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物流是货物运输的重要途径,运输过程需要大数据技术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运输效果,使货物的运输更加地精准化和高效化。因此,做好物流管理模式的构建工作非常重要,并且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管理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运输质量,使物流运输更加地便于管理和掌控。本文分析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物流管理模式特点,阐述了智慧物流的关键技术、模式框架,以期为现代物流的智能化升级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物流管理模式的特点
2.1. 信息联通
智慧物流具有良好的联通性,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物流数据可以有效地进行互通,使物流数据信息更加透明化,物流信息的管理更加方便,进而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地对物流信息进行跟踪,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情况,同时还可以保障运输路线的合理性,使货物能够准时输送到指定地点。信息互联使物流信息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是智慧物流实现的重要基础,是物流管理模式进步的重要依据。信息联通促使物流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系越来越紧密,使物流运输分配效率更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等更加可靠,使运输过程具有良好的效率性 [1]。
2.2. 数据驱动
物流运输需要以数据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使物流运输过程顺利进行,使物流管理模式更有效率。信息互联加强了物流数据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信息的覆盖率,使物流数据能有效地反映运输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而使数据能够起到良好的驱动作用。物流运输的实现需要以数据作为指引,不断地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物流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使物流管理策略的制定更加合理。大数据技术使得业务数据化得以实现,有效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让物流管理过程更具智慧化和合理性。
2.3. 资源共享
智慧物流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性,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服务水平,增加客户对物流运输过程的满意度。资源共享需要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保障资源信息可以更好地分享给客户,使客户能够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有效控制货物去向和运输时间。物流运输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云端进行管理,对物流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实施统一化的管理,使数据更加集成化,使物流运输过程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分工,提高物流运输过程的效率。资源共享有效地打破了资源的屏障,使资源信息能够更好地进行传递,保障信息传递过程更加高效。
2.4. 人工智能
智慧物流具有智能化管理的特点,使物流资源能够进行自动分发和智能配置,使物流管理模式更加智能化。智能化管理需要依托于智能化软件来实现,使物流管理具有良好的效率。大数据、云计算等是构建物流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技术,赋予智能化软件较强的感知能力,对物流管理过程进行合理决策,使物流管理过程更加方便,从而保障物流管理能够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如图1所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物流业务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此外,智能化技术还能够赋予智能化软件一定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与物流运输线路进行整合,对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使智慧物流管理模式能够顺利地实现。

Figure 1. Logistics business flow chart
图1. 物流业务流程图
3.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物流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
3.1. 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三个方面,可以提高物流数据的处理效率,对物流数据进行有效识别,为智能物流数据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获取需要通过GPS技术来实现,这样可以对物流进行有效定位,保障物流运输路线更加可靠。例如:可以将GPS定位系统应用在运输车上,这样可以实现货物的定位跟踪,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一旦货物的运输状态出现问题,如路线偏移、超时等,则GSP定位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识别,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获取能够被顺利送达。信息传输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使物流信息能够形成区块链,使物流信息能够实时被定位和跟踪,并且保障物流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输。在传播速度方面,物流信息传播速度可以达到10 Mbit/s,可以保障信息被快速、准确地传输,使数据传递不会产生延时。为了保障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包,需要将带宽设置在5~10 M之间,这样可以使延时不超过10 ms。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包问题将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为HTTP和FTP在网络上传输的丢包影响,丢包率越高,数据传输性能越差,而且当丢包率达到1%时,传输速率将急剧下降。物流位置信息的获取通过传感技术来实现,需要将网络系统全面地进行应用,从而准确地构建物流信息网络。互联网与传感设备的结合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保障物流信息具有稳定的传输过程,对物流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信息处理通常采用云计算的方式来储存物流数据,对其进行合理地分析,使物流数据能够更快地进行处理 [2]。云服务器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的物流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使货物运输的管理过程更加可靠。

Figure 2. Impact of packet loss on network transmission
图2. 网络传输丢包影响
3.2. 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可以在储备、包装、分拣、运输、配送等过程中保障智慧物流管理模式顺利实现。智能储备需要用到条形码识别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对货物的识别效率。智能包装需要通过生产线来实现,通过生产线可以自动对货物进行包装,可以对货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由于碰撞而导致损坏,保障货物运输过程更加安全,使货物具有良好的运输质量,进而提高客户对物流运输过程的满意程度。智能分拣需要借助立体货架系统来实现,通过传感设备对货物的信息进行采集,如运输地点、货物重量等,合理地对货物进行进行分类,进而实现货物的集中化管理。例如:可以将货物按照运输地点进行分类,保障货物能够就近被运输到中转站,逐级对货物进行运输,保障货物能够实现快速精准运输。智能运输需要通过云计算、感知端等进行分析,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全面地监督,保障运输线路分配具有良好的效率。智能配送需要通过云计算来实现,需要将货物的运输地点、运输时间等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上,云服务器会自动生成货物的配送信息及配送方式,合理安排配送路线,保障货物准时送达指定地点。
3.3. 集成化技术
智慧物流需要采取集成化的管理方式集中管理物流信息,使物流信息更加互联化,保障物流信息更好地进行共享。集成化需要通过GPS、互联网、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来实现,GPS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物流的信息,将其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端,并且通过云计算对其进行集成化处理,有效整合物流信息,提高物流信息的处理效率。通过集成化技术可以使物流信息形成良好的映射关系,使物流信息能够实时进行共享,这样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的定位跟踪水平,使物流信息共享业务能够顺利实现。通过集成化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集中化管理,有利于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智能物流具有物流集成、数据推算、文档存储等功能。物流集成是信息汇总的重要手段,将物流信息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对物流信息进行集成管理。数据推算需要通过云计算来实现,可以有效地对物流信息进行预测,对物流后续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地安排,使运输过程更加可靠。文档存储可以对从客户下单到签收的物流信息进行保存,作为订单完成的凭证,便于客户售后服务的管理。
4.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物流管理模式的构建
智慧物流需要通话大数据技术来实现,使物流管理过程更加地智能化,让物流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智慧物流管理模式。智慧物流管理框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感知端、传输端、云端、应用端(见图3),需要各部分相互配合才能提高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感知端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对货物的运输状态进行跟踪,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传输端用于实现物流数据的传输,使感知端、应用端与云端能够建立有效地连接,保障数据能够稳定地进行传输。云端是智慧物流管理模式的核心,可以有效处理物流信息,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对物流信息进行查询,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使物流管理过程更加地智能化。

Figure 3. Smart logistics management framework
图3. 智慧物流管理框架
4.1. 感知端的构建
智慧物流基于物联网技术来实现,这样可以更好地构建感知端,有效识别物流信息,保障物流公司能够准确地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使物流管理过程更加地便捷 [3]。感知端构建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构建传感器感知器,将其应用于物流运输过程中,这样可以对货物的运输地点进行定位,保障智慧物流的发射端顺利完成。其次,需要构建信息传输途径,将互联网和GPS技术相结合,这样便可以实时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使物流管理系统能够更好获取物流的状态信息,提高感知端的对物流的感知能力。最后,需要在数据库构建货物信息,为物流运输过程提供感知依据,顺利实现智能化感知过程,有效识别和跟踪货物信息,保障物流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4]。智慧物流的基础在于数据库的构建,将其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物流数据的有效存储,如商品信息、配送地址等,进而为货物信息的全面感知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保障感知端功能能够顺利地实现。
4.2. 传输端的构建
传输端指的是在物联网和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融合网络,使物流信息更好地进行传输并提高物流信息的处理效率。传输端的构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保障物流信息的传输效果,需要做好路由选择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被堵塞,保障物流信息的顺利传递。其次,需要做好信息的处理工作,保障网络具有良好的联通性,使信息连接端口能够对物流信息进行准确地处理,从而保障传输端的传输效果更加地稳定。最后,需要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和聚合,将相同的物流运输路线归结为一类,并且将相同类别的信息进行聚合,进而对信息端口进行有效地处理,更加完善传输段的构建。因此,物流信息传输过程可以概括为传输、处理、分类、聚合四个过程,传输端的构建使物流信息传输过程更加地流程化,即使工作人员不懂得数据传输技术,也能对传输端进行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信息的管理效率。
4.3. 云端智能化计算
云端是智能物流管理模式构建的核心,是实现智能化物流管理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云端具有良好的智能化水平,首先,需要保证云端数据库空间充足,使其具有较强的存储能力,这样才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提高云端对物流信息的计算水平,避免数据存储过程造成疏漏。其次,需要提高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将CCRP算法、SPSO算法等应用在云计算程序中,以此来提高云计算的效率和准确化程度,保障云计算算法具有较强的先进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云端智能化的发展需要。最后,需要做好云端智能化服务工作,使云端数据库能够被有效地调用,保障客户能够更好地对物流信息进行查询,提高对物流信息的管理效率。由此可见,云计算是智能物流实现的重要核心技术,可以对物流数据进行快速地处理,保障智能物流具有良好的服务能力。例如:通过云计算智能化服务,可以减少客户与商户交付的流程,促成货物交易,使物流管理模式更加地高效化。
4.4. 应用端设计
应用端是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平台,可以使人机具有良好的交互能力,更好地查询和展示物流信息。应用端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保障应用端与云端数据库能够建立良好的连接,调用数据库中的物流数据,进而实现应用端的物流信息查询功能,更加有效地管理物流信息。其次,构建物流信息管理模块,如顾客需求模块、物流运输模块等,完善应用端的功能,保障物流业务能够通过应用端进行扩展。以物流运输模块为例,客户通过该模块进行物流信息的查询,对当前物流运输状态进行了解,对货物运输过程进行有效地跟踪。客户在使用物流运输模块前,需要事先登陆自己的账户,再通过订单号进行获取信息的查询,这样既能使货物运输信息查询过程更加精准,又能够避免客户信息发生泄漏,保障货物运输过程安全。最后,需要使应用端具有物流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商品库存、物流运输等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5.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智慧物流管理模式需要以大数据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物流运输管理的供应需求,智慧物流管理发展趋势如下:第一,连接升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数据的传输将会更加稳定,可以有效保障感知端、传输端、云端、应用端的连接。第二,数据升级。物流数据的保存形式将越来越丰富,物流信息的分类更加具体,保障物流信息的快速查询。第三,平台升级。物流管理平台将更加地集成化、智能化,使平台运行的稳定性更加地可靠。第四,体验升级。智慧物流管理将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保障用户可以更好地体验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第五,智能升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将不断更新,降低人在物流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使物流管理模式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第六,供应链升级。使物流供应过程呈现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使物流供应流程更加地系统化、流程化,使物流运输过程更加地具有效率,促进智慧物流管理模式发展。
6.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使物流运输模式更加地具有效率,使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其中,让物流管理模式更加地完善。大数据技术为物流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大数据将与物流管理模式结合得越来越紧密。