益 [2]。花椒新品种推广和应用中也有存在诸如品种不纯、种源不清等问题 [3],但主要问题是椒农不了解我国有哪些花椒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有哪些特点。因此,现将我国已审定和报道的新品种汇总如下。
2. 审定的红花椒品种
2.1. 秦安一号
又名串串椒、葡萄椒。1994年甘肃省林木良种鉴评委员会审定 [4]。
该品种树冠为多主枝开张型,树势旺盛,主干与主枝分明、侧枝少而发达、均灰白色,1~2年生苗木枝条绿红色,皮刺大;结果枝密而短、长7.5~13厘米。复叶具小叶7~11片,小叶大于大红袍、色深绿,主脉正反面有刺,叶缘上翻、或叶面平而叶缘微波浪状。果穗较紧凑、近似于串生果枝,每果穗46~171粒,果柄约为果粒直径的1~2倍,鲜果亮红色、晒干后深红或紫红色(图1)。

Figure 1. Qin’an-one Prickly ash (2017 Qin’an, Gansu, Qin’an County Committee External Propaganda Office)
图1. 秦安一号(2017年甘肃秦安,秦安县委外宣办)
该品种来自大红袍花椒的自然变异,早熟、丰产,喜水肥、耐寒、耐旱,8年生可产干椒4.73公斤/株,在甘肃8月上中旬成熟。
2.2. 狮子头
又名黄盖狮子头。2005年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
树冠自然扁圆头型,主枝强健,侧枝微下垂,新生枝和果枝粗壮、节间稍短,1年生枝紫绿色,多年生灰褐色。复叶具小叶7~13片,叶厚、顶部钝尖,叶缘上翘。果穗紧凑、果梗粗短,每穗结实50~80粒,果径6.0~6.5毫米,鲜果黄红色、千粒重约90克,晒干后黄红色(图2)。
发芽、展叶、显蕾、初花、盛花、果实着色均较大红袍推迟约10天,成熟期推迟20~30天。该品种便于采收、产量高,耐寒、耐旱,但果色较差。

Figure 2. Huang-gai-shizitou Prickly ash (Hancheng, author shooting in 2007)
图2. 黄盖狮子头(2007年韩城,笔者 摄)
2.3. 南强1号
2005年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
该品种树冠近似多主枝放射型、主枝斜直立,侧枝及果枝均粗壮,新生枝条棕褐色,多年生灰褐色;复叶具小叶9~13片,小叶色深绿、长卵圆形。果穗较松散,约50~80粒、最多120粒,果径5~6.5毫米,果柄较长,鲜果淡红色、千粒重80~90克,晒干后黄红或红色。
开花、结果期基本与大红袍一致,性状接近狮子头,但成熟期晚10~15天。可能为韩城大红袍的变异,较抗寒,耐干旱和瘠薄。
2.4. 林州红
200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6]。
树型多为半开张多主枝圆头或开心型,2~3米,树势强健、紧凑,枝干褐色,新枝粗壮、萌芽和成枝力强;皮刺大而稀、基部宽厚,皮刺脱落处瘤痘状。复叶具小叶5~11片、色深绿色、有光泽。果穗较松散、30~113粒,果径5~6.5毫米,腺点粗大,果柄约为果径的0.8~2倍;成熟果实深红色,晒干后紫红色,鲜果千粒重约100克,制干率为26.7%、含籽率25.8%,芳香油含量高、麻香浓郁(图3)。

Figure 3. Linzhou-red Prickly ash (2017, https://m.sohu.com/a/250318089_99924085?scm)
图3. 林州红花椒(2017年https://m.sohu.com/a/250318089_99924085?scm)
该品种可能是豆椒的变异,产量高、抗逆性较强;4月下旬开花,果实在7月上旬着色、8月中旬成熟,10月下旬落叶。
2.5. 中椒1号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河南省新密市平陌和超化选育,2009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7]。
该品种树冠为多主枝放射型开张,幼树长势强于大红袍,枝有刺,1年枝紫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小枝硬直、节间短,老枝皮刺退化处具瘤痘;复叶具小叶3~9片,叶浓绿、主脉有刺;果穗较紧密呈簇状、35~118粒,果径5.5~7毫米,果面腺点凸,成熟后酱红色,鲜果千粒重85~90克,出皮率26.7%,约3.7~4公斤鲜椒晒制干椒1公斤,麻香味浓。
该品种可能是豆椒的变异,在河南4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冬季很少落叶,−14℃时发生冻害、−25℃时整树易被冻死。
2.6. 越西贡椒
四川越西县选育,2011年国家农业部批准对“越西贡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8]。
该品种树冠为多主枝放射型,树干枝灰白色或灰褐色,主枝较弱,侧枝稍软而下垂,结果枝短;皮刺少、瘦小,结果枝皮刺更少。果穗顶生或近腋生、较紧密、拟似串生于果枝,果柄约为果径的1/2,鲜果鲜红或油红色、果面缝合线突起,腺点多而凸,干果紫红至暗红色,麻香味浓郁(图4)。

Figure 4. Yuexi-tribute Prickly ash (Photographed by Lin Jianjiang and Qiu Wusheng in Yuexi, Sichuan in 2019)
图4. 越西贡椒(2019年四川越西,林建江、邱武生 摄)
该种挥发油 ≥ 4.0%、酰胺类物质 ≥ 24毫克/克,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高达16.88%、远高于汉源贡椒和泸定花椒 [9]。该花椒种质优异,抗性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熟。
2.7. 宝香丹花椒
河南灵宝市人计淑勤选育,201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10]。
树冠圆头型开张,枝条健壮、少刺,结果枝微下垂;叶茂、色深绿,小叶片大于大红袍;果穗大而较紧凑,结果量多、果粒大,果色鲜红,椒皮厚、味麻、香浓(图5)。
栽后第3年挂果,第8年盛产,盛产期可持续15年以上;单株可产鲜椒17.5~30公斤,3.98公斤鲜椒可晒制1公斤干椒,14年龄的优树选育基地可产干椒250公斤/亩。该品种可能是大红袍变异、接近黄盖狮子头但果粒红色,耐旱、寒,易采摘、产量高。

Figure 5. Bao-xiang-dan Prickly ash (2019, Henan, wisdom Lingbao, Baoxiangdan Prickly ash)
图5. 宝香丹花椒(2019年河南,智慧灵宝.宝香丹花椒)
2.8. 灵山正路椒
选育自凉山州冕宁县正路花椒,2019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 [11] [12]。
树冠为多主枝圆头或圆锥形、紧凑,树高2.2~3.0米、冠幅2~4米,主干10~30厘米,主枝4~9个、斜上伸或下垂,枝干皮刺小而少,复叶具小叶5~13片,叶色深绿。果穗大而较松散,果穗长4~5厘米、约53粒,果径4~4.8毫米,鲜果千粒重58克、干果千粒重18~19克、果皮较薄、腺点大而凸,种籽千粒重15.6克;成熟果鲜红或亮红色,干后酱红色,麻香味浓烈。
该品种与越西贡椒接近,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期7月下旬至8月,丰产性好,较耐干旱、瘠薄,耐寒性较强。
2.9. 茂县花椒
选育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2019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大红袍特性,接近于汉源花椒,可能与正路和西路花椒同类或同源 [13]。
树冠开心型,枝干刺较少,枝硬、果枝较短;复叶具小叶5~9片、叶色深绿,叶缘上翻;果穗大而松散,果柄约为果径的0.8~1.3倍,果色亮红,晒干后深红或紫红色;其余类似上述3种(图6)。

Figure 6. Mao-county Prickly ash (2019, Sichuan Maoxian, Mao county Prickly ash)
图6. 茂县花椒(2019年四川茂县,茂县花椒)
2.10. 其他品种
1993年报道云南昭通蒙泉乡长利村产血玉椒,该品种宏观果穗串生于果枝,果实颜色鲜艳、麻香味浓;早熟、高产,比当地其他椒早熟25天,抗寒、耐瘠薄,11月落叶 [14]。
1993年报道甘肃秦安产串串椒,该花椒为当地大红袍变异,幼树多刺,成龄树果枝粗短、节间短、刺少,果穗10~15厘米、80~180粒,果粒鲜红,8月上旬成熟 [15]。
2003年报道河南中牟产红玛瑙花椒,该花椒枝、叶均具锐刺,长势旺盛,适宜做绿色围墙;成龄树可产叶250公斤/亩、鲜果1000公斤/亩 [16]。
2017年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凤选1号,该品种丰产性好,皮刺少,抗病虫能力强,较耐寒,栽植后第3年开始挂果,第6年以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单株干花椒最高产量1.7k克,亩最高干花椒产量96公斤,果皮出皮率25.60%,挥发油和醇溶性提取物含量高,麻香品质上乘 [17]。
3. 审定的青花椒品种
3.1. 九叶青
重庆江津从竹叶花椒变异选育,2004年通过重庆市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 [18] [19]。
该品种高3~7米,树冠扁圆头型开张(伞型),萌芽发枝力强、长势旺盛,树干绿色或灰棕色、多瘤突,1年生枝绿或紫色、2年生以上灰褐或深褐色;枝干皮刺长1~2厘米,锐尖、侧扁、尖端略下弯、刺基几无基台,1年生刺绿或橙红色、后为褐色;复叶具小叶7~11片、长椭圆形、叶缘具细锯齿,叶轴两侧及主脉具细锐刺,叶厚而浓绿;顶生或腋生聚伞状圆锥花序、高3~8厘米,果粒大、达120粒,腺点大而凸,果柄约为果径的4/5,果穗轴多木质化、基部常有刺;青椒绿色、熟时红色至紫红色(图7)。

Figure 7. Jiu-leaves-qing Prickly ash (In Youyang, 2014, the author filmed)
图7. 九叶青花椒(2014年酉阳,笔者 摄)
2月萌芽现蕾,3月开花,5月中旬可采摘青椒,7月果实成熟,9月种籽成熟,11月进入休眠。该品种果实、果枝、叶均有香味,产量高,耐旱怕涝。
3.2. 金阳青花椒
2010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由四川农业大学选自四川省金阳县竹叶椒 [20]。
树冠自然圆头型开张,树高3~5米,侧枝较软而微下垂;茎枝多锐刺,刺基部宽而扁,红褐色,小枝刺劲直,主脉常有小刺;复叶具小叶3~9片,小叶缘微上翻;腋生或顶生果穗、长2.5~6厘米、约30粒。成熟果粒为紫红色,腺点微凸,果径4~5毫米(图8)。
3月上旬萌芽,4月上旬开花,8月上旬可采摘青椒,10月上旬成熟,11月中旬落叶。
3.3. 藤椒
2014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由四川洪雅农民余江洪将当地蔓椒即野生竹叶椒驯化而来,为竹叶椒的变异;因母种枝叶披散、状若藤蔓,故称藤椒 [21]。
树冠自然圆头型开张,高3~5米,茎枝多宽而扁的锐刺、刺红褐色,小枝刺劲直,叶背中脉常有小刺。复叶有小叶3~11片、3~12厘米×1~3厘米,顶叶最大,叶柄甚短或无柄。近腋生或顶生果穗、高2~5厘米,成熟果紫红色,腺点少而微凸,果径4~5毫米(图9)。
该品种似于九叶青,花期为4~5月,成熟期8~10月。

Figure 8. Jinyang-qing Prickly ash (Photographed by Yu Zaiyan in Jinyang, Sichuan, 2019)
图8. 金阳青花椒(2019年四川金阳,余再艳 摄)

Figure 9. Teng Prickly ash (2019 Hongya, Sichuan, Hongya Science Association)
图9. 藤椒(2019年四川洪雅,洪雅科协)
3.4. 汉源葡萄青椒
2014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选自汉源县竹叶椒中的抗寒品系 [22]。
树冠为丛状或自然圆头开心型,高2~5米、冠幅2~8米,生枝能力强,枝条柔软而披散;枝干均具有基部扁平的皮刺,复叶具小叶3~9片。腋生或顶生聚伞状圆锥果穗,果穗长约9.8厘米、平均73粒、状如葡萄串,果径5.61毫米,腺点呈疣状;青椒绿色、晒干后为青绿色或黄绿色,成熟果紫红色。干果皮千粒重18.9克、含挥发油7.59% (图10)。
定植2~3年后投产,6~7年进入盛产期,高产、稳产,抗冻、耐旱,花期为3~4月,果期为6~8月下旬,9~10月成熟。
3.5. 蓬溪青花椒
2015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选自四川蓬溪竹叶椒,该品种似于九叶青 [23]。
树冠自然圆头型开张,发枝能力强,幼树枝硬而半直立,成龄树枝较软而下垂,枝干有皮刺、刺扁而锐;复叶有小叶3~9片,叶轴和主脉有细刺。结果骨干枝97~156厘米、着生果序13~23个;果穗近腋生或顶生、较紧密,具果粒13~48个,鲜椒果实千粒重约100克(图11)。6月底至7月初可采收青椒。

Figure 10. Hanyuan-grapes-qing Prickly ash (In Guli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in 2019, Zhang Shenyuan shot)
图10. 汉源葡萄青椒(2019年四川古蔺县,张深远 摄)

Figure 11. Pengxi-qing Prickly ash (Photographed by Wang Ling in Pengxi, Sichuan, 2019)
图11. 蓬溪青花椒(2018年四川蓬溪,王令 摄)
3.6. 早熟九叶青
2016年通过重庆市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选自重庆九叶青 [24]。
该品种似于九叶青,但树型较矮化,节间较九叶青稍短,皮刺稍密集,复叶具小叶5~11片;果径6~6.9毫米,鲜椒千粒重90~96克、明显大于九叶青;萌芽、开花、青椒采收、成熟期均较九叶青提前5~10天,定植第2年单株产量5公斤以上,定植3年即可丰产稳产;具有早产、丰产特征。
3.7. 黔椒1~4号
2017年通过贵州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自贵州西南部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及其周边的顶坛花椒、顶坛花椒属竹叶椒一变种 [25]。
树冠为多主枝自然开心型,高3~5米、发枝力强,枝软而下垂,枝干多红褐色锐刺、刺基多宽扁;叶轴及小叶光滑无刺,复叶长9~16.5厘米、具翼叶,小叶3~11片、小叶4~9厘米 × 1.5~2.5厘米,顶小叶最大,叶色深黄绿、光滑无毛;腋生或顶生聚伞圆锥果穗、20~55粒,果径4~5毫米,青椒橄榄绿色、晒干后紫红色,鲜果实千粒重92.3克、挥发油含量4.8% (图12)。

Figure 12. Qian-one Prickly ash (2019, Zhenfe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Rong Media Center)
图12. 黔椒1号(2019贵州贞丰县,融媒体中心)
该品种似于汉源葡萄青椒,花期为3~4月,7~8月采收青椒,成熟期9~10月,长期阴雨或严重干旱引起落花落果。
3.8. 广安青花椒
2019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由四川农业大学、广安市林科所和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选自四川广安竹叶椒,似于汉源葡萄青椒 [26]。
树冠为多主枝自然开心型、发枝能力强,幼树枝硬而斜直立,成龄树枝开张、侧枝和骨干枝软而下垂,枝干具刺,果枝60~120厘米(图13)。该品种果粒较大、产量高,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栽后2~3年投产,4~5年进入盛产期。

Figure 13. Guangan-qing Prickly ash (Photographed in Li Xuelian, Vu Thang, Sichuan, 2018)
图13. 广安青花椒(2018四川武胜,李雪莲 摄)
4. 花椒的叶型
上述各花椒品种的特征难以反映品种间的差异和区别,所用特征描述很不规范。作者观察和研究表明,花椒复叶和小叶特征在品种鉴别上有切实可行的可取性。花椒叶型特征及其组成叶较复杂,使用界定和统一的叶型特征,可较准确的对品种特性进行描述(表1)。
花椒叶型在品种区分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14)。整体形状介于椭圆型至长椭圆型;叶色和叶面光泽变化很大,区分界限难以厘清,只能粗略划分;叶缘齿裂可区分为无或近无、齿裂小及齿裂深3种形式,叶缘腺的包括有和无2种类型;复叶小叶片数和小叶大小也有变化,但小叶片横截面的形状尤其重要、可区分为5种形式;小叶片中脉两侧的叶面大小(对称性)也常表现不一,可区分为4种形式;小叶片主脉正、背面有无小刺也可用于区分品种,侧脉可区分为直通叶缘和在叶缘处封闭2种形式;叶尖有钝圆、锐尖(叶缘线夹角为锐角)、阔尖(叶缘线夹角为钝角)和具叉4种形式,尖出方向包括前尖(朝向复叶前端)、中尖(与中脉方向一致)和后尖(朝向复叶后端);此外不同品种的复叶叶轴也有变化,包括是否有刺、沟和翼叶,翼叶的变化可区分为无、狭窄和宽阔3种形式。

Table 1. Leaf typ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rickly ash
表1. 花椒叶型及其特征
*小叶叶型值s = 长/宽。

Figure 14. Change of leaf type of Prickly ash (From 2018 to 2020, the author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图14. 花椒的叶型变化(2018~2020年,笔者收集整理)
5. 小结
花椒品种的优劣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在投入不变时使用优良品种可显著的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因而收集和整理我国已审定的红花椒和青花椒品种资料,不仅能够反映目前我国花椒育种的全貌,也能够间接的促进新品种的培育、推广和应用 [27]。在10个已审定的红花椒品种中,陕西、河南和四川各3个,甘肃1个;在8个青花椒品种中,四川5个、重庆2个、贵州1个。
本文中花椒品种的特征,多以枝干强弱、皮刺大小、复叶小叶数、小叶大小和平整度、果穗松散程度、果粒数、果径、果色、千粒重等进行描述,显然所采用的特征难以反映出品种间的感观差别。虽然花椒品种的描述特征没有固定格式,但应从叶、枝、花穗和果穗等器官上找出恰当的鉴别特征,充分阐明品种间的差别。花椒属种间叶特征的差异已有报道 [28],但所报道的特征仍不细致、在区分品种时有局限性,因而作者对花椒的叶型特征进行了论述,期待能够将其用于品种的鉴别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