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On Marxism’s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Utopia
DOI: 10.12677/ACPP.2021.102022, PDF, HTML, XML, 下载: 546  浏览: 1,040 
作者: 袁 鑫: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乌托邦马克思主义超越Utopia Marxism Transcendence
摘要: 《乌托邦》一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金书》是由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完成的著作,作者为英国勋爵大法官并反对宗教改革,并且由于此书的影响,乌托邦的原意为“没有的地方”,也逐渐成为了“空想”的同义词。其二者都对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蕴,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单单批判现实然后营造出未来的抽象性,其真正意义在于变革现实世界。本文就乌托邦思想进行一些探析,旨在揭示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对其的继承与超越。
Abstract: Utopia is a good and interesting golden book about the most perfect state system and utopian new island. It was written by British writer Thomas Moore in 1516. The author is Lord Chancellor of England and opposes the religious reform.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is book, Utopia’s willingness to be “where there is no pla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ynonym of “Utopia”. Both of them have strong critical meaning to the real life, but Marxism does not only criticize the reality and create the abstraction of the future, its real significance is to change the real world. This paper makes some analysis on utopian thought, aiming to reveal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Marxism related thought.
文章引用:袁鑫. 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 哲学进展, 2021, 10(2): 121-12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1.102022

1. 引言

《乌托邦》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所呈现出来的阶级对立,并以乌托邦人的城镇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描绘了一幅空想的社会形态与生活方式,它不仅成为了之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奠基之作,也为整个后世学者及大众展开了对乌托邦思想的思考。作者已经拥有了许多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看法,但其所畅想的乌托邦岛中仍然不乏诸多规定性与限制性,并且寄希望于美德来实现社会构想。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的伟大之处,其在几个世纪以前,在我国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时期,就已经指出“财产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已经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以及对抗,并且也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及社会生活的一些想法。而在此之后,马克思主义所创造出来的共产主义思想也曾遭受过巨大的质疑,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共产主义就等同于乌托邦。这种观点很明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它是依托于现实世界并付诸实践改造现实世界朝着共产主义奋斗的学说,这是与乌托邦式的纯粹空想相悖的。

2. 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思想的继承

最开始,《乌托邦》一书对十六至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影响颇深,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也是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此书中的许多言论,其中一些不乏借古喻今,也不乏批判言论。总体而言,此书对马、恩二人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非常深刻,尤其是有关“羊吃人”、私有财产等方面的论述。

2.1.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莫尔不仅描绘他心中未来的蓝图,对未来社会有一个他所畅想的预定,更重要的是借以拉斐尔的对话来批判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国家治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也是在隐射整个欧洲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所造成的对人的恶劣行为,从而能够引起亨利八世的关注。他曾指出:“我们问了他许多与这些事物有关的问题,他都欣然做了回答;只是,我们没有问及怪兽,因为没有比这更普通的东西了——无论在何处,你都可能听到有关饿极了的狗和狼以及残忍的食人兽的谈论,但是,要找到得到良好和理性治理的国家,却不是那么容易” [1]。莫尔所谈到的“怪兽”、“食人兽”其实都是那个时期的社会产物,他借以揭露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悲惨现象。莫尔观察到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贪婪无耻的本性,已经把许多贫穷的人民逼迫得流离失所、上街乞讨,莫尔所描写的这种“羊吃人”的悲惨状况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莫尔的缘由。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其观点。1853年1月,马克思在《选举–财政困难–萨特仑的公爵夫人和奴隶制》一文中指出:“我们刚才所叙述的苏格兰‘圈地’的过程,在英国是十六、十七和十八世纪发生的。还在十六世纪时,托马斯·莫尔就曾对这一点大鸣不平” [2]。马克思借由莫尔明确指出了英国在进行圈地运动时所呈现出的资本主义萌芽初期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恩格斯也认为“迄今为止是暴力——从现在起是共同社会。纯粹善良的愿望,‘正义’的要求。但是,托·莫尔早在350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始终没有实现” [3]。马克思、恩格斯提起莫尔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也是在批判当时的社会现象,正如其二人在许多文章中所提及到的一样,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对物质利益的超乎寻常的追求,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是牺牲人自己。马恩二人借他人口吻大胆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所展开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否定,并且认为私有制是产生其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源。

2.2. 构建社会主义思想

马、恩二人通过提起莫尔,来引起人们尤其是处在中上阶级的人再一次地对贫苦大众的关注,并且希望能够具有切实的政策去改变当下的状况。除了他们多次引用关于“羊吃人”的相关思想外,其中废除私有制、主张劳动平等的独到见解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4]。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中就有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论述,而这些论述也多数离不开对乌托邦思想的思考;不仅如此,有关废除私有制的观点在此书中也多有提到:“我变得更加赞同柏拉图的观点,明白他为何决定不为不愿服从财产公有制的国家制定任何法律,因为,这位有大智慧的人预见到,将所有的人安放在同一位置是使一个民族幸福的唯一途径,而只要存在私有财产,就不可能得到这个结果” [5]。莫尔在提倡取消财产私有制的同时也赞同财产公有制度,并且以乌托邦岛为社会形态依托,描述社会公有制。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看出乌托邦式的社会形态与生活模式并不符合现实社会及其发展历程,其只是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构想出来的理想化世界,因此无法在现实社会中使其制度化与规范化,也不可能由此创造出更高文明程度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受其深刻的影响,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从现实出发,并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地点或模式,以实际行动来领导并影响欧洲十九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以现实基础来构成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不再是空想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在一次次无产阶级革命中践行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的进步性与实践性,它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确定某一观点,它摆脱了乌托邦所有的抽象性,利用其现实基础,研究并改变现实的人与世界,带领人类历史进程向前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思想的超越

恩格斯认为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消灭私有制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等等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这些学说都发展壮大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当然,其二人在很多时候也把“乌托邦”当作是批判的对象,用乌托邦隐喻并批判那些看上去像是革命家、实践者,实际上却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家们。

3.1. 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乌托邦式的理想虽然从来没有实现过,但是它对未来社会的想象与描述却是空前的,其开创了一个新的学说,具有极大的前瞻性。它不仅仅描述了未来所设想的社会形态,更是揭露和批判了现实社会秩序弊病,这些思想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学者们打下了坚实的前提。

乌托邦所具有的极大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继承并且超越了其批判精神。在马克思早期参加的青年黑格尔学派中,他也看中了这一学派批判的特质,虽然后来二者分道扬镳,但也不难看出马克思本人对乌托邦思想的肯定部分。在二人的一些著作中,运用“乌托邦”一词来讽刺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们通过“乌托邦”来划清与这些空谈社会主义者的界限,揭示他们对大众的欺骗。根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国家间的交流日趋频密,最后将会达到一种没有国家的状态。

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曾指出,对未来的设想,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很少再提到《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社会阶段(第一阶段,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第二阶段,阶级差异被取消)。他对未来的信念大多体现在“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对实际的运动目标和追求的贡献成就则仅仅给予正规的、启发式的说明。马克思很少讨论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形式,对未来可能性的描绘更是惜墨如金。否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将倒退至乌托邦、唯心主义的“空想” [6]。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企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幸福的新社会。欧文也曾这样做过,组织过合作社、劳动市场,企图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不用货币进行物品流通交易,并且希望通过和平的方法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恩格斯评价其为乌托邦做法。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而来的,但它从不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形态结构中,也不会将自己陷于某种纯粹的抽象结构中。马克思主义在形成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相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之一,但是它并没有被马克思主义当作精粹,反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取舍,抛弃“空想的”“纯粹的”,逐渐形成“现实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

3.2. 运用理论指导革命行动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 [7]。马克思主义总是从现实出发,从历史的人出发,它批判当前社会的弊病,体恤贫苦大众的悲哀,但他做的远远不止如此,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会做出实际的行动,去辩论、演讲、编撰等等,敢于与现实对抗而非仅仅借助书籍抒发自己胸中的苦闷。

马克思主义并不满足于单个的语言形式,而是深入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上对制度、经济甚至许多哲学流派进行批判。其二人还不止步于此,他们尝试运用自己所探析出来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指导革命,他们不仅仅做到批判过去,而且还能够带领人们向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前进。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都有批判精神,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止步于批判,进而运用实践改变社会弊病。虽然东西方诸多国家都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着无尽的想象与数次的尝试,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整个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到当前的社会阶段,都还未曾达到真正的社会所有制的状态。因此无法非常具象地认为未来一定会朝着哪种社会形态发展,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算是一个峰值,无法预料下一个峰值或者顶峰什么时候出现,因为未来都是未知的,它不应当被我们所确立与理想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未设限制,它批判现实,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中寻求出路而不是寻求寄托。

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之后,就在全球有着广泛的追求者,因为其不只是某一固定的理论学说,而是具有时代性的现实的,这一理论是人们的行动指南,也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我们所看重的也是它的这些特性,不同于其他理论所独有的特质。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者更应该关注并认清现实事物,注重批判之精神,针砭时弊同时又提出更好的意见,着重改变当前弊端而非沉浸于理想状态,既批判现实又超越现实,能够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致谢

在论文写作及修改过程中,十分感谢本出版社黄编辑及审稿专家对我论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英)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M]. 李灵燕, 译.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6: 5.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1: 575.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64.
[4] 王力. 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托马斯·莫尔及“乌托邦”[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49): 32.
[5] (英)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M]. 李灵燕, 译.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6: 31.
[6] 郭郁. 对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的两种乌托邦式的解读[J]. 哲学动态, 2013(11): 29.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